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和科学列为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点。在我们少数民族地区,这更是重点的重点。国家需要现代化,少数民族更需要现代化。如无少数民族地区这一局部的现代化,国家这个整体的现代化也难以实现。周恩来同志在《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中曾经说过:“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要让所有的兄弟民族地方、区域自治地方,都现代化。……我们不能使落后的地方永远落后下去。如果让落后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说:“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要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在民族繁荣的基础上前进。”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对促进民族发展繁荣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现具体论述这个问题,如有不妥,请批评指正。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特征的集中表现和民族存在的客观基础。民族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可概括为: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维护和平与繁荣经济,是当代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的两件大事。这两者是密切相关的。只有和平,才能有发展;只有稳定,才能有繁荣。和平的国际环境是各国谋求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而开展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促进各国的经济繁荣,对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和加强各国人民的友谊,又将是有力的推动。——这是赵紫阳总理五、六月间出访西、北欧时,传播给世界的重要信息,引起各国的热烈反响,得到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4.
人口,是指生活在特定生产方式下和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体群的总称。而人类的繁衍(生育和死亡方面)不同于动物,它受到社会经济制度、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婚姻、家庭、宗教、风俗习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诸方面所制约。一壮族是岭南古老的土著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巳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超过一千万人口的民族。壮族仅聚居在广西境内的就有1233多万人(1982年统计),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坚持以人为本,是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提出了新的民族发展观,并从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省委书记陈奎元在刚刚闭幕的河南省第七次党代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省经济与发达地区相比,一个明显的弱势就在于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数量少、规模小、比重低,且质量不高。”“要打消对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疑虑,进一步调整政策,改善发展环境,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在数量、规模、质量、效益上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论断体现了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五  相似文献   

7.
8.
刘烈泉 《科技与经济》2000,13(6):34-34,40
市场经济是通过竞争机制和价格杠杆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源配置的,如何保护正当竞争,打击和扼制不正当竞争,是建设和繁荣市场经济的关键和核心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规范市场经济关系的基本法律之一。对于我国日益发展的商品经济,日趋活跃的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和良性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竞争是指当事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别人比优劣、争高低、论输赢、决胜负的角逐活动。市场竞争则是商品生产经营者为在共同的市…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阐述了一部全国性的民族语文专门法律的意义和作用,基础和条件。重点论述了民族语文法制建设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即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原则;必须遵循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和政策原则;必须遵循民主的原则;必须遵循相互协调和法制统一的原则;必须关注双语化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探讨民族精神的涵义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与西方民族精神的区别,坚持辩证统一的民族观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等问题,有助于正确认识和理解民族精神,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以及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1.
宗教“从各民族的社会和政治条件中产生,并和它们一起生长。”①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统一的君主,就决不会出现统一的神。”②由于壮族在历史上没有形成国家,“没有统一的君主”,因此,她没有共同信仰某一个神的统一的宗教。从外国、汉族地区传入壮族地区的宗教,也没有被壮族人民接受,从而专一地信仰某个教派,而是形成了一个以信仰道教为主,揉合巫术、佛教、自然崇拜、图腾崇拜、  相似文献   

12.
13.
民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和任何社会历史现象一样,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支配,有它自己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不会消亡,而且还是民族充分发展繁荣的时期。我国现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四化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繁荣富强的伟大革命,它将为我国民族的发展和繁荣开辟更加光辉灿烂的前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时期究竟是民族发展和繁荣的时期,还是民族消亡和融合为一的时期?弄清这个问题,对于肃清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流毒,在民族工作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的政策,处理好民族关系,加速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步伐,都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所谓民族的发展和繁荣,主要是指民族的人口增长、生产发展、生活改善和文化提高等;但最主要的是指发展经济和文化。每一民族形成后,都有发展和繁荣自己民族的要求,这是由民族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首先,为了战胜自然界,维持自己民族的生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多元发展模式与各民族共同繁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西部地区的多民族区情以及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与差距,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的基础与发展中应协调与处理好的各种关系及发展原则,最后就西部发展中的多元模式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人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和反感仍然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问题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普通大众以前并不知道有食品添加剂这个词。尽管中国使用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卤水、明矾、红曲等食品添加剂都有上千年的使用历史,但在2000年以前的汉语词典里并没有"食品添加剂"这个词,一些人视食品添加剂为洪水猛兽很大程度源于概念不清和相关知识的缺失。二是食品添加剂替非法添加物背了黑锅。添加剂不等于食品添加剂。三聚氰胺是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水泥添加剂,但不是食品添加剂。在任何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都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迄今为止,中国涉及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之过,非食品添加剂之过。对在食品中使用非法添加物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严厉打击。三是舆论误导。这是当前造成公众对食品添加剂误解和恐慌的最主要原因。误导的源头恰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者--食品企业。有的企业一边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边把"无添加"不添加"零添加"作为噱头,在食品标签上醒目标示类似"不添加防腐剂、不含人工色素、不含人工香料"不加香精、不加防腐剂、色素"不含人工糖精"等字样;还有的企业在各种媒体上做"没有添加剂"不添加"不加!不加!就不加"等广告。这种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导致一些消费者误认为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就会有安全问题,标有"不添加"无添加"的食品就是安全的。长此下去,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安全的误解会越来越深,食品安全感会越来越差,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会受到极大伤害,也将严重影响中国食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2009年上半年,受鼓励住房消费政策刺激、国民经济形势好转、货币政策宽松等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市场呈现了由回暖到活跃的局面,房地产市场量价齐升,总体上反映出房地产市场已经回升。但一些大城市房价上涨较快,泡沫开始显现。预计下半年在国内经济企稳回升、国际经济正在筑底的环境下,房地产投资将继续快速回升,价格仍将上行,销售保持平稳。政策应正确处理防泡沫和保增长的关系,短期与近中期政策需一并考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蛙崇拜的起源、蛙婆节和蛙图腾三个方面来阐述蛙崇拜表现出的心理特点。蛙崇拜的气候起源反映了壮族先民食物需要和生殖需要的心理特点,蛙崇拜的血缘起源反映了当时壮族先民的安全需要,蛙图腾的花山壁画看出壮民族先民的原始宗教意识及民族凝聚力,而蛙纹铜鼓体现了壮族先民的情绪情感和民族团体遵从;从蛙婆节看出壮民族原始初民的心理状态和生存需要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9.
西部开发不是简单的自然资源的开发,也不能把它完全看成是工业化的过程。人力资源的开发才是最重要的,要认识到西部历史文化及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使之为新时代服务。要达到上述目的,在发展规范旅游业的同时,还应集结合相关研究领域的力量,形成对西部研究的规模优势。  相似文献   

20.
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个聚氨酯工业基地,现有职工5400多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150人,其五大系列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化工、建筑、国防、航天、交通、汽车制造及生活领域,是目前国内唯一能够生产聚氨酯基本原料、聚氨酯树脂和各种聚氨酯制品的大型现代化企业,5套主要生产装置均从国外引进,年生产能力:MD11.5万吨;聚氨酯合成革300万平方米;聚氨酯人造革400万平方米;聚酯多元醇7000吨;聚氨酯树酯14000吨及氯碱3.8万吨。另外,年生产能力为300万平方米的束状超细纤维鞋用革生产线正在建设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