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技术语研究》2006,8(3):F0002-F0002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技术语》2007,9(4):F0002-F0002
  相似文献   

3.
《科技术语研究》2006,8(2):F0003-F0003
  相似文献   

4.
生态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并与自然和社会科学进行着广泛交叉而相互渗透着的自然科学,其影响所及已远远超出了生态学本身的学科范畴。伴随着生态学的迅猛发展,除了其原有的术语外,又产生了大量的新术语。其原有的术语,也因为学科本身的发展而赋予了某些新的科学内涵。为了满足国内外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使用科学内涵明确、简明易懂、用词规范并统一的生态学名词,实属一项紧迫的基础工作。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一方面得到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指导,并在业务及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了全体审定委员和有关专家的鼎力支持,使我国第一部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批准的《生态学名词》(含释义)得以顺利完成。这对我国生态学名词的统一和规范化,对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和普及,以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生态学名词编纂与审定工作的回顾我国生态学名词的编纂与审定工作起步较晚,在上世纪50年代曾由中国科学院编译局委托北京大学生物系林昌善教授编写《动物生态学名词》(不含释义),并邀请沈嘉瑞、林昌善、武兆发、马世骏、曹骥、费鸿年、蔡邦华、刘崇乐等8位专家组成动物生态学名词审查小组,花了一年多时间完成审查工作并于1955年由中国科学院正式出版。进入上世纪80年代,王梅峒编纂了《汉英生态学词典》并由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上世纪90年代,安树青、林金安等20余名生态学专家编纂了《生态学词典》,并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于1994年出版。此后,科学出版社于2001年出版了王孟本编纂的《英汉—汉英生态学词汇》,2004年又出版了王孟本等编纂的《英汉生态学词典》。由于新的生态学词书大量涌现,对生态学名词进行审定和统一,就成为一项紧迫而繁重的任务。1999年,中国生态学会受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委托,于当年11月组成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来自全国9所高等院校和10所科研院所的41位生态学各分支学科著名专家组成(其中有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4人),45岁以下的年轻专家14人名,约占专家总数的三分之一。所以,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是名副其实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班子。根据生态学学科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成17个分支学科组,即生态学总论,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污染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包括农、林、牧、草原),水域生态学(包括淡水、海洋、湿地),生态工程、生态产业及城市生态学等。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共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00~2002年)为确定生态学选词原则和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选词工作。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生态学词书、专著、教科书和杂志,从中选用的生态学名词共计14008条,于2002年编印了《生态学名词》(讨论稿)。第二阶段(2002~2003年)为对已选入的名词进行精选。筛选出拟进行释义的词条共计5800条,确定释义的注意事项和格式。第三阶段(2003~2004年)为专家初审阶段,每一分支学科领域,组织4~5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各分支学科完成的释义词条进行初步审定并提出修改意见,由各分支学科组主要负责专家按初审专家的意见进行修订;然后再召开生态学名词定稿会,由17位分支学科组主要负责专家对初审后提交的4082条名词进行集体审定。第四阶段(2004~2005年)为终审阶段,由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专家,对《生态学名词》(释义稿)进行终审,并将专家意见提交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复审,最终由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会议终审定稿,经全国科技名词委审核批准后,予以出版公布。二、审定工作的几点体会(一)充分发挥全体专家的积极性生态学是一门迅速发展,并与自然和社会科学进行着广泛的交叉而又相互渗透着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特点是分支学科或交叉学科众多,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可能是绝无仅有。一些老的分支学科如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可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一些新的交叉科学如免疫生态学等还是近十年才发展起来。面对如此庞杂而又充满了勃勃生机的生态学,个人的知识就显得十分贫乏,而必须依赖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各分支学科专家们集体的智慧和积极性,才能完成名词审定的任务。(二)通过《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讯》交流信息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及直接参与审定的专家约有35位,他们分散在十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由于经费所限,不可能经常召开全体审定专家会议。为了及时沟通信息,开展交流,我们创办了《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简讯》,共发行12期,及时报道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对审定工作的具体要求,各分支学科名词审定工作进展等信息。为了介绍各分支学科专家对名词释义的不同理解和讨论,我们还开辟了“争鸣”专栏,刊登有关审定专家对一些有疑义名词的正确汉文译法和正确释义的文章。如:(1)metapopulation一词在国内对应的汉语译法就多达七种:麦塔种群(音译)、meta种群(英-汉组合)、异质种群(意译)、联种群(意译)、聚合种群(意译)、复合种群(意译)、集合种群(意译)等。经过大家深入讨论,确定统一采用:集合种群。(2)在我国,关于allelopathy意译的汉语译名就多达五种:相生相克、他感作用、生化他感作用、植物互感作用、互感作用等。上述译法都比较接近allelopathy的原义,但由于种种原因,均未能给出简明准确的科学释义。在最近出版的《昆虫学名词》(2000年,科学出版社)中将allelopathy译为“异种化感”并释义:“一种生物分泌到体外的化学物质对他种生物产生的影响。”化学生态分支学科专家对此提出疑义,认为这里强调“异种”和“他种”是不全面的。因为allelopathy的作用对象既包括与产生化学物质者不同种(异种)的生物,也包括同种的生物。植物产生的化学物质对同种其他个体和群体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自毒作用)是相当普遍的。许多作物“重茬”就长不好,早已成为人们的常识。因此,化学生态学分支学科专家组初审时,大家同意将allelopathy译为“他感作用”,其释义为:“植物、微生物释放的化学物质对其他生物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上述释义中的“其他”,既包括“异种”,也包括“同种”;该释义中的“生物”,既包括植物、微生物,也包括昆虫等动物。这样的译名与释义可能更符合原义、更符合实际、更能表达allelopathy一词的科学内涵。(3)长期以来,在我国出版的学术著作、教科书和文献中,关于acclimation和acclimatization这两个术语有多种翻译,并且多数没有将这两个术语区别开,其对应的汉语译名五花八门,如“顺应”、“习服”、“适应”、“服习”、“风土驯化”、“服水土”、“驯化”等等。专家们为了搞清这两个术语的科学内涵及其区别,查阅了大量文献,根据其科学内涵,将acclimation译为“驯化、实验驯化或室内驯化”,将acclimatization译为“气候驯化、野外驯化、自然驯化或季节驯化”等,既符合术语所表达的科学含义,又将二者区分开来。他们的上述见解,得到了初审和终审专家的认可。此外,审定专家们还在《简讯》上,对“生态环境”一词进行了评论;对“gene flow”一词的正确译法展开了讨论;此外对适应(adaptation)一词科学内涵的正确理解和释义等发表了新见解,引起大家的关注。限于篇幅,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上述事实表明,《简讯》在生态学名词审定过程中,对交流信息并开展学术探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三)坚持全国科技名词委提出的“三审”定稿的规定在各分支学科完成名词释义后,要坚持组织专家进行初审,一般要求组织4~5名本领域的专家对释义初稿进行逐条审定,并提出修改意见,各分支学科组组长应按照初审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改,如有不同意见,可保留至复审(即二审)时提出讨论,并申述保留的理由;复审又称二审,由17名各分支学科组组长和特邀的专家组成,对各分支学科经专家初审通过的初稿,进行集体定稿;集体定稿后的稿件呈交全国科技名词委,再由全国科技名词委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终审,全国科技名词委再将终审专家提出的意见反馈给生态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相关的专家进行修改。