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湘晓 《世界科学》2000,(7):15-17,20
“在过去100年里,我们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因为杰出工程师的工作而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尼尔·阿姆斯特朗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一年里。哪一位科学家最具影响力?加州理工学院的迈克·布朗(Mike Brown)“迫使”天文学家重新思考行星到底是什么:芝加哥大学的尼尔·舒宾(Neil Shubin)发现了一块重要的化石,它揭示了生命是如何(从水中)迁移到陆地上的;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艾玛·怀特劳(Emma Whitelaw)证明了遗传是怎样扩展到基因以外的领域的;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詹姆斯·汉森(James Hansen)支持全球变暖的观点,并且大胆质疑政府现有的有关气候变化的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3.
Ermst  Mayr  樊育红 《世界科学》2001,(3):38-41
伟大的心灵塑造了连续相继的历史时代的思想。路德和加尔文引发了宗教改革 ;洛克、莱布尼兹、伏尔泰和卢梭引导了启蒙运动 ;现代思想则极大地依靠了查尔斯·达尔文的影响。显然 ,2 1世纪初我们对世界以及我们在这世界上的地位的观念已同 1 9世纪初的时代精神极其不同了 ,但关于这种革命性变迁的根源并不存在一致的意见。卡尔·马克思是经常被提到的 ;对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有赞同的也有不赞同的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传记作者亚伯拉罕·佩斯则极度宣称爱因斯坦的理论“已经深深地改变了现代人思考无生命自然现象的方式。”虽然佩斯—这样…  相似文献   

4.
周姝 《科学之友》2006,(12):67-67
不要把电视机当摆设悉尼室内设计师托尼·马斯特斯认为室内没有电视意味着更有美感“,电视机很有侵略性,它矗在那儿太惹眼了,抢走了房间里的所有视线。”千万别以为液晶挂式电视就不这样,它并不是看上去的那种线性无边框的尤物。马斯特斯最恨那些不会在电视机的广告中出现的东西——有线盒、DVD机、扬声器,所有这些东西都必须放在电视的周围。他经常接到顾客这样的电话“:我们买了一个很漂亮的电视,可随着它接踵而至地又来了一大堆东西,我们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不要舍不得扔掉旧家具如果你的室内装修顾问建议你扔掉什么东西,你最好照…  相似文献   

5.
刘林森 《世界科学》2001,(10):39-41
比特的魅力人类已进入 2 1世纪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数字化正在渗透各个领域。在数字化世界里 ,没有电影、杂志和音乐 ,只有“1”和“0” ,但人们一直到1 946年前还没有给这一现象取个名。这一年 ,普林斯顿大学的统计学家约翰·图基将“二进位制”和“数字”这两个单词缩略成了一个术语 :“比特”。然而 ,在随后的 2 5年里 ,只有科技圈子内的少数专家对比特感兴趣。但如今比特对每个人都变得重要起来 ,因为我们可以用比特来代表任何东西 ,或完成任何服务。不久 ,科学家们将在一种“数字人”身上进行数字式的药物测试。今天 ,我们能够做一…  相似文献   

6.
一次,富兰克林·罗斯福(美国第32届总统)家中失窃,被偷走了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给朋友的回信中说:“亲爱的朋友,感谢你对我的关心和安慰,我现在一切都好。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了我部分尔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相似文献   

7.
记者:不久前,1992年4月23日,美国加州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分校的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穆特宣布,他们利用“宇宙背景探测器”发现了宇宙背景辐射中存在波动现象。美国科学家对这一发现评价极高,称它是科学界最重大的发现之一,并说“如果它是真实的,毫无疑问应考虑授予诺贝尔奖。”李竞(中科院北京天文台研究员):我已从广播、电视得到这一信息。但是,还没有见到正式发表的论文。我们暂且从科学新闻的角度谈论这件事。讨论宇宙背景辐射的波动问题,必须先了解热大爆炸宇宙学。记者:热大爆炸宇宙学是本世纪40年代由伽莫夫等提出的,今天它已成为现代宇宙学中一种影响最大的学说。  相似文献   

