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重新理解编辑活动及其实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编辑活动实际上是作者、编辑、读者各主体相互理解、对话、交往、协商的过程.编辑活动在本质上是"三位一体"的"视界融合",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而表现出来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要么就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的出现。哲学概念“主体间性”的提出解决了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为我们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主体性教育中的传统师生关系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合理性,由此提出要建构主体间性下的师生交往关系,并重点从知识观方面强调如何重构师生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月宇 《科技信息》2013,(17):169-169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对人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适时的调整工作方向,将自由个性发展,人的能力及社会关系发展,以及人的主体性理论有机的结合,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大学生的交往能力。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具有实践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当前国内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现状出发,以哲学上的主体间性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石,提出翻译活动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过程,并分析了各个主体在翻译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多元主体间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在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和对话中,才能解决翻译研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难题,消除国际翻译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语言表达了人和世界的一切关系,每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观。语言是理解的媒介,教学过程是一种师生主体间的语言交往过程。在分析言语的实践性和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教师在言语交往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交往过程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美学需要有一个哲学基础。启蒙运动以来,确立了主体性哲学的主导地位。但主体性建立在主客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征服的基础上,因此,主体性哲学是反生态主义的,主体性美学包括实践美学不能成为一种生态美学。现代美学已经完成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型,只有主体间性才能成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哲学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通过二者的交往、对话、沟通、融合而达到审美的境界。不仅现代西方美学包括生态美学是主体间性的,而且中国古代美学也是主体间性的,因而也具有生态美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师生的交往活动是校园人群伦理关系的生成基础,是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主体间的交往关系具有道德理性的内涵,并受一定伦理规范的导引和约束。从伦理维度探讨对话教学的意义,旨在对多元主体的交往活动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进行伦理思考、道义判断和价值确认。对话教学缺失伦理价值诉求,会阻断主体间的心理联系和回应路径,导致主体的非和谐发展和精神的片面性建构。对话教学彰显平等互惠的伦理价值,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德性。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8,(5):106-111
传统高校师生关系经历了从"教师中心"模式、"学生中心"模式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模式,再到"师生双主体"模式的发展历程。基于师生交往关系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现实需要,高校"主体间性"模式的师生交往关系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探讨。然而,理想的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提出以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却由于沟通手段的缺乏而无法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师生、师师、生生以及学校与社会的多主体多向互动,因而教育的主体间性如何从理论走向实践一直是现代高校教育创新的难点。网络时代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倾向于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的融合发展,网络教育与实体教育的界限日益模糊,共享性成为高等教育嬗变的标志性特征,也为高校主体间性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契机。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融合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差异性与共通性融合;二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共识性与生成性融合;三是共享教育与主体间性教育的交互性与发展性融合。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基于人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改造关系,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野观之,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改造关系衍生出的是主体与主体的互动,而不是主客体关系的对立.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主体在德育交往的时代变迁中,却呈现出曲折复杂的发展状况.以此反观当前我国德育交往与德育主体发展的特殊性,为德育未来走向的价值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主体间性视域的道德人格教育是以主体间关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它体现了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基础和一种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探究和考察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所依存的人性论依据、方法论基础及实践过程的各层面要素,倡导在对话、理解与交往的互动中重归生活世界,将片面知性教育变为一种更加完整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主体间性视域中的两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主体间性思想引入"两课"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并把这种交往关系拓展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使学生的个人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提升,还"两课"教学以本真。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下分析司法公信力研究从主体间性理论角度探讨司法公信力现状的背后成因及其生成路径,司法公信力之中的司法者与公众的互动基础在于明确司法者与公众的主体间关系,而不再是过往的主客体关系。而司法公信力的开放性也正是发展了的主体间性——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所要求的开放性。主体间性下的司法公信力研究是对司法公信力研究的有益拓展,但国内学者涉猎这一研究者尚不多见,系统地整理这方面的资源对推动司法公信力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将主体间性思想引入"两课"教学,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关系,并把这种交往关系拓展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可以使学生的个人主体性向主体间性提升,还"两课"教学以本真。  相似文献   

14.
肖琼芳 《科技信息》2008,(13):151-151
本文扼要地从室内设计的角度说明人际间的交往行为与室内空间设计的关系,并从交往行为的关系中,提出了不同层次空间行为结构:结合各种交往行为,介绍室内交往空间的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的运用给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分析目前网络教育中师生交流互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络教育平台的虚拟社区建设的思路和初步构想,为增进师生交往的途径和效果提出了一些看法。力求完成学生在网络教育师生交往中的“价值主体”与“事实主体”的统一,增进师生间交流互动的积极性,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6.
人际交往,即人与人之间交流与沟通。为了生存和发展,每人每天都必须进行人际间的交往。那么,做为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以及人际交往对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意义如何? 一、学生中人际交往的方式 当代学生中的人际交往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与朋友交往等。教师与学生的交往形成一定的师生关系,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则形成人际交往的学友关系。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精神交往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价值追求和范式转变。立足信息时代,网络社会系统的符号化、全时空性和去中心性使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精神交往形式得到丰富,交往场域得到拓展,平等交往模式实现构建。网络社会的积极要素要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增量”,需要通过嵌入“多模态”语言符号来丰富精神交往的内容表达形式;建立“互通式”交流模式来实现精神交往人对自我本质的全面占有;打造“全方位”主流内容矩阵来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引领。  相似文献   

18.
试图从主体、客体、中介之间互动关系,论述促进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通过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空间与行为相结合构成行为的场所,进一步阐明诱发并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试图从主体、客体、中介之间互动关系,论述促进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通过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空间与行为相结合构成行为的场所,进一步阐明诱发并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试图从主体、客体、中介之间互动关系、论述促进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通过分析人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空间与行为相结合构成行为的场所,进一步阐明诱发并强化行为参与空间交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