这个程序虽然有点繁杂,但实践证明,“三审”定稿的规定,确实可以起到层层把关的作用,对保障名词审定的质量是必不可少。三、对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展望(一)通过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科学名词的统一、规范化的重要性,尤其是作为一门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学科,与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断交叉,相互渗透的时期还在继续,新的术语将会继续涌现,而一些被实践证明已难以表述客观生态规律的术语将被淘汰,这一进程还将继续存在下去。所以,本次完成的生态学名词审定工作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从现在开始,就要组织一批专家对生态学名词的演变进行追踪观察,并定期进行增补和删除。在此,我建议可否初步确定生态学名词审定的修订工作(包括增补、删除和修改)每3~5年进行一次。(二)要加快海峡两岸生态学名词的汉语译名统一的工作,在目前可参照《海峡两岸昆虫学名词》的做法,先暂不要求进行统一,可以相互对照,以推进两岸生态学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1987年11月8-10日在南宁召开了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批免疫学名词二审会。出席会议18人。会议首先传达了国务院〔1987〕142号文件及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明确名词审定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肩负的艰巨任务。会议讨论了名词的排序(以相关概念排列、标数码)和反馈的意见。1987年12月15——20日海洋科学名词委员会在广州召开了广州地区海洋名词座谈会。出席会议40人。在会议上对海洋科学一千余条名词和海洋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征求了意见。会议提出以下几点意见:1、海洋科学名词框架应修改。2、总论内容应调整。3、收词范围不一致,有粗有细,应统一。副词、形容词不应收。4、个别词订名不准确。5、海洋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名额不平衡。1987年12月24——30日在青岛召开了海洋科学名词三审会。出席会议60人。会议对二审反馈回来的意见进行了审定。会议取得了如下成果:1、重新制定海洋科学框架。2、重新调整总论部分。3、认真审定了反馈意见。4、对原定名不准确的名词进行了修改。1988年1月23日在科学院院部召开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正、副主任会议。钱三强主任,叶笃正、吴衍庆、戴荷生、苏世生、吴凤鸣和黄昭厚副主任,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副主任谢淑莲等同志出席了会议。钱三强同志主持了会议。黄昭厚同志汇报了1987年的工作总结和1988年工作计划。吴凤鸣同志介绍了交叉学科协调组的工作情况。会议进行了讨论,原则上同意87年总结和88年计划,并做出一些决定(见另文)。1988年2月4日在北京数学研究所召开了数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会议。出席会议5人。会议讨论了数学名词一审后工作进展情况。会议决定开始印发征求意见稿,订于5月份召开二审会。并决定到上海和杭州去征求几何学方面的意见。1988年2月25日在北京召开了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工作会议。出席会议17人。参加会议的有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各组学术秘书、全国名词委黄昭厚副主任和特邀代表田志仁同志等。吴鸿适同志主持了会议、曹黄强同志介绍了前一段工作进展情况,田志仁同志通过全面研究初稿后在会上提出了修改意见。经过热烈讨论和补充,与会同志得出如下意见作为进一步修改名词初稿的依据:1、参考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制订的《名词术语审定的原则及方法》,对初稿进行修改和补充。2、抓住本学科的基本词,层次不宜太多,词数以精为好。代表电子学发展趋势的重要新词不能遗漏,收词要反映本学科特点,也要反映本学科最新水平。3、应与数、理、化等基础学科协调一致,力求统一。4、全稿应有统一体例。5、在编排方面增加总论部分,工艺技术部分统一列出,补充显示器件、表面分析技术、核电子学等。会议提出88年4月底以前拿出第二稿,然后广泛征求意见,与有关学科进行协调。计划在88年第四季度召开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进行进一步审定,以达定稿。1988年3月7日在北京召开了海洋地质与地质的协调会。出席会议的有海洋地质、地质、地理和地球物理各名词审定委员会的17名同志。会议对这几个学科的交叉术语进行了协调。如:在海洋学中的“深海”、“深渊”词,在地质学中称为“半深海”、“深海”,为统一起见,“半深海沉积”、“深海沉积”二词改为“远洋沉积”和“半远洋沉积”。又如海洋学中的“湖滩”词,在海洋地质学中称“湖坪”,协调后统一称“湖滩”。1988年3月24-25日在京召开了遥感名词协调会和地理、地质和气象协调会。参加会议23人。对各学科中有关遥感的交叉名词,做了适当调整。纠正了“潟湖”,使为“潟湖”。“热带稀树草原”订为“萨王纳”。“岩溶”与“喀斯特”定为哪个,尚在争议中。1988年4月8-10日在京召开了物理学名词终审会(审核上报稿)。87年8月三审会后又征求一次意见,这次会议对反馈的意见逐条加以讨论。对各学科有分岐的词条做了处理,如矢量、向量问题,物理学定为矢量、注明数学中称向量。对本学科有不同定名的词,列“亦可称”。讨论认为这比“又称”妥当,“又称”为100%的相等,“亦可称”表示有的场合可用,但还是推荐正文中的订名。如“角动量”,亦可称“动量矩”。曾用名即为废除名。1988年4月12-13日在京召开了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气象学协调会。出席会议20人。对地球物理学与地质学物探专业方面交叉的名词,进行了协调,并与气象学交叉的术语进行了协调。会议决定地球物理学名词待第二次广泛征求意见后,再开协调会(梁际翔 整理)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是一门发展迅速并与自然和社会科学进行着广泛交叉而相互渗透着的自然科学,其影响所及已远远超出了生态学本身的学科范畴。伴随着生态学的迅猛发展,除了其原有的术语外,又产生了大量的新术语。其原有的术语,也因为学科本身的发展而赋予了某些新的科学内涵。为了满足国内外日益频繁的学术交流,使用科学内涵明确、简明易懂、用词规范并统一的生态学名词,实属一项紧迫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简称GIS)是对具有空间位置含义的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的计算机系统。它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与控制论这些现代科学理论方法基础之上 ,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灾害等问题 ,利用理论、技术、应用密切结合的综合优势 ,逐步形成的新兴科学技术领域。自从 196 2年加拿大科学家RogerTomlinson首次提出这一概念 ,并领导建立了全世界第一个具有实用价值的地理信息系统———加拿大地理信息系统 (Canadag…  相似文献   

8.
化学名词分委员会高分子化学专业组于2005年11月17日召开审定工作会议。委员张中岳、周其痒、金熹高、张立群、何嘉松,以及全国科技名词委才磊、王宝瑄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9.
生物化学名词审定,起源于1986年6月间,月初有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李玉英同志、樊静同志先后来沪,促进了在沪的生化学会会员的积极性,对于名词统一的迫切性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经过部分会员的酝酿,决定正式筹备,组织生物化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并即着手进行名词统一的工作。同年8月18-22日,在上海成立,接着即进行工作,参加的有来自上海、北京以及少数天津、南京、杭州等地的约30位生化工作者。在第一次工作会上,明确了:(1)制定生物化学的基本名词和(2)按类群关系分类。会上提出了共约3000余条,经反复切磋,初步确定了1356条,按类群关系分为9类,其中若干条附有说明,汇总后寄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审阅,然后由生化学会办公室计算机打印,交印刷厂胶印,装订成册,作为《征求意见稿》寄全国各地生化工作者征求意见。1987年2月至6月间,陆续收到173位专家的回函及意见,共提出意见2783条。我们已将这些意见及具体建议整理完毕,正由在沪的几位委员进行研究,将于今年11月下半月召开第二次会议,会上确定的名词将于整理后上报全国审定委员会,同时提出第二批待审基础名词若干条,继续审定。一年有余的工作中,逐渐加深了对于各词统一必要性的认识。生物化学为生物学和化学所构成,其交叉性必然很强。生物化学在发展过程中又和更多的学科,如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学,遗传学,免疫学,病毒学等有多方面的交叉,因此广大的教师队伍对于生物化学名词统一的必要性感觉尤为深刻。《征求意见稿》的寄发对象,多为教学和研究第一线上的工作者。他们的反应甚为热烈,均能以主人翁的精神认真负责地提出修改、补充等意见,有因当事人出国在外,由共事者“毛遂自荐”,也有“接受委托”,甚至有“抱病代理”的动人事例。这一切均说明,要求“正确、合理、统一”的名词的愿望确是人同此心的!在这年余的工作中,感觉到有下列两个问题,是亟待解决的。(1)生化名词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甚强,迫切需要和有关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委员进行横向交流。交流的要点应该原则上确定哪些是学科的基础名词,哪些是几个学科的共同使用的基础名词,这些共同使用的名词是否通过协商,约定由某一学科制订,而由其它共使用的学科接受使用。另外,还有哪些名词属于借用的范畴,即某一学科不承担制订的任务,需要时即借用之。(2)各学科的定名工作是否需要一个先后次序?如酶学为生物化学的重要分支,但酶的名词,不免要使用它所作用的底物之名,而底物时常是具体的化学物质,似乎应该先定物质的名,而后定酶的名,或者是否各学科自行单独确定了,然后仅就不同的词进行磋商?  相似文献   

10.
