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邓小平同志根据唯物史观对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特点的科学概括。但是人们在理解这一命题时,存在着通常的误解,把理论形态的科学本身也看作是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从而混淆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本文认为:“科学”与“技术”是不同的概念,在唯物史观中分属不同的范畴系列,作为知识形态的科学属于社会意识,不属于作为社会存在要素的生产力,而技术则直接属于生产力。技术有经验性技术和科学性技术,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命题的真实意义不是说科学和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是说,科学性技术在现代社会中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从我国及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科学论断,不是人为冠以的名词。第一,从生产力的组成来看,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称为生产力三要素。漫长的历史时期,由于三要素缺乏科技含量,而生产力按近乘法倍数增加,... 相似文献
3.
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提出的新命题,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理念。对这一科学命题的分析,说明和论证不能割裂这一命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相互联系。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加强科技生产力的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实践中,科学与技术是一对连体儿,他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互相依赖。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技术是人类在为了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科学技术存在于社会活动中的各个层面。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着指导作用,同时科学技术也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深刻揭示了近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对于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如何面临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形势,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尽快把经济和科技搞上去,迎头赶上发达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基本观点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考察主要涉及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科技对产业结构的提升,科技对现代劳动者的武装等方面。 相似文献
13.
站在 2 1世纪的门槛上 ,我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 ,人类正处在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 ,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呈现在我们面前。值得注意的是 ,科学技术也在转变中 ,并且正是科学技术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时代的转变进程。过去的一百年中 ,科学技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深刻的变革 ,取得了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惊人成就。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创立 ,基本粒子的复杂性的发现 ,基本粒子的复杂性的发现 ,分子生物学的建立和克隆技术的应用 ,现代宇宙学的诞生 ,新能源和新材料的出现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及广泛应用等。正是科学技术这一系列的新… 相似文献
14.
当前科技生产力已经成为构成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校和科研院所则是科技生产力的重要载体。首先对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生产力现状进行分析,随后研究并总结了制约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解放和发展江苏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生产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毕爱萍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9(2):15-21
生产力作为人们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除了传统的“三要素”构成外,还可理解为“两要素”构成,即把生产力理解为人与物的结合,这样能够更准确地说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首先,生产关系的技术性质-生产的组织、规模等是由不同时期的人与物的结合状况决定的;其次,生产关系的社会性质-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分配等,从根本上说也是由人与物的结合所决定的。劳动者是能动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相对于劳动者来说是被动的。 相似文献
16.
马良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25-28
面对高科技革命的浪潮,如何回应这种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和哈贝马斯这两位时代的巨人提出了同一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然而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理论结局,这是两种不同的声音.从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关系、科技的社会性作用和科技的合理性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凸现出这一命题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和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所具有的不同内涵.这对指导我国科技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战略”是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近些年来形成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这一研究方向是由社会需求引出的。在这一研究方向上的反复探索,反映了我们对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主题与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需求之间联系的思考,也逐步形成了我们“科技史视角的科技战略研究”取向。“科技史视角的科技战略研究”,大致概括了我们进行科技战略研究的基本思路,也体现在我们这几年来的研究选题和主要成果中,它同时也是指导我们培养研究生和设置相关课程的关键理念。下文将就上述涉及到的几个方面做一简要介绍。1研究的基本思路“科技史视角的科技战略研… 相似文献
18.
19.
罗玉翠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2):5-8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出发,严格遵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客观规律,注重提升和优化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以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20.
论工业生产力的质与我国的城市化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尚启君 《科技导报(北京)》2003,(1):52-54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此背景下 ,明确城市化发展模式有着更加长远的意义。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 ,关于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 ,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 ,尚无定论。本文认为 ,在选择城市化道路之前 ,首先要明确发展城市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一般意义上 ,现代城市首先是用来布局工业的。因此 ,必须从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角度来探索城市化道路。工业生产力的质决定了工业发展对城市化模式有着内在的要求。从有利于工业发展的角度看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道路只能是内涵型城市化。一、工业生产力的质在于布局集中性从产业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