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研究又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首先是日本本田汽车制造集团的人工智能科研所宣布,他们已开发出一种具有高度自控和运动能力的高智能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外貌酷似身着太空服的宇航员,它身高1,80米,体重210公斤,由电池驱动。借助自身的电脑平衡系统,机器人能够在各种地形如上下楼梯、跨越高坡时行走自如,即便受到了外力的突然冲击,比如被人推一把,机器人也能继续维持身体的平衡状态。这个机器人还能有类似人类的视觉和视野功能,可以根据自身电脑的指令和判断,自行走向一个预定的目标,也可以自行躲避绕开障碍物体。机器人的手臂也可以自如地伸  相似文献   

2.
<正>无论我们能否活看看到奇点的到来,人工智能终会与我们朝夕相处。"你们人类只是一种被设计出来创造更多智能工具的生物机器,你们已经抵达你们物种的金字塔尖了……你们的大限已到;你们已经达成你们被设计出来时所赋予的一切使命。"在一本生动描述机器人对人类发动战争的科幻小说《机器人启示录》中,一个有着婴儿外形、看似淳朴的机器人,这样教训制造  相似文献   

3.
正仅仅50年内,机器人就已经从科幻小说的主题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它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忙碌于工厂车间,在深海从事复杂的安装工作,探索人类无法涉足的冰冷世界,协助完成精确的外科手术。这些机器人正在改善我们的健康,加深我们对科学的理解,提高生产效率,完成人类无法完成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坚守还是改变 在未来的3万年甚至10万年里,我们的身体和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的样子会和现在一样吗?假若你相信某些未来学家的话,他们会告诉你,我们将最终变成机器人。当然,这是一种生物机器人,和纯粹的机器人不一样。这些科学家说,未来的人类有可能成为由微电子和生物体组成的结合体.它可以是具有人类大脑功能的机器。亦可以是具有电子大脑的肉身。事实上。在今天,这样的结构已经出现了某种雏形,例如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制造出了一种电子芯片.它可以替换人类大脑里负责控制短时记忆和空间知觉的海马体。在人类的大脑中,海马体经常会因老年痴呆症和中风受到损伤,而这种芯片就相当于一个人造的海马体。它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正常的大脑机能。  相似文献   

5.
新一代机器人将不会全都设置在工厂。新颖的家用机器人已在全国范围内跚跚步入住宅。这类灵巧的机械装置已经能走路、说话、避开障碍物,甚至可以辨别简单的口语。  相似文献   

6.
正人工智能研究几经跌宕起伏,已经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见本刊2018年01期《人工智能新纪元(上)》)。今天,人工智能正以飞快的速度进入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照此下去,这个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巨变?我们难以预测。人类创造之物是否能让它的造物主都感到吃惊?它是否能做出自己的选择?在神秘的犹太传说中,巫师们将灵符插入土制魔像口中,就能赋予魔像生命。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我,机器人》被拍摄成电影后,激起了全社会对机器人是  相似文献   

7.
邹琪 《世界科学》2007,(10):28-30
人脑是宇宙中最为复杂的物体,大脑中的神经元就像银河系的星星一样多。尽管对大脑研究的思维科学近年来取得了若干进展,我们仍然发现自己还在黑暗中摸索,这一点毫不值得惊讶,但至少我们已经抓住了神经科学中的关键问题,并开始着手研究它们。对以下列举的10个问题哪怕是部分的解答,这对重构我们对某些问题的理解至关重要,而这些问题又关系着定义人类本质的黑白是非。  相似文献   

8.
<正>我们是机器人,看不见的我们解决你看不见的问题。也许有一天,手术不再由人完成;也许有一天,伤口会变得更加细小;也许有一天,纳米机器人就能够进入人体猎杀癌细胞或实施血栓手术。也许在很多人眼中,这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但事实上,纳米机器人进入人体,向细菌、癌症和其他疾病发动"战争",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阶段。美国科学家不但发现了制作纳米机器人的最佳材料,而且还在全力研制纳米机器人的发动机系统和导航系统,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重要的成果。一旦纳米机器人研制成功,将来为癌症病人做手术的可能不再是穿着白  相似文献   

9.
《科学24小时》2009,(3):50-51
机器人走入人类生活的日子就在眼前了。据台湾东森新闻网报道,日本发明一款最新型的医护机器人.手部灵活的程度已经和人类几乎一模一样,不管是从地上捡起吸管,还是挤番茄酱,这些动作都难不倒它。这款机器人预计2015年就会正式走入家庭,担负起照顾老人和病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阿碧 《世界科学》2005,(3):28-28
在最近召开的第191届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科学家向外界展示了三个仿照人类步行方式直立行走的机器人(见封图),它们分别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学步者”机器人、康奈尔大学的“康奈尔”机器人、荷兰代尔夫特技术大学的“丹尼斯”机器人。“学步者”机器人是3个机器人中最矮的一个,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就像刚开始学步的儿童。“学步者”机器人只有2.74公斤重、高43厘米。而“康奈尔”机器人重约13公斤、高度约1米。“丹尼斯”机器人重8公斤、高1.5米。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建造行走式机器人,工程师们正在探索人类保持平衡的秘密——完善拟人行走机器人在过去30年里,科学家和技在佛罗里达州彭沙科拉人类识别研究所,普拉特与同事一起装配M2V2,以检验其平衡性  相似文献   

