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探讨了《英汉大词典》(第2版)中几个构词类术语的译名问题,认为《英汉大词典》(第2版)对tmesis和retronym的释义有待改进;同时可考虑增收新的缩略构词法backronym(back acronym)和修辞格snowclone。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国内发表的相关中文文献对脱钩分析8种状态的英文术语汉译名称难以理解的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脱钩分析术语译名方案,建议将expansive coupling译为“联动增长”,将recessive coupling译为“联动衰退”,将negative decoupling译为“不良脱钩”。  相似文献   

3.
根据《物理学名词》(2019)和国际科技术语委员会(CODATA)推荐的“量表(2018)”以及量纲分析,并且通过中西语言特点对比,由“数”与“量”谈及“数词”与“量词”,论述了区别“常数”与“常量”的原则,表明将“constant”一词译为中文时,如果它所代表的物理量有量纲,则应译为“常量”,反之则译为“常数”。说明在中文科技术语中,常数与常量的区别是明确的、可规范的。  相似文献   

4.
2000~2004年翻译《西氏内科学》(Cecil Text-book ofMedicine)第21版全书,经常遇到一些技术性问题。下面是有关科技术语方面的一些情况:一、关于人名术语我的老同学、微生物学家赵乃昕教授寄来他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程光胜先生的大作:《关于细菌名称汉译的一个问题》(见《微生物通  相似文献   

5.
术语的整理和规范是辞书编纂工作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系统性是术语规范工作和定名工作应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收词、定名、下定义等环节的工作均需从概念的研究出发。通过研究术语系统性原则,可以发现并解决辞书编纂中的术语问题,文章以航空科学技术、航天科学技术两个学科为研究对象,具体从概念的系统性、术语选择的系统性、定名的系统性和定义的系统性,探讨术语的系统性在海峡两岸辞书编纂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医学微生物学存在一些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统一。文章就沙门氏菌属、耶尔森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奈瑟氏菌属、布鲁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立克次氏体属、芽孢杆菌属、枝原体属等菌属名称,肥达氏试验、革兰氏染色、革兰氏阳性菌、细菌芽孢、非典型性肺炎和SARS、“病原生物学”等微生物学术语,进行了研讨和提议。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微生物学(microbiology)的一个分支,其汉译科技术语本应与微生物学科的科技术语[1-4]相一致,但在笔者所从事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经常被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不统一[5-7]所困扰。譬如,编写《医学微生物学》教科书,为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制定医学微生物学科考试大纲以及每年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命审题等,医学出版机构所要求使用的汉译科技术语经常与微生物学出版物所载名称不一致,深深体会到将科技术语的汉译名称进行统一,使之标准化,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就医学微生物学某些有争议的汉译科技术语名称,与学术界同行们进行商榷。一 关于汉译名称中“氏”的正确使用汉字“氏”的使用中注明,“在学有专长的人的姓或姓名后面加‘氏’表示尊重”[8]。微生物学中有不少为纪念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以其姓氏或姓名命名的科技术语,在细菌名称中尤为多见。[2-7]还有不少微生物名称是以团体名称或首次发现地名命名,例如军团菌属(Legionella)、汉滩病毒(Hantaan virus)、汉城病毒(Seoul virus)、辛诺柏病毒(Sin Nombre virus)、马尔堡病毒(Marburg virus)、扎伊尔埃博拉病毒(Zaire Ebola virus)、辛德比斯病毒(Sindbis virus)等。[2-7]基于上述理由,凡是以学者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微生物学科技术语,均应采用姓氏或姓名后加“氏”的汉译名称为宜。例如Salmonella是纪念美国细菌学家D.E.Salmon命名的菌属名,众所周知,Salmon(沙门)是西方人名D.E.Salmon中的家族名(family name),即相当于国人的姓,故Salmonella应汉译为沙门氏菌属[1-6],不应译为沙门菌属[7]。同理,Yersinia是纪念法国细菌学家A.J.E.Yersin(耶尔森)于1894年首次从鼠疫患者体内成功分离该菌而命名为耶尔森氏菌属[2-6],也不应译为耶尔森菌属或耶氏菌属[7]。其他还有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志贺氏菌属(Shigella)、奈瑟氏菌属(Neisseria)、布鲁氏菌属(Brucella)、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巴斯德氏菌属(Pasteurella)、鲍特氏菌属(Bordetella)、弗朗西斯氏菌属(Francisella)、立克次氏体属(Rickettsia)、考克斯氏体属(Coxiella)、巴尔通氏体属(Bartonella)等菌属名称,肥达氏试验(Widal test ,Widal’s test)、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Gram’s stain)、革兰氏阳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等术语[1-6],均已是约定俗成且长期被广泛使用的科技术语,没有必要去掉“氏”,再启用一批新的汉译名称[7],以免与以地名或团体名称命名的汉译术语相混淆。