8.
《西游记》中描写齐天大圣孙悟空去赴蟠桃会,想偷吃玉液佳肴,便卖弄神通,拔下几根毫毛,放入口中嚼碎喷将出去,喝声:“变!”,即变成一些“瞌睡虫”,奔向负责看守的众力士,钻入鼻中口内,使仙官力士们很快酣然大睡,悟空乘机大吃大喝尽情享受。这神奇的“瞌睡虫”,在书中多次出现,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对睡眠的一种看法。与东方人不同,西方古老的传说是“催眠咒语”,古典神话芭蕾舞剧“睡美人”中,只要巫师或巫婆念一种神秘的“催眠咒语”,整个王宫(包括美丽的公主和她的仆人、卫士以及宠物猫、狗、鸟等)都马上进入深睡之中(题图为“睡美人…  相似文献   

9.
中风,或者叫“卒中”,是威胁美国人生命的第三种主要疾病(仅次于心脏病和癌症),也是导致成年人残废的主要原因。虽然大部分中风的受害者是老年人,但是有近1/3的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下,其中包括青年人甚至儿童。尽管此病会造成严重危害─—每年有50万以上的美国人受到这一疾病的折磨,有近15万人死于这种疾病─—公众对中风的防范意识并不强。如果有更多的人了解以下这些中风的警报信号,就会有更多的生命获救:·讲话困难,甚至连简单的话都听不懂。·身体突然虚弱、麻木或脸部、胳膊或腿出现麻痹征状。·突然看不清东西或完全丧失视力…  相似文献   

10.
尤里卡之赌     
(一)关于小行星尤里卡,来过太空港的人都知道它。在黑暗浩瀚的星空,它是个传奇,是个梦,是个难以琢磨的谜,是个令人垂涎的神话。那承载人类问候和渴望的珍宝,它在哪儿呢?只有两个人见过它,知道它古怪的轨道;他们中又只有一人——约翰·詹森·戈雅乘坐一艘连射线防护系统都失去作用的破烂飞船——“铲王”,回到了太空港。他被弄出飞船时,已衰弱得语不成句,呕吐物和脏东西糊了  相似文献   

11.
奇石的真相     
<正>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情或者反应慢,人们往往会把这些人形容成一块石头,比如有句俗语说,人的心和石头一样硬。众所周知,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不可能也不会有人的任何情感反应。不过,在一些志怪小说和神话故事中,石头却是有生命和灵气的。像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在出生时,口含一块通人性的宝玉。  相似文献   

12.
在“9·11”劫机犯阿塔登上他要劫持的飞机,将飞机撞向世贸双塔前,他的面孔曾在机场的摄影机里一闪而过。就在这一闪的空隙,摄影机有没有可能认出这个似曾相识的可疑面孔呢? “9·11”之前,答案是:不可能。但如今,一对以色列天才双胞胎兄弟迈克尔·布隆斯蒂恩和亚力克斯·布隆斯蒂恩为世人解  相似文献   

13.
没有人能准确地预见将来 ,尽管我能对几年后大多数意想不到地发明或事件作出大胆的预言。这里我所做的一切只是对将来作一个轮廓的描述。当然我没有资格对事物的发展作结论。在 1 971年 ,我曾预言人类将于 1 994年可登上火星。此事现在看来要到 2 0 1 0年我们才会实现这一愿望。还有 ,在 1 951年 ,我极其乐观地提出人类将于 1 978年登上月球 ,而尼尔·阿姆斯特朗和拜兹·奥尔德林对我的预见整整提前了 1 0年实现。另外 ,在 1 94 5年 ,我曾提出“克拉克轨道”的设想 ,后来通讯卫星便是以此轨道运行 ,为此我感到骄傲。这里所举的众多例子 ,尤…  相似文献   

