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烟叶烘丝过程的正交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烟叶烘丝过程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该过程操作条件的正交优化设计及现场试验结果。由正交优化试验和对比试验结果确定了影响烟丝填充值的主要因素和一组最优操作条件,烘丝系统工作在此最优操作条件下,烟丝填充值提高了2.5%,经济效益显著。正交优化设计对确定影响烟丝填充值的主要因素、优化生产操作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HDT加工条件,考察了HDT烘丝前后烟丝中酸性香味成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了湖南永州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在4个烘丝温度下烟丝中酸性香味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HDT加工后,烟丝中挥发性酸性成分含量较加工前有明显的提高,HDT加工对烟丝中难挥发酸性香味成分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薄板烘丝机控制系统主要是由电气系统、传动系统、管道系统以及热风系统构成.其中,电气系统中主要是利用了PLC技术进行自动化控制.PLC技术也称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能够进行严格的自我诊断处理,并且具有极强的抗干扰性,可靠程度好.该文对薄板烘丝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PLC技术分析主要从PLC的控制变量、硬件配置、软件设计等三个方面进行.PLC技术在薄板烘丝机自动化控制中的控制过程主要为:工作人员通过操作终端先对PLC进行参数设置,PLC将指令传送给烘丝段设备,烘丝段设备对烟丝进行水含量处理,处理后的烟丝指标返回PLC,PLC对其进行测量分析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烤烟松散润叶、润叶加料、切叶丝及烘丝等制丝工序相关参数变化对烟丝填充值和碎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松散润叶、润叶加料、切叶丝及烘丝等制丝工序相关参数变化对烟丝填充值没有显著影响;切丝宽度及润叶加料出口温度对碎丝率有高度显著影响(α=0.01);上部叶松散润叶出口温度对碎丝率有显著影响(α=0.05);切丝宽度越窄,温度越高,碎丝率也越高.  相似文献   

5.
马龙旖 《科技资讯》2012,(25):104-105
作为卷烟厂中烟丝输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风力送丝系统所能发挥的功效,对产品的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对风力送丝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以使其在风力送丝过程中减少烟丝的造碎,同时还提高成品卷烟的内在质量。本文简单探讨了卷烟厂中旧风力送丝过程中存在烟丝损耗、然后从新送丝系统风速平衡原理和解决烟丝造碎技术难题的方法两个方面论述了对卷烟厂风力送丝系统的优化。  相似文献   

6.
烟草制丝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超声波水解提取烟叶中的游离氨基酸、AccQ-2A氨基酸衍生化试剂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卷烟制丝过程中松片回潮、润叶加料、烘丝三个工序前后烟丝中的游离氨基酸.结果表明:制丝加工制丝过程中A、B两个不同牌号的16种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幅度分别达31.5%和22.1%.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制丝过程含水率控制的稳定性,有效的稳定烘前水分,实现水分仪连线标定。通过测定烟叶来料水分,利用干基法计算每批次烟叶松散回潮和筛分加料理论加水量,并对每批次总加水量对制丝过程各工序水分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工序在线水分平均值与总加水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控制总加水量范围,能够有效的减少过程水分波动,提高烘前叶丝含水率稳定控制水平,对在线水分仪进行连线标定。  相似文献   

