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六、联谓—状中歧义:仅有VP VP这种PT结构存在联谓—状中歧义例如,“四舍/五入”的字面含义,可以解释为“四舍并且五入”,是联谓式;“非破坏/读出”的字面含义,可以解释为“按非破坏的方式来读出”,是状中式。这样,VP VP这个结构,既可以为联谓式,又可以为状中式,故有联谓—状中 相似文献
2.
术语和命名方法是标准化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纳米产业的不断扩大,各国和各大标准化组织都开展了纳米科技术语的标准化2Y-作。文章主要介绍这方面的动态和进展,以期为从事纳米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领域科技术语的标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术语和命名方法是标准化的重要工作内容。针对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纳米产业的不断扩大,各国和各大标准化组织都开展了纳米科技术语的标准化工作。文章主要介绍这方面的动态和进展,以期为从事纳米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开发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汉语术语的PT结构和SF结构之间,一般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在计算机和人理解汉语术语的时候,如果一个PT结构对应于一个以上的SF结构,就可能产生歧义。这种歧义是潜在的,所以,叫做潜在歧义。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中的术语为实例,分析了汉语科技术语中的十一种潜在歧义结构。这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潜在歧义论”(Potential Ambiguity Theory,PA论)。 相似文献
5.
汉语术语的PT结构和SF结构之间,一般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在计算机和人理解汉语术语的时候,如果一个PT结构对应于一个以上的SF结构,就可能产生歧义.这种歧义是潜在的,所以,叫做潜在歧义.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中的术语为实例,分析了汉语科技术语中的十一种潜在歧义结构.这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潜在歧义论"(Potential
Ambiguity Theory,PA论). 相似文献
6.
汉语科技术语的规范和统一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简要论述了汉语科技术语规范和统一的意义和特点,综述了该项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阐述了汉语术语的命名原则、协调原则和目前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
摘要 简要论述了汉语科技术语规范和统一的意义和特点,综述了该项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划,阐述了汉语术语的命名原则、协调原则和目前的工作重点。一、汉语科技术语规范和统一的意义和特点1.意义科技术语作为科技发展和交流的载体,一直与科学技术同步产生和变化。科技术语反映着科学研究的成果,是人类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审定和统一科技术语,实现科技术语的规范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发展是一项配套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可以说是一项支撑性的系统工程。没有这样一个系统的规范化的支撑条件,现代科技的协调发展将遇到极大困难。就像在天文学中,假如没有统一的关于各类天体的命名,现在人们可能仍然在浩瀚的宇宙当中,只能看到无序的混乱,很难找到科学的规律。如是,天文学就很难发展。其他学科也是这样。在我国,科技术语的统一工作主要是对汉语的科技术语进行规范化。汉语是世界上各民族语言文字当中历史最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它不仅是我国的官方语言,也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它所构成的文化宝藏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现在世界上使用汉字汉语的人口约为14亿之众,占世界总人口的26%,形成了广阔的汉语文化圈[1]。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汉语科技术语的使用会越来越广泛,其影响是难以估量的。因而,做好汉语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不仅是我国的需要,也是对亚洲和世界的重要贡献。2.特点我国有着独特的语言文字,在术语规范化工作中,既要注意同国际上的术语工作相衔接,又要使之符合自己的语言文字特点和科技状况。汉语文化博大精深,可供表意的词汇丰富、数量庞大、涵义细致。加之我国已逐渐建立起完整的科技体系,西方有很多很偏僻的学术领域在我国都能找到同行、知音。因此,汉语及汉语科技术语完全能够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不管学术内容多么抽象和深奥,都能在汉语文化宝库里找到贴切的名词与之对应[2—3]。作为表达科学概念的符号,科技名词应力求简明、易懂,且包含尽可能多的科技信息,而汉语恰恰在这方面见长[4]。汉语文字绝大多数是形声文字,在表形、表音、表意、简短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越性。在汉语的基本名词中双音词占重要比例,而其每一个音基本上已经是一个词。因此双音词就包含了两个单词的信息。比如“激光”一词就含有“光”和“受激”两个关键性科学信息。再比如,“自转”“行星”等名词,都显示出了汉字的表形、表意、指事、会意的特点。这样的长处在现代科技名词的编辑、分类以及规范化等方面都是很有利的。但在另一方面,汉字用作科技名词也有其所短。尤其表现在表音和表形方面难以与国际上的科技名词接轨。在印欧语系各国之间,因所有字符相同或相通,在引进科技名词时采用字符转写的方式就可以了[3]。但在我国这种方式是行不通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无法转写。其音和形无法与国际接轨。即使按音定名,也很难推广,主要原因是汉语为形声表意文字,人们已习惯于它的望文生义、顾名思义等特点。一旦采用音译,人们就容易产生误解,难以正确地顾名思义。因此,在我国进行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只能是依靠和发挥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按照科技的概念和内涵,创造和规范出符合科技规律和汉语文字结构特点的科技名词。这就是汉语科技名词的独特性。二、汉语科技术语统一工作的历史和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因而其名词术语的出现无疑也是世界上最久远的。然而在我国的历史上真正成立专门的机构从事科技名词的审定却始于清朝末年——1909年(宣统元年)[5]。当时在大学部设立了科学名词编订馆。辛亥革命胜利后(1912年),江苏教育会之理化教授研究会审定了物理学和化学名词;中华医药学会组织了医学名词审查会;1915年相继审定了化学、物理学、数学、动物学、植物学、医学等学科的名词;1918年中国科学社起草了科学名词审定草案,1919年成立了科学名词审查会;1928年成立了译名统一委员会。截止1931年共审定各学科名词(草案)14部。这是我国的专家学者们在科技名词统一工作史上掀起的第一次小高潮。1932年成立了国立编译馆,在当时的教育部主持下,组织专门队伍开展了多学科的名词术语的审定。截止1949年底,相继审定并编订了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矿物学以及生物科学等科学技术各学科名词草案50—60种[5]。这是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第二次高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科技术语的规范与统一,1950年委托中国科学院编译局接管了国立编译馆审查编订的各类名词术语草案,并于1950年4月6日批准成立了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任命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为主任委员。该委员会下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时事、文学艺术五个组。截止60年代,审定、公布、出版了各学科名词术语百余种[5],深受学术界欢迎,对新中国的科技发展和国内外学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这是我国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第三次高潮。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60年代中期中断了名词的审定工作,直到80年代中期才得以恢复。这期间,世界科技飞速发展,我国同世界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上的差距被拉大。“文革”后,我国采取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抓紧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这就对统一科技名词提出了迫切要求。为了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85年正式成立了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现已改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名词委)。它标志着我国科技名词的统一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预示着我国科技名词工作的第四次高潮的到来。全国名词委自成立以来按学科共组建了52个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有1700多位高水平的科学家参加名词审定工作,还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参加书面审查和座谈、讨论等。十多年间形成的科技名词工作队伍规模之大、水平层次之高前所未有。目前全国名词委已公布出版了包括理、工、农、医各学科领域共计40多个学科的名词。其中有的学科加了定义。这些学科名词的公布,消除了一批混乱的名词。对我国科研、教学和学术交流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全国名词委近来还开展了新词的定名工作和海峡两岸的名词对照统一工作。三、全国名词委名词审定工作的方针政策及规划全国名词委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采取了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统一协调,科学审定,正式发布的工作方针[6],按科技体系分学科进行名词审定。在学科安排上,遵循先基础后应用、先单科后综合、先主科后副科等原则。在内容上除名词术语外,还包括命名原则及符号等[7]。同时,在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中努力贯彻我国政府提出的“科学技术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密切结合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在系统地开展基础学科名词审定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开展工程技术方面的名词审定。全面规划中将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分两步走,或者说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只审定公布各学科的基本词,对有争议、易混淆的名词及新名词加定义或注释。交叉学科的名词则普遍加定义。第二批名词审定是在第一批审定的术语公布以后5年左右进行修订、补充和加定义或注释[7]。对于随着科技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新名词,将采取灵活机动的组织形式、审定形式和公布试用形式,使其尽快地占领社会,起到导向作用。试用一段时间后根据反馈意见再正式审定公布。在海峡两岸名词工作方面,采取“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以及“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原则开展工作[8]。这一原则也适合于香港和澳门。全国名词委十分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积极参加有关科技术语的活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各术语学派的理论及术语工作经验,提高名词工作水平,逐步使我国科技名词同国际接轨。四、汉语科技术语的审定原则科技名词是通过语音或文字来表达或限定科技概念的一种形式与意义结合的约定性语言符号[7,9]。遵照术语学理论,根据汉语汉字的特点,结合我国科技名词定名工作的实践经验,全国名词委制定了汉语科技名词定名的原则,这些原则一直指导着并十分适用于我国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这些原则主要包括:1.单义性科技名词应是单一的、专用的。从理论上讲,一个名词应只对应一个概念,即“一词一义”。并且一个概念也只应有一个名词,即一义一词。对于“一义多词”的名词应统一为一个名词,特殊情况时可保留一个同义词。如ergonomics一词涉及十几个学科,汉语称谓十分混乱,在15部字典中就有“人机工效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尔刚学”“工效学”等21个不同的叫法。经组织专家按概念进行研讨,最后定名为“工效学”,并给予了严格的定义。对于“一词多义”的外文词,应按其不同的涵义分别定汉文名。比如plasma,在物理学中将其定名为“等离子体”,但在医学中应将其定名为“血浆”。2.科学性即定名时应按科学概念的内涵来定出规范的名词,使其“名符其义”,准确地反映所指事物的特征。比如myocardial infarction一词,以前一直叫做“心肌梗塞”,但从科学概念上讲,肌肉是可以坏死而不能阻塞的,血管则是可以阻塞的,因此应定名为“心肌梗死”。3.