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科普作家麦克斯·佩鲁茨(MaxPerutz)于 2 0 0 2年 2月6日与世长辞。佩鲁茨对现代生物学的贡献 ,无论怎样褒奖都不为过。他在解决蛋白质构造上的开创性工作、他对同事的鼓舞、他一手创建并指导工作的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 ,这一切勾勒出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分子生物学。直到去年圣诞节———离正式退休已 2 2个年头了———他还活跃在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佩鲁茨 1914年出生于维也纳 ,他先在维也纳大学学习化学 ,继而于 1936年赴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完成其博士研究 ,在那里 ,他师从X射线晶体学的奠…  相似文献   

2.
20 0 0年 6月 ,《科学美国人》杂志记者卢里亚·卡罗瓦 (RuliaKarow)在纽约冷泉港国家实验室采访了前来参加第 95届CSH会议的英国科学家、 2 0 0 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保罗·纳斯 (PaulM .Nurse) ;由于纳斯 2 0世纪 70年代在“细胞周期关键调节因子”方面的卓越工作揭示了细胞启动生长和分裂的机制 ,当时被认为是诺贝尔奖的理想候选人。以下是卡罗瓦与纳斯在冷泉港实验室外的草坪上进行的访谈内容。保罗·纳斯生于 1 944年 ,工作于英国皇家癌症研究基金会。 2 0世纪 70年代中期 ,他在裂殖酵母中发现了c…  相似文献   

3.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承认一个发现——核糖核酸(RNA)对反应能起催化作用——由两个完全独立的实验室取得。托马斯·R·切赫(Thomas R·Cech)和西德尼·奥尔特曼(Sidney Altman)需要征服自己及几乎所有其它化学和生物学家所持的偏见——这并非惊奇,确实因催化RNA或“核酶”的概念推翻了分子生物学的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 50周年 ,《科学美国人》杂志主编约翰·瑞尼(JohnRennie)不久前在位于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詹姆斯·沃森的办公室 ,对这位著名科学家作了访谈 (沃森曾任该实验室主任达 2 5年之久 )。沃森把分子生物学的现状以及围绕遗传学的争论归于双螺旋的发现——  相似文献   

5.
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皮埃尔·尚邦(Pierre Chambon)和英国伦敦国立医学研究学会的弗兰克·格罗夫德(Frank Grosveld)以及剑桥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休·佩勒姆(Hugh·Pelham),他们将获得价值195万瑞士法朗的第六届Louis Jeantet医学奖.  相似文献   

6.
迪拜郡彻斯特菲尔地区的鲁宾逊家族创始于1794年。罗伯特·鲁宾逊(Robert Robinson),在1886年10月13日生于彻斯特菲尔附近的卢福德农场。他是在彻斯特菲尔接受早期教育的。直到1902年进曼彻斯特大学。1902年,在H.B.狄克松领导下的曼彻斯特大学化学系是英国的化学中心,它拥有正值顶峰时期的有机化学教授小W.H.佩金(Perkin)。那时,第一年的实验课是在老曼彻斯特化学实验楼的罗斯各实验室上的,当时的讲授课程与实验室里的一样,是有关非金属  相似文献   

7.
查尔斯·法弗曼只有29岁,他的数学才能很早就显露出来。早在1967年他就发表了第一批论文,196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71年曾是芝加哥大学最年轻的教授,同年他获得塞勒姆(Salem)奖金。1973年以来,他一直是普林斯顿大  相似文献   

8.
我担心,特别是随着新的千年期愈益逼近,伪科学和迷信将年复一年变得更有诱惑力.非理性的诱人歌声更加白亮、更蛊惑人心。……蜡烛的火苗渐趋熄灭。微弱的烛光摇曳不定。黑暗笼罩.鬼怪开始作素。——卡尔·萨根:《鬼怪作崇的世界》(1996)一、“科学超新星”的陨落“世界上最有力、最雄辩的科学和理性之声永远沉默了!”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学家、行星研究实验室主任卡尔·萨根(CarlSagan)博士,在与骨髓病斗争了2年后,因患肺炎抢救无效,1996年12月20日病逝于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享年62岁。作为杰出的科学家、教育…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研究和基因疗法的先驱杰弗里·艾纳 (Jef freyM .Isner)于 2 0 0 1年 10月 31日因心搏骤停而去世 ,享年 54岁。他的逝世 ,对于医学界尤其对于心血管生物学领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艾纳博士是波士顿市塔虎兹大学医学院的内科学和病理学教授 ,任心血管研究所所长和脉管医学部主任 ,并兼任波士顿市圣·伊丽莎白医学中心的人类基因疗法实验室主任。艾纳曾设想用基因疗法使失血 (局部缺血 )心脏获得血管再生能力 ,从而促使新的心脏血管萌生 ,这一对策被称之为治疗性血管发生法。开始是从治疗缺血下肢入手 ,以求达到最终治疗心…  相似文献   

10.
1982年生理·医学诺贝尔奖授予瑞典斯德哥尔摩卡洛琳医学院院长、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研究咨询委员会主席苏讷·伯格斯特龙(Sune Bergstrom),卡洛琳医学院医疗系主任、化学教授本特·塞缪尔森(BengtSamuelsson)和英国白肯汉姆·韦尔科姆实验室主任约翰·文(John Vane),以表彰他们对前列腺素和有  相似文献   