二 考证“细菌芽孢(bacterial spore)”bacterial spore含义为某些细菌在不利条件下,于“菌体内形成具有多层膜包绕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形如真菌的厚膜孢子(chamydospore),且可“发芽,形成新的菌体”[6-7],故汉译名称为细菌芽孢(bacterial spore),简称芽孢(spore)是合理的。在细菌分类中和细菌学的大量出版物中,芽孢(spore)一词已被普遍使用,例如芽孢杆菌科(Bacillaceae)、芽孢杆菌属(Bacillus)、无芽孢杆菌(nonsporing rod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肉毒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botulinum)、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tetani)、炭疽芽孢杆菌(Bacillus anthracis)等。[1-4,6]因此,不需要另造细菌“芽胞”一词[5,7]之必要性。三 支原体属还是枝原体属有些医学微生物学出版物中将Mycoplasma译为支原体属[5,7]。按照对Mycoplasma词义解释,为“没有细胞壁能形成丝状与分枝状”[6-7]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种属,理应汉译为枝原体属(Mycoplasma)[2-4,6],而不应汉译为支原体属[5,7]。正如Mycobacterium因“繁殖时有分枝生长趋势”,汉译为分枝杆菌属(Mycobacterium)[2-7],而不译为分支杆菌属。四 传染性“非典”与SARS非典型性肺炎(atypical pneumonia)简称“非典”,是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引起的大叶肺炎相对应的间质性肺炎。在2002年之前,已知引起“非典”的病原体主要有4类,即(1)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即TWAR衣原体;(2)肺炎枝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3)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4)病毒,包括①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②冠状病毒(coronavirus)等。这些病原体引起的“非典”均有一定的传染性,故均可称作传染性非典。2002年11月—2003年6月,中国及东南亚国家或地区曾突发另一种合并呼吸衰竭的严重非典型肺炎,其临床特点为急剧发生弥漫性肺炎及呼吸衰竭,较过去由已知的病毒、嗜肺军团菌、枝原体及衣原体所引起的非典型肺炎严重得多。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卡洛·多尔巴尼(Carlo Urbani)博士于2003年3月16日将其命名为serious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简称为SARS。其后多尔巴尼博士在越南不幸被感染SARS以身殉职。为纪念这位科学研究先驱,WHO正式采用他所命名的SARS病名,并将稍后发现的该病病原体——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ronavirus,简称SARS-Cov。唯有我国一直沿用2003年春临时称“传染性非典”的病名,并将其写入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届第十一次会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这样极易造成与一般“非典”相混淆,传染性非典不全是SARS,SARS仅仅是传染性非典中极其特殊的一部分。为了与世界接轨,建议应将中国独有的“传染性非典”名称更名为国际通用的SARS病名,正如AIDS已被直译为艾滋病,不必再起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病名。五 质疑“病原生物学”一词“病原生物学”一词已载入中国学科目录,近年来全国新设不少病原生物学系或教研室、病原生物学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授予点,甚至有《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原名《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6年2月易名,为中国核心期刊)和《病原生物学》教科书等。中国组创病原生物学学科的初衷是将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与医学寄生虫学(medical parasitology)两个学科合二而一,但实际上这种划分不妥。就医学微生物学而言,它不仅研究致病的微生物,还研究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微生物即人体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flora),显然用“病原”一词不恰当。再就生物学(biology)而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都算生物,生物学的研究范围很广。病原生物学是中国独创的术语,虽然可英文直译为pathogen biology,但在外文专业书刊中从未发现过这个词汇,也无此书名刊名的外文科技书刊。目前国外教材或学术专著,除个别英文原著Medical Microbiology中包含医学寄生虫学内容外,均将医学微生物学与医学寄生虫学分别出版。故建议废除“病原生物学”学科名称,取而代之应恢复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medical microbiology and parasitology)学科名称。  相似文献   

7.