系统性科技名词在其相关学科或领域中不是孤立的、随机的,而是有层次、成系统的,是合乎分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名词的系统性包括学科概念体系、逻辑相关性和构词能力等。在审定名词时,要充分考虑名词的概念体系,包括上位与下位(属与种)概念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部分与部分关系,以及时间、空间和因果联系的关系。比如地理学名词中的地理圈、景观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土壤圈等,就系统而形象地反应出了地球构造整体中各层次的物质和状态。4.简明性名词简单明了,易懂、易记、易写,便于使用,这是命名的基本要求和原则之一。例如医学名词coronary heart disease一词,如直接按意定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就显得太长,现在定名为“冠心病”,简明而符其义,效果很好。有的英文词和对应的汉语都很长,这时可根据选取英文字首缩合词,然后按音汉译,或者取一部分英文缩合词和一部分汉语组合而成。如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的汉语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中文都太长,如选其英文字首缩合词“AIDS”,按音定名为“艾滋病”,就比较好。5.习惯性(即约定俗成)有些名词的定名虽不尽合理,不太名符其义,但已使用很久且应用范围很广,人们都已习惯,则宜继续使用,不要轻易改动。否则会造成新的混乱而不利于名词的统一 。如mechanical motion并非指简单的机械运动,天体运动也是重要的方面,一些专家建议改称“力学运动”,但多数专家认为这一混乱源于外语,国内外沿用已久,不宜再改动,现仍定名为“机械运动”。6.民族性即在给术语定名时要尽量采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名词。如天文学中已定名的“金星”“木星”等,就特别具有中国特色,而不采用外来术语“爱神(Venus)”和“大力神(Jupiter)”。还有反映二十四节气的定名和一大批有关中医针灸的定名,都具有中国特色。7.国际性即术语定名时要考虑与国际接轨,以利于国际交流。如我国大气科学中曾有“热带气旋(tropical depression)”“热带风暴(tropical storm)”“台风(typhoon)”和“强台风(violent typhoon)”四个词,但国际上无“强台风”这个词,而用“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考虑到与国际接轨,我国取消了“强台风”一词,而增加了“强热带风暴”一词,并修改了定义[10]。8.学术性在定名时应避免采用普通生活用词,注意名词的学术性。如石油工程中的wild cat well 和watchdog,曾分别称为“野猫井”和“看门狗”。石油工程中显然不会有猫,也不会有狗。现根据其涵义分别定名为“预探井”和“把关定时器”。五、科技术语定名的协调原则对科技名词进行定名是为了使之统一和规范,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学科内和学科间的名词协调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是一项非常复杂和艰巨的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协调原则。以下各原则是在多年的名词统一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1.习惯性(约定俗成)服从科学性在科技名词审定的实践中,习惯性(即约定俗成)与科学性有时是对立的、矛盾的。在这两者之间发生矛盾时,一般来说,习惯性要服从科学性。名词 要规范化,就要尽量向科学性靠拢。如地学中的lagoon过去一直称为“泻湖”,实际上是“潟湖”的误写和误称。根据lagoon的定义和“潟”与“泻”的涵义,现在选定了“潟湖”,废除了“泻湖”,服从了科学性。2.副科靠拢主科,主科尊重副科同一个概念在不同的学科或领域中名称不一致时,应进行协调。协调时副科应向主科的定名靠拢,主科定名时也要考虑到副科的名词使用情况。如probability一词,物理学等学科一直定名为“几率”或“或然率”,现在都服从其主学科数学的定名,称为“概率”。3.分别定名,共存并列有的术语在不同学科中确实不宜统一或难以协商统一为一个词,可分别定名,暂时并存。如vector一词,物理学中定为“矢量”,数学中定为“向量”,又称“矢量”。electric potential在物理学等学科中定名为“电势”,而电子学等学科中则定名为“电位”。4.涉及外国科学家人名的科技术语,其人名音译名应按照名从主人,约定俗成,服从主科,尊重规范等原则来进行审定和协调[11]其中主要是名从主人,即以本人的国家民族语言和习惯为准。对于科学界通行很久、人所共知的著名科学家,即使音译不准确或用字不妥当,也不宜更改。对于新出现的科学家人名定名则要求尽量规范化。六、目前的工作重点迄今全国名词委已完成了基础科学各学科的第一批名词审定工作,应用技术学科的名词工作也完成近半。因此可以说我国在名词术语工作上基本上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科技名词体系。尽管如此,我国的科技名词统一工作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任务。1.继续做好各学科名词审定工作尚未完成第一批名词审定的学科需抓紧审定和公布;有些学科需尽快进行第二批审定,即对第一批公布的名词进行修订、补充和加注定义。2.大量科技新词亟待定名和规范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与之同步产生的科技术语层出不穷,其产生和传播速度之快、渠道之多、数量之大前所未有。如果术语工作仍然停留在过去的常规的审定模式上,不抓紧新词的定名和规范的话,很快就会造成社会上使用名词极为混乱的现象,使得人们,特别是新闻媒介无所适从。新词定名工作的特点是要快,否则就会形成约定俗成,再改就难。但新词定名也要保证质量,应有很高的准确率。因此,新词规范化工作应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在保证新词概念准确的基础上尽快命名,并向社会发布试用。第二步是在试用一段时间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上的反馈意见进行修订,然后正式公布。鉴此,全国名词委在新词定名工作中采取了机动灵活的组织形式、审定形式和公布试用形式。另外还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将当前发展最迅速、新词最多且最混乱的学科信息科学技术和生命科学列为重点,加大投入,以期尽快减少这些学科新词使用的混乱现象。其他学科也作了普遍发动,新词定名工作正在逐渐开展。3.两岸科技名词亟待对照统一海峡两岸分隔近50年,这期间正是现代科学技术大发展时期,因此科技名词尤其是新兴学科的名词,两岸存在着严重的不统一。如计算机科学,两岸就有80%左右不一致[12]。相对情况较好的基础学科,如物理学,也有大约20%的不一致。同文同种却一国两词、一物多名,这种状况影响着两岸科技、经贸、文教方面的交流。1995年具有历史意义的“汪辜会谈”把探讨大陆与台湾科技名词统一的工作列入了共同协议之中,此举顺应两岸民意,尤其反映了科技界人士的愿望。全国名词委始终把两岸科技名词的交流与统一工作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历史性任务,克服重重困难,利用各种渠道和机会,促进和开展这项工作。近几年,全国名词委已由间接地通过各个学会和各学科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的专家与台湾同行进行交往变为直接来往和接触,并与台湾负责两岸科技名词统一工作的台湾“李国鼎科技发展基金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有许多学科双方已在开展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全国名词委本着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基础后应用的原则来开展工作。对于那些与“三通”有关的学科,如大气、航海、信息科技等,要先行开展;对那些发展迅速、新词不断产生、社会上使用混乱的学科也要加紧开展,如计算机科学技术。两岸名词工作,宜采用老词老办法、新词新办法,即老词暂以对照为主,逐步达到统一。而新词,两岸可在一开始就一起研讨,共同定名,取得一致。4.名词推广应用工作需大力加强如何使全国名词委众多专家的多年劳动成果即审定公布的名词得以推广使用,成为全国各有关单位、行业、部门和公民自觉遵守的规范,是个重要而急需加强的工作。加大宣传推广力度,繁荣和活跃名词工作势在必行。各新闻媒体和书刊出版单位是推广规范科技名词的重要力量。新闻媒介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知道某件事情或某一个词。比如“克隆”这个名词,全国名词委1989年就公布在名词书上了,但一般百姓极少知道。而“克隆羊”一出现,几天功夫克隆一词就被新闻媒介炒得家喻户晓。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新闻媒体和书刊出版单位都给予了全国名词委很大的支持。现在要使社会各界了解、重视和支持名词统一工作,自觉使用规范名词,仍然要靠新闻出版界的支持。5.术语学理论有待提高在名词术语统一和规范化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一些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术语学理论也有待提高。术语学带有明显的边缘性学科的色彩,其研究领域不仅与语言学紧密相关,而且还同逻辑学、分类学、本体论、信息科学密切相关。此外,术语学还要研究各学科的术语问题,所以它又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发生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术语学可以说是一门几乎涉及人类知识各个方面的独特的学科。虽然其理论和方法有待逐渐完善,但其涵盖面如此之广,以至几乎所有学科的专家都有必要对其予以关注,这正体现了术语学在人类现代知识总体结构中的重要位置。因而,完全有必要大力开展术语学的研究,提高科技名词统一与规范化工作的水平,逐步使中国科技名词术语同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8.
科技术语结合汉字汉语的一些问题里要考虑的主要原则是要重视科学性、国际性、民族性和通俗性,还要注意到约定俗成。这些原则的相互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时有些甚至似对立的矛盾,不易解决,但它们的关系又是辩证的,应全面地看问题,给以较好的解决。如火车、汽车、轮船等名称的科学性都不够,几十年前就有人说火车应改名汽车,汽车应改名电车,现在有电气化火车,那火车也可以改名电车。但这些名称都是通俗的、约定俗成的,深入人心,不容易改了。如果首先要求科学性,恐怕暂时也不好改,要等待创造条件,将来合适时,适当地改。又如译音不准确的外国国名,如西班牙、葡萄牙的“牙”应译作“加”(或“咖”、“嘎”),是由于闽南人翻译的,他们把“加”说成“牙”;又“孟买”应译“邦(或崩)拜(Bombay)”,也因闽南人把普通话的声母m-读b-。又普通事物如“沙发”应译“索发”,因上海人把“沙”说成suo(so),就把sofa译成“沙发”了。又如冰激凌ice-cream,前边意译,后边音译;都成了习惯,不易改,改时要慎重。我们研究科技术语的制定结合汉字汉语的问题,要重视研究汉字汉语的规律,特别要注意研究它们的发展规律,认识它们发展的方向、趋势。国际性同民族性发生矛盾时也要从长远考虑、从汉字汉语发展的趋势看问题。比如说我们主要发展多音节的术语,但有条件的、少数情况下还可有些单音节的术语作为发展中的过渡阶段,汉字汉语的发展趋向和术语的整个趋势仍是多音节化的。再如不管音译意译,我们都可采用双轨制,即在译名后,加括号注出原名的拼音写法,这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几十年前的数、理、化、地理、外国历史课本和有些文学书、许多科技和社会科学书,就常在汉字译名后注出原文拼法,这也有利于科学化和国际化。现在提四点个人体会。一、科技术语尽可能多音节化这是符合汉字汉语发展的趋向和科学化、国际化的。汉字汉语古代虽单音节化,但从古到今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多音节化,现在仍向多音节化发展。从历史上看来,语词越古越单音节化(例证详下)。1.这和一个音节的特点演变有关。秦代以前的古汉语一个音节的音头(声母)有许多塞辅音浊声母,还应有复辅音的声母,如“孔”音近窟窿,“瓠”音近葫芦,还有st-、sp-等音头,与印欧语的英、法、德语相似;音节尾(韵母尾)有-m、-p、-t、-k等,一个音节有许多种不同的结构,单音节词容易区别,所以语词可以单音节化。复辅音到汉代才逐渐消失。许多塞辅音浊声母和闭口韵(-m)及入声-p、-t、-k等仍存在于江浙闽广方音里。但宋元以来的普通话里这些特别的声韵母就消失了。所以现代普通话北京语音的音节结构简单得多。声母约21个,韵母连带i-、u-、ü-约35个。所以不同的音节才约400个,加声调区别也才约1200个,太少了;发展多音节词也是为了语音上区别的需要,到现在多音节词就大大发展了。2.社会发展,事物增多,语词需明确、准确、精确,多音词、即使主要是双(复)音词比单音节词强得多。3.特别是专用名词术语,越是多音词越精确,较科学。现看一些历史例证情况。3300年前商代甲骨文里主要是单音节词,真正双音节词很少。常用句如“王田(猎)向(地名,或‘盂、宫’等),往来无(亡)灾”,“王(或‘贞’)旬无咎(田),”“其牢兹用”,“侑(又)于父庚犬”,“其遘大风”,“兹御获鹿六”。其中一般都是单音词;“父庚”和“大风”是松散的词组,可不作双音词。《易经》里的《卦辞》和《爻辞》有些词语同甲骨文相同,也是商代的,文献里说是周文王所作,正是商末。如丰卦“虽旬无咎”,“既济”卦“高宗伐鬼方”,乾、需、师、比等卦辞里都有“无咎”,贲、剥等卦里有“无尤”,恒、萃里有“悔亡”,即“无悔”,咸卦等有“往来”,坤卦等有“王事”,其他有“吉”、“利”字的很多,都和甲骨文相合。商代是奴隶社会,畜牧业和农业较发达。不只马、牛、羊、鸡、犬、豕各有专字、单音词,就是对于不同的牲畜公母和不同牲畜的牢也各有专字,单字区别细微,说明畜牧业的单音词的丰富。如牡字写牛旁指公牛以外,还有写羊、豕、鹿等偏旁的,指公羊、公豕、公鹿;母牛写牝字以外,也还有写羊、豕、犬、马、虎等的,指母牛、母羊、母猪、母狗,母马、母老虎等等。牢字也是偏旁写牛之外,还有写羊、写马的,牛牢可能就是大牢,羊牢是小牢,马牢即装马的牢[注1]。这种区别细微的单音词,很象《尔雅·释畜》里面颜色有细小差别的马的不同的单音词。如它说:四条小腿都白的马叫,前右脚白的马叫启,前左脚白的马叫踦(qī),后右脚白的马叫骧,后左脚白的马叫(zhù)等;这里所举这类例组,大约只占《释畜》的五分之一。《说文》第二篇上牛部里说两岁牛叫(èr),三岁牛叫(sān),四岁牛叫牭(sì)。《尔雅》的《释诂》等篇可能是周初写的,《释畜》可能是战国时写的;《说文》是东汉时写的;[注2]不过可能保留了商、周时或更古的字、词。一个字即一个词,作为复杂、细微区别的概念的代表,是不容易的;这是我所看到的单字、单音词含义如此复杂细微区别的概念的最高峰。其产生的条件之一可能就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文化的水平不高,但商代已经是成熟的奴隶社会,文化水平已相当高了。