11.
195 3年 4月 2 5日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有两位年轻科学家的论文———《核酸的分子结构———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很短 (不足一页 ) ,但内容极其重要。署名者一位是美国的詹姆斯·沃森 ,一位是英国的弗朗西斯·克里克。这个发现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在 2 0世纪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1 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授予沃森和克里克 ,分享此荣誉的还有英国物理学家莫里斯·维尔金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吸引了一大批化学家、物理学家投身于对DNA或与DNA…  相似文献   

12.
斯蒂芬·杰伊·古尔德 (StephenJayGould ,见上图 )是哈佛大学生物进化论科学家 ,他的研究、演讲以及大量科学散文作品给古生物学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内涵。 2 0 0 2年 5月 2 0日 ,他在曼哈顿的家中去世 ,癌症夺去了他的生命 ,享年 60岁。古尔德博士可以说是 2 0世纪最有影响的进化生物学家之一 ,也可以说是自查尔斯·达尔文 (CharlesDarwin)以来最知名的生物学家。他引发了多场争论 ,时而迫使科学家们重新考虑已成定论的有关进化模式和进化过程的观点。他最有名的理论之一是与奈尔斯·埃尔德雷奇(NilesE…  相似文献   

13.
今年十月中旬,瑞典皇家科学院和卡洛琳医学院分别宣布了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和医学·生理学奖的获奖者名单,各国报刊并刊载了他们的简介。物理学奖获奖者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肯尼思·威尔逊博士1936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奥尔塞姆。1961年获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学位,1971年以来任康奈尔大学物理学教授。他是因为提出了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的理论,从而解决了电子计算机也不可能解决的各种不大相同长度的起伏波动谱的问题而获奖的。  相似文献   

14.
地震深度的确定是地震预报的必备数据。早在50多年前,地震学家F·捷尔涅勒和K·瓦达季曾认为,地震仅仅发生在地表部分,但不久就被事实所推翻,因为以后陆续发现,在550~650公里深处同样存在着强烈的地震活动。苏联专家Б·古坚别尔格和Ч·里赫捷尔合作。对1934年6月29日发生在佛罗里斯海的一次地震作了详细监测,判明震中位置深达720公里。此外,根据国际地震中心统计到的1964~1980年的地震资料,其中135次就发生在650多公里的深处,而1971~1972年的几次地震还深达800多公里、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15.
1991年,科学家乔·迪克宣布说,他研制出了一种方便的薄膜,这种薄膜的材料是一种聚合电解质的聚合体,人们可随意地将它们叠加组合,静电会将它们牢牢地固定在一起。乔·迪克现供职于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大学,他解释说,这种薄膜极薄,质量好,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先将一种带负电的材料浸入到一种高分子量的溶液里,这种溶液是带正电的,然后将其取出,漂洗,晾干,接着重复这一过程,每一次重复便产生一层薄膜,它的厚度只有几个纳米。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的化学家尼古拉斯·可塔夫梦想得到一种名为珠母层的材料,它是一种类似珍珠的表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前任院长哈罗德·E·瓦尔莫斯(HamdEVannus)是如何从一位科研人员成为一名管理专家并促进医学研究的。哈罗德·E·瓦尔莫斯(见上图)是lop3年到华盛顿担任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院长的,在此之前,这位内科医生兼微生物学教授并没有什么管理经验,最大也就是旧金山加州大学一个只有25人的实验室负责人。NIH是由联邦各医学研究团体组成的综合机构(其总部实际上是在马里兰州贝西斯达市),当时的财政预算只有103亿美元。到上个月他离职去纽约出任斯朗·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总裁时,NIH的财政…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队” 于2001年10月16日-11月2日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考察,经对比研究后,根据科学研究内容和经济支持条件,最后选定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的首府朗伊尔宾城(北纬78°13’)为“中国伊力特·沐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站址,并将在2002-2003年进行科学考察研究。从此,中国科学家有了自己的北极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18.
1991年10月28日上午,国际上享有盛名的“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颁奖仪式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第七大厅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9.
在植物或细菌中可以发现药效很强,尤其是抗癌性很好的天然化合物。然而研究这些化合物的性质,通常需要得到大量的这种化合物。但当一种化合物需要费很大气力仅能提取到一点点,或者需要冒着危险才能得到的话,那么有经验的有机化学家则会设法从头合成它。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戴尔·L·博杰和他的小组是天然产物合成领域中的带头人之一。许多具有潜在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出自于他们实验室,如:博莱霉素、bleolnyCin、sandramycl。、秋水仙碱、duocarmycln及其它。博杰,堪萨斯人,198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1991年来斯克里普斯研…  相似文献   

20.
《科学通报》1964,9(12):1130-1130
题目作者期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8盯期真9.夕63在毛泽东思想照耀下中国科学发展 的十五年····································……10.849在革命化的大道上我国气象工作的 飞跃发展························……顾震潮10.8刘听毛主席的活走革命的道路……侯仁之1 0 .856我国化学科学的互大变化······……锡石先1 0 .859科学研究要为社会主义建投服务…黄耀曹1 0 .860自力更生发展我国抗菌素事业……张为申1 0 .862科学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