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获得诺贝尔奖也许是汉密尔顿·史密斯(哈姆)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但他不以为然,妻子利兹永远不会忘记他当时的苦恼反应,"见鬼,撞上我了,"他对她说,"可又是自找的"。哈姆身高1.96米,不修边 相似文献
2.
3.
很少有哪种生物分子可以宣称你DNA那样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自从詹姆斯·沃森(JamesWaston)和弗兰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于1953年在剑桥大学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来,研究者们已经花费了数以10亿计的金钱和无数不眠之夜试图理解和操作这种生命的分子。他们已经完成了对20种生物体的全基因组的测序,而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也将在今后几年内得以完成。但是实际上在所有这些研究中,研究者们研究的只是数千个拷贝的特定的DNA片断的集会的、成群的行为。现在,在世界上的数个生物物理实验室中,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进行之中:研究… 相似文献
4.
5.
6.
7.
酶法体外建立天冬氨酸酶基因的随机突变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L-天冬氨酸酶(EC 4.3.1.1)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用于酶法生产L-天冬氨酸。近年来,全世界对L-天冬氨酸的需要量稳定增长,因此,对该酶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引起广泛的重视,1984年Guest等报道了E.coli K-12菌株的天冬氨酸酶基因的克隆;1985年了akagi等报道了E.coli W菌株的天冬氨酸酶基因的克隆和核苷酸顺序,克隆株比原始菌株的酶活力提高2—3倍;1986年Woods等报道了E.coli K-12菌株的天冬氨酸酶的氨基酸顺序.并将含有天冬氨酸酶基因的质粒转化E.coli 294中,细胞酶活力提高约30倍;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基因组详图的面世,人们现在已经知道,即使基因未被改变,只要让基因的“垃圾”区域发生变异,就有可能产生复杂的疾病。如果针对不同个体易感基因上功能元件的多态性,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将能达到有的放矢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9.
分子诊断的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2月12日人类基因组DNA全序列数据的公布,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巳逐步进入“基因组医学”时代基因组医学对疾病诊治的首要贡献是“预测医学”或“分子诊断”,即在婴幼儿时期以及个体发病前期进行基因筛查,以识别出疾病基因或发病风险基因的携带者,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人类基因组的绝大部分区域,都是看似毫无用处的“垃圾DNA”。它们究竟是外星人编制的多余程序,还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淘汰下来的无用之物?从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算起,DNA向人类展露其本来面目已经有59年了,然而分子生物学依然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人类已经绘制出包括自身在内的许多物种的全基因组(即整套遗传信息、生命之书)图谱,DNA测序似乎已经成为技术难度不太大的机械化操作。 相似文献
11.
科学家发现在人类基因组DNA中,只有3%在起作用,另外97%的部分不包含任何遗传因子,对人类的进化没有任何明显影响,一些科学家将它们称作“垃圾DNA”。然而,美国波士顿大学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专家们通过专门检测语言词频的“齐普夫定律”对垃圾DNA进行了检测,结果震惊地发现,它们 相似文献
12.
基因和基因组的发现为研究物种的进化提供了物质基础,物种进化的本质是细胞基冈组的进化,以此可完美地阐明达尔文的进化论,但细胞基因组本身是如何发生与形成的.目前尚未阐明,甚至有的科学家还认为生命最初是一堆有机分子偶然聚集在一起形成的.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末,全世界的生物学家都在为阐明人类基因组的序列而努力——对组成人体DNA的30亿对碱基所包含的基因数目进行了排序。当时科学家们的看法比较一致,认为人类(个体)需要大约10万个基因来完成无数个细胞过程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但最终的结论是:我们人只有大约2.5万个基因, 相似文献
14.
处于基因组内占人类基因组多达98%的有效基因之间的大量小块DNA,被称作转位子或跳跃基因,转位子在基因组内来回跳动,曾被认为是无用DNA和编码基因的破坏分子。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对这些活跃分子的认识不断提高,认为它们并非是充斥染色体的无用顺序,而是在生命进化中发挥过且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它们对基因表达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产生影响。转位子能在基因组内自我复制、切割和粘贴,从而创建新的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