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锆英石颜料合成机理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固溶体型锆英石颜料是在ZrO2和SiO2合成为ZrSiO4的过程中V4+、Pr4+等着色离子固溶于ZrSiO4的晶格而形成;包裹型锆英石颜料是由合成的锆英石晶体将Fe2O3等着色剂包裹于其内部而形成。矿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氟化物的气化迁移而降低ZrSiO4晶体合成的温度,还可提高着色离子在固溶体型锆英石颜料中的固溶量。包裹型锆英石颜料的呈色性能取决于锆英石晶体对着色剂的包裹率。  相似文献   

2.
运用精细化工艺方法,选择适当的矿化剂,采用矾土生料和锆英石砂烧结合成锆莫来石材料,试验表明:引入矿化剂或提高烧成温度均可以促进锆英石的分解,加速固相反应和烧结的进行.1550 ℃保温2小时烧后的试样具有良好的显微结构和常温性能.  相似文献   

3.
运用精细化工艺方法,选择适当的矿化剂,采用矾土生料和锆英石砂烧结合成锆莫来石材料,试验表明:引入矿化剂或提高烧成温度均可以促进锆英石的分解,加速固相反应和烧结的进行。1550℃保温2小时烧后的试样具有良好的显微结构和常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在低温溶剂热条件下通过调节实验参数控制合成不同形貌的磷酸锆铵微晶.实验表明,向反应体系中添加氟化铵作为矿化剂可降低反应温度,调节反应体系中磷酸的用量可控制产物粒度.采用XRD和SEM对产物的物相、纯度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对制备出的形貌为削角四面体和片层堆积四面体磷酸锆铵微晶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晶体的生长趋向于降低表面能.  相似文献   

5.
贾锐军  孙志敏 《科技信息》2013,(16):143-143,144
本实验以Pb(NO3)2、ZrOCl2.8H2O、TiO2为主要原料,以KOH、NaOH为矿化剂,研究了矿化剂种类和浓度对水热法合成锆钛酸铅(PZT)纳米粉体的影响作用。通过XRD、SEM的测试与分析可知,使用不同的矿化剂得到的PZT晶体结构完整性也有不同,矿化剂KOH浓度在3~5mol/L之间时,合成的晶体结构完整,物相单一,当其浓度大于7mol/L时,反应向着不利于PZT合成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6.
湿法磷酸化学法脱氟的脱氟剂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湿法磷酸脱氟过程中,应尽力提高氟的回收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在化学法脱氟的过程中,宜采用碱金属盐作脱氟剂。实验结果表明,钾盐的脱氟效果优于钠盐;在内盐脱氟剂中,氯化钠的脱氟效果较好,且各种钠盐在湿法磷酸脱氟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对磷氟比的影响也不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的取代芳基杂环磷酸金属盐类成核剂对等规聚丙烯(iPP)性能及其微观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取代芳基杂环磷酸的一价金属盐类成核剂如钠盐(NA 11)、锂盐(NA 03)和钾盐(NA 19)具有很好的成核效果。当添加0.2%的钠盐、锂盐或钾盐时,iPP的拉伸强度可提高10%左右,弯曲模量可提高30%左右,雾度可降低40%左右,热变形温度提高25°C左右。而取代芳基杂环磷酸的二价金属盐如钙盐(NA 20)、镁盐(NA 12)、锌盐(NA 30)和三价的铝盐(NA 13)则基本上没有成核效果。对iPP及成核iPP的微观形态研究表明:不同成核剂的加入都可以降低球晶的尺寸,但一价钠盐(NA 11)降低iPP球晶尺寸的效果更显著,且生成的球晶更加致密和均匀。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取代二芳基磷酸盐成核剂的合成新方法。以2,4-二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经过乳液缩合,双酚成盐,酯化反应,加碱水成盐等反应合成了成核剂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磷酸钠。用该产品对PP进行改性,改性后的PP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焦磷酸钾、钼酸钠、氯化铁、氧氯化锆等为原材料,制备了焦磷钼酸锆(ZMPP)、焦磷氧酸锆(ZOPP)、焦磷钼酸铁(FMPP)3种焦磷杂酸盐无机离子交换剂,采用XRF,XRD,FT-IR,SEM对合成样品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合成样品对Cs+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合成样品的耐酸性。结果表明:ZMPP,ZOPP,FMPP为组成不定的无定形态物质,其中ZMPP,ZOPP呈箔状,FMPP呈凝胶状;ZMPP,ZOPP,FMPP三者对Cs+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实验条件下,以常温合成的ZMPP-25,FMPP吸附性较好,两者的吸附量可达2.38 mmol/g和2.36 mmol/g;少量Mo元素的存在,对ZMPP-25,ZOPP吸附Cs+的性能影响较大,前者较后者提高了约50%;3种交换剂的耐酸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ZMPP-25〉ZOPP〉FMPP。  相似文献   

