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  言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 1 895年在巴黎立下遗嘱 ,设立了诺贝尔奖金 ,从 1 90 1年执行至今已整整一个世纪了。对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来说要求在三个方面之一作出杰出的贡献 :第一 ,首创性的研究 ,即在时间上是划时代的新发现 ;第二 ,卓越的科学成就 ,即在空间上确立了科学的新疆界或奠定了科学的基础与建立了科学的大厦 ;第三 ,巨大的造福于人类 ,即在物质上是开创性的发明 ,能赋予人类以巨大的利益。本文简要地回眸上一个世纪在大分子科学领域里获得的诺贝尔奖 ,并对上述三个方面的获奖要求举例说明。因为分子是化学研究的领地 …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标志     
自从1976年“海盗”号宇宙飞船第一次在火星着陆以来,它就做了一系列生物学方面的实验,企图从火星土壤中找出生物体来。实验结果是一些令人无法解答的谜。但现在一位化学家认为他终于解答了一些谜。其中一项实验是设计来观察火星上的有机体(如  相似文献   

3.
注册在英格兰的The Vega Science Trus网站的记者约翰·萨尔斯通(John Sulston)不久前访问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雷德·桑格(Fred Sanger)博士,谈到了他当年在实验室工作的情况。材料弥足珍贵,特将其译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09年诺贝尔奖获奖者名单公布后,引起了我国人民的广泛热议.也引起了广大青少年的热切关注。这一次诺贝尔奖获奖名单的公布.之所以会使我国人民产生如此浓烈的兴趣.据笔者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奖,由于中国科学技术落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这个奖与中国人无缘.最早介绍到中国的诺贝尔奖的获奖项目是X射线和镭的发现.伦琴1895年发现了X射线,两年后就被介绍到我国了,当时把它译为"通物电光".1903年鲁迅先生发表文章介绍了居里夫妇1898年发现镭,1902年提取纯镭的情况.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狭义相对论,1917年9月许崇清在题为<再批判蔡孓民先生在信教自由会演说之订正文并质问蔡先生>一文中,叙述了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第一次把相对论介绍到中国.那时爱因斯坦还没有获诺贝尔奖物理奖.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中年科技工作者洪国藩赴英国期间,在两次荣获诺贝尔奖金的著名科学家桑格教授的指导下,创造了测定核酸分子结构的新方法,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洪国藩同志在这方面作出的新贡献,本刊访问了他,请他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洪国藩同志的谈话。  相似文献   

7.
<正>两度荣获诺贝尔化学奖的英国生物化学家弗瑞德里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于2013年11月19日睡眠中在剑桥的阿登布鲁克医院病床上去世,享年95岁。他是世界上唯一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科学家。1958年,他因对蛋白质结构的研究,尤其是胰岛素的研究而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1980  相似文献   

8.
瑞士化学家理查德·恩斯特谈论科学激情 获得诺奖后总有一些人会抱怨。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压根就瞧不上这个奖项,而是他们对于获奖后随之而来的明星般的身份与公众人物的光环感到惶恐不安。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保罗·狄拉克(PaulDirac)的沉默寡言是出了名的,获奖后,一位记者问他的感觉如何,狄拉克反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拒绝这个奖项,并淡出公众视线。  相似文献   

9.
AI预测蛋白质三维结构 1972年,被授予诺贝尔奖的美国生物化学家克里斯蒂安?安芬森(Christian Anfinsen)在发表获奖感言时提出:有一天,我们可以仅仅根据氨基酸的序列来预测任意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要知道光人体内的蛋白质就有数十万种——结构预测若成真,将被广泛应用,并为基础生物学带来新见解,更有望揭示新药物...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聚首之时,一些前诺贝尔奖得主用蜡笔和纸板诠释着他们的突破——倾毕生之努力而获奖的作品是否能用简洁的文字和线条表达出来?摄影师沃尔克·史蒂格(Volker Steger)认为是可能的——他说服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拿起蜡笔在空白的纸板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常问起 ,加利福尼亚是如何把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招募去的呢 ?因为现在有好多诺贝尔奖获得者都在加州工作。加州的气候、文化以及致力于卓越的理念就是原因所在。加利福尼亚不仅产生了大量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而且也从世界各地吸引来了许多。今年 ,它也将热烈庆祝诺贝尔奖的百年华诞。加州与诺贝尔奖有着令人艳羡的关系。它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密集的地区———在过去 1 0年里 ,大约 2 5 %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与加州有关。诺贝尔奖得主、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大卫·巴尔蒂默有一些关于为什么加州既能产生诺贝尔奖获得者 ,又能吸引他们…  相似文献   

