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着重概述了细胞核移植的两种技术。国内外科学家对细胞核移植的研究情况,说明了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医学方面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
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细胞核形态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索图像分析法用于鉴别尖显疣与假性湿疣的可能性。方法:用图像分析仪测定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空泡细胞核和基底细胞核的形态特征。结果:240例疣状病变,经HPV DNA原位分子杂交检测,其中146例阳性,阳性率61%。选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各20例的HE染色切片,用图像分析仪测定上皮浅层的空泡细胞核和基底细胞核的七项形态参数,经统计学分析,证实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并得出了尖锐湿关心生凹空细胞的定量范围。  相似文献   

3.
运用图像分析技术,通过Feulgen染色检测外阴硬化性苔藓组织及正常外阴皮肤组织角朊细胞基底细胞核积分光密度、DNA含量。结果显示,与外阴正常皮肤组织比较,硬化性苔藓组织的角朊细胞基底细胞核和分光密度、DNA含量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硬化性苔藓组织的角朊细胞基底细胞核增生能力较正常皮肤低下。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人胚眼角膜上皮组织离体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对离体培养人胚眼角膜上皮组织,具有明显促进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效应。培养4d的实验组角膜上皮组织厚度、上皮细胞增殖层数以及角膜上皮层细胞核数量,均较正常人胚角膜上皮细胞增长2倍,角膜上皮组织结构中基底细胞核数与表层细胞核数的比率较正常人胚角膜上皮细胞增长3倍。  相似文献   

5.
小菜蛾颗粒体病毒在离体细胞内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小菜蛾颗粒体病毒侵染家蚕胚胎细胞系Bm-21E-HNU5,对受梁细胞的超薄切片做电镜观察,在攻毒后120h的受梁细胞核内开始发现病毒发生基质、核衣壳和病毒粒子,病毒粒子以出芽方式通过细胞核膜排出核外,攻毒后,144h蒴状体所在囊膜和细胞核中可见大量小膜泡。  相似文献   

6.
在兔腹人注射醋酸铅造成肝细胞损伤后,电下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表现在:1.细胞核-伴随肝细胞内细胞核的畸形,常染色质减少,异染色质增多;2.细胞质-线粒体数量减少或增加,体积大小不定兼畸形,线粒体嵴和膜变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着重概述了细胞移植的两各技术。国内外科学家对细胞核移植的研究情况,说明了细胞核移植技术在生物学中的重要地位和在医学方面的作用及其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野生大豆根尖中柱鞘细胞脱分化的超微结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大豆根尖成熟区的中柱鞘细胞在自然条件下即会发生脱分化。通过研究此类脱分化细胞的超微结构,揭示出:在中柱鞘细胞发化过程中,细胞由相对静止到活跃活动。细胞核膜向核基质深度凹入,形成数量不等充满细胞质的凹陷,胞基质和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和内质网形成的小囊泡深入凹陷中。脱分化的细胞核膨大,核膜上核孔密集分布,核周围聚集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大量的核糖体,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进行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活动  相似文献   

9.
应用形态计量学的方法,研究了日本血吸虫尾蚴减毒疫苗作用于小鼠后,宿主对再感染肝内虫卵肉芽肿细胞核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免疫组动物肝内形成的虫卵肉芽肿细胞数密度与面密度减小,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01;细胞核的平均面积、平均周长、平均直径均改变明显,P<0.01;而细胞核凹凸度改变不大,P>0.05。揭示经疫苗作用后,宿主肝内虫卵肉芽肿反应向下调节现象明显,组织病理学改变减少,证明减毒疫苗产生保护性免疫力的机理。  相似文献   

10.
核移植技术具有重大的生物学的意义,特别是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成功表明动物分化的体细胞核可再程序化,哺乳动物核移植的研究虽然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但在挽救濒危动物,转基因动物研究,人类器官移植等许多方面展现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烟草薄层培养早期细胞核形态与核DNA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应用DNA专一性活体荧光染色剂Hoechest33258对烟草茎表皮细胞薄层培养物的细胞核进行活体染色,发现在培养早期,细胞核发生了明显变化,由分化时的一般扁圆形和靠壁的位置逐渐变成圆形和居中的位置;核体积增大;染色质结构由致密变得疏松;而后染色质凝缩,发生无丝分裂;经数次分裂之后,细胞形态较一致,通过单细胞核内DNA含量的测定,发现细胞分裂之前,核DNA含量不增加;而最初几次分裂之后,含量减  相似文献   