蔡敬先生就《科技术语研究》2 0 0 0年第 2期上我写的《关于“优生优育”英译名的问题》一文提出了名词审定要注意历史和现有工具书的问题 ,我很同意这个观点。单就“优生”一词来译 ,应该尊重传统的译法 ,仍以“eugen ics”为好 ,或译为“healthybirth(健康生育 ) ,这将在正在进行的《遗传学名词》第二版审定中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后给予确定。但“优生优育”如何译法 ,考虑到国际上引起的负面影响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认为用“Well BearandWell Rear”来直译符合我国提出的“优生优育”原意 ,…  相似文献   

8.
荒漠化与沙质荒漠化、沙(漠)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 ,习惯将“desertification”译成沙漠化或沙 (漠 )化 ,这是约定俗成的词汇。沙漠化一词早在 2 0世纪 40年代就见于《解放日报》(1 941 )田家英的《沙漠化的愿望》一文 ;5 0年代又见于《中国林业》(1 95 1年 1期 )陶克的文章《陕北的沙漠现状及改造》。过去 ,“desert”一词在辞书里译法混乱 ,既译为“沙漠”也译为“荒漠”。而沙漠不仅是荒漠的通称 ,更是荒漠的一种类型。实践中 ,地质意义上的沙漠 (sandydesert)与荒漠(desert)内涵是有差别的。地理意义上的荒漠内在涵义颇广。1 994年 ,我国政…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沙漠学界及翻译工作者中,对desertification的汉译,有不同的意见。一些人主张译为荒漠化,另一些人认为应译为沙漠化。笔者就此谈些粗浅看法。荒漠与沙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关于二者区别,我想引用沙漠学前辈吴正教授在其专著《风沙地貌学》中的一段文字:荒漠(desert)是指气候干旱、降雨稀少且多变,植被稀疏低矮,土地贫瘠的自然地带,意为“荒凉”之地。荒漠有石质、砾质和沙质之分。石质和砾质的荒漠平地称为戈壁,而沙质的荒漠才称为沙漠(sandy desert)。由此可知,荒漠的内涵比沙漠丰富,外延比沙漠大。国内出版的辞典,对荒漠、沙漠两词的差别,解释也是很明确的。《辞海》中对荒漠的解释是:气候干燥、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植被贫乏的地区。气温变化很快,地面温度变化尤为剧烈。风力作用活跃。地表水极端贫乏。多盐碱土。一般只能生长根深叶小或无叶植物。动物具有穴居、夏眠、善疾走等特性。分布于大陆内部或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按地表组成物质,分沙漠、岩漠、砾漠、泥漠、盐漠等。此外,在高山上部和高纬度亚极地带,因低温所引起的生理干燥而形成的植物贫乏地区,为荒漠的特殊类型,别称寒漠。《辞海》中对沙漠的解释是:(1)荒漠的通称。荒漠的一种,指沙质荒漠。地表覆盖大片流沙,在风力的推动下,沙丘不时移动,往往造成危害。如我国新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荒漠解释是:(1)荒凉而又无边无际;(2)荒凉的沙漠或旷野。对沙漠的解释是: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被稀少的地区。从以上引述的解释可知,在汉语及汉语文献中,荒漠与沙漠,尽管二者有一定联系,但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Desertification一词是从desert派生的。如何准确地翻译词根desert,是正确汉译desertification的关键。国外、国内所编的辞书,对desert一词是如何解释的呢。《朗文现代英语词典》对desert的解释是“a Large Sandy Piece of land where there is very little rain and less plant life than else where”(大面积的沙地,几乎没有雨水,植物比任何其他地方都少)。按该词典的解释,desert译为沙漠比较合适。《牛津词典》对desert的解释是:(1)adj.uninhabited,desolate,uncultivated,barren(形容词。无人居住的,荒芜的,未耕作的,光秃的)。(2)waterless and treeless region(无水无树的地方)。《韦氏词典》中,对desert的解释是:(1)an unhabited tract of land;a region in its natural state;a wildness(无人居住的大片土地;处于自然状态的区域;野地)。(2)a dry,barren region,largely treeless and sandy(干旱、无树、有沙的裸地)。