如甲骨文的文字成熟,内容丰富,青铜器制作精美,艺术高超,种类繁多,所以可能是商代以前,甚至是原始社会时保留、流传下来的单音词。狩猎的对象也是单音词,如鹿、象、虎、兕(sì)等。中国最古的百科词典周代的《尔雅》和中国最古的字典汉代的《说文》还保留着。甲骨文里饮酒、吃菜、饭和烹调的器具也是单音词,如鼎、鬲、俎、豆、簋(guǐ)、爵、角、觚(gū)、壶、卣(yǒu)等。农业作物等如禾、麦、黍、粟以及米、耒等也都是单音词。亲属称谓祖(且)、妣(匕)、父、母、妇、兄、子等,人名王亥、王恒、季、土、侯虎、小臣醜咸等,贞卜人名壳、喜、宾、永等,官名臣、尹、射、卫、工等,地名商、亳(bó)、洹(yuán或huán)、盂、召(shào)、雍等,天文历法日、月、星、云、风、雨、启(晴义)、山、水、干支(甲、乙、子、丑等)、旦、夕、昃、祀(年)等,常用的、主要的都是单音词。一部分两字相连的词组,结合不是紧密的,或不算双音词;如祖甲、父乙、母丙、小臣、多尹、东吏、西吏。地名单字前加东、西方位字或上、下等单字、或后加京、邑、阜、泉等单字的,国名单字后加方(邦)字,如土方、邛(qióng)方、鬼方、邢(井)方等,好象现在说美国、英国、法国等;结构松散、自由,当时可能不算双音词。甲骨文里有些特殊写法,不知是否把几个字算作一个多音词。即甲骨文刻写一般直行,但偶有亲属称谓连单名横着合写的,如即祖(且)甲(十),即祖乙;还有“几月”连写的,如即八月,即三月,是十二月(字形参考孙海波《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版)。总之,它们应不算是真正的多音词。西周开始以后,多(双)音词明显增多。如周初青铜器《大丰簋》铭文除松散自由结合的“大丰、四方、天室”外,有文王(和武王也合称“文武”),不(丕)显;周代中期《大克鼎》文有“穆穆、文祖、忽襄(冲让)、宁静、淑哲、恭保”等,这时复音词“天子”也出现;文献里《书经·大诰》有“多邦,御事、无疆、天命、小子、前人”等《诗经·大雅·文王》有“旧邦、有周、不显、陟(升)降、左右,翼翼、济济、穆穆”等有不少多(双)音词;西周中期《颂鼎》晚期《毛公鼎》,《虢季子白盘》、《诗经·小雅·鹿鸣》等更多。不过这时仍以单音词为主。西周时期虽复(双)音词渐多,但钟、鼎金文常有韵,还有古诗里双音词是多些,散文如《书经》里《大诰》、《酒诰》等则较少。[注1]春秋以后,金文、韵文和《诗经》里双音词相当多。如《黄帝内经·素问》是中医医学书,文体近骈(pián)文,对偶句多,近韵文;有“天真、调神、真言、秘典、阴阳、离合、六节、五藏(脏)、生成、气象、精微、血气、脉络、肠胃、清浊”等诸多双音词。《诗经·周南·关雎》则双音词更多;如“关关、雎鸠、窈窕、(苗条)、淑女、君子、参差、左右、寤寐、辗转、反侧、琴瑟、钟鼓”,约占全诗一半。春秋时的散文里双音词就少得多。如《左传·隐公元年》郑伯克鄢一段,约550字,除“郑武公、庄公、武姜、姜氏、共叔段、祭仲、颖考叔、廪延”等人名地名外,双音词只“滋蔓、蔓草、黄泉、小人、融融、泄泄”等10个左右。如《论语》里双音词更少。开头《学而》篇的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只“远方”和“君子”可算两个双音词。左丘明《国语》和《左传》、《论语》相似。[注2]春秋战国间金文韵文较多,双音词也较多。[注1]从略。战国里现举《楚辞·离骚》作例。《离骚》开头的两段只105字,双音词有“高阳、苗裔、皇考、伯庸、摄提、孟陬、庚寅、皇览、初度、嘉名、正则、灵均、内美、修能、江离、辟芷、秋兰、年岁、木兰、宿莽”,有40字,约占五分之二。[注3]《战国策》是散文,和《左传》等近似,双音词少。[注4]我国古代医学书是个丰富的宝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引古书277种,主要是从战国到明代的书籍。[注5]现看谷部目从胡麻以下73种中单字的单音词只19种,只约四分之一。许多从古以来就是单音词,如黍、粱、粟、酒已见于甲骨文,麦、豆[古用菽(尗)字]等都成为复音词。至于菜(瓜类)部、果部、木部等里单、复音词比例大致和谷部内的比例相近。里面许多单音词商周时甲骨文、金文等已有,如麻、饼、稻、粥、(糟)糠(康)、酱、韭、瓜、李、杏、桃、栗(枣、梨见周代等古书)。柏、桐、柳、桑等,特别是《说文》和古文献里保存秦代以前单字单音词更多。另外如盐碱(硷)等也是从古有之的。但也有个别单字或单音词是后来产生的,除去改名的不算,如“豆”原叫“菽”,“醋”原叫“醯(xi)”,“糖”本作“”,“糕”本作“餻”都见于西汉时代杨雄《方言》,本作“饧”,见西汉《急就章》;如粽,见于宋代初年的《说文新附》。总之,科技术语越到近代、现代在汉语里是复音词越多。[注6]汉代到唐代初年和春秋战国间语文有近似处。即韵文、赋、骈文里双音词特多,散文里特少,特别中唐以后韩愈、柳宗元提倡所谓“古文”,学《书经》、《左传》、《史记》等,把四字六字的语词对偶都删去,双音词特少。现只举唐初王勃《腾王阁序》为例,如故郡、新府、三江、五湖、蛮荆、瓯越、物华、天宝、龙光、牛斗、人杰、地灵、星驰、台隍、夷页、宾主、(东南)、都督、(阎公)、雅望、棨戟、(宇文)、(新州)、懿范、襜帷、(十旬)、休暇、胜友、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武库、家君、(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这些双音词,只在一段148个字30句话里;差不多50多个双音词,占字数的三分之二,每句话将近有两个双音词。就因这篇是赋、骈文对偶的关系。[注4]韩、柳提倡“古文”,“复古”,叫“文起八代之衰”,就是反对汉魏六朝的诗赋骈文,也反对掉双音词。韩、柳文章尽是单音词,学《书经》《左转》《史记》等,这种文件一直到清代末年,基本上到了“五四”运动前。但是另一条路线,不走“古文”,而走“白话”,那就是唐代、宋代的小说、“语录”等,因为是极接近口语,语言音节简化,所以双音词就多了。比如宋代刊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见刘复等编《宋元以来俗字谱》书前影印的一页,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翻印)的一页里,约150字,但有20几个字看不清,约有“行程、行者、当日、起行、法师、谨慎、已(以)来、白衣、秀才、正东、和尚、万福、西天、取经、合掌、贫僧、奉敕、东土、众生、佛教、生前、遭难、此迴(回)、如何、(得知)”约24或25个双音词,可能占三分之一左右。元代《水浒传》“武松打虎”一小段里[注7],复音词有“那个、大虫、地下、和身、半空(里)、下来、冷汗、那时、扑来、背后、前爪、腰胯、起来、一边、半天里、起个、霹雳、山冈、铁棒、虎尾、倒竖、原来、只是、提不着、气性、先自、没了、一半、一声、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平生、气力、下来、听得、籁籁地、那树、劈脸、定睛、枯树、那条、两截、一半、手里”47个,另外还有10来个重复的。这一段约300来字,即复音词占三分之一还多些。明代《薛仁贵跨海征东白袍记》第1页(见《俗字谱》开头影印)有“新刻、出像、音注、薛仁贵、跨海、征东、白袍、上卷、金陵、书坊、富春堂、开场、西江(月)、一段、新奇、故事、羽省、驰名、腹中、正是、华筵、四座、惊动、五灵神、一本、传奇、诸人、君臣、夫妇、今日、般(搬)演、一回、般(搬)动、(沁园春)、昔日、仁贵、博览、古今、父母、柳氏、招赘、美满、和谐、不料、高(补)丽(国)、葛苏文、机谋、刺诗、辱骂、唐君、苦练、辽兵、(不听)、梦中、详论、举鼎、功勋、朝廷、黄榜、军(兵)卒、(张)仕贵、好心、毒意、忠良、埋藏、营中、察(查)探、原因、白袍(将)、刀鞭、(定)输赢”。几乎都是多(双)音词,约占80-90%。清代《红楼梦》第三回[注8]有“黛玉、一一的、答应(着)、忽见、一个、丫鬟、老太太、那里、晚饭、王夫人、携了、黛玉、后房门、后廊、往西、角门、一条、南北、甬路、南边、倒座、小小、抱厦厅、北边、立着、一个、粉油、影壁、一个、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屋、王夫人、笑指、黛玉、这是、凤姐姐、屋子、回来、(往)这里、找(他)去、什么、东西、只管、就是(了)、这院、门上、几个、总角、小厮、垂手、侍立”。几乎句句都有几个多(双)音词,比《白袍记》还多,在文字里约占90%左右或以上。清代雍正、乾隆年间刊的《儿女英雄传评话》第四回中一段复(双)音词带虚词尾及词组的有“女子、说道、这块、石头、(何)至于、闹的、这等、马仰(、)人翻、张三、手里、拿着、镢头、看了(、)一眼、接口、怎么、(这)家伙、这么、问(得)动、打谅、顽儿、女子、跟前、那块、端向(了)端相,……”每句中尽是复音词,比《红楼梦》还多,约90%以上[注9]。这几乎是现代普通话的最后来源,极接近于口语。“五四”运动以来的白话文,则是现代书面上的普通话了。如鲁迅在1925年写的《论“费厄泼赖(fair play)”应谈缓行》里的一段有复音词“听说、刚勇的、拳师、已经、倒地的、敌手、(实)足使、我们、楷模、以为、尚须、附加、敌手、斗士、之后、自愧(、)自悔、尚须、堂皇地、报复、当然、无不可……”[注9]比“五四”以前所占分量更大。毛泽东同志《矛盾论》第一段说:“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见《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137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又如他在1963年9月写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第一段:“我国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起,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共一百零五年的时间,全世界几乎一切大中小帝国主义国家都侵略过我国,都打过我们,除了最后一次,即抗日战争,由于国内外各种原因以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告终以外,没有一次战争不是以我国失败、签订丧权辱国条约而告终。……”(《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848页。)《矛盾论》是哲学理论研究的文章,术语多,复(双、多)音词极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篇文章是政论的,复音词也不少。这都是现代的和当代的白话文的典范。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汉语里越古单音词越多,越到后来,到现在,复(双、多)音词越多。现在发展复音词,就符合汉语语词发展的趋势。虽然宇宙间事物发展不平衡,不能笔直,如解放前旧社会书报里古汉语化单音词“兹、闻、此、云、之、乎、者、也”还不少,所谓“公文”里“等、因、奉、此”成一套,而解放区书报则是白话化。现代汉语里多音词常占大多数。蔬菜水果里如萝卜、胡萝卜、白菜、菠菜、白薯、芋头、香蕉、苹果、橘子等,有些是外国出产而我国译音的,如葡萄,来源于古波斯语budaw,《史记》写作蒲陶,《汉书》写作蒲桃,后造专用字葡萄。萝卜、菠萝等也是音译。萝卜《尔雅·释草》作“芦萉”,中古语音转为“莱菔”,近代转为萝卜。清代郝懿行《尔雅义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都这样说(见《清经解》卷1270,318页中栏第7册《尔雅义疏·释草》,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本;又李时珍《本草纲目》第3册1615页菜部26卷“莱菔”条,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出版)。还有汉语单音词转变为复音词的,如先秦古书“瓠”转为“壶卢”,又写作葫芦。也见《本草纲目·菜部28卷》第3册1692页。这也好象先秦以来的“孔”,近代以后变为“窟窿”。这都象两个字给一个字拼音似的,不过上古时可能有复辅音,后世变为多音词。现代普通话里的多音词常常增加词尾虚词。名词多加“子”、“头”、“儿”等,如屋子、桌子、石头、砖头、末儿(粉末)、垫儿等;动词加“着”,如“走着”、“写着”,又加“上来”、“下去”等,如“走上来”,“走下去”等,形容词、副词加“的”、“地”等。个别词组把双音词压缩成了单音词,如“机器”在“录音机、电视机”压缩成“机”;“氧气”在“氧化铁”、“氧化铝”里压缩成“氧”,这有些象“体制改革”说“体改”,“瓦特”说“瓦”,免得名称太长,不方便;所以“电子计算机”有说“电算机”,也有说“计算机”的。这是在特定条件之下,主要是在词组之内。氧、氢、氮等在清代末年还意译作“养气、轻气、淡气”等,氧、氢、氮等是从意译里造出来的。二、以音译为主,意译附括号注原文拼音,逐渐过渡到音译。音译好处是较准确,科学性强,也是名从主人,国际性强;便于科学化、国际化。还有更大的好处是快速,能最大限度地吸收新的外来词汇,现在国际上每年新术语以几十万计。周有光同志在研讨会上《漫谈科技术语的民族化和国际化》的文章里,指出日本国现在快速吸收外来术语就是音译,不然按意义翻译赶不上。缺点就是暂时不懂,习惯了慢慢掌握。我国术语先音译后改意译的不少。清代末年说“德律风”telephone,后改“电话”,“五四”运动时讲democracy和science,后改民主与科学。学英语说“仆役boy”,后改“服务员”。打球、踢球说pass后说传递。现在莱塞laser译“激光”,盘尼西林译青霉素,维他命译维生素。这样容易理解。但权衡利弊,仍是音译较好。意译可暂时附注原文拼音,适当过渡到音译。音译中特别是许多人地名已很习惯,而且家喻户晓。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牛顿、瓦特、爱迪生、莫斯科、华盛顿、纽约、伦敦、巴黎等,好多人都熟悉会说。其实音译,三千年来不断有之。如西周青铜器《虢季子白盘》有“犹”、《诗经·大雅·六月》也有。春秋《左传·定公4年》等有“勾践、阖庐、夫概、夫差”等。《尔雅·释天》干支的甲说阏逢、乙说旃蒙、丙说柔兆……子说困敦、丑说赤奋若、寅说摄提格等等。郭沫若同志《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讲是从古代巴比伦星座译音而来[注1]。《释地》有昭余祁、医无闾、珣玗琪、昆仑虚、邛邛岠(巨)虚等。西汉《史记·匈奴传》、《汉书》也有,匈奴即后来被汉武帝赶出中国,到中欧成立的匈牙利帝国。始祖名“淳维”,有马名“[jué tí]”、“[táo tú]”,王叫单[chán]于,太子叫冒顿,妻后叫阏氏[yán zhí],还有左右谷[lù]蠡王等等。又有《朝鲜传》。朝鲜国传在《后汉书》叫《高勾骊传》,后来叫高丽,都是音译名称。少数民族各种名称音译的很多,姓氏如拓跋、慕容、乞伏、秃发(髪)、赫连等等[注10]。唐代,光佛经音译的就极多,如阿弥(无烦恼)、南无(nāmó敬礼)、波罗密(到彼岸)、涅盘(槃)(灭度)等。唐宋以后,海运大通,音译更多,不胜举例。[注10]这些音译词,在汉语里一般是多(双)音词。实际上各国各民族的语言里都有外国外族语里的词。不只我们汉语里有外来词,外语里也有汉语的词(当然更不只国内少数民族语了)。如“茶”在英(包美国)、法、德、西、俄语里都有。英语、法语作tea,德语作tee,西班牙语作té,日语作tya,都是“茶”的古代汉语语音,俄语作Haй是近代汉语语音。其他如“丝”,英语作silk,是古代汉语语音,或再有变音。“纸”日语kami,沈兼士先生说是古汉语“简”的变音,也是义通换读[注11]。三、选用通用汉字,不用生僻字和新造汉字。十年前国家标准局规定哩、呎、吋是不规范的,要使用英里、英尺、英寸等,这是正确的。国家现在各方面都要求规范化、标准化,对于汉字的字形要求标准,对字音、字数也都要求标准,国家技术监督局的作法是正确的。汉字本身的规律和规范是一字一音,呎、吋等是一形两音,是不规范的,过去如“”读作图书馆三个音,是不规范的,到现在也没成为正式的文字。1985年后,我们讨论过化学元素字106至109号的可不造字,也是正确的。又如动物名称“鹂鹋”(emu)是澳洲一种象驼鸟的动物,是当地语言的名称。也可考虑改译,如“而苗”等。