12.
不久前,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公布了,我国媒体就"我们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之类的讨论开始多了起来,不少人在反思中国人拿不到诺奖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车痕深浅辨凶犯 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居里夫人,可谓大名鼎鼎,家喻户晓。因其在物理、化学领域中的杰出成就和巨大贡献,她曾两次荣获诺贝尔奖,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不过,下文的这则有关居里夫人破案的故事同样叫人叹服。那是一个雨后的清晨,居里夫人骑着自己心爱的自行车遛弯散心。街上行人寥寥,显得很清静。突然她发现在路旁的角落里一个浑身是血的警察躺在地上挣扎,居里夫人赶紧停车跑过去查  相似文献   

14.
尽管每年诺贝尔奖名单的公布都会在科学界内外引起一阵激动和不同声音的争论,然而无论从获奖工作备受争议、备受关注的角度看,还是从这一工作本身的科学价值及其对当分困扰人类的一些顽症的治疗意义而言,一个多月前公布的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工作——即发现了一类新的病原作——脱病毒,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都可能是创纪录的。正因为如此,国内一位这些年来一直关注、跟踪这一领域工作的学者——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生物技术与分子遗传研究所所长陆德如教授,在获悉脱病毒学说的创立者斯坦利·普鲁西纳(StanleyB.Prusiner)获奖…  相似文献   

15.
在诺贝尔奖的颁发历史上,迄今为止,75岁以上高龄才获奖的共有五人,全部是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其中80岁以上获奖的有三人,第一位是美国的F.P.劳斯,由于首次发现致癌病毒(劳斯肉瘤病  相似文献   

16.
尹龙 《科学之友》2002,(1):16-16
2001年12月1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了诺贝尔奖本年度颁奖仪式和百年庆祝典礼。所有健在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部被邀请前往参加这次百年盛典。与此同时,在中国也开展了—系列的庆祝活动。诺贝尔奖根据瑞典发明家诺贝尔的遗嘱设立,原有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和平五个奖项,1969年,由瑞典银行捐款开设经济学奖。从1901年首次颁奖至2001年,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的历程。一百年来,全部六个奖项共有714人获奖(另有20个和平奖授予如红十字会、联合国等团体或组织)。每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揭晓,总要吸  相似文献   

17.
莱纳斯·波林(Linus Pauling)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于俄勒冈农业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学习。1931年,任该学院教授,其后,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现年已88高龄却仍在继续从事研究。其间曾二次荣获诺贝尔奖,他是本世纪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莱纳斯·波林博士在1954年、1962年分别获诺贝尔化学奖、和平奖两项大奖,第二次因竞争失败而失去获诺贝尔医学奖、生物奖的机会。在此以“诺贝尔奖之路”为题,叙述了波林博士从5岁至30岁其间,以敏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聪明不聪明 ?聪明。中国人能干不能干 ?能干。但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 ?要回答这个问题 ,用几句话是讲不清楚的。我只想从一个方面谈一点想法 ,以引起讨论。大家都还记得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一个叫田中耕一 (见图 )的 ,其人在日本只能算无名小卒。他一不是博士 ,二不是教授 ,三不是外籍院士 (日本无科学院院士 )。发表的论文也是寥若晨星 ,少得可怜。他仅仅是一家小企业的小职员、小人物。田中耕一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能获得诺贝尔奖。如果 ,田中耕一生活在中国 ,他能被选为院士吗 ?我不能断定绝无可能 ,但…  相似文献   

19.
哥哥和弟弟都是在66岁时获得了诺贝尔奖。是天赋还是后天教养造就了一个人的成就,这兄弟俩一生的经历也许能提供某种答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诺贝尔奖离我们有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水清 《世界科学》1999,(11):41-42
纵观对世纪近代科学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发展的历史,就会认识到这个发展非常快速。以此遣度赶超,在中国人的土地上发展出可获得诺贝尔奖的工作,我想应该是20年之内的事一一W振宁本月份刚刚公布的今年度诺贝尔奖再度引发了国人对于中国本土科学家何时能获科学最高奖——诺贝尔奖的热烈讨论,其实我国学界前辈对此早有见解。首先,是创新说。卢鹤级院士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开天辟地,创出新领域,自然得之;模仿练习,细游旧山河,只能失之。”张钟华认为,“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强调模仿,压制创造,要求人们读‘圣贤书’,不鼓励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