14.
齐天大圣孙悟空一路降妖伏魔,全靠金箍棒为武器。在《西游记》中描写“龙宫借宝”,孙悟空见到了“镇海神针”:霞光艳艳,瑞气腾腾,乃是一根铁柱子,两头有金箍,镌有一行字:“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这个宝贝可以随意变化长短粗细,大圣平时使用时,只有一人多高,碗口粗细;还可以继续变细变短,变成一根绣花针,塞在耳朵眼里藏下。这神奇的“如意金箍棒”,让我们利用现代科学知识,认真研究一下其中的秘密,可以得到许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呢!“镇海神针”金箍棒龙宫中“镇海神针”金箍棒是什么物质做的?东海龙王介绍:“那是大禹治水时,定江海深…  相似文献   

15.
招名期页篇期页期页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管理科学、科技与社会、科技政策、科技立IJ‘呀确O八勺.0曰八匕,了 弓.8 8 8 88,s凡‘J马,J‘甘CU9 9 1010”法及综合类探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新关系 “.“·…“‘“·······”·“·“·”·”一1 46全球转映,穷圈遭殃“·“·”·“…149技术系统的社会构建····”“一1 51美国20种断职业“·“···”·“一160DNA指纹:科学院报告··”一2 42俘论的消失和悖论的建立·””·252科掌家与社会“·“·····“··,.”,4 10是混沌,还是嗓声“·,.·”·“·”·…4 47W.…  相似文献   

16.
·神经科学·解密大脑  演绎着学习、情感和运动机能控制等奇迹的人脑 ,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难于测知的“黑箱” ,如今 ,我们获得了开启这一黑箱的钥匙蒙娜·丽莎的微笑“如果你能像我回想‘蒙娜·丽莎’那样把我脑海里正在发生的活动描绘出来 ,我立马走人 ,”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 (EricKandel)说 ,“我会认为记忆问题差不多解决了。”坎德尔作为其研究领域的领导者 ,深知他的职位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还是无人能够动摇的。确实 ,我们在记忆的分子基础方面所获得的知识 ,有许多是源自他数十年来对一种具…  相似文献   

17.
《科学通报》1957,2(1):24-24
1956年12月12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了由中国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会、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中国科学院、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專門学会联合会、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所共同主办的“世界文化名人本杰明·富蘭克林、皮埃尔·居里、瑪丽·居里紀念会”。法国原子核物理学家米歇尔·郎之万和海倫·郎之万(約里奥·居里的女兒),波蘭华沙大学教授依格納西·茲沃托夫斯基和瑪丽·居里大学教授阿尔尼·泰  相似文献   

18.
从给我们带来深刻印象的尤里·加加宁于1961年4月12日作为人类第一个使者进入既没有水、也没有空气的黑暗世界旅行到现在,仅仅经过了30年。“地球是绿色的。”当时,几乎还没有任何人预料到我们长  相似文献   

19.
妒忌,可以点燃愤怒的烈火,也可以引起无能的羞愧,甚而导致威胁生命的暴力。它正像爱情一样,是现代人生的必修课程。事实上,它也保护着人类那脆弱的感情。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种感情的保险凭证,一种胶合剂,粘结着现代婚姻的男男女女。有人曾作过一个抽样调查,结果发现46%的受调查人说,妒忌是真正爱情的必然结果。圣·奥古斯丁是古罗马基督教兴盛时期的政治哲学家,他在评论这一男女之间微妙的心理状态时说:“一个人没有妒忌,就没有爱。”在实际生活中,普通男女都把妒忌当作是测量爱情深浅的尺子。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处在浪漫…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懂与不懂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非常推崇卓别林的电影。一次,他在给卓别林的一封信中写道:“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看懂。你一定会成为一个伟人。”卓别林在回信中写道:“我更加钦佩你。你的相对论世界上没有人能弄懂,但是你已经成为一个伟人了。”预兆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密苏里州办报时,收到一个订户的来信,信中问:“马克·吐温先生,我在报纸里发现了一只蜘蛛,请问您这预兆着的是吉还是凶?”马克·吐温回信说:“这不是什么吉兆,也并非什么凶兆,这蜘蛛不过想爬进报纸去看看,哪个商人没有在报纸上登广告,它就到那家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