汉字本来有这两个字,古书用鸸于鸸,指燕子,见《庄子·山木》,鹋是另一种鸟名,见《玉篇》,都与今义不同。四、有些原造字或原用字的字形或读音复杂难记,难学难用,可以考虑修订。这类例子如氨、铵、胺分阴、平、上、去三种声调;氰、阳平,读“晴”,腈读“精”,不读“晴”。有些化学专家和教师记不住,更不用说学生。氨等三字可否都读阴平,它们在书面上字形已经有区别,说话时有上下文也可区别(过去实际上已如此了)。过去锡在《普通话异词审音表》规定读阴平,但后来硒也读阴平;不能区别,1985年后曾建议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把锡改读阳平,以便区别。但审音会对专名尚未多作审定。我个人考虑,如仿氨三字例,暂时不区别两字同音也可以。以上请读者指正! [注1]甲骨文、金文参看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和《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6年重版。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全8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出版。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全3册,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拙作《殷虚书契前编》等释文,1941年等稿。[注2]关于十三经的参看《白文十三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十三经注疏》上下两册,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清代阮元、王光谦《清经解·清经解续编》12册,上海书店,1988年影印。关于《说文》,参看清代陈昌治刻本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77年影印,《说文解字段注》,成都古籍书店,1981年影印,《说文解字访林》全20册,中华书局,1988年影印。[注3]参考清代蒋骥《山带阁楚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注4]暂参清代吴楚材等《古文观止》,中华书局,1981年版。[注5]参看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年版。[注6]参看《辞海》合订本,中华书局,1948年再版。又1979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注7]见《水浒全传》,人民出版社,1973年重印本,273-274页,23回。[注8]见《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4版,23页,末段。[注9]所引《儿女英雄传评话》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239-241页。又《论“费厄泼赖(fair play)”应该缓行》,见鲁迅《坟》,22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注10]《史记》、《汉书》等见《二十五史》全1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编,1986年影印出版。[注11]见《沈兼士学术论文集·汉字义读法之一例》,中华书局,1985年版。 相似文献
9.
一、序言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中获得的科学技术知识,通过大量标示科学概念的术语表达出来和进行传播与交流。随着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新术语不断大量涌现。科技知识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作为其信息载体的科技术语应具有国际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我国科技术语的统一与规范化工作[1-8]。近年来,不少文献对科技术语学和名词审定工作进行了探讨[9-28]。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科技术语的国际性及有关问题,迫切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4、34]。本文拟对术语国际性的一般涵义,汉语科技术语订名的各种方法,以及如何使汉语科技术语国际性好等方面问题,谈一些粗浅看法。二、术语国际性的一般涵义我国术语学家在介绍布拉格术语学派时指出:“国际性,即要求术语与国际上已通用的相应术语保持概念上的一致;在概念一致基础上,在不违反本民族语言的构词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力求词形与发音上也能与国际词接近”[20]。这是拼音文字国家术语国际性的内涵。我国科学家在谈到近代天文学名词的国际性时指出:“确定国际通用名词的汉语对应词,必须充分考虑我们民族语言的特点。使用拼音字母的国家或民族,往往将国际通用名词按本民族相应的语音拼出即成为本民族名词,这种音译法对我们是不适用的。汉字是方块字,每个字都有单独含义,音译出来常常使人感到莫名其妙。更重要的是汉语有非常丰富的语汇,有极强的表现力,能够用非常简练的语词来表达外来词的涵义。因此,我们赞成“涵义对应”的原则。“涵义对应”是指汉语名词应用所对应的外文词在学术上的概念一致,近乎于按名词的科学概念来确定汉语名词”[29]。这是汉语术语国际性的一种典型观点。我国有的语言学家在谈到术语国际性时认为:“我国在移植术语过程中基本上是采用意译法,这样便形成了同国际潮流背道而驰的局面。为什么没采用音译法?众说纷纭。很多人从现象上看问题,认为汉语不易接受外来语。我的看法与此相反。我认为不是汉语不易接受外来语,而是汉字不易接受外来语。汉字文章无词的界线,音译词夹杂其中,模糊不清,当然不受欢迎。如果实现了汉语拼音化,我想,汉语也完全有可能象其他拼音文字一样,大量吸收音译借词(起码在纯术语范围内),逐渐向术词国际化靠拢。”[30]这是主张用汉语拼音实现汉语术语国际性的典型观点。我国与这方面有关的科技名词审定条例和确立术语的原则与方法的文件,亦规定科技名词订名要与国际协调一致[31-33]。三、汉语科技术语订名的各种方法我国科技术语,从定名的特点和来源来看,可分“国产”和“外来”两类。而细分则有如下一些形成汉语科技术语的方法:[23、28、11、21、35、36]1.理据订名即根据概念内涵确定有汉语特点的简明术语。这种方法又称科学订名。如:指南针(compass),火药(powder),印刷术(printing),石油(petroleum),夏令时(daylight saving time),火车(train),飞机(airplane),衍射(diffration),阻尼(damping),激光(laser),电视(television)2.非理据订名这是一类随语言发展而约定俗成的术语。大多数物质专名都属这类。有些这类专名也是术语。如:树(tree),花(flower),头(head),心(heart),脑(brain),骨(bone),土(soil),石(stone),铁(iron),金(gold),日(sun),月(moon),星(star),天(sky),风(wind),光(light),电(electricity)3.意译这是根据外文含义译成适当的汉语术语。如:标量(scalar),矢量(vector),输入(input),输出(output),直拉法(Czochralski method)意译做得好,则成为上面提到的按概念简明订名的理据订名。4.直译即按外文词义逐词翻译而成的术语。如: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菜单(menu)(注:这是计算机科学术语)5.音译这是根据术语外文发音,用汉字标音译出。如:雷达(radar),马达(motor),休克(shock),伏特(volt)6.半音半意译这是音译加上汉语类词,或人名音译加上意译词。如:拖拉机(TPAKTOP),艾滋病(AIDS),欧姆定律(Ohm's law)7.音译兼意译术语定名既体现该词原文读音,而汉字又含有其概念的涵义。如:伺服(servo),台风(typhon),基因(gene),绷带(bandage)8.形译(象译)这是用适当的形状词译出而得到的汉语术语。如:丁字尺(T-square),工字钢(I steel),三角皮带(V-belt),乙形梁(Z-beam)9.借用日语这是直接采用日本汉字术语。如:物质 元素 固体 细胞10.按外文字母译这是直接采用外文字母作汉语术语。如:X射线(X-ray),A型星(A-star),O型圈(O-ring),α粒子(alpha particle)11.造新字这是过去对化学元素和某些难表达的概念订名的方法。如:氧(oxygen),氢(hydrogen),锑(antimony),熵(entropy)从汉字发展规律来看,现在一般不再采用此法订名新的术语。12.简称以外国人名表达的术语和长术语,有时用此法。如:摄氏温度计(Celsius'thermometer),格里年(Gregorian year),赫罗图(Herlzsprung-Russell diagram),崩越二极管(impact avalanche transit time diode)13.采用第一个字母这是采用外国人名的第一个字母构成术语。如:HR图(Hertzsprung-Russe11 diagram),B-A真空计(Bayard-Alpert gauge),E-W核(Edinger-Westphal nucleus)14.采用原文这是直接采用外文缩写词和外文人名。如:BASIC[语言],FORTRAN[语言],PN[结],DNA,MOS,Michelson干涉仪,W.L.Bragg[定律]四、讨论1.确立科技术语,采用上述哪种订名方法才好?在我国改革开放向前发展的形势下,对汉语科技术语订名,如何才会更适宜、社会效益才会更好?这是当前我们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和术语学研究,应当考虑的问题。对此我个人认为:首先,应当全面考虑术语特性,从而确定恰当的术语。应考虑的术语特性概有科学性、系统性、单义性、简明性、汉语特性、国际性、科技语体特性;审定科技术语时还要考虑现实性(约定俗成)[20-28,31-33]。其次,要使一个术语具备所有上述特性,常常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各特性间常是相互制约的、有矛盾的。根据概念内涵订出“名符其义”的术语,是首要一点,其余各点也应适当加以考虑。有时为了有利于某个方面,订名时可适当侧重该方面一些。其三,对已惯用的术语,除十分不妥时,一般不宜轻易改动,否则不利于统一。2.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国际交流口益加强,术语的国际性显得愈来愈重要。如何使术语的国际性好,是个复杂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探讨一些可行的规则,是解决办法之一;对具体术语进行具体分析、深入研究和妥善订名,是解决办法之二。为适应这项需要,我个人认为现在汉语科技术语的国际性应包括如下三点:(1)概念内涵与国际一致。不能我们指的是甲,他们指的是乙。这样,无论是撰写学术论著、进行学术交流,还是开展外贸、合资经营,都不致误解、产生差错和贻误大事,以致造成损失。(2)尽可能订出有利于国际交流的术语。从这点来看,适当采取“用原文”和“音译”订名方法,可能有一定好处。因为音译术语无论对把汉语译成外文,还是对外国人听汉语,都是方便的。(3)相应国际术语的改变和不同表达,必要时汉语订名宜做适当变动与之对应。如计量学单位的词头毫微(milli-micro)变为纳诺(nano-),微微(micro-micro)变为皮可(peco-)[37]。再如对应同一概念的ergonomics和human factor engineering,中文订名宜为工效学(又称人因工程学)[35、40]。3.我在这里谈到的音译术语,实际上包括前一部分讨论的5、6、7各点。概括来看,音译术语订名方法运用于三方面:(1)求得读音与国际基本一致(且简洁),有利于国际交流,如马达(motor)[35]、基因(gene)、脉泽(maser)[38];(2)若以意译(或直译)表达则术语冗长,如:雷达(radar)、艾滋病(AIDS);(3)意译不好表达其涵义,如鲁棒(robust)[35]、伺服(servo)、喀斯特(karst)[41]。在开头使用音译术语时,宜加简短注释。多音节外文术语,不宜音译,音译后也会慢慢被意译淘汰,如盘尼西林即为青霉素所取代。4.随着科技发展,国外愈来愈多地用缩写词表达繁复的术语,如何订名缩写词术语,是个大问题。我国科技界对待缩写词采取了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全译、简译、缩写词加意译、用原缩写词等几种方法[28]。从有利于国际性角度看,适当采用原缩写词是个好办法。但应注意两点:(1)在文章开头用到缩写词时,应加注释,以便人们理解;(2)不宜大量引用,只能选些用途较广、比较稳定的缩写词,否则不便国内交流,造成新的混乱。在专业性较强的书刊和学术交流中,可适当增加缩写词的运用(以及可直接采用外国人名原文)。5.由于我国汉字是方块、表意文字,故在音、形方面不像拼音文字国家那样容易实现国际化。有的学者主张用汉语拼音字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实不敢苟同。因为使用汉字和以汉语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文化媒介的华语地区,除港澳台外,还包括新加波、日本、南朝鲜、海外华侨和外籍华裔的大群体,约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而且目前在全世界非华裔人口中,正在形成学习汉语的热潮,汉字、汉语的国际效用愈来愈大[39]。并业已证明,汉字即使在计算机和信息时代也很有生命力。此外,用拼音字母转写的术语,外国人还是不认识,我国人一般也不懂其涵义,如其那样,还不如直接引用原文(包括人名和术语)。五、结语当今,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如何改进汉语科技术语的国际性,使之有利于国际交流、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是个迫切需要解决而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但这正说明需要我们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我认为为了适应这项需要,除了科学订名时概念内涵与国际一致和相应国际订名的改变汉语订名必要时做适当改变之外,可适当采用一些音译术语(尤其对于某些缩写词)和直接采用一些缩写词术语。至于具体采用哪个音译术语和哪个缩写词,我想可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技术监督局领导下,在各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学科名词时,及有关单位制订术语标准时,认真细致地做好这项工作。从而为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更多贡献我们的力量。吴凤鸣同志对本文原稿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深致谢意。由于水平有限,文中可能有很多错误和不妥之处,希多加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0.
