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阶段,对读也提出不同的要求。“读通、读懂、读透”、“初读、细读、精读”、“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等形式的阅读法,反映了学生对读、悟、理解的三个基本层次,决定了阅读的基本方向。但从语言文字训练角度看,上面的三个层次的划分对读的基本要求及具体操作方法不甚明了。下面,我从“读”的四个基本层次分别探索它们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正因为如此,近年来有不少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呼吁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练好“读”功。那么,如何过好读书关呢?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密不可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定的阅读积累,就根本不可能写出一将像样的作文来.中学生要写好一篇作文,必须具备两个最起码的条件:一是要懂章法,二是要有材料,缺一不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有使学生读和写都共同进步的观念,通过阅读教学和阅读指导使学生在“在章法”的同时积聚作文“材料”,并通过作文教学和作文训练检阅阅读教学的成效,做到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同步。读为了写,写是读的体现。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指导是写作教学的基础,而写作教学则是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4.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阶段,对读也提出不同的要求。“读通、读懂、读透”“初读、细读、精读”等形式的阅读法,反映了学生对读、悟、理解的三个基本层次,决定了阅读的基本方向。但从语言文字训练角度看,上面的三个层次的划分对读的基本要求及具体操作方法不甚明了。下面,我从“读”的四个基本层次分别探索它们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中,师生不仅要进行智力活动,还要进行心的沟通,情的交流。一堂语文课,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创设情境”、“入情入境”、“有感情地读”、“体验隋感”这几个与情有关的词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一堂课往往成之于情也败之于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邱钓谋 《海峡科学》2006,(9):144-145
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学习中,学生说话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一般以阅读为基础,听说能力的提高也要靠阅读来促进。关于读是说和写的基础,关于加强阅读,古人有过很多论述。在目前的阅读教学中,不少同学急功近利,他们一头扎进应试教学的大海,在阅读教材中刻意搜寻“知识点”,在阅读教学中憋足了劲儿找训练“能力点”,结果呢,阅读教材被肢勰得“千疮百孔”,而阅读教学自然显得支离破碎。怎样才能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呢?吕叔湘先生说过,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首先需要大量的阅读。“一学期读它80-100万字不多。”现代著名作家巴金对于背诵记忆的作用谈得更为直接,他说:“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中了。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学生阅读能力低下,不能不归咎于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不力,没有把语文课当作“例子”而授之以“渔”,没有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没有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为抛砖引玉,本人不忌庸陋,浅谈一下在语文阅读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怎样进行强有效的阅读教学,常常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老师。目前农村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目的偏离,将阅读囿于识字、释词、释句、分段和重记忆等。学生到头来不会读书写文;(2)过程简化,以“讲”代“读”,不能让学生“自求、自得、自探、自结”。到头来当然不会“自己读书”;(3)阅读教学教法单一,千篇一律;(4)开拓乏术,拘守课文,局限课堂,偏离考试,情境封闭,路数量化。  相似文献   

9.
我们平时让学生多读多看,希望他们博览群书、用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从小就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通过写读后感的形式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但是有许多学生并不知道这“读后感”怎样才能写好,如何写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这里,我以自己二十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语言文字是人互相交流、沟通信息的工具。作为教师,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搞好阅读教学,达到“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应融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语文综合性学习之中。以“读”学“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作文就是口语交际的延续;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阅读中陶冶孩子们的情感激发想像。”小学语文教材在编排上,给孩子们阅读的情感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园地:在内容的选择上,多是韵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图文并茂,吸引了孩子们的兴趣;在意境上,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及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圆圆 《少儿科技》2009,(10):42-42
今天.我们班进行了选举课代表的活动,我参选了语文课代表。投票时,我的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我们实行的是无记名投票,大家在,准备好的纸上写下心目中的课代表人选,然后交给老师。看着同学们都在纸上“唰唰”地写着,我紧张极了,不知道有没有人正在写我的名字?如果没有一个人选我,那不是很没面子?  相似文献   

14.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每一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一、指导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授之以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少走弯路。下面介绍几种自学方法:“多读”。阅读教学的中心是“读”,主线也是“读”。对一篇课文,应提倡多读。叶老曾说,老师教语文,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须反复玩味课文。而所谓透彻理解课文,就是由字词章节而通观全篇。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只有通过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步骤地反复诵读,才能得其要领,读懂读好。在教学实践中,一篇课文至少…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当今有些语文课不是语文课,而是思品课、历史课、音乐课等;有人说,现在有些语文教师还不会教语文……其实,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些教师对“语文味”的认识还不够,还不明白怎样在一堂课上尽可能多地“煮”出语文的浓香。  相似文献   

16.
一日一老师提问学生:“假如在你的一生中只剩一天的光阴,你准备怎样度过?”一生答日:“带上足够的钱周游世上的名胜古迹。”另一生答日:“到豪华宾馆大吃一顿,美美地享受一下。”第三个学生答日:“上一天语文课。”老师听了很欣然,又问:“为什么?”“因为上语文课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哈哈——他的话引起了学生的大笑,那位老师也尴尬地笑了。这仅仅是一则笑话吗?不是!它说明了语文课堂的枯燥无味,也映射了我们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语文教学并没有真正跳出应试教育的圈子,仍徘徊在“不考的便是不教的,不考的便是不学的吼隆圈里。我们语文老师往往一面忙于教改,一面又疲于应试,无异于带着枷锁的舞蹈。语文中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也难以实现。所以目前首要任务就是转变语文老师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学法,让学生在书中找答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当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17.
钟萍 《科技信息》2009,(22):135-135
中职学校开设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继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其中,本人认为对中职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说”与“读”的能力最为重要。本人将从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一是提倡广泛阅读,培养良好习惯;二是把握语文教学特点,加强口语训练。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相似文献   

19.
读后感是人们在读书看报之后有所感而写的文章。它属于议论文,但又不是一般的议论文。写作时,如何化难为易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几面突破难点。首先,逐层分析。抓住感触点,提炼出正确的观点。写读后感,必须读通读懂读透所提供材料(下称原材料),进而生感。读是基础,没有读便无所谓感。外国有位教育家曾说:“书籍对那些不会读书的人是哑口无言的,对那些机械地读完了书而不会从字母中吸取活思想的人,也是哑口无言的。”因此。一定要善于领会提供材料的内容,把握其要点。有一个叫《小马过河》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①小马要过…  相似文献   

20.
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构建符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品读感悟”。其核心是“读”、“品”、“悟”。“读”就是走进文本、倾听文本;“品”就是与文本对话,去经历文本人物的情感历程,感受文本思想与自己生活体验的碰撞;“悟”就是发现文本的美点与亮点,由文本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