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世界科学》2009,(5):47-48
英国研究人员首创用从胚胎干细胞中分化出的新细胞代替老化的眼部细胞.以治疗最常见的致盲疾病。这一治疗方法如果得以推广,有望为众多面临失明的患者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2.
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各种血液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干细胞移植可以修复神经系统的损伤。通过干细胞移植可修复损伤的或衰老的人体多种组织器官。对于癌症和放射性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老龄健康影响因素的跨学科研究国际动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四方面综述并讨论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的国际新动态与进展:(1)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对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及其研究策略选择;(2)老龄健康的社会行为和环境影响因素研究;(3)老龄健康相关遗传基因研究;(4)社会行为、环境、遗传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老龄健康影响研究.同时阐述国际上关于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的若干案例以及我国关于老龄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和健康长寿候选基因研究方面取得的一些可喜进展与仍然十分薄弱的现状.最后对今后如何开展老龄健康的跨自然与社会科学综合交叉研究提出思考与展望,认为积极推进我国老龄健康跨学科研究势在必行,而我国学者可望为人类应对人口老化严峻挑战做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病人通过用干细胞全身换皮已经实现了根治。从不治之症到可以治疗,皮肤干细胞疗法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不经意间发明皮肤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技术,到利用皮肤干细胞在体内再生皮肤组织,再到治疗深度烧伤和角膜灼伤,最后到治疗遗传性皮肤病,这个临床医学上的突破是干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结合的典范。文章将回顾这一发展历程,展示科学发展的规律,为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在其他领域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时代要进步,科技要发展,人类要健康,这一切都与长期默默奉献在科学~线的科研人员的艰辛付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科学研究人员并不像普通人所想象的那样,仅仅是为赢得诺贝尔奖、桂冠和荣誉,有些科学领域的职业者们需要冒极大的风险,甚至是生命危险,还有些领域的职业者在常人眼里简直就是不可思议……比如,最近美国科学协会对全世界的科研人员进行了深入调查后,列出了当今科学领域正在新兴的也是最不可思议的几种另类职业:  相似文献   

6.
干细胞是一类尚未完全分化,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主要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系统阐述了干细胞的发现历程、主要生物学特性以及在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总而言之,干细胞作为再生医学的"种子"细胞,已经在临床应用上展现出了一定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评估和监管体系的完善,干细胞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脊髓损伤的第一项干细胞治疗已经在临床研究试验之中了,但是科学和政治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着。2011年11月2日,天还没有亮,凯蒂·莎丽菲(Katie Sharify)就坐上了她的轿车驶向5号州际公路。这位23岁的姑娘一直与父母一起居住在加州普莱森顿市,她就读于南加州大学,这时正在休假。今天,她要到洛杉矶去见她的学术导师讨论她的回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表明,中风致残者或许有一天可用干细胞取代受损脑组织而获得治疗。研究人员利用一种新技术将治疗性干细胞精确移植到老鼠大脑中。一旦植入,细胞就开始形成新的脑组织和神经连接。这项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未能证明如瘫痪等中风症状可以得到扭转,但也已表明干细胞可以代替大脑受损部位失去的恼组织。  相似文献   

9.
治疗性克隆的安全性与风险性是阻碍治疗性克隆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由于受到社会伦理问题的限制, 人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检测只能通过畸胎瘤的方式鉴定, 与传统的小鼠生殖系嵌合鉴定方式不同. 但是两种多能性检测方式之间的区别还不清楚. 本研究利用遗传突变两性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作为核移植供体细胞, 构建核移植胚胎, 经过体外培养获得克隆囊胚, 建立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 对胚胎干细胞系的鉴定结果表明, 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表达所有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多能性及特异的分子标记, 如碱性磷酸酶活性, Oct4, Nanog, SSEA-1等, 干细胞注射到免疫缺陷小鼠(SCID)体内能够形成含有三胚层分化附属物的畸胎瘤组织, 证明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具有多能性. 但通过囊胚注射的方式获得的二倍体嵌合小鼠经过交配不能获得生殖系嵌合的小鼠, 因而两性小鼠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系并不具有全能性, 说明体内形成三胚层分化附属物的畸胎瘤组织并不能替代传统的生殖系嵌合, 提示在人治疗性克隆胚胎干细胞系多能性鉴定中, 仍然需要更多、更严格的标准, 进而最大程度地降低治疗性克隆临床应用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0.
它虽不是绝症,但治疗起来十分棘手。最好的对付办法就是劳逸结合,身心舒畅。慢性疲劳综合征今天已经广为人知,但是人们不知道的是,为弄清这种奇怪病症的起因,医学家至今仍在苦苦求解。  相似文献   

