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供应链采购管理中的期权合同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一个两阶段供应链效率问题,其中零售商可以通过现货市场交易和期权合同购买产品.应用Stackelberg模型分两个阶段分析:第1阶段,零售商确定期权合同的采购决策,供应商进行产量决策;第2阶段,观察到市场实际需求、零售价和现货市场批发价后,零售商进行最优期权合同和现货合同采购组合决策.证明了在现货合同市场中增加了期权合同市场后,供应链可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基于更新信息的两级供应链双向期权合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两级供应链系统,在不确定性需求实现前,零售商能获取不确定性需求更新信息,零售商直接从供应商处购买确实已订量以及期权量,供应商有两次生产机会满足零售商订购需求.在分散控制系统中给出零售商最优双向期权订购策略和供应商最优生产策略,得出:双向期权能改善成员对不确定性需求响应程度,鼓励双方间风险共享,改善成员收益函数.在采用双向期权和回购合同相结合的分散控制系统中,给出期权价格和回购价格最优值,指出协调合同能增加零售商收益.  相似文献   

3.
期权合同和固定承诺合同是货运应用中的两类重要合同,已有研究多从承运企业的角度分析两类合同对海运链的协调作用.本文从货运代理的角度出发研究合同市场和现货市场并存的情况下两类货运合同的应用价值,根据改进的报童模型分析了多阶段模型下针对两类货运合同的货运代理最优运力预订策略和运力执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合同的灵活性价值.进一步研究了期权的执行时序对两类合同应用价值及期权合同灵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类信息模式下货运代理最优合同选择都是期权合同,而且合同执行时序滞后降低了现货价格信息不确定性,提高了期权合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期权合同和固定承诺合同是货运应用中的两类重要合同,已有研究多从承运企业的角度分析两类合同对海运链的协调作用。从货运代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在合同市场和现货市场并存的情况下,两类货运合同的应用价值,根据改进的报童模型,分析了两类货运合同下,货运代理最优运力预订策略和运力执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合同的灵活性价值。进一步研究了期权的执行时序对两类合同应用价值及期权合同灵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两类信息模式下,货运代理最优合同选择都是期权合同,而且合同执行时序滞后降低了现货价格信息不确定性,提高了期权合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生鲜农产品在流通中产生巨大损耗的特性,引入期权合同研究单周期两阶段的零 售商最优订货策略. 分别建立向单个供应商订购期权和同时向两个供应商订购期权 的订货模型,以最大化期望利润为目标,得到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和最大期望利润 都存在并且是唯一的. 通过模型比较得到: 零售商同时向两个供应商订货时的最优 总订货量大于等于分别向单个供应商订货时的最优订货量,零售商同时向两个供应 商订货时的最大期望利润大于分别向单个供应商订货时的最大期望利润. 由数值分 析得到: 向两个供应商订货的最大期望利润与产品损耗率、期权成本差价和期权 执行价格差价均成反比.  相似文献   

6.
基于期权思想的回购契约对零售商最优决策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期权的思想应用于回购契约的研究,同时在供应链中考虑了存在实时市场的情况。指出了期权回购契约是普通回购契约的推广,证明了期权回购契约下零售商的利润期望函数是最优决策变量的联合凹函数,并求出决策变量解析解。比较了在期权回购契约、不存在退货期权以及普通回购契约情况下最优决策变量以及最大的利润期望的大小,说明了期权回购契约下零售商可以获得最大的期望利润。  相似文献   

7.
在预售交易中可能会发生实物价值与消费者估值相差较大的情况,使消费者在选择预售时存在很大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风险,将期权理论引入到预售策略中,建立期权预售模型,求解出最优订购量和最优期权执行价格,并与普通预售策略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消费者的估值范围和批发价格均存在某个临界值是零售商选择预售策略的关键,当估值范围或批发价格大于该临界值时,期权预售策略优于普通预售策略,且消费者风险厌恶系数越大,期权预售的优势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B2B 在线市场期权合同协调的鲁棒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B2B在线市场的不确定环境下,考虑长期合同的稳定性和在线现货采购的灵活性,设计了基于期权合同协调在线市场与传统市场的鲁棒策略.在B2B在线市场最坏需求情景下,研究了卖方作为主方、买方作为从方的主从对策模型.应用鲁棒优化理论,提出B2B在线市场环境下求解买方定货量及卖方期权合同预定费用和执行费用的鲁棒Stackelberg解的算法.最后,结合上海宝钢益昌公司电子商务问题,仿真计算求解了鲁棒定货量、期权合同预定费用和执行费用,并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以一个经销季节性商品的零售商为研究对象, 通过引入考虑零售商风险态度的谱风险测度, 分析了期权契约机制下 具有不同风险偏好零售商的最优订购策略. 通过建立期权契约机制下基于零售商谱风险测度的商品订购决策模型, 分析得出零售商的最优现货订购量和期权订购量存在并且唯一; 并进一步结合均值 -CVaR风险谱函数, 研究了在此风险测度下不同风险偏好零售商的具体订购策略, 揭示了零售商风险态度、期权契约等对其最优订购策略的影响; 最后 通过数值实例对模型的求解过程和理论结果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价格和市场需求不确定的环境下,期权式契约在两阶段供应链协调中的应用.构建了不同信用违约条件下,供应链协调过程中各决策主体的决策模型.通过深入分析零售商的现货和期权最优组合订货策略和生产商的最优生产策略,得到期权式协调契约的详细设计规则,包括期权参数的取值范围以及价格参数之间的线性关系,证明了供应链中双方可以借助期权契约的价格政策达到双赢,促进风险分担,提高供应链的响应能力,实现完美协调.最后的算例验证了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1.
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仅危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给食品消费市场带来了冲击.本文结合消费者对溯源的支付意愿和供应商的溯源能力差异,给出了零售商的四种采购策略,讨论了消费者对溯源的支付意愿强弱,具有溯源意识的消费者细分市场大小,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高低,以及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企业承担的额外惩罚等因素对零售商采购策略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消费者对溯源的支付意愿或扩大具有溯源意识的消费者细分市场,可能会导致意料外的结果,如零售商增加不可追溯食品的采购量;而强化监管和加大对食品安全事件的处罚力度往往有助于提高市场上可追溯食品的供应.  相似文献   