本人在《自然科学术语研究》1988年第1期上简述了数学、物理学、化学、植物学以及土壤学术语的溯源及其演变,引起了关心科技术语工作者的兴趣,特别是术语学界的关注。这里再仅就地理学、地质学术语的来源及演化作扼要介绍,以供广泛探讨。六、关于地理学名词的溯源“地理”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其含义是指地表的形态而言〔1.2〕,有些古籍中以“地”是天的对应概念而出现。最早在殷周之际,《晋书天文志》中的盖天说〔2〕,以及以大地球形理论为中心的浑天说〔2〕均属于此类。像《管子·形势解篇》就有这样的记载:“明主上不逆天,下不圹地,……。乱主上逆天道,下绝地理;……”〔25〕。《礼记·月令篇》:“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2〕。《周易·系辞》上也有:“仰天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上述地理概念〔3〕,在唐代孔达的《周易正义》中,做了明确解释,他说:“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八封歌中释“乾为天”,“坤为地”,“兑为泽”,“艮为山”,“离为火”,“坎为水”,“震为雷”,“巽为风”,显然,这里所说的山川水泽都是自然现象。上述所说“俯以察于地理”,即为山川原隰之理〔4,5〕。《汉书·郊祀志》也说:“山川,地理也”。东汉王充的《论衡·自纪篇》中:“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这显然把山河大地及其形态特点称之为地理〔1〕。我国典籍中记述地理概念及其演变的著作颇多〔26,27〕,主要有:(1)《管子》〔5,8,9〕,其中《地员》,《度地》,《数地》,《地图》等篇,总结早期人类对土壤、植物、水利、河流分布与演变等知识。(2)《山海经》〔5,10,11〕,包括《山经》、《海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其中以《山经》,又称《五藏山经》为重要,分别记述大山五百多座,记述内容有位置、高度、形状和面积,记述河流三百多条,包括河流流向、分水岭,流量变化等。是研究古代地理的重要文献。(3)《禹贡》〔5,1 0〕,是先秦时代地理思想的代表作品,分九州、导山、导水、水功、五服五章,是我国最古老的水文地理、山岳地理等论著,像九州划分原则,显示出我国古代自然区划萌芽的地理思想。(4)《尔雅》〔5,9,10,14〕是我国最早解释词义的博物辞典,其中《释地》、《释丘》、《释山》、《释水》四篇对地形、河流、地质以及矿物等都做精辟的解释。像《释地》中对地形分类,就以地理基本概念为基础。如“下湿曰阴,大野曰平,广平曰原,高平曰陆,大陆曰阜,大阜曰陵,大陵曰阿”;《释水》中分为滥泉、沃泉、酒泉、肥泉、粪泉、瀣泉、汧泉、埒泉等。(5)《水经注》〔15〕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466-527)编撰而成,为我国一部综合性地理著作,书中记述大小河流1252条,比原《水经》137条增加约十倍。作者在叙述每一条河流中,包括了河流的源流、主流、支流、流向以及河道所经过的山陵、原隰、城邑、关津和建制沿革等。书中还记述了火山、地震、地裂、山崩、滑坡、陨石、泉、瀑布、河、海、湖、陆地变迁,同时还包括农田水利以及矿产资源等。记述范围颇广,东北到鸭绿江,东到东海之滨,南至中南半岛,西到印度,西北到伊朗,黑海,北至大沙漠。我国地理思想的发展〔16〕,不仅在历代古籍中有大量精辟的描述,而在沟通东西方地理知识上也有过广为称赞的业绩。早在汉代,公元前138-126,汉代使者张骞(?—B·C 114)出使西域〔1,4,5〕到达天山西麓和锡尔河谷地带;399-413年东晋僧人法显(约337-422)〔17〕曾到达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和印度,并著有《佛国记》〔5〕;公元628-645年唐代高僧玄奘到达过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地,著有《大唐西域记》〔5〕。这些学者的游历及其论著,扩大了地理视野,丰富了我国古代地理思想,经他们创译的地理概念和术语,对我国地理学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1275-1295年意大利马可·波罗(Marco-Polo,1254-1324)〔1,4,5〕在中国游历近20年,遍及十余省区,在其《马可·波罗行纪》中,最早传播了东方,特别是中国的地理风貌、物产和文物知识。1405-1433年明代航海家郑和〔1,1,5〕(1371-1435)曾七次下西洋,横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沿途进行测量,编制了闻名的《郑和航海图》,这是十五世纪我国最详细的亚非地图,显示了当时我国学者掌握了沿海地区的地理知识。该图成图的指导思想是抛弃了传统的天圆地方说和华夏寰宇中心的旧观念,他以明确地理概念的术语,标志在海图上,这在航海史上留下了光辉之页。1582年来华的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Ricci Matteou,1552-1610)根据亚皮安(Peter,Apian)、墨卡托(Gerardus Mercotor)定向世界全图投影,编译了《万国舆图》(1602年)以及著作《测量法义》(1614)传来了比较系统的西方近代地图、地理知识,创用了一批汉文地理术语〔16〕。1847年,清道光丁未年出版的葡人玛吉士(Martins一Marquez Jose)著的《新释地理备考》〔18〕又名《外国地理备考》,该书作为海山仙馆丛书出版,书中把地理概念划分为文、质、政三等,综合论述了各国地理位置及物产分布情况。该书第一卷中,对地理概念解释为:“夫地理者,地之理也。盖讲释天下各国之地式、山川河海之各目”。包括内容较为广泛,其中有:《地球论》、《冰论》、《潮论》、《水论》、《原论》。《河论》、《地震论》、《火山论》等。其它像林则徐(1785-1850)的《四洲志》(1840年),魏源(1794-1857)的《海国图志》*(1842年),徐继畲的《瀛洲志略》(1848年)等作品,都是我国早期富有丰富地理内容的论著〔22〕。其中,应以英国伦敦会教士慕维廉(Muichead William,1822-1900)的《地理全志》〔18〕影响重大。他1846年来华,1852年以“地理”一词为书名,用汉文撰写了《地理全志》,由江苏松江上海墨海书馆印行,全书分上下两编,书中对地理概念做了明确的解释,指出:“天地理者,分文、质、政三等,乃地之理也”,所指“文”乃地文之意,属于自然地理范畴;所谓“质”见下一节《关于“地质一词的溯源”》;所谓“政”是指地理的政治区划,即世界地理之意。其中有《地文论》、《地势论》、《水论》等。同时,慕维廉还在1875年创刊的《六合丛谈》上发表了不少地理学方面的文章,诸如《地球形势大率论》、《水陆分界论》、《洲岛论》、《山原论》、《平原论》、《潮汐平流波涛论》、《河湖论》等,就在这批论著中,创用了一批近代地理概念的汉语术语,有的沿用至今。1869年在江南制造局内〔19〕,设立了翻译馆,组织中外学者翻译出版近二百种西方科技论著,专以“地理”一词命名者,尚未发现,属于地图、测量方面的则有《测绘海图全法》、《测地绘图》、《绘地法原》、《海道图说》、《平原地球图》、《八省测海图》等。1899年中国地学会创建人之一张相文〔20〕(1866-1933)在上海南洋公学讲授了地理课,1901年编写了《初等地理学教科书》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这算是我国学者最早自编的地理学教科书,发行200万册。1905年还撰写了《地文学》一书,在“绪论”中对地文学与地理学之间的概念做了精辟论述,他指出:“地文学者,地理学之精髓也。言地理必济以地文,其旨趣始深,乃不病于枯寂无味,而于他学科亦多互相关联,如天文学、地质学、动植物学、人种学、气象学、物理学、化学,莫不兼容并包,以为裨益人生之助……于以统合各科,而崭进于实用,此地文学所以为最重要之学科也,〔20〕。1909年发起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地学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20〕,并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地学专业刊物——《地学杂志》,从1910-1937年间,共约发表论文1600 篇,其中绝大部分是属于地理学范畴的作品,也有一批引进西方近代地理学思想的论文,诸如汗庭顿(E.Huntington)的《人生地理学》,开尔底(J.S.Keltie)和霍华茨(C.J.R. Howarth)的《地理学史》以及纽毕金(M.J Newbigin)的《近代地理学》等,创译了一些反映近代地理概念的汉文术语,为近代中国地理学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一些基础。嗣后(1934年),中国地理学会诞生,标志着我国近代地理学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8〕。英文“Geography”(地理学)〔21〕源于希腊文γη~(地)γρáω(描述)是人类作为其周围环境的认识而出现,因此说,地理知识是同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同是萌芽、发展。包括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科学的综称。自然地理学研究围绕人类社会的自然条件,即地理环境——包括地壳、对流层、水圈、土壤、植物界和动物界。早期古代地理学并不是一种科学体系,而只是人类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的初步认识,带有某些推断性、像中国、巴比伦、波斯、印度、埃及等古老文明民族和国家,都属于地理知识发祥最早的国家和民族。古希腊人在地理学的发展上有着光辉的记载,像荷马史诗中就曾留下反映地理学概念的记述。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哲学家毕达格拉斯(Pythagoras,约B.C.571-B.C.497)曾提出过地球球形说,泰勒(Thales,B.C.624-547),阿纳克西曼德(Anaximande,B.C.610-B.C.546),赫罗多特(Heroda tus,B.C.484-B.C.425)都对古代地理思想做过重要论述,其中亚里斯多德(Ari stote,B.C.384-B.C.322)的《论气象》对自然环境、海陆及其变迁,自然地理分布做过较为系统的论述。到公元前二世纪埃拉托色尼〔2,3〕(Eratosthones,B.C.276-B,C.194)在其论著《地理学概论》中第一次使用了Geography”一词,当时的含意即大地之意,因而,曾为西方地理学家誉为“地理之父”〔16〕。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时代的学者斯特拉波(Strabo,B.C.63-20)〔21〕发表了名著《地理学》〔21〕,称之为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欧洲、亚洲和非洲自然条件的地理志。全书共17卷,内容涉及整个地球理论和概念,创用了大量反映地理概念的术语,曾被译成许多种文字,在地理学发展史上颇具影响。著名古代天文学家托勒密〔16〕(Ptolemy,90-168)也曾发表过《地理旅行指南》(共8卷),门斯特(S.Münster,1489-1552)的《世界宇宙学》(共16卷)等著作,开创了地球表面图的先河。有力地推动了航行和旅行的扩大和发展。从而在地理学发展史上谱写出“地理大发现”的光辉篇章,地理学的视野,由局部各大陆逐步扩展到全球,把古代学者各自理解的局部世界概貌,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地理体系,从而揭开近代地理学的序幕〔24〕。*系由林则徐主持翻译的西方史地资料《四洲志》增补而成,1817年修订为百卷。Yη-(地)和λσγοξ-(学说)并凑而成〔1〕。中世纪转为拉丁语geologiam,出现在1344年出版的《philobiblon》一书中,当时只是哲学上的用词,没有任何地质、地球的含意,1603年在波伦亚博物学家的一份遗稿上出现,Goologia一词,似乎与地球概念有了点联系,1661年,在一位博物学家R·罗维尔(Lovell)的《矿物通史》中,把“Geo1ogia”作为矿物学的一个分支,1663年皮尔逊(Pederson)翻译有关地震论述中,把“Goo1ogia”词作为与地球的力相关,1687年E·瓦尔林(Warren)和F.谢萨(Sessa)分别用英文、意大利文出版了标题为“Geologia”的论著,书中为这个词下的定义,是讨论地球及其影响。当时使用不广,未能作为欧洲语言被采纳〔2,3〕。