全国名词委员会成立以来经过10多年艰苦漫长的工作,终于获得丰硕的成果,完成了30多个基础学科的基本词审定工作并公布出版。我们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1988年由于各学科审定的需要,首先公布了物理学基础名词,1996年再次完成了物理学领域各专业名词的审定工作,于1997年出版。回顾这12年的审定过程,深感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艰巨。漫长辛苦的工作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些公布的科技名词已经成为全国教育、新闻和出版界使用的规范词;同时,也受到全世界海外华侨和华人的欢迎,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件既使当代受益,又影响深远的大事。物理学名词的汉语规范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的前辈在现代科学技术传入中国伊始就注意创建汉语的科技词汇,奠定了物理学汉语名词的基础。早在1908年,清朝的学部审查编定了《物理学语汇》,收集物理学名词约1000条,英、汉、日文并列。1920年由当时的物理学名词审查会审查、增补,编定成《物理学名词第一次审查本》,英、德、法、日、汉五种文字并列。1932年中国物理学会成立以后就设立物理学名词审查委员会,从此有了审定物理学名词的专设组织。同年出版由萨本栋先生编纂并广泛征求物理学工作者意见的《物理学名词汇》约4000条英、汉并列术语。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学术名词统一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统一工作委员会。经王竹溪、王淦昌、陆学善等几十位著名物理学家审查编定,于1956年出版了《物理学名词》,英、汉词条并列约9700条。由于前辈科学家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汉字科技术语,符合我国国情,继承了我国文化千年的优良传统。应用这套科技术语,使我国成为当今能用母语讲授现代科学技术的第三世界国家,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宝库的卓越贡献。1985年物理学名词委员会成立,赵凯华教授任委员会主任,李国栋、徐锡申两位研究员任委员会副主任。聘请钱临照、马大猷、王大珩、李荫远等物理学家为顾问。在全国名词委的统一部署下,开始了全面的审定工作。考虑到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其它学科的审定需要统一的基础名词。因此决定整个物理领域的名词审定分两步进行,即先完成物理学基础名词审定,为其它学科提供“基础”,然后再审定物理学各专业领域的专业基本词。这次的审定工作是全国各个学科统一布置行动,在各个学会的支持下有上千名专家学者参加,是我国科技术语统一的极好机会。我们组织物理各专业的代表组成审定委员会,认真研究、讨论物理学名词,并两次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回收书面意见达200多份。不但在物理界展开讨论,与相关学科,如数学、力学、电子等学科亦讨论协调共同交叉使用的名词,以求得更好的规范统一。经过大家的努力,在1988年公布了《物理学名词》(基础物理部分),在1996年公布出版物理学领域各个专业的基本词,完成了大规模的物理学名词审定工作。作为一个物理工作者,我深深感到这工作十分艰辛,默默无闻,但意义重大。在此我也更加尊敬和怀念我国的物理界前辈,他们为我们的工作奠定了基础,也树立了榜样。现在我简略地谈谈几十年来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几点感想和希望:(1)关于尊重规范和约定俗成的问题。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过去一些物理学名词或科学家译名常有不自洽和不统一的,一些外国同姓的科学家,甚至同一位科学家在不同学科间,甚至同一学科中译名不统一。这些情况是尊重规范?抑或约定俗成?我建议尊重规范,尽量少用约定俗成。(2)学科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协商统一。一些自然科学名词在各学科、各部门之间的不统一,有的至今还各行其是。这些情况在科学日益发展和日益沟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日益增多的当今是极需改变的。例如“概率”和“几率”,物理委员会与数学委员会经过协商已经得到统一。希望类似的一些问题也能尽快得到解决。(3)充分发挥汉字的特点。过去曾经有过一种看法,认为汉字有一些缺点,如难认难写等。但是现在却认识到汉字也有更多优点,如汉字具有形、声、义统一,强于拼音文字,而且计算机处理上也有其特点。从科学名词看,形声义统一的特点需要充分发挥,改变过去简单直译硬译的情况。例如,中文的“子”字,就可以规范一系列的粒子、电子、中子、核子等。在生物学中,采用“木”、“艹”、“鸟”、“鱼”等部首用于生物命名的优点就更为显著。(4)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规范问题。过去对一些科学名词常采用外文简单直译硬译的方法,因而容易出现“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的现象,例如,“极化”和“偏振”,“磁化”和“磁化强度”,至于把“磁电阻”硬译为“磁阻”,问题就更大了。现在我们采用以物理概念来定义物理名词是完全正确的,也是科学名词规范化所必需的。最后,我衷心祝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10多年来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并希望今后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能把我国汉语科技术语规范工作更深入地开展下去,建立能适应科技发展,促进科技交流的汉语科技术语完整体系。 *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  相似文献   

11.
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从1985年成立以来,已审定了第一批大气科学名词(八类,1150条),并已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88年审批和公布,第二批大气科学名词(约1100条)也已初步审定。但为了更好地审定、也为了更准确地使用大气科学名词,我们要对第一、二批大气科学名词进行全面释义工作,所以第二批名词的审定、公布尚需延缓到释义工作结束之后。已审定的2000余条术语,是大气科学的基本名词,主要包括中文定名和英文配名两部分内容。为了妥善解决历史上定名杂、乱、繁的问题,我们制定了“科学涵义要准确、定名要符合汉语习惯、表达要通俗易懂、使用要照顾专业特点”的定名四原则,以便达到一定程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后来,在实际工作中又扩展到十六条。这些原则在定名过程中无疑地已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性作用。本会审定的术语,一律配有英文名,以便国际交流。为了使英文配名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又确定了“先定名,后配名”的原则,也就是说,先确定中文名,按其定义,再配以相应的英文。为了使配名便于推广使用,配名与中文定名一样,也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别在以人名、地名作为名词的一部分时更是如此。这一部分一般采用音译法,但对地名已有通用的意译名词也不能完全排除,例如南海台风,我们配的是South China Sea typhoon,而不是South Sea typhoon.我们的工作虽然有了一些进展,但距离术语标准化要求相差甚远。大家知道,术语是表示概念的语言符号。从已审定的大气科学名词来看,其中缺少的正是“表示概念的语言”,也就是说,我们没有用文字给出明确的定义。现在正准备补上这一课。下面,我们谈谈对释义工作的初步认识和打算。在大气科学名词术语中,确实存在着一些同名异义、同义异名、名实不符、自相矛盾的现象。通过审定,虽然统一了,但由于没有给出定义,现在的统一,很难说是真正的统一。事实上,即使经过审定的名词,各自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在委员会审议中,意见分歧,难以统一的,往往是些概念不清、标准不一的名词。例如“acronomy”一词,几经审议仍众说不一,有的主张定“高层大气学”,有的主张定“高空大气物理化学”,有的则主张定“中层大气物理化学”。在最后一次审定会上,我们从三本字典中引出这个词的原定义,并根据高层、高空和中层所规定的标准很快统一了认识,把这个词定名为高空大气学,又如nowcasting一词是七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审定这个词时,气象界共有五种译法即“超短期预报”,“甚短期预报”,“短时预报”,“现时预报”和“临近预报”,各执一词很难统一,最后我们从这个词的原定义和国际气象组织中一个委员会给它的预报时限的定义是0-2小时的监测预报,决定采用“临近预报”最符合原来的定义。我们认为如果对名词的理解有分歧,就不能有效地审定名词。一旦有了定义,审定起来就比较容易,就能很快地“名符其义”。此外,有些同名异义的名词术语,只能在不同范围内下定义,理解才会一致,审定也较方便。例如“空气质量”一词,在普通气象学中定义为空气数量的多少,在污染气象学中则定义为空气品质的好坏。又如“飓风”一词就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大西洋发展到四风力达到蒲福风级12级的热带气旋;一是指风速达到蒲福风级12级的大风。因此,名词释义极为重要,它既是统一定名的依据,又是推广使用的依据。要坚持在定义的基础上统一定名,这就是我们的体会。下定义并非易事,除了要遵守下定义的基本原则之外,还要逐字推敲,力求内容准确,文字简练。例如“大气科学”有两种写法:定义1:研究大气的一门科学;定义2: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一门学科。定义1文字简练,但定义项就是被定义项简单组合,不起到组合成复合词的作用,违背了下定义的基本原则;而定义2既符合定义原则,文字也较简练。遵照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意见,我们对大气科学名词的释义工作做如下安排:一、释义的基本原则1.对各术语只要求给出内涵定义,可不必写出外延涵义,但由两个(以上)基本词组成且涵义有所扩展的复合词,不能全用基本词来下定义,如“天气学”不能定义为“研究天气的学科”,而应定义为例如:研究大气中各种天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如何应用这些规律来制作天气预报的一门学科。但望文生义的简单复合词,而其涵义由基本词迭加(复合)而成的,则可全用基本词组成,如“大气分层”可定义为“按照大气某种特征,把大气分成若干层次”(任何分法,都行);又如“天气预报”可定义为“根据某种原理和方法,对某区域未来一定时段的天气状况作出定性或定量预测”;“标准大气”则须定义为“符合某种标准的大气”(各国标准不同,标准大气也互不相同)。2.定义力求准确,要求能表达所指事物、现象、过程的本质特征和属性。3.一个术语原则上只表达一个科学概念,但如分属于两个专业范围的术语则先须分辨专业(学科)范围后再下定义。如“小雪”(1)降水量较小的降雪现象(天气学);(2)二十四节气之一,第18个节气(以春分为第一个节气)(气候学)。4.已审定及待审定的大气科学名词都应给出定义,但对少量最基本的名词,经负责专家草拟和讨论一时不能给出完全、扼要的定义则可暂缺。我们认为,越是普通的名词越是难下定义。例如“人”这个词可以写出好多定义,但要写出准确、完全、不出歧义的内涵定义就不那么容易。大气科学中也存在类似情况,例如“大气”、“大气科学”、“气象学”等等,这些词的定义要准确表达也不那么容易,我们主张慎重处理。二、对释义的具体要求1.每条术语经撰写释义后须包括四个部分,即序码、正名(中文)、配名(英文)和定义。2.每条术语的定义以20-30字左右为宜,一般不超过100字。3.每条名词的定义原则上须注出处(资料来源,以供讨论),但少数普遍使用而无歧义者可除外,新近创立尚未普遍使用的名词其资料更应详细提出。所列资料要以有权威性的文件、出版物为准,特别是数据更要列出最新而又有权威性的出版物。4.释义中涉及外国人名、地名,原则上以采用商务印书馆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为准,气象界久已普遍习用的译名可暂保留,所有译名待提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经外国自然科学家译名协调委员会协调统一。5.释义中计量单位一律采用国家法定的和目前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数字(包括年、月、日等)一律采用阿拉伯数码。三、起草、审定程序1.在常务组指导下,由各学术专业组具体组织起草人员,限期编写。2.定义草案先由专业审议组逐步审查,然后提交全会审议,其中某些名词及(或)其定义,如各学科审议组的意见分歧较大,则须提交全会重点审议。我们认为撰写定义不比个人编写词典可以发挥个人见地,名词定义要求明确、简炼、准确,具有规范性质。因此要求撰写者们专业水平文字水平都比较高,如能把专业分工细一些,可能对名词撰写的定义更为准确严谨。因此我们计划对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员和专业组的划分作些调整,以满足工作的需要。由于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同时又是中国气象学会所属的气象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所以我们先增聘一些迫切需要的专家参加工作,待中国气象学会理事会换届时,再行正式调正委员,这样,既便于工作也有利于衔接。大气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是挂靠在气象出版社,它和其它学科委员会的工作不完全相同,有大量的日常性组织、后勤、行政工作,例如我们审定的第一批名词就五易其稿,其间组织大量专家提词、审定、修改、编辑等,及召开多次小型审稿会和五次全会,工作量很大。今明年要为2000多个名词撰写定义,可以想象它的工作量会更大,过去我们日常办公及专职秘书的费用均已由挂靠单位支持,工作进行得还比较顺利。但今后开展释义工作则需要较多的撰写定义的编写费、审稿费及召开各种小型会议的费用。这笔支出费用虽不很大,但目前尚没解决,我们希望全国名词委员会能适量拨一笔用于此项工作的专款以便开展工作。以上只是我们这几年工作中的几点体会,不一定有普遍意义,很不成熟,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2.
