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机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实施的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消费指导政策和措施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成效.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促进经济持续和谐增长的终极目标并不仅仅是为消费而消费,而是要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其全面、自由发展为根本目标.依靠消费转变拉动经济增长无疑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但考虑我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广大居民收入偏低的现状,扩大消费的历程可能缓慢而艰巨.  相似文献   

2.
在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形势日趋复苏的背景下,相对于净出口需求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幅下降,内需的贡献明显增强,但"重投资轻消费"的内需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具有短期性,从长期看,应通过提升居民消费能力、调整消费需求结构、改善消费环境等手段,逐步提高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在内需中的比重,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3.
金融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但广东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并不协调.对此,如何科学评价广东省区域金融效率并提出相应改善建议是关系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区别于早期的效率评价方法,文章使用一种新的多方向效率分析方法(MEA)对2007-2016年广东省金融业的整体效率以及各投入产出的个体效率进行内生性评价,并对比各地区的效率差异.研究结果发现,珠三角的金融效率在省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呈现强势追赶,其间差距不断缩小;从个体效率来看,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以及提高金融业生产总值是金融业提质增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正投资、出口与消费被称作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长期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源自投资与出口的动力十分显著,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尚不够明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地位愈发重要,正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数据显示,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2012年提高3.9个百分点,高出同期资本形成总额贡献率26.7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增长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同拉动。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  相似文献   

5.
陈少锋 《科技信息》2013,(14):351-351
本文对广东省不同地区业余体校田径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部位现状进行了调查,比较得出粤东地区与粤北地区在运动损伤部位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粤东地区与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与粤西地区在运动损伤部位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粤东西北地区12个城市服务业增长的偏离份额分析表明,粤西、粤东服务业增长较快,粤北服务业增长缓慢,区域中心城市湛江、汕头服务业增长潜力较大,引领作用突出,但区域中心城市韶关则不然。从内部结构看,消费性服务业是各地区服务业增长的"优势行业",公共性服务业是"衰退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为"劣势行业"。影响粤东西北城市服务业"量"增长的主导因素为消费需求、人口密集度和城市化水平,而服务业"质"增长的关键在于增强服务业与工农业的互动融合。  相似文献   

7.
王艳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3):3278-3282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方法,选用2001—2010年云南省16个州市的面板数据,定量分析了云南省经济增长的因素。结果显示,第一:云南省的经济增长仍是靠要素投入拉动的粗放式增长;第二:云南省10年间技术效率的均值为0.53,产出具有明显的技术无效性,且技术效率的区域差异明显,但随时间呈缩小趋势;第三:人均资本存量、城市化率、外商直接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及三次产业比重对技术效率的提高有促进作用,非公经济占GDP比重的增加不利于技术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延安市当前时期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以延安市旅游消费总量、第三产业产值以及地区生产总值为分析指标,基于2002—2018年的实际统计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延安市旅游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延安市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以及旅游消费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来延游客旅游消费每提高1%,会拉动生产...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软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青海省1989-2009年间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反向净进口)对经济增长的动力作用.1989年以来,最终消费对青海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平稳,资本形成总额对经济的增长起到最主要的推动作用,货物和服务净进口波动较大,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呈现负效应.最后提出青海省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优化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告诉我们,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决定了消费方式、消费内容以及消费水平,而消费和市场又为生产提供不竭需求,拉动和促进生产的发展.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地开发出满足人类需求的新产品,创造出新的消费、新的市场.无数事实证明,科技创造消费、创新引领市场,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东部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扩展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分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并基于东部11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变系数的SUR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但存在区域差异;②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存在滞后影响,经济增长不仅受资本投入总量的影响也受到投入结构的影响;③以能源强度表征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认为能源技术进步不仅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而且还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能源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变,是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运用广东省1990-2009年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采用广义费雪指数方法对广东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探讨产业能源效率、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等因素对广东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和作用。为了进一步剖析各因素对能源消费变动的影响效果,构建回归分析模型,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发展与产业结构对广东能源消费增长起到推动作用,产业能源效率对广东能源消费增长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的对华OD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政策目标.20世纪80年代,其对华ODA政策的主要战略意图是在经济方面利用ODA促进出口,从侧面支持企业的对华投资及确保资源的稳定供应;90年代,日本的ODA政策从"开发援助"转向"战略援助",非经济因素明显增加,日本旨在利用ODA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牵制中国.进入21世纪,日本政府开始大幅削减对华ODA贷款,开始视中国为战略对手,多方面对中国进行牵制与防范.日本对华ODA促进了中日两国经济与技术合作的发展,使合作双方都得以受益.  相似文献   