10.
以硝酸锆、PVP和聚乙二醇为原料,通过加入乙二胺及HAC作为表面修饰荆,利用沉淀法合成了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研究了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不同光源条件下以及作为载体担载Ag’的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对吸附和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溶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纳米二氧锆催化剂时,加入不同表面修饰剂制备的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效果影响很大。加入乙二胺作为表面修饰剂,能明显提高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吸附和光催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肌肉醇磷酸盐的合成条件。方法以N-甲基氨基乙醇和单氰胺为原料,以甲醇为溶剂,与冰醋酸反应生成肌肉醇醋酸盐,再加入磷酸反应生成肌肉醇磷酸盐。结果考察了各反应条件对其产率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合成条件,肌肉醇磷酸盐的收率可达71%。结论此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操作安全,简便,收率高,易于工业化。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提出了以苯或甲苯为溶剂,用吡啶吸收氯化氢,由五氯酚和POCl_3反应合成磷酸三(五氯苯)酯的合成路线,经实验发现了影响反应的因素,反应的得率可达到80%。用涂层法测定阻燃效果,显示磷酸三(五氯苯)酯是一种较好的新型阻燃剂。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芳基醛亚胺的有效合成,研究了乳酸乙酯做主溶剂,水做极性改性剂条件下,芳香醛与芳香胺的合成反应.结果表明,室温下,在乳酸乙酯-水混合溶剂体系中,芳基醛亚胺产物可在0.2~60 min直接从反应溶液中析出结晶,且不需进一步纯化,产率可达到85%~96%.该方法操作简单,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4.
磷酸钙生物陶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包括磷酸三钙(β-TCP)和羟基磷灰石(HA),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本文总结了磷酸钙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力学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指出溶液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是目前优先使用的精细磷酸钙陶瓷粉末制备工艺,由于磷酸陶瓷的韧性较低,必须对它进行补强增韧,以扩大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The nuclear industry of Brazil—INB (Indústrias Nu-cleares do Brasil), a mixed economy Brazilian com-pany connected with the Comiss?o Nacional de Ener-gia Nuclear (CNEN)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ctiv…  相似文献   

16.
 磷酸钙作为生物体硬组织中主要的无机成分,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及生物可降解性,广泛应用于骨组织与牙齿修复和替换、药物输运和控制释放、基因转染及诊断成像等生物医学领域。人工合成磷酸钙材料的组成、结构、尺寸、形貌和结晶度等特性均与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关,且材料的这些特性对其应用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发展不同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特定组成、结构、尺寸、形貌、结晶度和性能的磷酸钙纳米材料对其应用至关重要。本文综述近年来在磷酸钙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性能和应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讨论室温制备法、溶剂热/水热合成法、微波辅助快速合成法、静电纺丝法及含磷生物分子磷源合成法等制备方法,分析磷酸钙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其在药物装载和可控释放、蛋白质吸附及释放、生物成像等领域的应用,展望磷酸钙纳米材料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首次研究了应用锆的膦酸酯盐作乙炔定向聚合的催化剂。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可以使乙炔在室温下聚合生成顺式含量55%以上,有银白色成紫铜色金属光泽、柔软性和稳定性较好的聚乙炔薄膜。对所得聚乙炔进行了红外光谱、光声光谱、电阻率及元素分析等表征。此外,对聚乙炔膜的电化学及电池性能也进行了研究。该新催化剂的开发为合成聚乙炔提供了更广阔的合成范围。  相似文献   

18.
碱法合成磷酸三芳基酯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反应时间短、操作条件温和、腐蚀性小、污染小等优点。本文就合成条件和机理进行了探讨,用连续加碱法有效的控制了 POCI_3的水解,获得较高收率,为该合成方法工业化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选用磷酸酯化试剂与低磷脂肪醇ROH,在一定的条件下合成制备出烷基磷酸酯,并对其合成产品进行耐碱性和渗透性的测试;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合成产品烷基磷酸酯中单,双酯的含量;同时,通过丝光工艺实验的结果表明:合成产品不仅具有很强的耐碱性,而且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其丝光钡值可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研究氨基酸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方法,讨论pH值、溶剂等因素对反应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分步合成法,以无水乙醇为溶剂,控制体系的pH值为7~7.5合成配体,pH值为6.5~7合成配合物,可得到理想的氨基酸Schiff碱及其稀土配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