电子学是当代发展迅速,应用面广泛的新兴学科,与其它基础和应用学科关系密切。它的术语数量很大,且具有广泛的交叉性,因而电子学名词审定工作既紧迫又重要,另一方面也有较大难度。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的领导下,经多位专家共同努力,几年来在名词审定工作上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在我想利用会议机会向领导和委员同志们作一简短汇报,以期取得指正和帮助,为做好下一步定稿工作打下基础。一、概况电子学名词审定的筹备工作开始于1986年初。当年2月18日成立筹备组,下设5个专业组,聘请了正式委员、顾问共33人。经一年的筹备工作,1987年3月14日到17日在北京正式成立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并对初稿进行审定。这次初审会前共收到5个专业组提供的9011条名词。根据初审会议要求,各专业组在会后又进行了大量整理和补充工作。如将生物医学电子学名词提交中国生物医学电子学会讨论;核电子学专业为此召开了两次专门讨论会等等。此外还补充了电子学通类、微波电子学、电子显示器件和显示技术、核电子学、表面分析和三束(电子束、离子束、激光束)技术、生产技术与工艺等专业术语,使提供的总词条数达12129条。在上述工作基础上1988年2月25日召开了电子学名词主任、副主任委员扩大会议,对于修改初稿的选词原则、编排体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会后又对全稿名词进行了全面汇总、补充、修改和整理,并重新进行了分类和排序,将总词条数压缩到5835条,形成目前的二稿。第二稿经打印后,于今年8月向全国有关单位及专家送发征求意见。送发的范围包括有关高校25所、机电部直属研究所34个、中国电子学会下属的二级专业学会41个、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下属有关名词分委员会6个以及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和学术秘书、各专业组推荐的有关专家共280多个单位和个人。截止到89年10月底,已收到返回的意见稿87份,共有108位专家对第二稿提出了书面意见。二、收词范围和编排体例电子学是一门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科学和技术。它的发展是基于对电子运动和电磁波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和利用。目前电子学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有两方面,一是信息的采集、变换、传输、交换、存储、处理和显示,使人类跨入了信息社会的新阶段;另一是能源的转换和控制,使人类得以利用各种新型和高效的大功率能源,促进了现有的物质生产和对未来的探索。基于以上的考虑,电子学名词收词既应包括一定的基础理论,也应包含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系统和一些共性与其它学科交叉的名词。根据词条数的多少和划分方便,全部名词分在25章内。第一章是通类,包括各类电子学的总称。第二到第五章是基础理论,包括静电与静磁,电子线路与网络,微波技术与天线,信息论与信号处理等。第六到第八章是电子元件及材料,包括电子陶瓷、压电、铁电与磁性元件,电阻、电容、电感与敏感元件,以及其他电子元件。第九到第十六章是电子器件、材料与工艺,包括电源、真空电子学、显示器件与技术、电子光学与真空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工艺与技术、量子电子学与激光器件。第十七与第十八章是共用技术,包括电子测量与仪器、可靠性与质量控制。第十九到第二十三章是电子系统,包括雷达与电子对抗、导航、通信、广播电视、自控与遥控、遥测、遥感技术。第二十四,二十五章是交叉学科,包括核电子学和生物医学电子学。原来拟议的空间电子学和机械电子学因收词与其它专业重复,没有单列。尽管我们按照以上思路划分,有不少词的属类还是互相交叉,安排不尽满意。所收名词都按章排列,中、英文对照,并按照“名词审定委员会”已公布的格式,每个名词赋以有章数的序号。在每一章内,名词按相关排列,但这一点要做得很好,难度也很大。三、选词原则过去在历届审定会上对选词原则都进行过详尽讨论,在简报上也有所报导。总的原则是名词应符合科学性、系统性、简明通俗并符合汉语特点。所选名词应以第二节中所述范围内的基本术语为主,在定名上力求做到准确、简明,尽量做到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统一,做到词义对应、含义明确。如何把握好“本学科基本学术名词”这一关,对整个名词审定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如果掌握太严,可能会把本学科重要术语漏掉;如掌握太松,可能使许多非基本词进入。在提出第二稿时,我们遵循了以下的一些准则:1.复合词、组合词尽量不选。2.基本词的派生词只选重要及有特定含义的,对第三层次或更低层次的派生词尽量不选。3.非学术性名词不选。4.属其它学科的专业术语,除非关系重大的,一般不选。5.尽量与其它学科名词命名协调一致。6.对已为大家所接受的英文名词缩写建议正式采用,如MOS,FET,RAM,CT……但对某一专业领域中大量新出现的缩写词,为大家还不熟悉的,暂不采用。7.对新学科中日益增多的术语定名持积极和审慎态度。8.注意汉语的简洁性和习惯上的双音词。9.尽量贯彻一词一义的要求。10.外国科学家译名根据协调定名。四、对第二稿的返回意见第二稿虽经不少同志的努力,但在汇总整理打印过程中,由于名词数量多,时间短促,在分类排序选词以及排印中出现重复、缺漏和讹误之处仍不在少。不少专家寄回的书面意见中,对电子学名词前一阶段的审定工作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肯定,对选词原则表示完全同意,对分章也基本上表示赞同。许多专家审词非常认真负责,并第二次来信补充修改意见。有的专家为一名之立,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或反复斟酌,提出了商榷意见。还有的对近年新兴技术领域的名词提出了具体补充意见。例如清华大学孟昭英教授信中写到:“……委员会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斐然,实乃科学上一大事。……”。机电部54所代表三遥学会来信:“……委员会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同意征求意见稿说明中提出的选词原则。……”。微波专业学会黄伟嘉同志信中也说:“十分同意选词原则”。来函中还有对章节设置、词序排列、个别词的命名、新增词条、有争议的词条和释义提出不少宝贵意见。主要的有建议增加电波传播、超导电子学、光电技术、电磁兼容、移动通信、微波磁学、生物磁学等内容。对排序反映的意见较多。这一方面由于不少专业内术语相互交叉,加上词数又多,很难排得尽如人意;另方面由于我们在稿中对将来还有英文索引和汉语拼音索引可供查找强调不够,致使不少同志误以为只靠相关性查找,显得有些杂乱,无序可循.也有个别专家提出采用外来词的音译或原文字母的缩写会破坏汉语的纯洁性。如MBE代表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有位教授认为此词会被误为英国皇室成员(member of British empire)。但我们认为从汉语拉丁化和国际化的大趋势来看,采用缩写字母简化科技术语还是必要的。五、对下一步工作的设想回收的意见中既有包括若干单页的来函,逐条列出修改补充意见;也有在原寄出第二稿的105页5000多词条上就原稿修改的意见。因此若干靠少数人全面审阅汇总,实属力所不及。我们为此根据几份主要的带全面性的书面修改意见先进行了汇总,然后连同其它就原稿修改的有关部分,分给各个专业组。要求各专业组通过必要的各种规模和类型的讨论会,并吸收已汇总和未汇总的分散意见,在1990年春节以前向分委员会提供一份比较完整的,属于该专业组范围内的修改稿。在这份修改稿中应做到:1.纠正原有词条的错、漏和重复;2.补充和删去某些词条,并加以必要的说明;3.进一步对全部词条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序,并对排列原则加以必要的说明;4.对于有争议的词条及其它难以在专业组内解决的问题提交分委员会。分委员会在收到各个组所提供的材料以后,将进一步进行整理,并分别情况召开电子学专业内的或与其它非电子学专业的专家共同举行讨论会和协调会,以对一些有争议或相交叉的名词加以审定。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做的,就是二稿中提出的电子学名词与国家技术监督局及原电子部标准化所颁布的国标和部标有无矛盾之处。这需要组织一定力量加以进行,并希望得到有关单位的支持和协助。只有在以上工作基础上取得成果之后,才有可能举行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全体参加的审定会,以求最后定稿。我们希望这次定稿会能在1990年三季度或更早些举行。返回意见中提到要较大量增补的新学科名词,如电波传播、超导电子学、光电技术等,则拟放到更晚一些的第二批术语中进行补充。为了更好地完成定稿工作,我们希望除了电子学名词有关同志的努力外,还能得到参加有关专业如物理、数学、化学、自动化、计算机以及其它有关科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占有中心位置,近年来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揭示了生命活动的很多奥秘,扩大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建立了许多分枝学科,出现了大量的术语,同时也带来某些术语的不统一。