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毁灭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地球上几乎所有个头较大的动物。然而,短吻鳄的祖先却奇迹般地躲过了那场浩劫,成功地活了下来,并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发明了声纳和雷达等先进探测装置,进入20世纪后,人类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电子武器,充分展示了人类的聪明才智。可是,近来科学家发现,远在人类出现之前,许多鱼类早已开始利用天然声纳和雷达来发现、跟踪以及定位猎物了。鱼类在使用“电武器”方面堪称人类的“老师”。  相似文献   

3.
前往宇宙中最热之地的旅程,一定得首先经过太阳。身为太阳系的烈焰中心,太阳表面温度高达5800K(K表示开氏度单位,开氏度K与摄氏度C之间的换算公式是K=273+C)。  相似文献   

4.
各种各样别出心裁的"地球工程"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密切关注和热烈讨论,但联合国最近却突然叫停"地球工程"。科学家指出,一些"地球工程"存在较高风险,可能会对地球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过去几十年来,载人火星之旅一直是人们的一个梦想。但是,随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个梦想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前往火星的长途旅行中,宇航员的健康将受到零重力和高辐射的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偏侧优势"的现象存在于动物王国的所有动物中,其表现是,在它们的各种活动中更倾向于或者说更喜欢使用某一侧的爪子、眼睛或触须。在危急关头,这种偏侧性倾向甚至会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7.
谢懿 《世界科学》2011,(2):48-49
记忆犹新至今,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约翰·约翰逊(John Johnson)还记得他第一次找到"蓝色狮子"的那个夜晚。当时,他正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顶用昴星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国防部队即将推出一项它称为"在线士兵"的发展计划,该计划将采用类似于为美国陆军的"陆上勇士"所研制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城市人正醉心于"磨"出来的时尚.身穿磨砂衫,脚蹬磨砂鞋,肩挎磨砂包,并使用磨砂美容膏.无论时装、饰物还是化妆品,都得经"折磨"一番才是时髦,才出情趣.  相似文献   

10.
张瑜 《科学之友》2011,(1):48-49
大自然中,生存并非易事,猎物和猎手之间不光是力量、速度上的对抗,在形态和体色等"软件系统"上,它们也一直在进行着微妙的斗争.无论是强大的猎手,还是柔弱的被捕食者,它们都在想尽办法让自己"隐身"到环境之中,从而为躲避天敌或进攻猎物提供先发制人的机会.  相似文献   

11.
3月11日,9.0级地震袭击了日本的东北部,摧毁了东北大学田村浩二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将书籍、显微镜和样本震在了地上。虽然像壁虎、爪蛙和斑马鱼这些研究人员经常用来研究器官发育的动物存活了下来,但这些实验动物也将面临死亡的危险,因为蓄水池会中断水的供应,之后就会变干。田村浩二说:"我非常担忧,在没有水的环境中动物能够存活多久。  相似文献   

12.
5月16日,随着"奋进"号航天飞机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AMS-02)被送入国际空间站,开始其为期10年以上的宇宙反物质的探寻之旅,该国际科学项目的负责人、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博士再度为世人瞩目。丁肇中缘何要历时15年,坚持实施这个备受争议、坎坷不断的AMS项目,他为此付出了何等努力?前不久《自然》杂志和《纽约时报》等媒体作了披露。  相似文献   

13.
毫无疑问,夸克——组成质子、中子以及世间万物的基本粒子——有着一个奇怪而又迷人的名字;而发现夸克的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下图)犹如深爱物理学一样深爱着这个名字。在先后就读于耶鲁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之后,21岁的盖尔曼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开始了他的博士后工作,之后,他又去了芝加哥大学和加州理工学院。正是在那里,盖尔曼奠定了我们对物质基本组成认识的基础。他以八重法写下了亚原子物理的蓝图,让人们重新认识了难以理解的粒子物理世界,而这一工作为盖尔曼赢得了196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14.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园,相对于其表层系统(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人类对地球深部的认识仍然非常有限。地质学/地球化学方法通过研究地表出露的来自地球深部的岩石矿物和来自外太空宇宙的陨石等样品,来推测地球内部物质的性质。地球物理方法则利用地震波来探测地球内部的结构。半个多世纪以来兴起的高温高压技术,使得科学家能够在实验室中模拟地球内部的极端压力和温度环境,同时结合各种现代化分析测试手段,对岩石和矿物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性质状态进行原位研究,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的认识。因此,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地球深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明灯”。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大自然的声音和花香,都是借助空气这个介质传递给人的听觉和嗅觉,因而空气的物理属性(例如“温度”)对声音和花香的传播肯定有一定的影响。反过来说,利用声音和花香的传播情况,也可预测某些气象要素。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9,(9):38-38
浩瀚的海洋,瞬息万变、神秘莫测,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仍有许多困惑着人们的谜团,在等待解开。 铁塔 1964年8月29日,“艾尔塔宁号”科学考察船航行至智利的合恩角以西7400km左右抛锚停泊,按照南极考察计划开始工作,他们把一台深水摄像机下潜至4.5km的海底进行水下拍摄工作。一天,考察结束后,当技术人员对当天拍摄的胶片进行显影处理时,在一张胶片上发现奇特的东西,当胶片放大洗成照片后,清晰地看到一个顶端呈针状的水下“铁塔”,  相似文献   

17.
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最早的发明之一是一辆外型类似飞艇的小汽车,有三个轮子,前面两个,后面一个。这辆车没有后窗,取而代之的是一架潜望镜。得益于其匪夷所思的设计,它可以将车头向内停放,因为它可以原地转弯180度。1933年夏天,这辆车在康涅狄格州的桥港镇风头十足,开到哪里都会引起围观,造成交通堵塞。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各地各季的各种气象要素,常常差异都很大。尤其在四季气候转换的时节,气象要素的南北差异表现得更为显著。以春末夏初为例,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但空气依然干燥,是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许多次著名的森林大火,都发生于“黑色的五月”)。而南方地区由于暖湿气流活动频繁,经常会出现大范围  相似文献   

19.
杨信 《知识就是力量》2006,(8):F0003-F0003
老北京,愈行渐远,杨信的画又为我们再现,一幅幅风情浓郁的市井百态,人生万象之画面。呈现出斑驳陆离的缤纷色彩,令人沉醉不已。本刊将陆续选登杨信的系列作品,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0.
杨信 《知识就是力量》2006,(11):F0003-F0003
饽饽铺 “饽饽儿”这词儿是地道的北京土话,现在还能听到胡同里的老人有时管点心叫“饽饽儿”的。老北京的饽饽铺门前房檐儿下挂四块儿红漆金字的长木牌儿作幌子,上书“大小八件,满汉饽饽”八个字。清晨,两三知己或一家子围坐在柜台外桌旁用早餐,茶要先闷透,再冲开水。吃什么都不重要,但喝透了茶,然后再吃一两块对口味的新鲜点心,吃着、喝着、聊着、悠闲劲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