14.
区位理论指向下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总体呈现沿海优于内陆地区的空间格局.西部大开发以来,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经济促进格局内部区域间差异收敛.内陆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有助于丰富经济增长的空间区位理论.因此,选择贵阳市作为研究个案解析内陆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具体是,以驱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为基准,筛选出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旅游总收入、外贸出口等10项指标,运用熵值法测度2000年~2017年不同层级指标的信息熵、冗余度和权重值,分析贵阳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 投资、消费和出口均促进了经济增长且有强有弱,具体是投资>消费>出口.投资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是驱动经济增长的次要动力.出口(外需)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十分微弱,与沿海地区出口驱动经济增长影响强趋异;2) 投资、消费和出口的细分指标对经济增长影响有强有弱且呈现阶段性特征.投资类指标中,实际利用外资、房地产项目投资和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旅游总收入是消费类指标中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3) 不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趋异的原因是投资倾向所致.第二、三产业是产业投资的重要方向且第三产业投资额度占比最大;4) 快速的经济增长增加了经济总量,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扩大了内部需求与外部需求,带动了旅游业井喷式发展,助推旅游成为消费类指标中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城市居民人均消费能力,促进社会零售总量不断增长且成为了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5.
孙晓婷  高净鹤  范丹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11):1092-1098
绿色技术创新是我国实现创新驱动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06—2018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绿色专利数据探讨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现状及变化趋势,并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绿色专利同时纳入绿色技术创新评价体系中,对我国各省份的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区域差异及提升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察期内,由于不断升级的环保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绿色专利总量逐年增加,创新激励效应已初步显现;区域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地区差异显著,东部地区凭借自身经济发展、研发资金投入等优势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企业是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中坚力量;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但区域间协同创新提升效果并不显著。因此,健全现有专利制度平台,推动区域间及内部绿色技术协调发展,完善激励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环境政策是未来提升我国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广东省1997-2007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并对回归模型进行误差修正,得出结论:广东省人力资本投资是其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广东省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在长期和短期都存在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7.
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动方向及影响因素备受到学术界关注,但现有文献多以国家总体水平或各省份为研究对象,对地区差异关注不足.文中应用面板协整理论,实证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能源消费强度与表征经济发展的诸变量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发现能源价格、科技发展水平及重工业比重是影响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共性因素;而经济发展规模、能源消费结构及产业结构是影响各地区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别性因素,研究成果有助于地方政府根据其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节能政策.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照相术和电影的发展,中国人越来越关心自我本体,即人体。一直以来人体艺术在中国很难被主流意识和大众所广泛接受的,甚至举步维艰。人体影像艺术作为人体艺术的分支,经历了早期发展萌芽,建国后到20世纪90年代人体影像艺术的探索和新世纪快速发展三个阶段。人体影像艺术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当代人的人性解放,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与融合,人们对人体艺术也变得宽容起来,大众与艺术家的观念有了相通共融,高尚的审美趣味更加普遍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采用耕地核密度、动态度及影响机制等模型对1990—2020年辽宁省耕地空间分布演化与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辽宁省耕地集聚特征显著,整体呈现"西北密东南疏"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范围为0~10.17 hm2/km2.耕地变化的相对指数由1990年的西部、东部地区高逐渐到2020年的中部地区高,20世纪90年代耕地年均增加1.88×104 hm2,而21世纪后年均减少2.72×104 hm2.沈阳、大连及鞍山等耕地面积减少,而盘锦、铁岭等耕地面积增加.自然因素是耕地利用的先决条件,但是社会经济及地区政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干旱化加剧及农业人口减少导致耕地面积减少了3.576×105 hm2,而随着社会发展,地均产值增长了302%,社会固定投资增长了9.4倍.建议政府鼓励耕地多元化种植,建立耕地流转机制,加强新农村建设,鼓励青年劳动力回乡发展科技农业.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分析人口转变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1990-2013年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人口转变带来了2个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红利效应,一是劳动力数量的充足供给,二是老年人口增多导致社会储蓄增加带来的资本积累,这2个效应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经济增长;在此基础上,将人口年龄结构与教育水平相结合,进一步研究了人口红利作用下的人力资本效应.从全国层面来看,人力资本效应显著,从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效应显著,而中、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