英语“Geology”一词第一次出现在1735年马丁的《哲学纲要》上,其含意是:从自然科学角度来考察地球上所有的水陆部分和物产,诸如:矿物、金属、石块等等:书中并把其含意分为两部分,(1)论述陆地的自然地理学;(2)论述地球的水体部分和一般特性的水文学。他把地理学又分为特殊地理学、矿物学、描述植物学和动物学;他指的矿物学更是广义的大概念,包括泥土、矿砂、化石、矿物、金属、石块及生物遗骸等。马丁的这种分类思想在十八世纪中期是具有独创性的,可以说,他为“Geology”一词作为现代地质学概念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3〕。当时也有一些学者认为Geology应是论述地球的性质、构造、各组成部分和产物。这就越发接近地质学现代概念。后来,在马丁的《哲学基本原理》一书中,又被定义为研究“地球的总学说”。1736年在《不列颠词典》第二版仅作为补遗条目列入书中,没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其解释是“有关地球的专题论述”。1755年“Geology”一词正式编入S.约翰逊(Johnson)主编的《英语词典》之中,并以马丁的定义为准,其解释是:“地球的总学说,地球的状态和性质的知识”。1764年在《实用英语词典》中基本上是完全接受马丁的定义,但只是特别强调它的自然性〔3〕。1778年,法国学者赖克(Jean.Andre Deluc,1727-1817)在其论著的序言中拟用“Ge1ogy”一词表示地球科学概念,但因认为当时尚不够成熟,仍然采用当时流行的“Cosmologie”一词,而在注解上作了如下的说明:“我在这里使用Cosmologie-词的意义,只是指地球的知识,不是指宇宙的知识。在指地球知识时,Geologie(Ge-ology)一词,应该是一个更合适的词,但因这个词尚未被人们普遍使用,我也未敢使用”。第二年,该书出第二版时,见到索修尔大胆使用了“Geologie”一词,他也立即采用。瑞士学者索修尔〔4〕(Horace Benedict de Saussure,1740-1799)在1779年发表《阿尔卑斯山旅行记》时,首次使用了这个词表示地球科学概念。索修尔自幼喜爱登山漫游,经常出没在日内瓦山,采集标本,1762年受聘于日内瓦科学院博物学教授,一生曾14次攀登过阿尔卑斯山,历经艰难险阻,以他惊人的毅力和旅行家的洞察力,终于完成了对阿尔卑斯山的系统考察与研究,并于1794-1799年完成了《阿尔卑斯山旅行记》的撰写,全书共为四卷,书中对阿尔卑斯山的地质构造,冰川分布及其活动情况,做了系统论述。在第一卷中,他使用Geologie一词,虽然仅限于地球科学的纯理论概念,而在三、四卷内,其定义就完全接近现代地质学的基本概念〔4〕。英国爱丁堡火成论学派的代表人物郝屯(Hutton,1726-1777)在1785年发表其名著《地球理论》时也曾使用了“Geo1ogy”这个词,而他的对手弗莱堡学派、水成论的创始人魏尔纳(A.G.Werner,1750-1817)仍沿用德文Geognosie(Geognosy)这个词来表示地球学科的总称,“关于地球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定义〔4〕,并以“Geognosy”一词为名,开设专题课程〔4,5〕,招来欧洲各国地质学家来弗莱堡听课。像布赫(L. von,Buch,1774-1852)和洪堡(A.von.Humbolot,1764-1859)等著名地质学家都曾听过他的讲演,成为他的得意门生。关于Geognosy与geology一词在含义上演变,下面再另做探讨。1810-1813年《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版,“Geology”一词就有五种不同含义和解释。1830-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ch.Lyel1,1797-1875)名著《地质学原理》问世止,历经半个多世纪,“Geology”一词的定义概念基本统一,以近代地质学的理论方法,为学坛广泛理解和使用,从而地质学作为自然科学一门独立学科,立于众学科之林。在探讨“Geology”一词的来源与演变,必然要涉及它的同义词“Geognosy”,这是饶有趣味的史话,据已有资料,顺做概要论述。关于德反“Geognosie”,英文“Geognosy”,俄文“Teоднозчя”术语〔25〕,这是在地质学发展初期,特别是在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初,曾表示地球科学之总称,似可作为“Geology”的同义词,但各家的定义确各不相同,水成论者魏尔纳在1876年的一次讲演中专门对“Geognosie”,(Geognosy)一词做过论述,他认为“Geognosy”是论及整个固体地球及其分布的岩石、矿物物质成分、结构和组成的学科,应作为整个地球知识的总称。他专门开设了以Geognosy一词为题的专业课,就是要给学生以地球科学的纯粹理论,绝不包括空洞的推测和臆想在内,而强调从实际观察得来的地质事实,着重于地球本身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在德文《地质辞典》的解释中,认为这个术语是德国地质学家费希尔(Fuchsel,1722-1773)最先提出,他是用希腊文拼写而成,表示地球知识总称,由于他在建立地质系统的基本概念上有突出贡献,他的观点影响较大。英国出版的《地质辞典》中对“Geognosy”的解释,大致与魏尔纳论点相近,强调仅限于地球纯理论范畴,专指地球物质组成和结构,不包括推断和臆测,而对“Geology”一词则认为是两者兼而有之,既包括地质事实,也包含理论推测在内,这正是两个术语在概念上的区别。苏联1978年出版的《地质辞典》中则认为(Geognosy)“Гeотнозчя”一词是魏尔纳1780年提出,是在狭山范围内,对地球做经验性的描述,在十九世纪中叶逐渐为Geology所替代〔28〕。我国关于这个术语的汉语译法,正因上述资料来源不同,理解不一,译法各异。1957年中国科学院编译出版委员会名词室编《综合地质名词》中,则译为“记载地质学”,而在l970年出版的《英汉综合地质学名词》中译成“记录地质学”。1958,1965年地质部地质书刊编辑部编订的《俄华简明地质辞典》中译为“记载地质学”,“地球构造学”〔25〕。根据上述资料,我认为:(1)“Geognosy”按其命名的含义,一直有其明确概念,符合术语学原则〔29〕,似不应为“Geology”的同义词,而应以曾用名逐步淘汰;(2)建议译为地球物组学或译为地球组构学,专以表示记述地球物质成份及其内外组成、结构的学科。综观上述,从探溯“Geo1ogy”一词的来源、演变及其发展,充分反映了地质学本身的发展历史,从而使我们领会到,一个术语的探源和追溯,似乎就是在研究一个学科的思想发展史,确有其丰富的学术内容。汉语“地质”一词出现在我国科技文献的年代,同样有着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在八十年代以前,一般都以为是从日本引进的,其根据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期,1903年曾在《浙江潮》上发表《中国地质略论》,因此,就认为这是“地质”一词首次出现在中国文献上之时,1983年日本弘文堂出版的《科学史技术史事典》〔5〕中“地质学”一条目中,仍说:“把geo1ogy译为‘地质学’是日本人箕作阮甫”所创。而没有说明时代。七十年代末期,一个日本代表团来华访问中,一次有我国地质学史专家参加的座谈会上,一位日本学者曾提及汉语“地质”一词是从中国引进的。其根据是:1859年日本安政六年,日本引进了在中国出版的《地理全志》,其下编就专有“地质论”之《地质志》一节,“地质”一词就从此而来;并说,该书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传播地质学知识起过启蒙作用。从而,引起我国地质学专家的关注。地质出版社李鄂荣在主持编纂《地质辞典》过程中,查阅过大量文献,并对《地理全志》做过系统考证,其研究成果曾在全国地质学史学术讨论会上宣读过,其论文发表在1986年出版的《地质学史论丛》(一),题目是《地质一词何时出现于我国文献》〔6〕。笔者1983年在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地质学史专业课时,对“geo1ogy”及汉文“地质”一词概念的演变及其来龙去脉有着浓厚的兴趣,查阅过部分资料,并在《地球》杂志1983年第4期上发表短文《Geo1ogy一词的由来》。按照李鄂荣报告提供的线索,也阅读了《地理全志》,书中确实包含有许多近代地质内容,可惜了解此书的学者太少了,因而没能在发展我国地质学中起到应起的启蒙作用。英国传教士慕维廉〔7〕的《地理全志》下卷共十卷,其卷一“地质论”共分六节,其中《地质志》就是阐述地质概念的主要章节,也是在汉语文献出现“地质”一词最早的文献。书中指出:“夫地理者,乃地之理也。察地之土分文、质、政三等……,所谓质者,即地质之意,系地球之形质、以至盘石……地层的层系及其中所载生物草木之遗迹,海底之变迁等”。1873年玛高温口述,华蘅芳笔译的《地学浅释》〔8〕卷一“总论”中也论述有“地质”一词的近代科学概念,有其一定影响。从此,在近几十年过程中,虽然涌进了一批又一批外国地理、地质旅行者,探险家,以各种不同身份和目的,在中华大地上进行过大量地质考察和调查〔26〕,所获得的资料,基本上都是带回本国,以外文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截止在上一个世纪末,尚末发现使用汉语“地质”一词的文献。仅在1902年清朝管学大臣张百煦主管京师大学堂年代,计划设置六种部门,其中在格致科内设地质门〔9〕,而仅在文献上出现“地质”一词,实际开设地质门,晚于1902年。1903年鲁迅以索子笔名发表了《中国地质略论》,这是中国人以“地质”一词为书名的第一部论著,影响深远〔10〕。1906年顾琅、周树人发表《中国矿产志》〔27〕一书,一些章节都涉及地质学及其含义;1905年中国最早的地学学术团体——中国地学会的创建人张相文编撰的《最新地质教科书》,可算我国第一部地质学教本,该书主要是根据日本地质调查所专横山又次郎的《地质学》编译而成,同时也吸收有关国外地质资料,全书共为四册,1909年由上海文明书局出版〔12〕。1909年11月14日北洋大学采矿系美籍地质学教师德瑞克(N.E.Drake)专门做了《论地质之构成与地表变动》〔13〕学术报告,后由王世美、耿北栋笔译成文,于1910年发表在《地学杂志》第1期上,同期上还有直隶省知矿师邝荣光的《直隶省地质图》〔14〕,同年我国近代地质学创建人章鸿钊〔15〕发表了《世界各国之地质调查事业》一文,从此“地质”一词,就以其近代科学概念,为我国学坛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辛亥革命胜利后,就在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矿政司内,专门设置地质科,任命章鸿钊为第一任科长,并发表了《中华地质调查私议》〔15〕和《地质调查咨文》〔15〕。从此“地质”一词才进入国家政府的建制机构,成为繁荣国家经济,增强国力的重大事业。1913年建立的中国地质研究所,成为我国第一个培训地质人才的学校,1916年毕业的22位学员,其中一些人早已成为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1922年中国地质学会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地质学走向发展的新阶段〔22〕。从“地质学”一词含义的演变与发展历史,使我们对这个古老学科的认识更加深化,其传统的定义应该是研究地球的组成、构造及其历史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及矿床的形成规律和顺序;研究自然地理条件的交替和有机体在地球上的活动史〔1,17,23〕。地球是人类活动的舞台,地质学在人类生存、生活、生产实践中,不但有其重大经济意义,而对人类认识自然、了解地球的起源、发展历史以及人类自身的进化,更具理论上的价值,特别是当前人类面临人口、资源、能源和环境保护等重大课题的解决,更有赖于对地质科学认识的深化〔18,19,24〕,因此,对地质学一词的溯源,正是服务于对当代地质学的研究,进而对整个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类文明的建设都是有意义的工作。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特点是什么呢?概括地说,那就是强调对地球作为一个地球系统做整体性研究;同时,在研究方法论上,更趋于综合化,即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定量与定性的结合,海陆交替互为补益,建立起一个各层圈间,各子系统间的统一体系,构成一个相互联系,互为作用的研究模式,更有效地解决面临的众多课题,造福于人类,促进自然界的和谐发展〔20,21〕。 相似文献
11.
