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水处理的固定化微生物与游离微生物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重点研究固定化微生物处理焦化污水时的主要性能.通过对进水与出水氨氮(NH4+-N)、挥发酚及化学耗氧量(COD)的检测分析,考察了温度、pH值、氨氮和有机负荷等对固定化微生物性能产生的影响,采用电镜和光镜观察了固定化微生物的形态,并通过克氏定氮法测定了高效微生物菌群在FPUFS载体上的生物负载量,得出了固定化微生物系统去除COD、挥发酚和氨氮的工艺设计参数.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在温度为10-55℃、pH值4-11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活性,200mg/L以上的NH4+-N以及150mg/L以上的NH3对硝化菌及亚硝化菌没有抑制.在有机负荷较高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硝化作用.在满足出水中COD≤100mg/L,及NH1+-N≤15mg/L时,相应的容积负荷分别为:COD容积负荷最大为8.91kg/m3·d,NH4+-N容积负荷最大为1.16kg/m3·d.在固定化微生物系统中,生物负载量为32g/L,好氧、兼性和厌氧菌同时存,硝化和反硝化同时进行,丝状微生物较为发达,这为高浓度、难降解有机物及高氨氮污水降解奠定了基础.本文还在相同条件下与游离微生物性能进行了比较,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的性能都较后者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固定化技术处理废水的不断发展,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在环境治理领域中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主要介绍了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特点,探讨了包埋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综述了包埋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现状及其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固定化厌氧微生物处理含五氯酚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厌氧条件下,分别以海藻酸钙(CA)和聚乙烯醇(PVA)为固定化微生物包埋剂,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其适宜的包埋条件,对形成的两种固定化微生物小球进行了比较,其中CA球的机械强度及吸附性能不及PVA球,但传质性能强于PVA球,在低负荷下CA球的PCP去除率高于PVA球,在高负荷下,则反这,固定化微生物对废水中PCP处理效率均优于未包埋的活性污泥。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微生物去除地下水中氯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去除地下水氯苯的最佳条件,采用聚乙烯醇(PVA)和海藻酸钠为包埋剂,培养了含氯苯的菌泥驯化培养的微生物,以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小球,处理地下水中的氯苯.本研究从机械强度,传质性,氯苯降解率等方面综合考虑,利用正交实验确定了制备固定化微生物小球的最佳条件,并对固定化微生物和游离微生物降解氯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另外,还对固定化微生物降解地下水中氯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表明,氯苯初始浓度大于20mg/L,固定化微生物降解氯苯效果好于游离微生物的.当小球粒径为1mm,菌液接种量为8%,氯苯初始浓度为80mg/L,pH值为7.0左右,盐度低于1.5%,控制培养温度为10℃,摇床转速为120r/min时,固定化微生物降解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微生物处理甲醇废水的包埋条件优化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选取高浓度的甲醇废水,利用固定化包埋技术对甲醇废水进行污染物降解处理实验研究.分别以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PVA)为包埋材料,包埋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制成固定化小球颗粒,对甲醇废水中COD的降解为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出海藻酸钠和聚乙烯醇的最佳包埋条件,并对在最佳包埋条件下制成的固定化小球进行了性能的改进.同时通过对固定化颗粒小球的比表面积、传质性能的测定以及电镜扫描分析了固定化小球的性能.实验表明,交联时间是固定化颗粒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种材料均有适合微生物附着生长的网状结构;加入添加剂后,PVA固定化小球的机械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6.
在水体的原位修复中,微生物的活性常受到温度、pH以及金属离子等的影响,因此强化及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对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M11进行固定化,并对比了固定化与非固定化邻苯二甲酸酯降解菌M11对邻苯二甲酸酯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固定化M11对底物的降解性能明显优于游离态;以无机盐培养基作为其降解体系,反应温度控制在50℃,pH为8.0时,底物降解性能最优.固定化M11对底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降解符合一阶动力学方程,且对底物浓度有一定的耐受范围;固定化M11的环境耐受性大大增强,反复利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及其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冰  赵全升  曲洋 《科技信息》2010,(1):306-307
本文就现有的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各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所常用的载体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对各种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优劣性和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与总结.最后对该方法在污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一株专一性更强的乙醇氧化菌(Methylobacterium sp.),确立最佳微生物固定化方法,最终建立微生物乙醇检测体系,采用有利于微生物细胞生长的PVA-海藻酸盐溶胶-凝胶包埋法,对筛选、分离得到的乙醇氧化菌进行固定化,将其制备成固定化小球。考查了海藻酸钠、氯化钙等固定化添加剂浓度对固定化微生物细胞成球难易和活性的影响。研究了固定化颗粒机械强度和通透性。在乙醇菌的不同固定化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比较,得出最佳固定化方法:10%聚乙烯醇、1.5%海藻酸钠、4%CaCl2、4%硼酸溶液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其活性最高、机械强度较强。固定化小球与溶解氧电极组合成乙醇微生物传感体系,用于乙醇检测。考查了温度、pH值、盐离子浓度、菌种保存时间等因素对该传感体系的影响。用该体系测得乙醇线性响应范围为0.002%-0.2%(V/V),RSD为6.3%。实验证明该体系适合于微量乙醇检测,具有精密度高、重现性良好、无毒害、响应快、方便及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选取核桃壳作为载体材料对苯酚降解特异性菌株无色杆菌LQ-1进行活细胞固定化,以期为解决治理环境中酚类物质的污染问题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对核桃壳载体材料吸附及固定化微生物降解苯酚特性和重复利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核桃壳对细菌的负载性能稳定,0.5 g核桃壳的细菌负载量为1.632 mg;核桃壳具有一定的吸附苯酚性能,300 mg/L的苯酚溶液,平衡吸附量为8.916 mg/g,去除率为13.99%;固定化微生物降解苯酚能力优于游离细菌,0.5 g的固定化细菌20 h苯酚去除率达到98.40%,可耐受700 mg/L的苯酚浓度,6次重复利用后苯酚降解效率明显提高,降解时间缩短至14 h。  相似文献   