据这两个词典解释,desert可译为荒漠,也可译为沙漠。在国内看到的英汉词典中,对desert的解释,大同小异,仅举二例。《远东英汉大辞典》(FAR EAST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远东图书公司印行,1977)的解释:(1)沙漠。The Sahara Desert。撒哈拉沙漠。an oasis in a desert,沙漠中的绿洲。(2)不毛之地。(3)海洋中鱼类无法生存之处。(4)缺乏某事之地方。The town was a cultural desert.那一城镇是文化沙漠。荒漠、沙漠是自然地理学名词。《英汉自然地理学词汇》(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编,科学出版社,1987)中,对desert及相关词条的解释如下:desert (1)沙漠,(2)荒漠deserta 荒漠群落desert armour 荒漠甲胄desert belt (或zone)沙漠带desert climate 荒漠气候desert crust 荒漠结皮,沙漠盐壳desert deposit 沙漠沉积desert devil 沙卷风desert erosion feature 荒漠侵蚀地形desert grassland 沙漠草地(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desert lake 沙漠湖desert pavement 沙漠卵石覆盖层desert soil 荒漠土desert steppe 荒漠草原desert steppe soil 荒漠草原土desert storm 沙暴,尘暴desert varnish 沙漠岩漆desert wind 沙漠风desert wind squall 沙漠风飑desert zone 荒漠地带根据以上列举几本词典对desert的解释,可知沙漠不是desert唯一的含义,而是根据表达的对象,可译为沙漠,也可译为荒漠。由此推论,desertification也应有沙漠化、荒漠化两种译法。这仅是从构词角度所作的分析。Desertification是新的科学概念,其准确含义是靠定义来揭示的。大家知道desertification经过几次修定。在此将几次修定的定义,列于后,供分析。1977年同内罗毕会议使用的desertification定义是:“Desertification is the diminution or destruction of the biological potential of land,and can lead ultimately to desert like conditions.It is an aspect of the widespread deterioration of ecosystems,and has diminished or destroyed the biological potential,i.e.Plant or animal production,for multiple use purposes at a time when increased productivity is needed to support growing populations in quest of development.”1990年全球desertification评价会议上使用的定义是:“Desertification/land degradation,in the context of assessment,is land degradation in arid,semi-arid and dry sub-humid areas resulting mainly from human activities.”“Land in this concept includes soil,local water resources,land surface and vegetation or crops.”“Degradation implies reduction of resource potential by one or a combination of processes acting on land.These processes include water erosion,wind erosion and sedimentation by those agents,long-term reduction in the amount of diversity of natural vegetation,where relevant,and salinization and sodication.”1992年21世纪议程、1994年荒漠化防治公约中使用的定义是:“Desertification is land degradation in arid,semi-arid and dry sub-humid areas resulting from various factors,including climate variations and human activities.”