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遗传学会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在京成立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拟定了选词规范和审定条例,开始收集名词条目及国内外最新资料,重点参阅了台湾省国立中兴大学遗传学词汇编辑委员会李成章、张武男主持编写的“遗传学词汇”,提出了13000条目,作为初审的资料。一九八六年八月委员们进行了明确分工,对名词词条进行挑选。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廿四——廿七日在广州召开了初审会,根据拟定的选词规范和审定条例分三组进行,即:普通遗传学名词;分子遗传学名词;数量、群体进化遗传学名词。逐条审定,选出基本名词3200条,作为遗传学名词草案,并印发到有关专家征求意见。根据收回的意见,八七年分别在京、沪召开部分专家和委员会议,完成第二稿。八七年二月,在上海,根据第二稿的条目与细胞学名词委员会,生比名词委员的成员讨论了有关名词的重复问题,又进行一次删改。一九八八年七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审定会,确定名词1550条,重点审定了容易混淆的名词并加简明注释。一九八八年四月在上海由审定委员会正副主任和各部分名词的主要负责人审查定稿、上报。一九八九年一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复审后批准公布。遗传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历时三年,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名词审定工作是细致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我们全体人员在这三年中,经过多次讨论,逐条研究,反复推敲,有时甚至激烈争论,选定了1550条。例如tRNA将RNA遗传密码translate成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tRNA充当译员,由其反密码子识别密码子,由其副密码子识别氨基酸。这是一个很形象的翻译过程,所以translation应当定为翻译,而不应定为转译。因为转译可以理解为由A将甲种语言译为乙种语言,然后由B将乙种语言转译为丙种语言。遗传密码的翻译,并不属于这种情况。但nivk translation一词却不能定为缺口翻译。translation一词在物理学上定义为move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without rotation,所以将nick translation审定为缺口平移,在前信使RNA加工过程中,要把内含子剪去,同时把外显子连接成一体。把splicing审定为剪接,十分贴切;定为拼接就不对了,拼接只是把零散的片段拼成一体,没有剪去的意义。selfish DNA不应定为自私DNA。损人利已才叫自私,selfish RNA显然并不损人利已,只不过无所作为罢了,何况也不是完全无所作为。所以最后审定为自在DNA。台湾和大陆分割几十年,由于人为的因素在科技术语上造成交流障碍。我们发现在700多条遗传学名词中竟有1/3的术语不一致。台湾同行对有些术语的定名既科学又简明,例如把locus定为基因座就很好。locus本身意为场所,位置并无基因之意;但在遗传学上只限于表示基因的位置。我们有时把locus译为位点,有时译为座位和site一词经常混淆。台湾同行把它定为基因座,把问题解决得完美无缺。有些人把ribosome定为核蛋白体。但细胞内有很多种核蛋白体,容易混淆;而且ribosome意为核糖,所以也按台湾同仁的意见,审定为核糖体。台湾将reverse genetics译为逆遗传学,我们认为反求遗传学更能表达其原意,所以没有采纳他们的译名。遗传学名词审定工作曾经和台湾香港等同仁交换过意见,他们均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并期待着有机会广泛交流。遗传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一直得到全国委员会的支持与关心,全国委员会办公室与学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家协同一致,同心同德,是遗传学名词审定工作得到顺利完成的关键。这次名词审定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一定成绩,完成了任务,但这仅仅是开始,由于初次工作,缺乏经验,也不免有不少缺点,这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工作是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推动、领导和具体帮助下开展的。特别是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三年来做了很多工作,对我们帮助很大,他们经常参加我们的会议,并及时将其他分委员会的经验、信息带给我们。卫生部也很重视这项工作,卫生部部长也参加了我们的会议,并拨了经费。中华医学会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为名词审定工作创造条件。医学科学分科多,范围广,名词量是很大的。现在中华医学会下面有临床、预防、医技基础等方面的60个分支专科学会。医学名词审定工作是以各专科学会为基础,分别成立审定组来进行的。审定工作还是按原来的做法,分以下几步。一、审定组参考《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汇编的《国际疾病分类》收集名词,讨论研究后编出初稿,印发全国有关专家征求意见。二、小组将汇集的意见加以整理讨论,产生第二稿,送交专科学会常委会审议,审定组再整理编出第三稿。三、与有关学科联系,对涉及两科的名词进行协调。四、召开全国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名词。最后上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在共有35个专科学会成立了名词审定组,陆续开展工作。其中已有呼吸、内分泌、血液、风湿、妇产及耳鼻咽喉6个学科完成了名词审定工作,共审定2112条名词,已作为《医学名词》(第一分册)在今年元月正式公布出版了。此外,还有消化、肾病、传染病及寄生虫病、结核、神经外科、免疫、口腔、泌尿外科等8个学科共约6千条名词,已经过专科学会常委会审定,预计年底上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呼吸、内分泌、血液、风湿、妇产及耳鼻咽喉等6个学科的名词时,对一些共性的问题以及个别明显不合理的名词作了研讨,统一了认识,制定了共同遵循的原则。当“科学性”和“约定俗成”发生矛盾时,以“科学性”为主。根据这个原则,将“剖腹产”改为“剖宫产”,“梗塞”改为“梗死”,使名词更具科学性,与概念更为贴切。以外国科学家姓氏命名的名词,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按照科学家所属国语音的译法进行审核,例如将“何杰金病”改为“霍奇金病”、“美尼尔病”改为“梅尼埃病”。对一些已有简明意译的名词,且国内已普遍应用者,就采用意译名词,如将“Takayasu arteritis”定为大动脉炎,将“Trousseau sign”及“Chvostek sign”分别定为“低钙束臂征”及“低钙击面征”。英文名词中的“artificial”、“allergic”、“primary”、“idiopathic”、“auto-”、“-genic”及“mechanism”等,既往译法不一,今后一般统一译为“人工的”、“变应性”、“原发性”、“特发性”、“自身”、“源性”及“机制”,“drug-induced”有的译为“药物致”,这次定为“药物性”。对某种特定病,称为某某“病”(disease),如霍奇金病;对一组病则称之为“疾病”(diseases),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某些具有一定共性的系列名词,例如由各种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的肺部疾患,根据审定基本词的原则,就不一一列出具体病名,而仅归纳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等,在实际工作中可在“肺炎”之前冠以分离出来的病原菌的名称。其他如“原发性某某病”、“继发性某某病”、“器质性某某病”、“功能性某某病”等,也都是某些基本名词的派生词,审定时,可仅保留基本名词,不必一一列出许多派生名词。医学科学发展迅速,涉及面越来越广,目前国家教委已设有80多个医学研究生科目。而我们方开展了35个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对照衡量,医学名词审定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今后的任务还是相当艰巨的。此外,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名词将不断产生。如何把这些新名词及时审定、补充上来,是项很重要的工作,如果不能及时审定,必然造成新的混乱,使审定工作陷于被动。但目前对这个问题没有机构来管,只好利用有关系的机构。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图书馆、情报所、专业杂志编辑部等。他们接触国内外的学术信息,能够迅速提供新的名词。这些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最好要有个中心单位负责组织。中医名词审定工作尚未研究,看来要暂缓一步。如果要搞,则要请中医学会负责组织。  相似文献   

15.
