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笔者根据将近5年对张家坪滑坡进行深孔位移监测的实践,介绍了深孔位移监测的仪器组成、基本原理,详细分析了该滑坡在监测期内的变形规律,指出了滑坡稳定性与施工干扰、水位等的关系,滑坡各部位变形受因素影响的大小,总结了该滑坡在各个变形阶段的主要影响因素和变形规律,对滑坡治理时的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位移监测在滑坡评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变形位移监测可为分析滑坡的结构和成因,评价预测滑坡的稳定性及发展趋势等提供丰富的信息,综合分析位移监测资料及滑坡地质勘察资料,能达到滑坡评价预测的理想效果,实例分析表明,位移监测能准确地确定滑坡的滑面,位移速率及位移方式等的空间差异,可用于分析滑坡体的结构,位移监测资料与人类工程活动,降雨,地下水等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可为研究滑坡的成因提供重要信息,将位移监测资料与斜坡变形破坏现象结合起来,能更多准确地判定斜坡的变形阶段,评价和预测滑坡的稳定状况。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深孔位移监测技术,对重庆奉节~云阳高速公路某滑坡在受外界因素扰动过程中的位移变化进行监测,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变形可分为两个阶段:变形蠕动阶段,工后稳定阶段。并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成果分析坡体在短期内变形加剧的原因;同时结合工后位移监测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整治工程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并总结得出实际监测工作中的要点。 相似文献
4.
根据渝怀线上行K100+000~+500段滑坡群详细勘察成果,一期工程采取抗滑桩+地表排水+地下虹吸排水措施治理该段滑坡,同时利用深孔位移监测技术,对滑坡群在受外界因素扰动过程中的深孔位移变化进行监测,对监测设备和数据采集结果及时分析反馈,通过采集两个完整水文年监测数据分析得出:1#和2#滑坡变形可分为两个阶段:变形蠕动阶段和工后稳定阶段,1#和2#滑坡治理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3#和4#滑坡持续变形蠕动,依据监测数据并结合地质钻探成果分析3#和4#滑坡属厚层堆积体沿基岩顶面缓慢蠕动,滑体最厚达20米;监测数据为论证滑坡群二期治理工程实施必要性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省道S101线K388滑坡为一堆积层滑坡,线路在滑坡前通过,该边坡在开挖边形成后,受雨水等外界条件的影响,滑坡出现开裂变形,并且逐步加大,最终可能整体复活.因此,要了解滑坡的空间形态,必须查清滑坡的坡体结构及地下水等其他影响因素,同时结合滑坡的变形特征及钻探、物探、深孔位移监测等勘察手段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滑坡目前的安全系数,并对滑坡的治理工程设计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梅子坪滑坡的变形机制与其稳定性,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对梅子坪滑坡进行了分区,并对滑坡影响因素、变形机制、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梅子坪滑坡下伏反倾岩体在构造作用下,产生弯曲—拉裂变形破坏,使得上部土体浅表层发生蠕滑—拉裂破坏,在A区表现较为明显;在暴雨作用下,梅子坪滑坡A区后缘裂缝扩大,A区坡体最终将沿着粉质黏土夹碎石浅层滑面发生失稳破坏;梅子坪滑坡目前整体基本稳定,A区存在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8.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滑坡变形监测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滑坡GPS监测技术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分析了GPS的工作原理,进而探讨了GPS测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给出了典型滑坡GPS监测网的设计方案,最后详细探讨了GPS监测网的监测成果,成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典型滑坡监测的设计是科学的,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滑坡监测方法效率低的问题,以祁连县牛心山2018年1月07日-2019年9月23日Sentinel-1数据为数据源,利用SBAS-INSAR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滑坡的累积形变量图、形变时间序列折线图,建立监测成果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SBAS-INSAR技术可以应用于滑坡的变形监测,且非常高效. 相似文献
10.