名词术语的缩略化是各种语言文字的普遍趋势。缩略化的优点是简洁明了,便于书写和记忆。作为一种信息,缩略化的名词术语有利于信息的记录、传输、存储和检索。西文的缩略化有其简便之处,即取其每一字的起始字母,即可组成缩略语。其中许多缩略语已为公众普遍接受。中文的缩略化则需从名词中取少数字组成,若选择适当意义明确不易误解,也可为群众接受。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中相当一部分名词术语源自西文,其中许多缩略语已成为习用。在这些缩略语中,一部分可以音译,如TACAN为塔康、LORAN为罗兰等;一部分可以意译,如LASER为激光等;但多数西文缩略语很难找到对应的中文缩略,有些缺少元音字母无法音译,若将全部中文对应词写出又嫌太长。因此作者建议在名词术语中保留西文缩略语,这也符合汉语拉丁化的大方向。电子学名词共约5300多词条,其中有缩略语的约400余条,占8%弱。作者就电子学名词中,音译缩略语和意译缩略语以及不需译的缩略语作了分析比较,并对今后处理此类词语的工作方向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语言文字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为了使用和推广规范汉字,我国政府以及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先后颁布了多项规定,如《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简化字总表》(1986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年)、《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1992年)等。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间科学技术交流的需要,科技名词也应该规范化和统一。为此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全国名词委”)已公布了数十个学科的规范科技名词。规范汉字和规范科技名词均具有权威性,我们都应该按照要求,认真使用。但是,在规范科技名词的使用中,我们发现个别规范汉字与规范科技名词之间存在某些矛盾。如全国名词委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中的“内眦”用了异体字“眥”。上书“趾”中的“”字和《医学名词》(第4册)中“癫”的“”字,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都没有收录。有的权威性工具书中的科技名词也不规范。如《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还在推荐使用“植物性神经”(正确的应叫“自主神经”)等不规范科技名词。尽管这些问题不是很多,还是应该引起重视,给以认真对待和分析,并尽快合理解决。在此,我们谈几点看法。一、从事规范科技名词工作的人员应熟悉有关语文知识在不影响科学概念和内涵的前提下,科技名词的规范化完全应该执行我国政府和有关单位、部门颁布的各项有关语言文字规定,服从和统一于规范汉字。但是,全国名词委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用了“内眥”,其“眥”字为30多年前已经淘汰的异体字,显然应该改为“内眦”。[1]像这样的差错可能反映了参加审定规范科技名词的个别专家和编校人员对有关的语文知识还不够精通,因而未能正确使用。规范汉字是所有科技编辑及从事术语工作的专家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有了非常扎实的基本功,才可能在工作中尽量减少差错。另外,在审定规范科技名词中如能聘请语文方面的专家参加某些环节的工作,可能有利于更加严格地把好文字关,确保其高质量和高水平。二、规范科技名词应与规范汉字的调整保持一致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将15个过去作为异体字的改为规范汉字,其中包括“骼”和“黏”字。那么,相关的科技名词应作相应更改。某些权威性工具书如《辞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解剖学》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生理学》中使用的“骨胳”,今后完全应该改用“骨骼”。《人体解剖学名词》就是用的“骨骼”。[2]由于《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黏”作为异体字,故过去在表达“黏”的概念时均用“粘”(nián)字代替,常用的如“粘膜”、“粘液”等。既然“黏”字已成为规范汉字,现在该用“黏”字表达的科技名词就不应该再用“粘”字了。[3]“粘”字有2个读音(nián和zhān)、4个义项,若再以“粘”代替“黏”字,不仅名不符义,易造成概念混淆,而且读音也感到很不方便。所以,现今沿用的“粘膜”、“粘液”均应修改为“黏膜”、“黏液”,以与规范汉字保持统一。此外,对同一生物组织结构,全国名词委公布的《生理学名词》订名为“髓袢”,而《组织学名词》却订名为“髓襻”。按《现代汉语词典》,“袢”同“襻”。既然如此,上述两个学科应协商共同选用其中的一个名词。[4]三、汉字规范化也要适应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事物、新概念、新名词不断涌现。汉语在科技名词的创造上具有极大的潜力,它能表达深刻的哲理性思想,反映和传播各种精细微妙的知识。由于有关规范汉字的若干规定多数是10~30年前制定的,在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规范汉字在组构和表达科技名词方面,难免与目前有不协调或欠妥当之处。如神经病学名词“癫痫”与“癫”的应用问题,“”(jiān)与“痫”(xián)字读音不同,但两者的释义无大的区别。50年代及60年代初期,多数医学专业书采用“癫”,以后又多用“癫痫”。但人们的口语中一直习惯使用“癫”。1995年,全国名词委神经病学名词审定组根据有关专家的意见,经过反复慎重的研究,将“癫”作为规范名词,使其文字读音与口语相一致。又如“趾”与“拇指”为两个不同概念的名词,在人体解剖结构中“”属足部,“拇”为手部。在《辞海》、《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中均收有“”字;《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医学》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解剖学)中分别录用“趾”及“拇指”作为两个名词;全国名词委公布的《人体解剖学名词》也分别有“趾”与“拇指”,还列出“长屈肌”和“拇长屈肌”等对应的肌肉名词。可见,“趾”与“拇指”是结构、功能和概念都不相同的两个名词,绝不能混为一谈。但是,《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未收录“”和“”字,甚至计算机汉语字库中也没有“”、“”字,使规范汉字和规范科技名词的使用中又产生了矛盾。因此我们认为,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也应不断作适当的增补和修改,以适应各种特殊情况,有利于规范汉字与规范科技名词更好地协调和统一。四、权威性工具书应带头使用规范科技名词我们在查阅权威性工具书时,发现其中有不少科技名词不规范。仍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为例。该书是1996年出版的,其中的“蹠骨”应为“跖骨”;该书将规范名词“自主神经”作为不推荐使用的名词,而相应的不规范名词“植物性神经”却作为词目;在“神经系统”的释文中用了“神经原”这一不规范名词,这里的“原”应该是“元”;它还将完全不同概念的“毛细管”与“毛细血管”两个名词混为一谈,更是不应该了。权威性工具书代表了我国的文化和学术水平,其社会影响极为广泛,在推广使用规范科技名词方面理应率先垂范,语言文字类工具书在涉及到科技名词时也应如此。《辞海》(1999年版)在修订时对科技词条进行了严格把关。先由从事该领域工作的有相当造诣的专家撰稿,再经过复审,最后由分科副主编,即该领域里既精通业务知识又擅长文字的权威三审,从而保证了高质量,也使科技名词规范化做得较好。这一做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加,蒙古语中的科技术语逐渐增多,规范和统一蒙古语科技术语的工作势在必行。文章提出了确立蒙古语科技术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还建议在蒙古语科技术语中使用蒙古语构词法的前缀和阴阳合写。引用外来语时应名从主人,约定俗成;音形相似,以形为主;音形相异,以音为主。 相似文献
17.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国科技术语》2009,11(1):16
云 cloud 悬浮在空中,不接触地面,肉眼可见的水滴、冰晶或二者的混合体。云厚度 vertical extent of a cloud云底和云顶之间的垂直距离。云高 cloud height云底距地面的高度。云状cloud form云的外形特征。包括云的尺度,在空间的分布情况、形状、结构,以及它的灰度和透光程度。 相似文献
18.
《天文学名词》审定工作初告完成。公布后置之广大使用者和科学术语专家们的案头,将可获得“用户再审定”。这里将不作评介。本文拟从名词选定工作中的一点个人体会,尝试对当前讨论较多的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在科学技术现代化中,科技名词的选定与统一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当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科学概念不断产生,导致了科技名词的数量不断增多。数量愈来愈多的名词的选定,能否做到善于达意,易于检索,便于传递,对于当前的科学教育、科学普及、国内外学术交流都将产生影响。这强烈表明实现科技名词规范化的迫切性。现在国务院批准公布了第一批经过审定的科学名词,标志着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迈出了新的一步。这种形势也使科技名词规范化的深入研究成为一项当务之急。名词规范化的研究,对我们来说,首先是汉名、译名、以及新名和原名的选定原则的研究。这无疑是一项难度颇大的探索。下面列出几点初探的意见,就教于致力于科技名词研究的同志们。关于汉名 一个科学汉名是用一个选定的汉语作为表达某一科学概念的符号,而相应的汉字则是表达这一汉语的符号。汉语也和其他民族语言一样,只会发展、演变,而不会大规模地突变或“彻底改变”。另一方面,“彻底改变”汉字的努力则已进行了不止半个世纪。我们不拟在此讨论这个大问题。但是从科学名词的角度,还是需要谈一点(这里限于篇幅,仅谈一点)汉字名词的优缺点:作为表达一种科学概念的符号,科学名词应当力求易用和易懂。这就是说,要简易、单一(不混淆)、而包含尽可能多的科学信息。在汉语的基本名词中双音词占重要比例,而汉语的一个音,绝大部分都已经是一个语。因此双音词就包含了两个单语的信息。而当把每个单语用一个单字表达时,又往往可以借助于“说文解字”,找到含有多于一个符号的信息。因此用汉字来表达科学名词,常能以语义的信息含量见长。举例来说:“激光”一词就含有“光”和“受激”的两个关键性科学信息,比起LASER用五个很难记得清的简写符号要高明。同样,“老”名词中如“自转”,“行星”等等都显示出了汉字的这种长处。这样的长处在现代术语的编辑、分类、以及规范化等方面都是很有利的。另一方面,汉字用作科技名词也有其所短。主要是汉语拼音上的难题不少,而如果把汉字用作注音符号则更是难上加难。可是,汉语是十亿人约定俗成、用惯了的语言。音节少、同音词多本来就是它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带来了某些困难,而恰恰又是汉字为缓解这些困难起了作用。设想学校里老师点名时,如果一下子张红,张虹,张宏,张洪(还不算章弘,章鸿……)统统站了起来,可能会引起一些混乱。但是在他判作业时,借助于汉字,这种麻烦却可以完全消除。只要十亿人还不准备改变红、虹……同音,汉字的“以义辅音”就会有着自己的作用。但是,倘若我们舍其语义上之所长,而择其语音上之所短,甚至把它作为一种注音符号,例如用在外国人名的音译上,那么难免会使它显得十分笨拙。且不说几百个方块字的注音远不如二十来个字母的易读、易写、准确,单是从汉字的“许多字同音”和“好些音无字”的情况,就决定了音译外国语既难统一又难准确。前些时候有的同志试图把这种音译规范化,但即使是一个很简单的人名,如Newton,不管是规范了的“纽坦”或是习惯了的“牛顿”都无法复原到Newton。这就是说可以有多种译法而没有一种能译得好。在这种情况下,实不如直用原字Newton(如目前许多著作中所做的)为佳。说这些,只是为了提出:用作科学名词,汉字的长处颇多,短处也有。望继续研究如何扬长避短。关于译名和新名 除了外国人名的翻译外,翻译的主要对象是国外业已定名的科技新概念和新发现。科技概念大多数表达为多语词,多语词的翻译一般说来是把组成这种词的单语译名加以相应组合或略作调整,如north polar sequence译为“北极星序”等。而主要问题则在于单语词的创造或翻译。一个概念性的单语词通常是利用现成的词汇、赋予特定的意义,如magnitude〔星等〕,surge〔日浪〕,nebula〔星云〕等。前面说到过汉字在这方面的优势(例中的方括号内的译名也体现了这一点),对新名词必然还会继续发挥这种优势。还有一类新词是对新发现的命名。对此,中外学者都似乎有一些“好古”的癖好,西方常引希腊、拉丁古语,中国常找古汉字。这对于避免与普通词汇相混应当说是有好处的。而且还多多少少能带进一些语义。当然,这些词不应当偏僻到难记或者难写的程度。另有一类词是几种概念的组合,如magnetohydrodynamics,这实际上是对一种整体结构的描述。如果不甚复杂,则可以收到语义上的好处。但有的却走了极端,如“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这个可敬又可畏的名词,写起来至少化20秒钟,可能最终会被它的同义符号NADP+或CoⅡ(辅酶二)所压倒。至于把字母(或字母加数码)符号作为“正式”名词,应当说在许多情况下是颇为可取的。除了NADP+(这和前面说的LASER属同一类型,只是不如LASER念起来象英语),许多天体名称也用了这种命名(如“3 C273”……)。一些化学元素似乎也可以“以符号代字”,例如“锿”(Es)——Einsteinium,全面音译很长,以“哀”代替,目的是略带“偕音”但实际上不起这种作用,而徒然增加了一道记忆程序。对中国人来说,实不如径用Es。如果人们把H2O读成氢二氧也满顺口,那么读“E-s”似乎也会很快习惯的。“老”名词的整理 前面的各种考虑应当都适用于“老”名词。一些偏离这种轨道的,除了已经“习惯成自然”者外,凡是太难,太长,或词与义不合的都应当早日处理,以免成为科学名词现代化的累赘。 相似文献
19.