1985年5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大会结束后不久,即向林学会常务理事会做了汇报,传达了大会精神及对各学会提出的名词审定工作的要求,经研究讨论,一致认为:目前林学名词很混乱,严重影响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做好名词的审定统一,极为必要,决定应立即组建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划定若干学科组,着手进行收词工作,到1986年底,提出第一批林学基本名词初稿。在此期间,先后召开三次筹备工作会议,统一认识,明确收词的原则与要求,制定了工作条例,确定工作进程与步骤。每次会议吴凤鸣副主任和办公室樊静、王宝瑄等同志都亲临指导,对工作的顺利开展帮助很大。1987年3月,在各项准备工作已就绪的基础上正,式召开了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对初稿进行了初审,使成立会与初审会结合起来,既节省了委员们的开会时间,又节约了经费开支,而且大家畅所欲言,展开热烈讨论,学术气氛很浓,会议开得生动活泼,效果较好。经初审后,由初稿提出的4,000多个词,筛选出2,267个林学基本名词,现正印发给有关单位和专家广泛征求意见,做好二审的准备。通过两年来林学名词审定工作的实践,使我们感到,林学名词的审定统一是林业科学的基本建设,也是林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加速国家四化建设的步伐。由于过去学会没有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过名词的审定,缺乏经验,基础簿弱,要使林学名词达到规范化、标准化,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必须认真负责,扎扎实实地工作,务求稳准,不可急于求成。为了达到以上要求,经过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1.为了适应名词审定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特点,应组成一个以中年为主、老中青三结合的名词审定委员会,即遴选确能胜任此项工作,而有真才实学的学术带头人的老中年骨干,组成既是委员又充当作者的名词审定委员会,其中有8位老专家(60岁至70岁以下)、18位中年专家(50岁至59岁),都在业余挤出时间,承担一定的工作。同时,学会还聘请5位素对名词审定富有经验的老专家担任顾问,给予指导,为保证高质量完成林学名词审定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2.随着我国林业建设的迅速发展,林业多种专业教育的逐步形成(已设有25个专业),林业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学会已拥有26个专业委员会),现已初步建立起囊括生物、理、工、经济等多学科、综合性的林业科研教育体系。而且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广泛开展,一些新科学名词术语,也在逐年增多。面对这一现实,为了使林学名词审定工作能协调而顺利地进行,我们参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及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森林工业卷的词条目录和当代中国林业的编排,划分了5个学科组即:林学学科组(包括森林生态、林木育种、造林、森林保护、森林经理等学科)、水土保持学科组(包括森林土壤、水土保持、农田防护林、治沙等学科)、园林学科组(包括园林绿化、园林规划设计等学科)、森林工程学科组(包括森林采运、林业机械等学科)、林产加工学科组(包括木材学、木材加工、林产化学加工等学科),由各位委员按其专长,分工协作进行审定。为了摸索名词审定工作的经验,先在林学、水土保持、园林三个学科组进行试点,经过半年提出初稿进行交流后,予以全面铺开。为了使各学科组统一认识,明确收词的原则与要求,确定第一批名词先收一、二层次的常见基本名词,借用词不收,但个别复合词和长期借用词可收,概念不清可收可不收的词不收,新词应尽量收,概念上有争议的要附简要释意。初审会上审定提出的2,267个名词基本符合上述要求,而且各学科组还按层次与顺序进行排列,初步达到了规范化。原计划第二层次以下名词,待明春第一批基本名词定稿后,继续进行。3.名词审定是一项常期性的系统工程,为了使林学名词真正符合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并具有权威性,我们明确规定实行三审制。现经初审提出的初稿,已于9月18日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帮助下,印发给有关单位和专家教授征求意见,待汇总后,计划于年底进行复审,着重进一步解决与有关分审定委员会的名词交叉与重复、第一批林学名词的科学序列与规范化的问题。同时,根据反馈回来的意见,修改成第二稿,计划于明春3-4月间,召开审定委员会全体委员与顾问组会议,进行终审定稿,争取于6月底以前提交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查上报国务院。林学名词审定工作虽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距离领导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按这次工作会议的精神与要求,继续努力工作,在领导的支持与有关分审定委员会的协助下,高质量地完成第一批基本名词的审定任务。以上发言,如有不妥之处,望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电子学是最近二、三十年来发展最迅速、应用最广泛的一门技术科学。它不仅包括传统的雷达、电子对抗、导航、通信、广播电视、电子元器件、电子测量、激光、红外、微波、天线和电波传播等学科,并且也涉及到系统工程、生物医学电子学、核电子学、低温电子学以及生产技术、可靠性和质量控制等新兴的边缘和交叉学科以及共用技术等。据估计全世界电子学方面的期刊每年约发表6万到7万篇文章,约2亿字;中国的电子学刊物约100余种,每年发表文章7千到8千篇,约合2000万字。这样大的信息量,肯定包含不少新的名词和术语。长期以来电子学名词没有经过统一审定,学术名词的定名非常混乱。特别是近十年多来,电子学的发展特别迅速,随着我国开放政策的实施,原来的电子学名词术语没有得到统一,新的名词术语又大量涌现,这方面的混乱日趋严重,给电子学科的信息交流、科研、生产、教学、国际交往、术语数据库的建立都带来极有害的影响。因此电子学名词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工作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中国电子学会的领导下,1986年2月18日开始成立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筹委会,由中国电子学会所属各专业学会分别推荐该专业的专家,并特邀了一些专家学者,组成审定委员会的委员和顾问人选。为了便于集中力量进行审定,根据电子学所属各分支学科的特点,我们将委员会划分为五个专业组。第一组是通信及电子系统,包括雷达、电子对抗、导航、广播电视、通信、遥控遥测遥感和自动控制。第二组是电子元件、材料和电子测量,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磁性材料及元件、陶瓷材料及元件、其它元件以及电子测量技术和设备。第三组是电子物理和器件,包括真空电子学、半导体、电源、量子及光电子学。第四组是电子学基础理论,包括电工基础、微波技术、天线、电波传播、信息论、信号处理等。第五组是共用技术与交叉、边缘学科,包括生物医学电子学、空间电子学、电子机械、核电子学、可靠性、电子技术的其它应用等。五个专业组分别配备了学术秘书,并按照制定的审定原则,要求各委员根据本专业的分工,提出按专业分类和有中、英文对照的基本名词术语。当要收集的名词术语大都收集上来以后,我们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打印,并将信息存入了磁盘。在打印装订后的名词草稿分发给各委员后,于1987年3月14日到17日在北京举行了电子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成立大会及初审会议。通过到会委员和特邀代表几天来的共同努力,在已提供的9011条名词中,初步审定通过了大约一半或稍多些。这次电子学名词审定是技术科学名词审定的一次尝试。过去制订的审订原则,在具体学科中如何实现,我们想通过一些例子来加以说明,可能是有参考价值的。首先,我们选择的一大批基本词,具有电子学学科的特色,为电子技术中所不可缺少的。例如电子对抗是通信及电子系统中一个基本层次的词,那么电子对抗飞机和电子对抗吊舱这一类一见自明的复合词就完全可以摒弃。波长计是电子测量设备中的一个基本词,那么像吸收式波长计、传热式波长计、同轴波长计、空腔谐振式波长计这一类也可以舍去,计算机断层成象(CT)是生物医学电子学中的一类新型电子诊断设备,但由于正电子发射(Positron emission)CT,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CT和普通CT具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它们不像普通CT那样依靠外面的辐射源,而是依靠被探测对象内部的作用形成断层成象,所以这两个新词还是列入。但超声CT和微波CT,由于它们和普通CT工作原理相同,只是以复合词的形式出现,所以没有选进。在生物医学电子学中,像生物电、生物磁一类基本的生物电子效应,都作为基本词选入。其次,我们选择了不少新词,例如生物芯片(bio-chip),生物分子电子学(bio-molecular electronics)、分子电子器件(molecular electronic device)等。在讨论中,也有同志认为这些词所代表的事物目前还不够成熟,是否选得太早。但我们认为,这些新事物正在蓬勃发展,若不及早订名,容易造成约定俗成再改就很困难的局面,同时从现在提出到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到最后批准公布,会至少有一两年时间。到那时,这类事物已经成熟,而我们也有了已经审定的正式名词。第三,我们所选的词尽量与过去已颁布或现在正在征求意见的物理学名词取得一致。例如原词条中的一次电子和二次电子,我们都根据物理学名词改为初级电子和次级电子。因为这些名词既是物理学中的基本词,也是电子学中的基本词,在两门学科中同时公布是可以允许的。但若象电势和电势差这一类词已在物理学名词中提出,在电子学中却多年来一直用电位和电位差这两个词。若向物理学名词靠拢,将在电子学领域造成较大的混乱,所以我们还是倾向于保留电位和电位差这一类有电子学特点的术语。第四,通过这次审定,我们也对原来物理学名词中的某些并列词进行了优选。