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2 毫秒
1.
电镀废铬液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化学处理技术将电镀废铬槽液经过絮凝、沉淀、分离等过程,提纯为高纯度的Cr(Ⅳ)液,复配为高浓度的鞣革铬液,并应用于鞣革。结果表明,应用化学处理技术可将电镀废铬液回收为铬鞣剂,用于鞣革,各项技术指导已达到与国内标准铬粉的同等水平,实现了电镀污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铬在土壤及其组分中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火焰原子吸收法跟踪,对三价铬离子在暗棕壤及其组分中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表明8 h暗棕壤对铬的吸附可达平衡。选择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实验的数据进行拟合,可见暗棕壤、胡敏酸、矿物质三者之间对铬的吸附量的关系为胡敏酸>暗棕壤>矿物质,在实验条件下胡敏酸对铬的吸附属于线性分配吸附,其余属于非线性分配吸附。研究了pH值对暗棕壤吸附铬的影响。pH值小于7.0时,暗棕壤对铬的吸附量随着pH值的增大而增加;pH值大于7.0时,三价铬离子完全以氢氧化物的形式沉淀于吸附质上,故此条件下暗棕壤对铬的吸附量不受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遵照毛主席“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的教导,铬的回收利用是制革废水处理重要一环。铬鞣液中,铬最终均以碱式硫酸铬的形式存在。铬的利用率,目前一般在70%左右,剩余废液排入下水道。铬是有毒物质,排入水中后,以氢氧化铬的形式沉淀,使污泥中的含铬  相似文献   

4.
针对彩虹集团电子网板厂的含铬废水进行研究。先用氢氧化钠调节废液的pH值为7.5,使其沉淀抽滤。清液在酸性介质下,用蔗糖还原,使废液中的Cr^6 还原为Cr^3 ,将其配制成鞣革液,应用于皮革工业的鞣革,所鞣制的猪皮蓝湿革,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标准铬粉的同等水平,从而使含铬废水回收利用,在含铬废水处理上,从环境保护和应用方面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电解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采用电解还原方法模拟工业含铬废水的处理。试验以普通铁极板作阴阳极,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铁阳极溶解生成的Fe2 和硫酸亚铁中的Fe2 把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还原成三价铬离子;随着氢离子阴极放电使废水pH值逐渐升高,Cr3 和Fe3 便形成氢氧化铬及氢氧化铁沉淀,同时氢氧化铁有凝聚作用,能促进氢氧化铬的迅速沉淀。在实验最佳条件下,废水初始含铬浓度在600mg/L及600mg/L以下、反应pH=3、加入FeSO4的量1.20g(Fe2 与Cr2O72 比例1∶1)、反应时间40min、换极周期10min、电流密度0.085A/cm2,出水浓度达到0.57mg/L,去除率为94%。出水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
研究3种重金属离子处理剂对铬鞣废水的处理,确定每种处理剂的最佳应用pH和最佳投加量,以及3种处理剂的最佳复合配比.结果表明:这3种处理剂处理铬鞣废水的最佳pH均为8.5左右;捕集剂、沉淀剂、去除剂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7.0、8.0、9.0,mL/L,铬去除率均可达到97%以上;而由3种处理剂以适当比例复配的絮凝剂,铬的去除率可达99%以上,处理后的上清液和回收的铬都可以再用于皮革生产.  相似文献   

7.
采用沉淀-双氧水氧化法,对制革铬鞣废水中铬(Ⅲ)的治理和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该法对铬(Ⅲ)的回收率达92%,处理后废水澄清,无色,无味,稳定,pH值8~8.5。  相似文献   

