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学》2004,(11):39-39
2003年:拥有俄罗斯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俄罗斯科学家维塔利·金茨堡以及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的科学家安东尼·莱格特,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学超导体和超流体领域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2002年:美国的小雷蒙德·戴维斯和日本的小柴昌俊,表彰他们  相似文献   

2.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 Geim,下图)与他的同事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一起,因发现石墨烯这种世界上最牢固的单层碳原子材料,而共同获得201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在接受英国《自然》杂志采访时,盖姆解释了为何神奇材料石墨烯能赢得并完全无愧于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以及他为什么没有为这种材料的发现申请专利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亚当·里斯(Adam Riess,下图)因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与布赖恩·施密特(Br1an Schmidt)以及索尔·珀尔马特(Saul Perlmutter)共同荣获201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里斯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现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工作。以下是获奖后里斯接受媒体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2000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颁发给俄罗斯约费物理技术研究所的科学家若列斯·阿尔费罗夫和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的科学家赫伯特·克勒默,因为他们研究开发出了在高速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中广为采用的异质结技术,另一半颁发给美国得克萨斯仪器公司的科学家杰克·基尔比,因为他发明了集成电路。这两项开拓性的工作为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阿尔费罗夫,1930年3月15日出生于白俄罗斯的维捷布斯克,  相似文献   

5.
正Anthony J.Leggett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伊利诺斯大学香槟分校和上海交通大学物理学教授,主要从事超导超流体领域的研究,因其在超流体方面的开创性工作获得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Leggett教授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量子物理学领袖,领导了宏观耗散系统的量子物理研究方向,倡导使用凝聚态系统来验证量子力学的基石,关注使用约瑟夫森器件等特殊的凝聚态物质系统来研究量子理论体系外推到宏观层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邹琪 《世界科学》2007,(6):7-19
神经生物学家埃里克·坎德尔(Eric Kandel,见下图)早年对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强烈兴趣使他走上致力于心理分析的精神病学的研究之路;但在1960年代,他脱掉了临床医生的白大褂,穿上了实验室的工作服,开始研究地球上的一种粘糊生物——海参。那时,脑科学研究者都认为无脊椎动物没有什么研究价值,[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正>梶田隆章和阿瑟·麦克唐纳关于中微子振荡的发现证明了中微子具有质量。证明中微子传播过程中在不同类型、又称"味"之间振荡的两位科学家斩获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证明了这种"幽灵"粒子具有质量。日本东京大学的梶田隆章和加拿大女王大学的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Mc Donald)因其研究团队分别在两个建于地下深  相似文献   

8.
瑞典皇家科学院把198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斯图加特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物理研究所的一位主任克劳斯·冯·克利青(Klaus von Klitzing).这项180万瑞典克朗(约合23万美元)的奖金是为了奖励他在1980年的重大发现——量子霍耳效应.冯·克利青曾经是海森伯在符兹堡大学的同事.量子霍耳效应是他在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与全德科学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9.
10.
因在端粒和端粒酶研究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卡萝尔·格雷德(Carol Greider,下图)等3人被授予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纵观诺贝尔奖历史,只有8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此前没有3位女性一齐被授予同一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纪录.为此,<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莱弗斯(Claudia Dreifus)专程采访了格雷德,就其从事的端粒酶研究以及未来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1.
池晴佳 《世界科学》2009,(12):17-18
因在端粒和端粒酶研究中作出的重要贡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卡萝尔·格雷德(Carol Grelder,下图)等3人被授予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纵观诺贝尔奖历史,只有8位女性获得了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此前没有3位女性一齐被授予同一届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纪录。为此,《纽约时报》记者克劳迪娅·德莱弗斯(Claudia Dreifus)专程采访了格雷德,就其从事的端粒酶研究以及未来女性在科学界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访谈。  相似文献   

12.
<正>因从智能手机、电脑屏幕以及随处可见的蓝色发光二极管(LED)认识到其发明能潜在地减少全球的电力消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赤崎勇、天野浩和中村修二三位出生在日本的科学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绿色LED和红色LED已经出现,之后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由于技术的挑战而无法制作出蓝色LED。直到90年代,名古屋大学的赤崎勇和天野浩与日亚化学公司的中村修二成功研制出了蓝色LED。  相似文献   