例如激光和参量放大中所用的pump一词,过去译作泵浦或抽运,在书中都有采用。但我们认为译作泵浦,音义比抽运更接近原词。Photoresist原较多译作光致抗蚀剂,物理学名词中译作光阻材料,我们根据电子工艺技术特点采用字数较少也易理解的“光刻胶”三字。Induce一字,物理学中作为感生或感应,但在电子材料工艺中并无“感”的含义,我们采用了“引生”二字。第五,有许多在交叉学科中的名词,要根据其性质以划分应属于那个专业。例如心电图(Cardiogram)和心电图机(Cardiograph)是属于医学方面的诊断显示和诊断设备,放在医学中较合适,而心电图术(Cardiography)是主要利用电子技术的一种手段或方法,就应放在生物医学电子学中作为一个基本词。属于同样的词,在英文字尾根据是-m,-ph或-phy来决定其从属。又如空间电子学中选了喷焰噪声(noise of exhaust)的词条。初看起来,这四个字与电子学似乎无关,但考虑到喷焰是火箭排气所造成周围空气电离形成了等离子层,这是一种电子学的过程,所以词条还是应该收进。第六,生产技术是技术科学中一个带共性,而且对发展国民经济极为重要的环节。生产技术包括工艺技术、工艺装备、工艺材料和工艺管理技术四大门类。但如何在电子学中体现这方面应有的名词呢?我们认为它和电子学的联系在于一是用电子技术进行加工的工艺技术及其工艺设备、检测仪器以及工艺材料,如电火花加工、电子束加工、离子注入、激光加工、超声加工等。另一是在电子产品生产中常用到的一些非通用的工艺技术及其相关的工艺设备、检测仪器和工艺材料,如介质复层、金属涂复、离子镀、酸洗等。可靠性是质量控制的衡量标准,也是检验生产技术的质量指标,也应结合电子产品的特点,放在生产技术的名词中。这样作的好处就是避免有关生产技术四类名词在其它电子学分支中重复出现,也能充分体现电子学本身的特点。第七,在审订过程中,我们也碰到一些不可译或即使译出也嫌太冗长不便使用的名词。前面所说的CT即是一例,实际上不论在学术刊物或医院和病人中,大家都已习惯称为CT。又如NTSC是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几个英文字母的缩写,代表一种电视制式,以直接引用为宜,不需翻译。又如半导体器件中的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可译作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但写或叫起来都不方便,不如直接称为MOS,而且搞这方面的同志也都能理解。因此建议在将来公布的名词中既有中文,也有相应的简写英文与之对应。第八,我们觉得严格的一词一义,不论对英文或中文都难绝对做到。例如在电子学中,reactor既意味着电抗器,也意味着反应堆。transducer既可译作换能器,也可称为转换器。中文中的量程,既对应于Span也对应于range像这类例子很多,那么这样是否会影响术语数据库的建立呢?我们认为,有些词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判断,这就需要在某些词的查索中发挥计算机的智能作用。第九,对某些新词或缩写词需加以释义。例如“大气窗口”一词是指某些频段的电磁波(特别是毫米波和亚毫米波)在大气中传播时衰耗较小,有其特定的意义。对分子电子器件、生物分子电子学等一类新词,也需适当地加以解释。对某些习惯用的缩写词,要注出全文,并写上精确对应的中文名称。最后,在审定名词时应注意华语地区,特别是港台所采用的相应名词。虽然,港台出版的不少名词词典是从大陆翻版,只是改头换面。但由于历史上过去一段较长时间的隔断,使得某些基本词有所差异。例如我们过去习称电子计算机,而港台则称电脑。目前国内也有逐渐较多采用电脑名称的趋势。又如大陆上称LASER为激光,而台湾则称为“雷射”。大陆上称为航天,台湾则称太空。这一类词还可举出一些。会上认为暂时不能统一的名词可以同时并列。为了使名词审定能发挥在华语地区的作用,将来还要排印繁体字本,以适应这些地区的需要。参加审定会的,既有一批年过七旬多年从事电子学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许多活跃在科研教学生产第一线精力充沛的中年同志。这种聚会,使大家可以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也为电子学界内跨专业的交流打下基础。值得提出的是,在正式审定会前我们召开了一次由组长和学术秘书参加的预备会,结合草稿中有代表性的某几页名词进行了选词研究。这样就把抽象的审定原则同实际名词结合起来,取得比较一致的看法。然后在正式审定会上,组长和学术秘书贯彻了预备会上预审的精神,使各组之间对名词取舍也有了较一致的标准。审定会上所印发的名词草稿是利用计算机打出的,将信息存入磁盘,这就为今后修删增补提供了方便。审定会也有不足之处。由于电子学面广、分专业多,对某些专业的名词只有个别同志较为熟悉,再加上时间短,在会上未能进行充分细致的认真讨论。特别是电子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计量、可靠性以及许多学科交叉,并组成新兴学科。有些术语究竟应放在那一学科,以及如何正确命名,还有待进一步进行工作。例如四月份在沪举行的中国电子学会生物医学电子学专业学会和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联合会议,还要将这次初审通过的生物医学电子学名词拿去请到会专家进一步讨论。我们建议,中国电子学会各专业学会举行学术会议时最好把名词术语的讨论列为一项议程。还有,由于时间仓促,在会上有部分材料未能打印出,部分材料未校对,使中、英文拼写都有错误。计算机软盘中未存入汉语拼音的信息,也是不足之处。审定会认为分批分期公布时,最好先公布一些共用性的基本词,如一些基本参量(相位、频率、噪声、功率等)、基本方法(调制、解调、编码等)、基本线路(放大器、振荡器、变频器以及脉冲电路等)、基本仪表和设备、基本元器件。然后再公布整机、系统和交叉、新兴学科的词。这样可以避免按专业分片公布时所引起的重复和对术语归属的争议。我们认为名词审定是一项极为严肃认真和细致的工作。在二、三十年代,少数老一辈的物理学家为审定物理学名词,每周聚会一次,“一词之立,旬月踌躇”。他们为名词审定花费了大量心血,工作方法也是适应当时情况的。但电子学是一门发展极其迅速、并与其它许多学科广泛交叉、牵涉众多不同专业的学科,因此在名词审定上,一方面要严肃认真细致,不能丢掉老物理学家的传统作风;另一方面要广泛发动各个学会,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使更多专家有机会和充裕时间,提出意见,当然,也还是应有适度的集中,以免旷日持久,拿不出方案。我们相信,在领导的关怀和群众的支持上,电子学名词审定工作一定可以在不长的时间里做出成绩。  相似文献   

17.
医学术语的审定工作,起步较晚。去年七月开始建立医学名词委员会办公室以来,我们按专科学会陆续成立了28个医学名词审定小组;目前已有14个审定小组经过收词及逐条审议后,初步通过6000余条术语,下一步将组织专家讨论。其他审定组已进入收词及初审阶段。我们的基本做法和体会有:一、建立审定小组,发挥专科学会的优势:中华医学会是具有72年历史,有55个专科学会,拥有17万会员的学术团体。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卫生部决定由中华医学会来组织医学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工作,不仅可发挥学术团体知识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而且具有历史的继承性。我会成立初期,就把医学术语的审定工作作为本会的主要任务之一。早在1916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大会时就设立了名词部,之后相继有七届理事会设有名词部或名词委员会。1916~1926年的十年间,曾派出64人次参加了12次医学名词审定会,为翻译统一我国的医学术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1986年,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推动下,我会常务理事会多次研究此项任务,决定成立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由会长吴阶平担任主任委员、医学专家、医学会常委翁心植、医学会副会长张侃为副主任委员。由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的重视,为了充分发挥医学会各专科学会组织健全的优势,我们及时召开了各专科学会主任委员参加的医学术语审定工作座谈会。吴会长亲自主持座谈会,把医学术语审定工作作为国家任务明确列入各专科学会的工作任务之中。各科审定小组人选由专科学会推荐,相应杂志编辑室协助工作,术语审定工作受各专科学会常委会领导。这样,医学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工作纳入了各专科学会的工作日程之中,从组织上保证了术语审定工作的正常进行。二、以点带面、稳中求快:解放后,医学术语的审定工作一度中断,加上某些历史原因的影响,使医学术语十分混乱。重新审定与统一医学术语符合广大医学科学工作者的要求,因此也受到各科专家的欢迎和支持。医学术语浩如烟海,词条数以十万计,涉及专科百余个。从何着手?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我们明确两点:一、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要给各审定组当好参谋,进行宏观管理,寻求医学术语中带“共性”的规律,协调好医学领域各专业的术语审定工作。二、医学名词办公室要为各专科审定组做好后勤服务。1.进行试点,摸索前进。本着先易后难、先搞试点,取得经验后再逐步铺开的精神,以医学术语量最大的内科各专业为试点。这样,使我们有条件既能研究术语审定中的问题,又可发现重复交叉问题。工作量虽大,但可从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增长才干,在试点中掌握主动权。实践证明这是可行的。目前内科系统有11个专科学会已拿出第一批审定稿,妇产科、耳鼻咽喉科等一些非内科专业亦相继完成了初审任务。2.反复协商、统一认识。工作之初,对于术语审定可以说是心中无数。当时,我们得到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的及时指导。走出去、请进来,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我们曾得到协和医院病案室;医科院情报所的大力支持。在学习全国委员会有关文件及兄弟学会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医学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实施方案》,以此作为医学各专科审定小组共同遵循的依据。每一专科审定小组成立后,办公室工作人员向每一成员介绍审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从一开始就重视审定工作的质量。