中国滑坡灾害数量多、分布广、危害大,每年约有80%的地质灾害发生在已查明的隐患点范围之外。监测预警是主动防范地质灾害的重要手段。变形是滑坡最为关键的监测参数。该文旨在梳理总结滑坡变形监测技术和预警方法,评述现有研究进展,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滑坡灾害防控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借鉴。地表变形监测技术多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及时性和可靠性难以得到保障。深部变形监测技术直接获取滑面发展破坏信息,能够发现灾变前兆,但现有设备存在成本高、量程小或操作难等问题。滑坡监测为早期预警提供依据,而早期预警能够减少甚至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区域性气象预警和单体滑坡预警两类预警方法正在逐渐发展完善中。单体滑坡预警常见方法是分析滑坡变形趋势和突变特征,通过速度、加速度等判据的阈值触发不同级别预警。滑坡智能预警模型将机器学习与地质工程交叉融合,有望提升灾害早期预警的准确性和自动化水平。滑坡高质量监测应综合运用多种技术以克服单一技术的局限,而预警模型则越来越关注变形趋势的智能分析。滑坡动力学机制复杂、个性特征明显,广泛适用的预警模型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12.
三峡库区滑坡监测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日本引进的SRL-16型自动位移计对三峡库区的白家堡滑坡进行了长期的连续变形观测,该监测仪器不仅可以实时反映坡体变形,而且对外界因素的作用十分敏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该监测仪器使用在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上尚属首例,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基于Zigbee技术的山体滑坡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滑坡监测系统,利用ZigBee无线技术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通过网络中各子节点传感器对山体进行实时信息采集,结合GPRS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传输和山体滑坡预警信息的发送.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全面,通用性好,克服了传统监测方法功能单一、效率低等缺点. 相似文献
15.
滑坡在地震、降雨和坡脚开挖时会发生慢速滑动,部分滑坡直接失稳破坏,但是部分慢速滑坡会慢慢变得稳定,呈休眠状态。目前,滑坡恢复稳定的自愈合过程外在表现和内在机制还研究较少,尤其是坡脚侵蚀型慢速滑坡的自愈合特征研究。2020年6月17日,四川省丹巴县梅龙沟爆发的泥石流堵塞小金川,形成泥石流-堰塞湖-溃决洪水灾害链,且溃决洪水掏蚀坡脚,导致阿娘寨古滑坡复活。通过对阿娘寨滑坡应急监测数据发现,阿娘寨古滑坡初期存在大变形,但后期变形逐渐稳定,存在强度恢复的自愈合现象。另外,数据表明滑坡的两次突然启动和小金川流量增大侵蚀坡脚相关,和地震和降雨关系不大。通过现场监测数据分析,滑坡刚发生时变形速率高达118 mm/h,本文建立的预测模型表明,在没有外在触发因素条件下,滑体会在8月21日左右变形速率低至1 mm/h。本文以阿娘寨滑坡为例,分析滑坡的变形过程和自愈合特征,并基于野外监测数据建立自愈合过程预测模型,该方法对于科学评估滑坡稳定性,减小滑坡防治设计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获取地表的变形位移信息对于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摄影测量和图像识别技术提出了一种滑坡表面三维位移辨识方法,通过建立室内滑坡模型,模拟滑带渗水软化与堆载共同作用下滑坡的形成,利用MATLAB软件作为处理平台对获取到的坡体表面图像数据进行三维位移识别,并与全站仪的测量结果作了精度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滑带渗水和堆载的双重作用下,滑坡经历了缓慢蠕滑、上部压缩、整体滑移直至破坏的孕育演化过程,提出的三维位移辨识方法对于滑坡模型在各个变形阶段的三维位移变化均具有较高灵敏度,可识别毫米级的微小位移。利用本文提出的三维位移辨识方法不仅可以精准识别滑坡不同变形阶段的表面三维位移,还可以根据标识点的空间位移结果确定滑坡表面变形位移方向,分析滑坡的变形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7.
刘中平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3(2):58-62
滑坡是山区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的地质灾害,而滑坡体受自然和人为活动影响发生的蠕动变形将严重威胁到桥梁的结构安全和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以安徽省某高速公路桥墩处滑坡为例,通过现场调查的研究手段,分析了滑坡的形成条件以及影响滑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通过滑坡理论计算分析,论证了该滑坡的稳定性。根据滑坡的特点,提出"支挡防护+防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加固后坡体整体处于稳定状态,证明了加固方案取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对类似滑坡工程治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决箱涵顶推下穿高速公路时箱涵方向偏差和路面沉降问题,以荆门439省道下穿襄荆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分析确定了箱涵顶推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参数,建立系统的监测方案,在顶推过程中实时反馈监测结果调整下一步施工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箱涵的轴向偏差需通过调整千斤顶顶程修正,箱涵的不均匀沉降会影响高速公路的路面平整,差异小的沉降可通...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