8.
王汉岭 《科技资讯》2012,(11):100-101
为提高S200型废烟回收机回收细长烟支(本文特指烟支长度97(32+65)mm,烟支圆周17mm,烟支重量0.575g/支烟支)残次烟回收效率,在保证回收烟丝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从工艺和实践的角度,适当调整设备的蒸汽流量、工艺流量、风门开度、筛网目数及风门隔板相对角度等参数来改善细长烟支残烟烟丝的回收过程。实践表明,通过对S200型残烟回收机相关参数的优化调整,回收的细长烟支残烟烟丝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烟丝整丝率显著提高,回收烟丝中含纸率高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实测出丝率55%,整丝率稳定在61%左右,大大提高了细长烟支残烟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混丝掺配的均匀性,减少烟丝结团、结块,就必须松散结团、结块烟丝。分析了烟丝掺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烟丝配比工艺流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烟丝的均匀性及内部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滤棒中活性炭颗粒水分对烟支成品水分的影响,严控产品质量,提升卷烟产品的消费满意度,通过研究活性炭颗粒水分对成品水分的影响,将三元空腔活性炭滤棒在不同环境下存放,以此调节活性炭颗粒水分,得到不同滤棒样品,将滤棒样品在同一机台、同一时间段、其他辅材一致的情况下卷制成烟支样品,研究活性炭颗粒水分对烟支成品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1)相对于普通细支醋纤滤棒,不同水分的活性炭滤棒对成品烟丝水分均有影响,会不同程度降低成品烟丝水分,最高降低0.8%左右;(2)提高活性炭滤棒中活性炭颗粒水分,对提高成品烟丝水分有帮助,但将活性炭颗粒水分从10%左右提高至17%左右,成品烟丝水分最多仅提高0.3%,提升效果不明显;(3)活性炭滤棒所卷制烟支中的活性炭颗粒水分和对应烟支的烟丝水分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表明成品烟丝损失的水分未被活性炭颗粒所吸附;(4)随着时间推移,成品烟丝水分有下降趋势,但不明显。通过系统研究滤棒中活性炭颗粒水分对烟支成品水分的影响,为行业相关颗粒滤棒的工业生产和品质管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叶片的加工过程中影响烟丝碎丝率的各种因素的研究和调控,降低烟丝碎丝率,提高卷烟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SH93气流烘丝工艺使用中存在的烘丝冷却后叶丝含水率稳定性偏低和含水率控制精度偏低、干头干尾偏高的问题,对其运行状态和控制模式进行了分析,并从SH93气流烘丝机上、下游衔接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两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采用高含水率切丝等新型加工设备。运行结果表明,改造后和改造前相比,SH93气流烘丝的烘后叶丝含水率稳定性及控制精度大幅度提高,加工AA品牌烘丝冷却后叶丝含水率批合格率由0.9295%提高到0.9983%,烘丝机产生的干头干尾量由25.06 kg/批降低到15.05 kg/批,填充值由5.81 cm3/g提高到6.01 cm3/g,叶丝切丝质量也符合卷烟工艺规范。  相似文献   

13.
目前大多数卷烟厂风力送丝系统风速不稳定,增加了烟丝的造碎,能耗大,从而直接影响到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文章介绍了一种风速稳定节能装置,能有效的控制烟丝输送风速,降低烟丝的造碎,系统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4.
部分品牌卷烟产品的烟丝中添加了烟丝薄片,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PASSIM卷烟机的集流管内有絮状纤维堆积,由此造成了供丝不足、梗中含丝卒较高,堵丝甚至集流管停转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集流管工作原理,提出了PASSIM卷烟机集流管的改造方案并试验通过,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车本佳 《科技资讯》2014,(8):72+74-72,74
本文针对烟草制丝工业生产过程中烟丝堵塞的原因及特点,设计一套由PLC控制的带有流量控制及自动吹扫功能的烟丝防堵塞系统。该系统能够根据制丝设备的生产能力自动控制烟丝的流量,在系统发生堵塞的时候自动报警并启动疏通装置,从而保证整条制丝线的正常运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测试,定量评价了仓贮式喂料机对烟丝的造碎程度。结果显示,烟丝在经过仓贮喂料机时,烟丝产生了直接的造碎,烟丝的整丝率下降3.9%,碎丝率上升了57.1%。  相似文献   

17.
烟支密度是卷烟产品的一个重要的指标,烟支密度的大小不仅影响卷烟的内在质量,同时也影响着烟支的重量、硬度、吸阻、烟支端部落丝量等物理指标。由于烟丝在烟支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烟支密度同时也反应出烟丝在烟支内的分布情况,也可反应出卷烟机劈刀的位置,劈刀的位置影响着烟支松紧头的位置,烟支松紧头的位置对端部落丝量、空头烟、散头烟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对烟支密度的检测方法只有靠人工检验,检测的过程复杂,工作量较大,耗时长,环节多,人为因素较多,检测结果的误差也较大,且人工检测无法分析烟丝在烟支中的分布情况。通过微波水分(密度)仪不仅可以检测出烟支的密度,也可以分析出烟丝在烟支中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8.
赵云波 《科技信息》2011,(21):I0119-I0119
圆盘式风力送丝机是卷烟企业广泛采用的送丝设备,在送丝过程中会使烟丝产生一定的造碎,而振盘的运动形式会使烟丝产生分层和造碎。为了使烟丝结构在进入卷接机之前得到优化,从而提高成品卷烟的质量,本文对振盘进行了改进,在保留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增加了筛分除杂功能。  相似文献   

19.
对影响气力送丝系统烟丝造碎的主要因素和降低造碎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气力输送风速是影响烟丝造碎的最主要原因,并就如何控制和稳定输送风速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降低烟丝造碎的可行方案和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烟草行业风力送丝系统技术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和益 《科技信息》2008,(32):38-38
分析旧风力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和实施。系统采用PLC及总线技术的控制方式,并应用组态方式设计、编程,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提升送丝过程的烟丝质量,避免换管环节错牌事故的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