“Drought means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phenomenon that exist when precipitation has been significantly below normal recorded levels,causing serious hydrological imbalance that adversely affects land resource production system.”“Land degradation means reduction or loss in arid,semi-arid and dry sub-humid areas,of the biological or economic productivity and complexity of rainfed cropland,irrigated cropland,or range,pasture,forest and woodlands resulting from land uses or from a process or combination of processes,including processes arising from human activities and habitation patterns,such as:soil erosion caused by wind and/or water;deterioration of the physical,chemical and biological or economic properties of soil;and long-term loss of natural vegetation.”从上述desertification的定义,可知形成desertification的营力过程,是风蚀、水蚀、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根据其营力过程应该译为荒漠化。因为水蚀过程不是沙漠及有沙覆盖的地表的主营力。沙质地表孔隙度大、渗透率高,一般不会发生水蚀过程。只有译为荒漠化,desertification才能涵盖上述所有的营力过程。我们再看科学家是如何使用desertification这一概念的。在UNEP编的《World Atlas of Desertification》第2版第129页,图4-29中,南欧地中海沿岸国家也被划入发生desertification的国家。这些国家是与沙漠和沙地无缘的,这些国家是以水蚀形成的冲沟,劣地、裸地景观为土地退化特征的。在该图集第2版第4页,图6,Aridity Zones中,干旱亚湿润(Dry Subhumid)区,与沙、沙漠分布关系不大。以中国为例,从黄土高原东半部起,山西、河北、河南、直到渤海边、山东半岛,均包括在干旱亚湿润区内。再看一看该图集第1版第14页图12,Water Erosion Severity,看看世界水蚀分布范围,特别是干旱土地水蚀面积统计,就更清楚了。如果将desertification译为沙漠化,那么这些区域怎么能包含在沙漠化的概念之中呢?从以上世界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科学家对desertification一词的运用中,可知译为荒漠化是确切的。  相似文献   

10.
词典本身就反映了知识的积累。大气科学词汇也不例外,它是多少人长期呕心沥血的产物。随着大气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反映新事物的词义和词汇不断增加,凡是出版的词汇书,都是在前人已有成果基础上起步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从而使词汇达到新的水平和具有新的特色。下表是英汉大气科学词汇的演化表。由表可见:英汉大气科学词汇演化表1.“本是同根生”。不论是大陆版或台湾版,其前身都源自1937年出版的《气象学名词》,主审人李宪之教授现还健在。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能将海峡两岸的大气科学名词统一起来呢?2.每十几年增修一次,大陆从50年代到80年代共出版了4种大气科学词汇书,平均十年增修一次。台湾从第二版到第三版也相隔16年。预计21世纪初年将出版新的英汉大气科学词汇。3.大气科学的发展、新技术的引进,是增修词汇书的主要动力。70年代初,随着气象科学的发展,特别是气象卫星等新技术的引进,新词汇大量涌入,客观形势要求对《英汉气象学词汇》进行修订补充。因此1974年《英汉气象学词汇》增修订本出版后,深得国内外大气科学者的好评。日本《天气》杂志撰写专文对此作了介绍。4.从《气象学词汇》扩编为《大气科学词汇》是大气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70年代以前出版的词汇书主要录列了有关气象科学的专业词汇,内容以天气、气候、动力气象、气象探测、农业气象、航空气象和水文气象为主。随着气象科学迅速发展,分科愈细、应用亦愈广,新词汇层出不穷。