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是指通过对食品安全隐患的监测、追踪、量化分析、信息通报预报等,建立起一整套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功能体系.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外食品安全监测及预警体系的概况及其特点,并对我国食品安全预警体系的建立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饮食的安全与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对餐饮业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然而目前山东省餐饮业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尚不完善,不能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需求。本研究从食品原材料的生产、贮藏、采购的安全信息和餐饮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安全信息处理等几方面入手,构建了山东省餐饮业食品安全信息监测、通报、发布的网络体系,以此协调、解决和汇总区域性的食品安全问题,确保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畅通无阻,及时更新,并实现食品安全信息的网络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评价模型的准确度高低,直接影响食品安全状况评价、预测的准确率.结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的(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理论,从食品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建立食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AHP)改进逆向传播(BP)神经网络算法中随机初始化计算权重的方法,训练样本数据,并以测试数据作为验证,检测模型的误差收敛速度和拟合度.结果表明,这种BP神经网络结合AHP方法构建的模型具有实用、精度高、快速、客观等优点,可用于生产、加工、销售等流通环节食品安全评价、区域食品安全评价以及种类食品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4.
李丽 《泰山学院学报》2010,32(4):107-111
本文对食品安全规制的成本收益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食品安全规制成本收益的确定、食品安全规制成本的估计、食品安全收益的衡量,并对现有文献的不足进行了简要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信息网络系统可使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开发适于多部门协调和组织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服务系统平台,建立专门的信息发布、交流、互动网站,将食品质量安全有关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整理、传递、及时向社会发布,现实多个部门共同对食品安全的动态监测、控制和及时处理突发安全事故之目标。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中的标准与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每个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世界各国政府都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的重点,并纷纷加强监管力度、加大投入,来建立健全本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结合国内外食品安全检验技术标准,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评价体系是建立完整统一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民热切关注的话题,关系到社会的多个领域。为及时知晓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对比了食品安全热点话题与其他热点话题在检测方法上的异同,构建了食品安全监理话题检测模型,运用聚类算法对食品安全数据进行文本挖掘来实现话题检测,并对食品安全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实验说明,采用Single-Pass算法的评价优于K-Means算法的评价,能够有效地对食品安全话题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8.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号),于6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共分为十章,其中包括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德国、丹麦和瑞典等欧洲食品安全科技体系的考察,以及与欧盟食品安全相关专家的交流,总结了欧洲食品安全科技的特点。欧盟成员国宪法规定,食品安全科研机构完全独立于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将整个食品安全科技活动纳入国家财政预算,保证了食品安全独立开展科学研究,以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公证性。欧盟各国根据国家食品生产与安全的特点和食品国际贸易的特殊性,制定了食品安全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开展风险评估、建立食品与饲料快速预警系统、评价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欧盟各国的食品安全活动,尤其是风险评估,都非常重视与欧盟食品安全局、欧盟委员会及国际组织(包括FAO/WHO、OIE等)的广泛合作。考察团成员对欧洲食品安全研究动态、研究重点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制定食品安全战略规划、明确食品安全优先领域和应重点解决的科技问题、强化国家食品安全控制体系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法》的颁布与实施,能否弥补现有的监管漏洞?又将如何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与原来的《食品卫生法》相比,有哪些制度创新和突破?针对这些社会广泛关心的问题,有关专家解读了《食品安全法》在监管体制、风险监测等方面的六大亮点。  相似文献   

11.
客观认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期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使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甚至有些国家出现了将食品安全泛政治化的倾向,将中国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扩大为对整个中国食品产业甚至制造业的质疑.扩大为对政府态度和监管能力的质疑.进而认为中国的食品产业乃至整个制造业都无法提供安全有效的产品……之所以产生上述看法和认识的客观原因是:对食品安全及其监管的特点缺乏了解:对中国目前食品安全面临的状况和正在采取的解决对策认识不清:不能冷静、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而对上述看法和认识取得一些基本的共识.不仅有利于相关的研究.更有利于冷静、客观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事关每个消费者的健康,直接关系消费安全乃至生命安全.在国内食品安全事件却频繁发生,涉及药品、乳品、肉类、果蔬、蛋禽等众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行业.为此,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势在必行,然而食品监管也需考虑在最优监管强度下实现"监管成本"和"监管收益"的均衡.在此背景下,系统梳理国际上食品安全监管成本的相关文献,从HACCP系统、成本收益分析、输出定向分析函数、交易成本分析、食品可追溯系统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和评价,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六个启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市场上随机抽取的饮料中砷、铅、铜、苯甲酸和山梨酸含量测定,采用模糊评价法对饮料食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随机抽取的饮料已经存在不安全因素,利用模糊评价模型评价食品安全状况,结果更加直观,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评价是食品安全管理的关键,文章针对传统评价方法存在识别度低、过程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并将其应用到食品安全评价中。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改进的内梅罗指数法进行评估,发现改进后的内梅罗指数法具有辨识度高、简便、易操作的特点,能够科学地评估食品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5.
汪云  陈安 《科技促进发展》2014,10(1):97-102
为落实《纲要》中"食品安全与出入境检验检疫"优先主题的规划部署,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卫生部八部门联合以及各省市相关部门都发布了一系列食品安全监管文件及科技发展规划,实施了众多相关科研及专项课题项目,在食品安全检测与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出入境检验检疫风险评估和监测监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综合报道了该优先主题的实施情况和研究进展,以及许多领域专家指出的我国食品安全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相继曝光、层出不穷,为了解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程度,分析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调研,借此为目前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好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食品安全监测常采用人工监测,存在效率低、及时性差、数据不完整等问题。为了实现食品安全监测过程中的资源信息共享,在北京市教委科技创新平台的支持下,进行了基于多源大数据的食品安全监测预控系统的设计开发。该系统的设计主要依靠Eclipse的开发环境,基于Java EE的开发平台,采用My SQL的后台关系数据库和Java语言进行编写实现。该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实时存储更新、平台实时监控、网络快速传输数据、共享数据等功能。最后以农药残留实验为例,将系统的分析光谱与Opus采集的光谱波形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完全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备简化人工劳动、提高科研效率、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且访问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成因,包括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微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等危害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由于经营者违法违规,制假贩假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者和监管部门的制度漏洞和管理漏洞等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在深入阐明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治理的认识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对我国食品安全制度体系进行整体的研究和设计,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9.
谢锋  李占彬  宋光林  杨鸿波  周慧 《贵州科学》2011,29(6):85-88,94
给出食品安全综合分析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并用于饮料的分析评价,模型严谨,测度函数的构造力求符合实际。并且针对评价空间分割的有序性,引入置信度识别准则使评判结果合理,是食品安全综合分析评价的实用模型。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爱芳  关炳峰  王法云 《河南科学》2012,30(9):1375-1378
结合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现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和我国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主客观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约70%是主观人为添加非法添加物.因此,提出了实施农业标准化、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职能部门监管盲区的监管、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加快推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重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防机制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