8.
霍林河褐煤吸附铬离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一种廉价高效的处理含铬废水的吸附剂,用Freundlich等温式研究了霍林河褐煤吸附铬离子的等温吸附过程。根据Clapeyron—Clausius方程获得了较小的吸附热,△H仅为-5.83kJ/mol,表明褐煤吸附铬离子是物理吸附过程。同时研究了酸度、溶液浓度及、吸附时间对褐煤吸附铬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H值增加,平衡吸附量减小;当pH为2、铬离子的质量浓度为50mg/L、吸附100min时,吸附量可达3.8mg/g。用褐煤进行含铬废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西宁地区栗钙土对Cr(VI)的吸附。结果表明:栗钙土对Cr(VI)有明显的吸附作用,酸度和交换剂对栗钙土吸附Cr(VI)均有影响。随着pH值升高,吸附量下降,pH升高到一定时,吸附量不在有所变化。在吸附铬中,残渣态铬占吸附铬的含量最高,碳酸盐态铬占吸附铬的含量次之,有机态铬占吸附铬的含量较低,离子交换态铬占吸附铬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氢氧化铬渣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研究,考察了Na OH质量浓度、液固质量比、浸出温度、搅拌速率、浸出时间等条件对铬渣中Al的脱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00℃、Na OH质量浓度为150 g/L、液固质量比为7∶1、搅拌速率为400 r/min、浸出时间为3.5 h的条件下,铬渣中Al的浸出率可以达到92.69%.碱浸渣水洗脱碱后,在950℃条件下煅烧90 min,最终得到的产品中氧化铬的含量可达到97.23%,经过CIE L*a*b*表色体系测定,由铬渣制取的氧化铬产品偏绿,适用于工业用途.  相似文献   

11.
对粘胶纤维生产中废水处理技术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探索其去除硫化物(S~=)、锌(Zn~++)及有机物的机理;同时确定实际废水处理各步工艺的最佳运行条件。理论上,氢硫酸在一定pH值范围(<8.18时,游离S~=浓度低于1mg/l,H_2S气体用曝气方法脱除。实际上上海第一化学纤维厂废水需控制pH值小于3时处理,其中硫化物(S~=)才达到排放标准。除锌机理为利用锌的两性性质,控制pH值范围为8.24~10.5,以保证废水中锌离子得以沉淀完全;实际废水情况与此基本相符。有机物的去除,采用氧化混凝复合方法,控制最佳运行条件:0(氧)型氧化剂与混凝剂(以Al_2O_3计)投量均为60ppm,pH值为7,平均COD_(cr)去除率可达81.37%,出水COD_(cr)值为50mg/l左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在参加研究铬(Ⅵ)和铬(Ⅲ)的二乙胺硫代甲酸钠/甲基异丁基甲酮(以下简作DDTC/MIBK)络合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法并用于样品分析时,曾发现影响精密度的关键步骤是氧化。经严格控制酸度、体积与加热条件后已获解决。但是,当某些样品需要破坏有机物而加酸消煮、蒸干时,再度出现精密度难以保证,测得值系统偏低的现象;然而在萃取分层后的水相中却并未发现有遗留的铬。铬的损失量与样品处理方  相似文献   

13.
铬渣是一种危险废物,其无序堆放对环境造成威胁.本研究中,一种新型的还原剂无定形FeS_2被合成出来用于处理铬渣.通过分析两种pH值条件下(pH9代表陈化的铬渣,pH12代表新鲜的铬渣)铬的浸出毒性、生物可给性和铬形态的变化来评价无定形FeS_2对铬渣中六价铬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pH12比pH9更有利于浸出毒性的降低.pH12条件下,加入2倍化学计量比的无定形FeS_2的铬渣在第1天达到国标(GB 5085.3—2007),第30天达到美国国家环保局标准(40 CFR 261.24).然而在pH9条件下,达到相同的表现需要加入4倍化学计量比的无定形FeS_2.此外,pH值、氧化还原电位和硫的形态分析结果也表明,无定形FeS_2对铬渣中六价铬有较好的还原和稳定能力,且pH12比pH9更有利于还原条件的维持.与之相反的是,pH9比pH12更有利于生物可给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过程中,核素在固液界面的吸附行为对核废物安全处置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高放废物处置场花岗岩裂隙填充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批实验和微观表征技术研究了复合胶体作用下Sr在花岗岩裂隙填充物中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腐殖酸胶体与针铁矿胶体结合成为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的方式,主要依靠针铁矿胶体中所含羟基与腐殖酸胶体中所含羧基发生配位体交换反应,复合胶体以针铁矿胶体为主导,腐殖酸附着在针铁矿胶体表面;pH和固液比对复合胶体体系对Sr的吸附行为影响较大;通过改变溶液中Sr离子初始浓度进行等温吸附方程的拟合表明,该吸附体系的吸附为单层吸附且反应更快。结果可为放射性废物处理场中Sr的吸附行为提供科学规律认识。   相似文献   