1987年出版的《大气科学词汇》,其内容已扩展到以天气、气候、动力气象、大气物理、大气化学、大气探测、农业气象、海洋气象、航空气象、军事气象和水文气象为主,收集的词条已达18000余条。我们对大陆大气科学名词和台湾名词用名进行对照,其目的在于反映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不同用名的现状,以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统一定名,促进发展。经过最近一段时间的琢磨,我总的看法是,海峡两岸大气科学用名大多数都非常接近,或甚至是一致的。例如,我统计了《英汉大气科学词汇》(大陆版)和《气象学名词(第三版)》(台湾版)中字首为‘A’的所有的词汇。字首为‘A’的,《气象学名词(第三版)》共收词条1003条,其中与大陆版用名有出入的只有161条,占总数的16%。另外,从台湾版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陆出版的词汇对台湾的影响,很多译名都是相同的。1982年台湾名山出版社曾出版过《气象学名词辞典》,这本辞典实际上就是科学出版社1965年出版的《英汉气象学词汇》的翻版,一字不漏。新加坡预报员周德访华时也说过,新加坡用的气象名词照大陆的。下面将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不同用名的情况分类列举如下:1.仪器用名差异相对较大。凡西文字尾为‘meter’者,大陆译为“表”,台湾译为“计”;为‘-graph’者,大陆译为“计”,台湾译为“仪”。除此以外,在仪器的定名上,两者的不同用名较多。例如,‘adjustable cistern barometer’大陆译为“动槽式气压表”,台湾译为“调槽气压计”。2.存在某些系统性差异。‘-meteor’台湾版一律译为“象”,如“电象”、“火象”等。而大陆译为“大气电学现象”、“大气放电现象”。台湾将“锢囚”称为“囚锢”;将“切变”称为“风切”。‘analog’大陆译为“模拟”,台湾译为“类比”,如“类比电算机”。3.有些词台湾确实译得好。‘airlight’大陆译为“空气光”,不如台湾译为“空中光”,因为这是空中悬浮物散射的光。‘rain-out’大陆译为“冲涤”,不如台湾译为“雨洗”,因为这是指雨将大气中的尘埃清洗掉。‘aeropause’台湾译为“达航层顶”,197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英汉词典》译为“大气的航空边界”。而科学出版社1974年出版的《英汉气象学词汇》中译为“大气上界”,1987年气象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大气科学词汇》也译为“大气上界”。198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华大辞典》可能受我们影响,两个译义都有。我初步看法,这可能是我们错了。4.大家关心的几个词译法。‘jet’台湾坚持译为“喷流”。只有‘auroral eletrojet’是个例外,译为“极光电子急流”,与大陆用名一致(可能是个疏忽)。台湾将‘air torrents’倒译为空气急流,大陆译为“空气湍流。‘synoptic’一词的译法在台湾也有些乱。例如‘synoptic chart’在《气象学名词(第二版)》中译为“天气图”。《第三版》改为“综观[天气]图”,而将‘synoptic’译为“1.综观2.天气图”,以免误译为“天气”。台湾学者认为这是属于“凡暂时无法取得最佳译名者,以直译为原则”。最近,台湾陈泰然教授出版的《天气学原理》,而不是定名为《综观气象学原理》。由此可见,有些译名经过一段时间磋商以后,有统一定名的可能性。有几个词在大陆上还存在着争议,现在我们来看看台湾是如何译的:‘subtropical’台湾与大陆都译为“副热带”。‘global radiation’和‘total radiation’两词的差异在台湾也是比较清楚的。前者译为“全天空辐射量”,后者译为“全辐射”,与大陆的译法词意上非常接近。5.值得磋商的用名。‘scale’大陆译为“尺度”;台湾只译为“幅度”。台湾经过仔细推敲,认为‘scale’兼含空间与时间,而“尺度”只指空间。我认为‘scale’只含空间,当指时间尺度时,应为‘time scale’这个词值得磋商,以求统一。现将有关这方面的几个词列表如下,以供参考:上述这些看法是非常肤浅的。我相信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一定能较系统地理出一些规律出来,并提出一些供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工作者磋商的建议。我希望中国气象学会能创造条件,为统一全国的大气科学名词作出努力。这对整个大气科学事业都是有益的。我更期望有机会与台湾气象界学者会晤,探讨大气科学术语的协调和统一问题。我十分有信心地认为:只要经过海峡两岸同仁的努力,统一定名的目的一定能达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