12.
以大学校园中的旧书市场为研究背景,基于耐用品二手市场的存在与不存在两种情况,研究了耐用品二手市场的存在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通过构建包含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的两周期供应链模型,得出两种情况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决策值,并且通过比较两种情况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大利润值,得出二手市场存在的必要条件.结果表明,当旧产品的回收成本较小时,零售商开通二手市场对其自身及制造商都有利;当旧产品的回收成本较大时,零售商开通二手市场对自身有利而对制造商不利.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消费者对旧产品的接受度及旧产品的回收率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期权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探讨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情况下,期权在供应链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分析建立在一个单供应商、多分销商的供应链模型上.模型中,每一个分销商既可以从供应商那里直接购买产品,也可以购买期权.期权使得分销商有权选择是否购买额外数量的产品.首先分析了分销商的最优供给策略、供应商的最优生产策略,接着讨论了期权怎样增强信息流、促进风险共享从而提高供应链效率.文章还论述了怎样利用期权来协调供应链各合作伙伴的动机,来提高供应链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零售商对市场需求的过度自信主要体现在对市场需求期望过高和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精度高估两个方面,这会导致其经营决策与完全理性时的决策相比有偏差。为此,构造了反映两种过度自信的市场需求认知模型,改进了现有相关研究中往往仅考虑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精度高估的市场需求认知模型,并基于改进的需求认知模型得到了过度自信零售商在无资金约束和存在资金约束且由银行提供融资服务时的最优订购决策。研究表明:如果市场需求的期望值较大,则存在过度自信的无资金约束零售商的最优订购量大于完全理性下的订购量,但其最优的期望利润随着过度自信水平的增大反而减少;如果市场需求的期望值相对较小,则结论刚好相反。当零售商面临资金约束时,风险规避银行是否提供融资服务取决于零售商的自有资金水平;过度自信零售商的最优订购决策不仅受自身自信水平的影响,还受银行融资利率和初始自有资金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引入期权合约,研究在产品市场需求不确定条件下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供应链的协调。研究表明,首先,在VMI供应链协调中,市场不确定程度越高,期权合约越重要,供应商销售或者零售商订购的期权越多;其次,对整个VMI供应链而言,期权合约使得供应商获得更大比例的利润;最后,零售商订购期权更多是出于规避缺货风险的动机,而非单纯地增加利润。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中国电子交易市场现货买卖流动性不对等的特点. 基于固定合约、电子交易市场的期权交易和现货交易三种交易方式,研究了单一生产商、单一零售商和第三方电子交易市场组成的多渠道供应链均衡决策问题,讨论了生产商的固定合约最优定价策略和零售商的多渠道最优采购策略,分析了不对等的现货流动性对供应链均衡策略的影响,并通过数值算例分别讨论了现货买入流动性和现货卖出流动性对参与者行为的影响. 结论表明,现货流动性的提高可以带来供应链整体效益的提升;零售商更偏好现货买入流动性好的市场,并随之减少合约订购量和期初总预定量;而现货卖出 流动性好的市场则对生产商更为有利,会同时抬高生产商的固定合约定价和零售商的合约订购量.  相似文献   

17.
考虑存在顾客需求预测信息更新下零售商最优订货策略,研究了三阶段订货模型,零售商首先在第1阶段订货,然后在第1和第2阶段之间实现需求预测信息更新,并在第2阶段调整第1阶段的订货水平,第3阶段顾客需求实现,此时零售商可以从实时市场购货以满足前2阶段订货不足的部分.给出了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并分析了需求预测信息和实际需求满足二维正态分布时,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对采购决策和零售商期望利润的影响.提出了计算最优采购策略的算法并证明了其收敛性.说明了预测信息和实际需求联系越密切,零售商第1阶段最优订货水平越高,同时零售商利润越高;如果信息和实际需求之间的相关系数确定,那么第1阶段最优订货水平就确定,而第2阶段订货水平和需求预测信息与第1阶段订货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