15.
纳米氧化铈经过0.05MH2SO4改性处理.以腈纶废水中有机物为吸附质,在室温下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后纳米氧化铈对有机物的吸附量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吸附条件为酸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铈的投加量为0.25 g、溶液的pH 值为 7.5,搅拌吸附时间3h,COD的吸附去除率达到60%以上。室温下,酸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铈对有机物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6.
用活性炭为吸附剂处理含Cr(Ⅵ)电镀废水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利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舍铬电镀废水方法,通过试验找出了最佳吸附条件,确定了吸附荆的用量;吸附时间以及试液pH值对铬去除率的影响;得出了活性炭对铬的吸附等温方程式;对铬的回收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在弱酸性条件下氢氧化铁沉淀物对钼酸根离子具有吸附作用,本文研究弱酸性铁盐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对含钼废水及水源钼污染的饮用水应急处理效果。通过调节原水pH值,研究pH对铁盐除钼效果的影响。在最适pH条件下,通过投加不同混凝剂,研究铁盐对钼的去除规律,探讨去除原理。结果显示在弱酸性条件下,铁盐混凝沉淀法除钼是表面电化学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方程。pH是重要工艺参数,最佳pH范围为4~4.5。弱酸性铁盐混凝沉淀过滤工艺可以与水厂常规处理工艺结合,有效应对原水微量钼超标问题,保障供水安全。采用该工艺处理高浓度含钼废水时,在最适pH条件下,投加适当铁盐混凝剂,一级混凝沉淀出水可以满足废水排放标准要求,但难以满足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要求。为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可采用二级混凝沉淀串联处理。该工艺除钼所需构筑物简单,药剂投量有限。  相似文献   

18.
制革铬鞣废液循环利用实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含铬废水的处理是制革厂废水单项治理的重点。文章介绍了回收铬鞣液中铬的几种方法,并对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某褐铁矿层红土矿加压酸浸处理工艺,通过小试确定了各工艺过程的最佳条件.加压酸浸:温度为255 ℃,加酸量为250 kg/t,时间为60 min,矿浆体积分数为30%,镍、钴浸出率分别为98.23%和98.77%;矿浆中和:终点pH为1.5~2.0,时间为60 min,温度为90 ℃;溶液处理采用两段除杂法:用氢氧化钠进行镍、钴沉淀,终点pH为7.6,得到了氢氧化镍钴中间产品;用氧化钙沉淀废水中的金属离子,使废水达到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凹凸棒石对高岭土洗选废水的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凹凸棒石作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做絮凝剂,对高岭土洗选废水进行了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200 ml洗选废水,当凹凸棒石用量为2 g,絮凝剂用量为0.2 g时接触反应4 min后对CODcr的去除率达到92%:对总Fe的去除率达到88.3%;对洗选废水脱色率高达85%,处理后废水色度值降至50.对洗选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机理为在pH值大于等电点(ζ)的条件下,凹凸棒石一水悬浮体系的结构电荷和表面电荷与有机污染物分子两性聚合电解质发生的静电吸附作用.凹凸棒石对金属离子的去除作用为固一液界面碱性诱导的Fe3 水解沉淀以及胶体颗粒之间的强静电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