10.
深海锰结核作生物固定化载体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用深海锰结核作生物固定化载体,在气升式反应器内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结核作固定化载体处理废水,可有效地降低废水中的化学耗氧量(COD)、生物耗氧量(BOD)、固体悬浮物(SS)、色度等,并可打开难降解的苯环.固定化微生物脱色机理是载体吸附和细菌降解双重作用.处理后的污水可作为J13菌的有效营养和碳源,作为微生物浸出深海锰结核中有价金属的培养基.固定化微生物在染料废水处理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海洋溢油等事故频发使得海洋石油污染严重,给社会和人类本身带来危害,因此探索海洋石油污染的高效修复方法十分必要。微生物固定化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和石油污染水体已被广泛研究。简要介绍了微生物固定所使用的吸附、包埋和交联法及其适宜的载体,还有目前在固定化方法、添加营养元素和无机盐离子、载体材料方面对固定化技术的改进,以及海洋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为固定化技术修复海洋环境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利用筛选和分离的7株脱氮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氮,随即在好氧反硝化茵的作用下还原为氮气排放.将上述菌株固定在PVA凝胶膜中,研究了水产养殖水体中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PVA凝胶膜中的扩散性能和转化脱氮过程,结果表明,氨氮、硝酸氮和亚硝酸氮在PVA浓度为15%,细胞浓度为40g/L凝胶膜中,扩散系数分别为0.55m^2/s,0.46m^2/s,0.45m^2/s.整个生物脱氮过程历时较短,36h内对200mg/L的氨氮去除率达99%,而且无中间产物亚硝酸氮的积累,固定化微生物生长的适宜pH范围为7~9,最适温度为30℃;与游离的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相比,固定化硝化茵是游离硝化茵对氨氧化速率的70%,固定化反硝化茵是游离反硝化茵对亚硝酸氮还原速率的74%.经过20d的连续处理,固定化微生物的稳定性远大于游离微生物,28d后,游离微生物在反应器内的浓度几乎为零,而固定化微生物的浓度和活性几乎不变.  相似文献   

13.
利用FPU(功能化大孔聚胺酯交联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在生物滴滤塔反应系统中进行脱除H2S的研究.同时对比测定未固定化微生物的FPU滴滤系统对H2S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固定化微生物的FPU滴滤系统启动迅速,微生物经过1d的预曝气、7d的选择驯化、8d的挂膜固定化和2d的直流驯化筛选后,系统便能正常运行,启动效率大大提高.此系统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性能,在空卧12h后再通入H2s,经6hH2S去除率便能从恢复初期的30%增至96.5%,系统所允许的最大容积负荷为114gH2S/(m^3carrier·h).未固定微生物的FPU具有良好的吸附和解析性能,其吸附量为32mgH2S/m^3.FPU固定化微生物滴滤系统对H2S的去除是物理化学吸附和生物氧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微生物经过分离纯化之后的优势菌群是革兰氏阴性硫杆菌.  相似文献   

14.
乙二胺羟丙基壳聚糖固定化天门冬酰胺酶的反应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乙二胺羟丙基壳聚糖固定化L-天门冬酰胺酰反应动力学性能,分别考察了固定化酶耐胃蛋白酶性能,保存条件对固定化酶活力的影响,固定化酶的米氏常数Km以及固定化酶在缓冲液中间歇催化底物和连续催化底物的反应动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适当的间歇和连续反应条件下,固定化酶均具有良好的水解天门冬酰胺性能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固定化的发展及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通过对固定化技术方法的介绍以及不同载体选择的对比,分析评价了固定化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应用研究进展.认为固定化微生物是一种比一般生物处理法更为高效的方法,并讨论了它在含毒重金属离子废水、有机废水、酚类废水、芳香烃类废水、含磷含氮废水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固定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但在从实验室阶段走向废水处理的实际应用阶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微生物固定化技术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优势菌种及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微生物固定化方法主要分为吸附法、包埋法、交联法以及复合固定法等4种.微生物固定化载体为微生物提供了生长环境和所需的生态位,提高了微生物浓度和污染物去除效果.不同的优势菌种也直接影响着污染物的处理效能.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氮...  相似文献   

17.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通过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手段将游离细胞或酶定位于限定的空间区域内,使其保持活性并可反复利用的一种基本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强、耐负荷、产污泥量少等优点。本文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微生物的固定化方法、固定化载体及固定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状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以后的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自由和聚苯乙烯载体固定化猪胰脂肪酶在有机相中催化丁酸甲醋和四氢糠醇的酯交换反应.研究了不同有机溶剂、底物浓度、含水量、加酶量、温度及振荡速度等对反应的影响,对比了酶固定化前后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用疏水性交联聚苯乙烯载体固定化猪胰脂肪酸能减少扩散限制,固定化酶在有机相中催化活性比自由酶高约25%.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固定化单宁对酿造酒中可能存在的营养成分和风味物质的吸附性能作了探讨。文中以氨基酸和糖类为重点,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同时选择了有机酸、酒精等物质,用固定化单宁进行了吸附和解吸试验,获得较满意的结果,为固定比单宁应用于酒类除浊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活性炭作为载体吸附固定微生物去除水中苯酚,分析活性炭固定化微生物吸附降解苯酚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活性炭固定化微生物对苯酚吸附降解能力比活性炭单独吸附提高了约30%,其吸附降解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