在术语工作中,为术语提供一个确切的定义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众所周知,人们在使用术语表达思维过程或交流思想时,必须了解术语的概念含义和使用环境,不然将会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误解。因此在以提高交流效率为目的的术语工作中,必须为所制定的术语提供定义,加以说明。换言之,就是为所制定的术语提供一个确切的定义。为术语提供这种定义性说明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图文并貌的语言定义则仍为最容易为人们所接受的,传统流行的方法。尽管有些术语所表示的概念已超越了语言表达的能力,然而语言表达仍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术语的定义应与提高学术交流效率这一术语工作的目的相一致。给术语下定义时,应从对事物概念描述和对术语使用环境的说明两方面考虑。这一观点与词典的纯语义性说明(如本义,喻义等)及其词的语法用法不同,也与百科全书着重提供条目的完整知识系统不同。术语定义与上述两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说明的是术语的专业概念和在具体使用环境中上下文的用法。定义术语本身还要根据术语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的定义方式。只有通过这种不同的定义方式,才能为术语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定义。一、术语类型术语的类型,按照术语表示的对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自然客体名称由于人类是以自然界的客体为研究探讨的对象,因此在许多专业领域,自然界的实物成为术语的命名对象。如“太阳”、“地球”等等都成为天文学专业不可缺少的术语。这类术语的特点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具体实物。当这类客体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时,常常又是普通语言词汇中的一员。2.人工客体名称人工客体名称是指那些人类制造出来的为某一目的服务的客观实物。这类术语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用途的仪器、设备等。这些术语也同自然客体一样可能成为普通语言词汇中的一员。3.集合名称集合名称是指那些具有相同特征事物的名称,如“恒星”,“卫星”等。这类术语通常表示的是一类客体,它们的主要特征内涵是相同的。4.理论名称在专业研究领域中,常常得到一些某一事物规律的理论,其名称为理论名称。其特点有两种,一种是以事物规律的抽象概念为名称;另一种则是以发现该规律的人名命名。如“大数假说”,“牛顿定律”等。5.事物抽象名称这类术语是抽象概念的名称,表示事物概念的本质。以内涵和外延划分概念。如“偶数”等。6.事物现象名称这类术语是对现象、过程的定名。其特点是表示具体的现象或过程。二、定义方式在术语学中,定义的方式有多种,要根据术语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定义方式。特别是在具体的术语工作中,对于具体某个术语,方式的使用是灵活多变的,可以在撰写定义时,采用一种或同时采用多种定义方式,旨在能够为术语下一个确切的定义。1.属加种差“属加种差”的定义方式是逻辑学对概念定义的方式之一,这也是词典和术语学定义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利用简要的文字,清楚地定义事物概念的属性和与其它概念的不同。2.情景定义这种定义方式的目的是要根据说明概念的情景来表示概念成分的特性。这些成分主要有性质、材料、形式、原因、效果、目的等。3.描述定义这种方式通常是通过对构成的描述来定义术语。4.同义词定义由于术语的一义多词性,当然,在术语工作中始终在强调一词一义,但现实中总有不合人意的地方,一义多词还是存在的,因此最简单的定义方式是以同义词来定义。5.动作定义这种定义特别适合功能性术语,利用动作描述说明术语的含义。三、定义分析举例经过上述对术语的分类和定义方式的说明,在编写术语定义时,应如何采用灵活的定义方式去定义不同类型的术语,从而使术语定义达到确切的要求呢?这里做一些具体的讨论。1.属加种差所适用的术语类型“属加种差”方式所适用的术语类型主要是集合名称、事物抽象名称。例1:天体物理学——研究天体和宇宙空间物质的性质、结构和演化的科学。其中“科学”为属,“研究天体和宇宙空间物质的性质、结构和演化”为种差。这里种差使其区别于“天体力学”等其他学科,概念已明确。例2:小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小天体。这里“小天体”为属,“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为种差。概念已经明确。2.情景定义所适用的术语类型此种定义方式主要适用于自然客体名称和现象名称。例3:BN天体——美国天文学家贝克林(Becklin)和诺伊格鲍尔(Neugebauer)在猎户星云中发现的一个致密红外源。在10微米波段它是全天最亮的天体。这里通过该天体的位置“猎户星云中”、特性“致密红外源”和亮度效果“全天最亮”几方面描述定义了该术语的概念含义。例4:磁钩——太阳耀斑出现时,地磁强度记录上出现的持续几十分钟的钩形变化。这是一条现象名称,它从时间,形状方面描述了术语的概念。3.描述定义所适用的术语类型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人工客体名称,如仪器、设备、工具等。例5:景符——一种古代天文仪器部件,主体是一块有小孔的薄板把它斜置在圭面上,可观测到清晰的太阳和表端的象,从而提高圭表测影的准确度。这是从该仪器部件的每一个构成描述概念,以此定义术语。4.同义词定义适用的术语类型同义词定义只适用于同义术语,例如“1054超新星”的定义只需用“即天关客星”。无需多谈。而“天关客星”应有明确的定义,如果再用同义定义,则出现同语返复的逻辑错误。因此,同义词定义的其中一词必须用其它定义方式进行定义。5.动作定义动作定义的适用范围比较窄,主要是一部分现象名称,这些现象名称主要是以动作为其内涵。例6:导星——以观测对象或其附近天区的恒星为目标,用人工方法或自动化设备,控制望远镜及其辐射探测器,使之良好地随天空的周日运动而运转,达到对观测目标的指向保持不变或按既定方式指向的步骤。这里,一系列的动作描述说明了“导星”的概念。上面的叙述,对每类术语,都对应以具体的定义方式,可是实际问题有时还要将几种方式结合起来定义术语。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而术语的使用环境,是在具体学科中表现出来的。每条术语在其制定的词表中,都是分专业而定的,这就是使用环境的具体表现。总之,术语的定义应按不同的类型选择具体的定义方式。这样,术语定义问题就比较容易地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0.
有幸参加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1年度科技术语研讨会,受益匪浅,作为专业术语工作者,切望能多有此种机会,向专家们学习讨教。改革开放使我国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名词术语工作在中央各级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飞跃的发展,短短几年内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术语工作体系和研究规模,其工作成果已逐步被采用,对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开始产生深远的影响。笔者从事术语工作不长,但工作中颇有些感受,不懔管窥蠡测,略陈微词,就教于诸前辈。一、加强名词术语规范化的宣传在接受术语工作前,我在其他科技工作中,也曾遇到过术语的选用和外语新名的翻译问题,但因不知国家有此类机构和文件,找不到正确的答案和方法,既使目前,处于这种状态的科技人员亦非少数。我曾就近询问过一些科技图书、手册及教材方面的编辑人员,他们除知道国家标准外,鲜知有国家审定公布的各种学科名词。因此,对于名词委的工作,除国家的政令外,还需辅以有力的宣传措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法定计量单位的实施可谓前车之鉴。名词术语规范化既然是造福子孙的大事,似应从现在起打好基础。二、注意订名的协调据我之薄知寡闻,国外大多数国家术语订名(包括各种标准的制定)皆由民间学术团体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其成果被国家和社会采用的程度,往往取决于该工作机构的权威性和专家的知名度。我国因长期受单纯计划经济模式的影响,诸事皆赖于政府出面。另外我国各种管理机构繁多,财政上“分灶吃饭”,难免发生一项事物多头支持的情况。如名词术语方面的机械工程术语数据库,是在机电部领导亲自倡导下筹建的,我们的上面还有国家级的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虽然工作范围各有侧重,但在具体词条上难免有交叉,对少数歧义词条则需协商,好在两委在过去的活动中已有良好的协作风气,而且就机械工程名词术语来说,机械工程术语数据库、机械术语标准化、机械工程名词审定三者所聘请的专家很可能大部份是相同的。三、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我国名词术语工作几年来的成绩有目共睹,但目前的活动还是“内部”较多,据知,关心名词术语者不乏其人,从过去举办的术语学术报告会到会者的踊跃可见一斑。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扩大范围,加强协调,将各方面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集中起来,对推动名词术语工作不无裨益。四、勇敢地举起中国术语学(派)大旗从我看到和听到的国内外有关术语学方面的情况看,我认为中国的术语学体系已逐渐形成,我们伟大祖国辉煌的科技成就曾使外国人瞠目,正像外国谚语所说,“钱袋在犹太人手里,智慧在中国人手里”。“汉语是世界上最科学的语言”的提法虽然尚未被广泛认可,但汉语的术语学功能却与西方语言明显不同,这方面我国学者已有多方论述。因此将我国的术语理论和实践系统化,集中于汉语术语学的大旗下,高高举起,她必将是迥异于西方术语学派的崭新的更高层次的中国术语学派。五、几点建议1.成立中华术语学会:学会可以把全国各行各业的术语工作者团结在一起,摆脱行政、行业等系统的影响,互相切磋、群策群力地促进我国术语工作的发展;并以学会名义团结港、台学者以及海外汉语工作者共同开创汉语术语学的新局面。2.加强术语学学术刊物出版发行工作:据知,目前除术语委的“术语标准化简讯”和名委的内部简报外,“自然科学术语研究”是国内唯一的术语学术刊物,自1985年创刊以来,发表了许多高水平的文章,但因内部发行,其影响面及社会满足程度必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建议改为公开发行,并增加刊期,以给广大术语工作者和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和争鸣的广阔阵地。3.刊物中增辟新词研讨栏目:自然科学名词审定、术语标准的制、修都有一定的时限,而当今科技的发展造成新名词出现不论在量上而且频度上都在增加,如不及时统一,势必给科技术语应用带来影响,因此建议在“自然科学术语研究”(不论是否公开发行)增辟新词研究栏目,随时公布新科技名词,供各行各业研究讨论,一旦成熟即可正式订名提供统一使用,免去批式公布处理的滞后问题。4.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研讨会,进行各种范围的经验交流、学术研讨、论文评选及有关的各种活动,活跃术语学领域的气氛,有条件时可在华举办国际术语学研讨会,以显示我国术语学的实力,促进术语学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