12.
虽然利用图案化表面调控细胞的工作国际上已经有所报道,但是对于细胞核的控制还很少,甚至严重的变形并不在预料之中.本校高分子科学系丁建东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具有特定尺度的高分子微柱阵列可以导致细胞核发生严重自我变形.随后还设计了不同的阵列图案,实现了对于不同细胞核形状的设计,甚至可以得到十字交叉、具有小凸起的球、哑铃形、  相似文献   

13.
锯缘青蟹卵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锯缘青蟹的卵子发生可划分为卵原细胞,卵黄发生前期和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三个时期,卵原细胞核大而圆,卵质稀少,胞器以滑面内质网为主。卵黄发生前的卵母细胞核显著膨大,部分核内可见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卵质细密,出现核仁外排物和大量的核糖体,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自噬泡,卵黄发生的卵母细胞核膜上核孔密集;卵质中各种胞器高度发达,参与形成卵黄粒和脂滴;细胞出现微吞饮活动并形成卵黄膜,细胞外围单层滤泡细胞,本  相似文献   

14.
许汉奎 《大自然》2009,(6):62-64
植物登陆是生物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但直到距今约36亿年前,海洋里才出现了最低等的植物——仅有细胞膜和原生质、没有细胞核的蓝藻;到了距今大约25亿年前,出现了具有细胞核的藻类;距今约16亿年前,多细胞的藻类出现了。  相似文献   

15.
栉孔扇贝精子形成中的核变化与顶体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透射电镜下观察了栉孔扇贝精子形成过程中的核变化与顶体形成。在次级精母细胞时期,胞质内出现致密的前顶体颗粒;精子形成早期,前顶体颗粒融合、增大后逐渐成为前顶体;最后,前顶体覆盖在细胞核的前端形成锥状的顶体,与此同时,细胞核发生致密,体积逐渐缩小,由圆球形变成长柱状的精子核。  相似文献   

16.
花背蟾蜍早期发育中内胚层细胞核的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细胞核移植的方法,探讨花背蟾蜍早期发育中内胚层细胞核的分化。实验按供体胚胎的不同发育时期分7组,并以囊胚期动物极区细胞核的移植作对照。结果表明:原肠晚期以前的内胚层细胞核与囊胚期动物极区细胞核一样,是尚未分化的,它们仍具有发育的全能性。从神经胚期开始,细胞核有了明显的分化,但这种分化是渐进的,至摄食期的蝌蚪仍有部分细胞核保持着促使卵子发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当代地方科技》2007,(7):82-88
螺旋藻属于蓝藻,在地球上已生存了36亿年,他们没有细胞核,又称为蓝细菌。  相似文献   

18.
爪蟾卵非细胞体系诱导凋亡与27kD凋亡相关核酸酶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向正常爪瞻卵提取物S-150中加入dATP和细胞色素c,得到能有效诱导外源细胞核半亡的非细胞体系。温育在上述非细胞体系中的小鼠肝细胞表现出明显的凋亡特征。细胞核的绝大部分染色质DNA凝集并排出,只在核膜边级残留一些DNA成分,而温育体系中充满高度凝集的凋亡小体。  相似文献   

19.
以一种单细胞的盐生杜氏藻为实验材料,利用化学和机械的方法破碎细胞,然后梯度分离细胞核,用盐酸抽提细胞核蛋白质,并与小牛胸腺组蛋白相比较。用SDS-PAGE分析测定所得的碱性蛋白发现盐生杜氏藻核中有三条碱性蛋白带,两条蛋白带与H3与H4相对应,另一条分子量很小。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移植细胞核的方法,探讨黑眶蟾蜍胚胎发育过程中胚胎层细胞核的早期分化。以囊胚期动物半球细胞核的移植为对照:当原肠早期囊胚腔底内胚层细胞核,与原肠晚期原肠腔底内胚层细胞核,移入去核的未受精卵后;移核卵发育到各期胚胎的百分率,与对照组基本相似。这表明以上两个时期的内胚层细胞核与囊胚期动物半球的细胞核一样,是尚未分化的,它们仍有发育的全能性。在以神经板期内胚层细胞核为供体的移植过程中,虽有一半以上的全囊胚发育到原肠期,但是胚胎进一步发育的能力受到较明显的阻抑。由此得出结论:黑眶蟾蜍内胚层细胞核从神经期开始,出现了较明显的分化,使卵子发育到游泳蝌蚪的能力显著下降。这结果表明黑眶蟾蜍内胚层细胞核的功能变化迟于豹蛙,而与非洲爪蟾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