13.
约翰·马瑟(John C.Mather)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首席科学家,他曾为研发宇宙背景探测(Cosmic Background Explorer,COBE)卫星做出重要贡献,与实验天体物理学家乔治·斯穆特(GeorgeF.Smoot)一起获得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而COBE卫星为揭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10月4日下午,为庆贺马瑟荣膺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位于格林贝尔特的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与为他们赢得荣誉的马瑟一起品尝香槟和烤面包。马瑟是他们中间的一员。在30年间,有许多科学家进进出出,但马瑟却一直呆在戈达德,从事着天体…  相似文献   

14.
《世界科学》2007,(9):5-6
江世亮:您的新著和报告所展示的"甲醇经济"既能提供能源需求,又能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前景令人激动,能不能再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什么是"甲醇经济"?奥拉:我们提出的这个概念不是在制造能源,这点首先要搞清楚。我们首先想把某种能源储存  相似文献   

15.
一凡 《科学之友》2005,(12):83-84
维·苏·奈保尔瑞典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透露了近2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名单及其主要贡献(获奖理由):2004年奥地利女作家兼诗人艾尔芙蕾德·耶利内克(ElfriedeJelinek)获奖理由:小说和剧本中表现出了音乐动感,用超凡的语言显示了社会的荒谬及其使人屈服的奇异力量。代表作有:《利莎的影子》、《美好的、美好的时光》和《钢琴教师》。2003年伊姆雷·凯尔泰斯高行健2001年英国作家维·苏·奈保尔穴V.S.N aipaul雪获奖理由: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叙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人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代表作有:1961年的…  相似文献   

16.
17.
张新民 《自然杂志》2006,28(6):326-328
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在宇宙学研究领域取得杰出成果的美国科学家约翰·马瑟和乔治·斯穆特。他们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和各向异性强烈地支持了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并开启了“精确宇宙学”时代的大门。COBE之后宇宙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进展。近年WMAP、SDSS等天文观测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持了大爆炸宇宙学模型,并对物理学提出了一些重大的、尖锐的挑战,诸如什么是暗物质?暗能量的物理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94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40年前率先从事中子散射技术开发的一名美国人和一名加拿大人。他们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哈密尔顿麦克马斯特大学的伯特伦·布罗克豪斯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克利福德·沙尔。 布罗克豪斯1918年7月15日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1950年曾获多伦多大学物理学博士。他也是加拿大皇家学会和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  相似文献   

19.
因成功揭示南极臭氧空洞成因而获诺贝尔奖的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在科学上还有多项重要贡献;是他首先意识到热带森林燃烧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之一,也是他率先发出了核冬天的警报。而在此之前,又是他和他的同事首先开创了数字天气预报模型。在以下对《新科学家》杂志记者的访谈中,保罗·克鲁岑回顾了自己如何从一个没有多少研究背景的工程师到成为一名在大气科学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经历。在看似随意的交谈中,克鲁岑还是透露了不少在科学上如何做出原创性工作的心得,如敢于质疑,不放过任何事物;不仅仅停留在观察的表面,喜欢实干等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克鲁岑在事关名誉、名声问题上表现出的大度和宽容,这似乎使他失去了不少应有的辉煌和名声,但最终却赢得了更多人的尊敬。  相似文献   

20.
他惊骇地凝视着 ,然后把头埋进了双手里。世界顶尖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 (GarryKasparov)曾一度输给名为“深蓝” (DeepBlue)的计算机。这对于人类智力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但是 ,6年之后 ,也就是在 2 0 0 3年 ,他与另一个象棋程序DeepJunior打成了平手 ,总算挽回了面子。那么 ,他又为什么要谈论计算机给象棋带来了新生 ,甚至会使象棋比赛成为一种新的竞赛项目呢 ?卡斯帕罗夫最近向《新科学家》杂志记者威尔·奈特 (WillKnight)解释了个中缘由。以下是两人之间的对话。  奈特 :为什么您对与计算机对弈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卡斯帕罗夫 :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