11.
《自然》杂志的一份调查显示,动物权益保护主义者的行为已经对生物医学研究人员的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干扰。为使他们能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中开展工作,相关的科研机构必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引导和培训——不久前,《自然》杂志对涉及动物研究的科研人员所作的一份调查显示,1/4的答卷者表示,他们一直受到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影响,或者目睹他们所熟悉的同事受到的威胁。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一些  相似文献   

12.
精原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孕不育小鼠模型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夏阳  滕勇  马良宏  刘丽均  王翔  宋云庆  徐平 《科学通报》2007,52(20):2386-2391
通过曲细精管显微注射法, 将从雄性FVB/NJ-GFP转基因小鼠睾丸内分离得到的精原干细胞注射进不孕不育动物模型—— BALB/c雄性裸鼠的睾丸曲细精管中, 对其生精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精原干细胞移植后的雄鼠重新获得生殖能力, 这些雄鼠被用于自然交配, 并以编码GFP荧光蛋白的cDNA为杂交探针, 用Southern Blot方法分析其后代小鼠的基因型. 实验结果表明, 作为移植受体的不孕不育BALB/c裸鼠是一种免疫缺陷性小鼠, 能较好地避免供体和受体之间的免疫排斥反应. 供体精原干细胞可以在68.33% (41/60)进行移植实验的受体小鼠睾丸内存活、迁移和增殖, 并在受体睾丸内腔中发育成成熟的精子, 有5只杂交后代小鼠的基因型呈现为GFP阳性. 本实验室建立了曲细精管显微注射技术, 并在利用精原干细胞移植治疗不孕不育小鼠的实验中获得了初步成功. 精原干细胞移植技术在探讨精子发生机理、重建不育个体的精子发生和恢复不育症患者的生育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头发为什么会变白?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小鼠,终于找到了其中的遗传学依据。在毛根与皮肤之间有一种色素干细胞,它们不断制造色素细胞使毛发保  相似文献   

14.
人造鼠肝     
大致来说,我们把细胞放在一个特定的空间里,通过细胞之间的通讯,形成特定的器官——移植后的细胞或自行组装,最终生成有功能的器官。肝芽移植不久前,研究人员发现,把由人类干细胞生成的肝芽移植到小鼠体内,能恢复小鼠的肝脏功能。尽管只是初步结果,却很有可能给再生医学领域带来创新,尤其对于每年数千名等待肝脏移植的病人来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患者的视觉功能会逐渐丧失直至失明。临床常见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营养不良等。随着基因治疗、干细胞和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出现了一系列针对不同类型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理念。文章系统梳理了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特征,介绍了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以及视觉假体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临床治疗上的最新应用,以期为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是主要的致盲疾病之一,患者的视觉功能会逐渐丧失直至失明。临床常见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主要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营养不良等。随着基因治疗、干细胞和新材料等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出现了一系列针对不同类型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和理念。文章系统梳理了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特征,介绍了药物治疗、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以及视觉假体在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临床治疗上的最新应用,以期为视网膜退行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干细胞研究及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3月9日以激情飞扬的雄辩口才,在美国白宫宣布并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取消了长期以来困扰干细胞研究人员的禁止使用联邦经费研究胚胎干细胞的禁令,使得生物医学研究人员可以动用大部分联邦拨款用于更多的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而不是仅限于2001年初8月9日美国前总统布什发布禁止进行新研究之前开发的21条干细胞株。  相似文献   

18.
2005年2月18日,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禁止任何形式的克隆人试验,“只要这种做法违反人类尊严和保护人的生命原则”。从表决的结果看,投反对票的比利时、中国、英国、瑞典、日本、新加坡等35国完全处在少数,不仅明显低于赞成票(包括美国、德国、荷兰、巴西等71国),也低于弃权票(伊斯兰国家等43国)。  相似文献   

19.
美国军方正在投资研制一种远距离非杀伤性武器,能在2千米以外给人造成难以忍受的疼痛。这种武器将用在暴乱分子和聚众闹事者身上,目的是在控制局势的同时不伤人。但此事引起了研究疼痛的科学家的愤怒,他们认为旨在控制疼痛的科研工作不应该用在研发武器上。研究人员还担心,美军会用这种技术来折磨犯人。  相似文献   

20.
占美 《科学》2012,64(6)
[本刊讯]同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研究人员合作发现.小分子化合物有利于提高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eu)的诱导效率。2012年10月9日,Cef2Research在线发表了这项最新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