为了及时交流经验,相互促进,我们曾多次召开医学术语审定工作研讨会。磋商审定中遇到的问题。在听取专家们意见的基础上,办公室设计了“医学术语及其曾用名称专用卡”,以解决术语混乱的问题。同时,还提出病因-解剖部位-病理为基础的医学术语构词的建议,以求达到医学专业内部各学科术语的统一。3.把好初审关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医学术语的审定采用自下而上的三审制。重点放在各专科学会的审定小组上。从收词到各词条的审定都不轻易放过。为防止造成新的混乱,我们提出了医学术语尽可能与《医学百科全书》和《国际疾病分类》相一致的要求。《医学百科全书》是卫生部领导下组织了全国数百名专家历时数年编写成的。它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广泛的代表性。为了更好地做好协调工作办公室派人专程去上海,宣传医学术语审定工作的重要性以求取得支持。《国际疾病分类》是WHO统一制定的,亦是百余专家们集体翻译之作,强调与之一致起来,有利于国际交流。因此,我们既强调以上述二本书为蓝本,而又不拘泥于此,充分尊重各审定小组的自主权。在审定过程中,办公室工作人员共同参加审定,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沟通各专业组之间的情况。我们坚持审定组要对词条逐条集体审定的原则。办公室还购置了一些工具书和参考书,供审定时专家们参考。我们强调求准不求快,要一条一条地认真审核,对于有争议的词条,不论争议大小,都不贸然裁定,利用各种方式,甚至在有关杂志上开展讨论,力求作出最佳的选择。4.结合学术会议,集思广益:我们各专科审定组成员多数在北京,这样便于及时商讨研究,也便于办公室及时掌握情况。但这样还不能充分征求意见。因为有的医学术语各地叫法不同,多年来没有统一,在医学期刊上屡有反映。为弥补这一缺点,在向各地专家书面征求意见的同时,利用中华医学会每年要召开若干次学术会议的机会,召开本学科的常委扩大会,对有争议的词条进行复审。这样既尊重了专科学会的集体领导,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也利于术语的审定统一工作,使所审定的术语更有权威性和群众性。从经济上,减少各单位专家的差旅费用,亦节省办公费的开支,有事半功倍之效。三、领导重视、依靠专家是做好审定工作的根本:医学术语的审定与统一工作之所以能稳步前进,这是各级领导重视的结果,也是各专科学会专家们群策群力的结果。卫生部陈敏章部长一直很关心医学术语的审定工作。吴阶平会长、张侃副会长直接领导医学术语的审定工作,在医学会人力物力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抽出专人,拨出办公用房,组建名词办公室。在上级暂时没有拨款时,医学会为审定工作开绿灯,创造了必要的工作条件。学会内部各部室亦积极配合,协助复印、打字等,有关杂志编辑室直接参与各科术语的审定工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对我们的指导和支持,吴凤鸣副主任委员和办公室的同志多次深入我会,及时带来各学科的名词审定工作经验,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每一条医学术语的审定都凝聚着审定组专家们的心血。医学名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翁心植教授十分热心于医学术语的审定工作,经常到办公室了解工作进度,出主意,并多次写信给部领导以求得到卫生部的支持。在目前还没有落实审定经费的情况下,审定组的专家们不仅没有报酬,而且还要贴交通费、邮费等。从收集词条、填写卡片、英文打字等都得亲自动手。由于经费紧张,开会钱不够,不能派车接送专家,每次召开审定组会议,专家们虽年岁已大仍风雨无阻挤公共汽车来医学会审稿。有时遇到下雪天,一些年届古稀的老专家依然准时出席,使我们非常感动。个别一时来不了的,事先或事后均来电话请假,可以说我们审定小组的专家们几乎是有请必到的。医学术语的审定工作不仅得到审定组专家们的支持,也得到有关单位的支持。为了使各单位支持这一工作,我们除了向审定组每个成员颁发聘书外,同时还给其所在单位发函请求支持。各单位的领导都表示积极支持。专家们接了聘书后说:聘书虽小,但份量不轻!接下了就要保证质量做好审定工作。如果说我们在医学术语审定工作中做了一点工作的话,这是领导重视、专家们辛勤劳动的结果。一年来,我们做了一点工作,与兄弟学会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面前还有不少困难,工作中还有不少盲目性。工作也刚刚起步,在术语学领域里还是个小学生,还须继续向各方面的专家请教,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为搞好医学术语审定工作,努力贡献我们的力量。问题与建议:1.相关学科和有关名词要协调;2.有的名词准备征求香港医学会的意见以利于协调统一;3.名词审定要看成是长期的基础工作,作为软科学项目来研究,不能看成是临时的突击任务。  相似文献   

18.
建国以来,我国的石油工业取得了很大进展,原油年产量从12万吨增至1.38亿吨。但石油工业是一个较为年青的工业,同时又是一个国际性很强的行业。现在我国的石油工业从勘探开发到炼制,很多是引进国外的技术,相当一部分名词是从英、俄、日等外文名词翻译过来的。同一外文名词,中译名不同,有的译名又“词义不符”。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新的名词术语不断引入,上述状况给国内外信息交流,科技成果的推广,新技术的应用,以及书刊编写等均带来困难。解放40年来,不少同志编写了石油科技的英汉、俄汉、以及石油技术词典等,为统一名词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89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英汉石油技术词典”,收词约14万条。同时,又组织进行“英汉石油大辞典”的编纂工作,收有八万余词条,并有简要的释义,将以分册的形式,从1990年起陆续出版。石油名词标准化工作也在进行之中。这些工作因由不同专家承担进行,势必造成有些名词得不到统一。因此,进行石油科学名词的审定工作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也是广大石油科技工作者的迫切愿望。1989年4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学会商议在石油科技方面开展名词术语的审定工作。7月下旬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与中国石油学会联合召开了石油科学名词审定工作的筹备会议,邀请了石油科学方面的专家教授共商此事,会上大家一致认为石油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对发展石油科学技术有很重要的意义,一定要认真搞好。首先要确保审定工作的质量,以高水平的审定结果来保证其权威性。筹备会后,完成了下列工作:一、组织落实:石油学会和有关同志慎重和反复研究了“石油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组成名单,因为它对审定工作能否搞好关系重大。我们考虑了下述几个方面:1.审定委员会的组成从整体来说应在石油科学的各主要领域具有相当的权威性;2.委员会成员应热心于审定工作,其中有经验丰富的资深的专家及学者,又有精力充沛、能亲自参加选词等具体工作的有工作经验和理论水平的专家;3.委员中有从事石油科学教学、科研、生产和管理等方面的专家,也有从事石油科学名词标准化工作的同志;4.聘请了有较高声望的老专家担任顾问;5.为便于开展工作,委员会多数成员在北京地区,但也有部分外地的同志参加。石油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包括顾问)由33人组成,其中在京的23人,委员中有一人兼任学术秘书,以主要精力搞此项工作。二、初步拟定了《工作条例》(草案),编制了第一阶段工作程序表(附说明),条例中明确了审定工作的原则及范围,强调了审定工作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并确定了进行三次审定的审定程序。我们确定了11个专业,每个专业由2~3个委员进行选词工作,提出初稿,然后邀请一些本专业的专家进行第一次审定,审定后,修改初稿,再提交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第二次审定,形成草案,广泛征求意见后,再由委员会进行第三次审定,修改后报全国名词委员会。我们计划从1989年9月起用一年或多一点的时间完成石油科学名词的第一批审定上报工作。三、目前的工作进度:由于各专业的委员工作抓得较紧,几个月来,工作有一定进展,物探、地质与测井三个专业已完成第一次审定工作,他们是借本专业召开学术或其它会议之机,邀请各方面有关专家(物探30人、地质16人、测井22人)进行审定的。其它各专业有的已完成初稿,正在为第一次审定工作进行准备;有的即将完成初稿,准备打印。三个专业组的审定工作均进行较好,与会者代表面较广,会上专家们讨论认真,大胆争议,做到了重视审定质量,贯彻了“一词一义”和“协调一致”的原则,注意了选词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单义性。对有争议的同,反复推敲其科学概念,确切定义,选择最恰当的名词。如物探中的偏移(offset)一词,是地震法勘探的常用词,但含义完全不同的migration也称偏移,容易混淆,经过讨论同意按具体情况给以特定名称,在地面地震法中指炮点到检波点距离,称炮检距;在垂直地震剖面法中指井口到震源的距离,则称井源距。又如aliasing,在其它学科中叫“混叠”,这是着重指形成机制,在地震勘探中着重形成的后果,称“假频”,并已广泛使用,故商定保持“假频”名称,又称“混叠”。此外,各专业还审定了一批新词,对新词更加注意了严格遵守各项选词原则,加强了词的科学性。对少数老词,虽未表达出本身的概念,但因已长期使用,本着约定俗成的精神,拟予以保留,如测井中的“马笼头”一词。本次审定在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等方面都有新的提高。预计1990年第一季度召开全体委员大会进行第二次审定。目前名词审定工作能有一定进展,是各位委员努力工作的结果,他们平时工作都很繁忙,要牺牲休息时间,不辞辛劳地挤出时间选词和审词。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尽最大努力提高名词审定的水平。石油科学名词的审定工作目前仅仅是开始,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帮助下,在中国石油学会的支持下,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大量的审定工作还在后头,我们要努力做好。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