12.
McNally  P  邵水浩 《世界科学》1989,11(6):47-50
机器人的发展及其由之出现的新兴权利将对整个司法犯罪体系和我们的社会机构的哲学政治世界观产生重大的影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迫使我们对"活的"概念和权利概念重新定义.随着人工智能的进展,机器人将被认为是活的.机器人在下一个25至50年很可能会有权利.电子司法机关有可能代替法院审理案件.妨碍我们理解机器人和人有相似性的是我们的"人类中心论".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我们的宪法和法律可能需要修改或重写.有朝一日可能出现机器人法官和机器人律师在法庭上进行唇枪舌剑的场面.不可能的并非总是幻想的,幻想的并非总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因为种种原因需要搬家,最烦人的事情是收拾东西,而且收拾好后到新家还要重新摆出来.丹麦和美国的设计师建造出可以走路的房子.你需要在哪里安家,给房子里的电脑发一个指令,长了6条腿的房子就可以自己走到新的地方,免除你收拾东西的烦恼. 这种会走路的房子是由丹麦哥本哈根N55艺术中心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师合作建造的.这种房子由6条液压机械腿支撑,6条腿可以交错移动,每次移动时至少有3条腿呈三角形固定在地面上,稳稳当当地支撑着房屋.机械腿采取了最新的机器人腿部设计原理,行走起来十分灵活,可在多种复杂地形上行走.机械腿由房子内的一个高性能计算机控制.  相似文献   

14.
正杰夫·迪恩(Jeff Dean)是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项目负责人,他与《美国科学家》(American Scientist)主编费内拉·桑德斯(Fenella Saunders)对谈,讨论了当前人工智能研究所面临的若干重大进展和担忧,以及这种局面会如何影响人类社会。机器学习领域已经取得许多进展,你认为其发展方向在哪?我们已经在深度学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深度学习本质上是人工神经网络的重塑。人工神经网络已经出现三四十年,作  相似文献   

15.
几千年前人类就渴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将人类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如古希腊诗人荷马的长篇叙事诗<伊利亚特>中叙述的冶炼之神瘸腿海倍斯特司铸造出的美丽聪颖的侍女、希腊神话<阿鲁哥探险船>中的青铜巨人泰洛斯、犹太传说中的泥土巨人等等,这些都是美丽的神话激励人们将之变为现实的例子.近年来随着机器人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已相继出现并且活跃在不同的现实生活领域中,从天上到地下,从工业拓展到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随着机器人技术在中小学中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利用机器人技术,发明制造了各种功能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16.
科幻小说中的自主机器人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它们太笨重,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家庭(对那些机器人“发烧友”来说是例外),而且只能承担工业中最简单的重复性任务。然而,由于处理能力和无线通信变得更为廉价,难度最大的一些领域中的主要开发项目取得了进展。“机器人将更加常见。”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专家Takeo Kanade说。  相似文献   

17.
碧雪 《科学之友》2005,(4):23-23
科学家们已经研制出了一种会像孩子那样“学习”走路的机器人,它可以在每走一步的时候不断改进和调整它的步调和平衡。这种步行机器人看起来更像个会走路的插件玩具而不像个人,但是它确确实实有着像到处闲逛的人的那种步态。它用呈弧形的脚和电动机驱动的脚踝来带动着它的腿向前走,它的胳膊也随着脚步同时摆动着以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8.
未来已经来临了——或多或少吧。在我们最终将人类的未来转移到机器人身上之前,现在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让他们能够自我繁殖吧。也许这只是让医学院学生做的模拟妊娠,但对我们而言这已经够逼真了。这具名为Noelle的金发机器人大小与真人差不多,造价2万美元。它会模拟一般怀孕妇女出现的生理症状及排泄物,例如血液、尿液及婴儿。甚至连婴儿机器人也会模拟生理症状,例如会以皮肤颜色由粉红转为蓝色来代表氧气不足。机器人可以通过人为控制产生不同的并发症症状;控制者也可以在旁观看,让机器人照着内部原先设定的程序将小孩生出。这具机器人即将…  相似文献   

19.
科幻世界是机器人大显身手的地方,而现实中的机器人也已经适应了工厂里的单纯性劳动。可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另有一种机器人甚至可以圆滑地与人类沟通、声情并茂地与主人共同生活,这种机器人的面世意味着人类智慧、行为模式的奥妙将有望进一步揭开。  相似文献   

20.
动态     
<正>纳米机器人让我们拥有超级智力你是否想象过,自己能够获得非凡的智力,拥有好似上帝般的智慧?美国资深计算机专家提出,将纳米机器人植入人类大脑,并连接云计算机系统之后,就能实现这一梦想。借助这种模式,我们能以自己的思维和记忆为基础,通过大脑向外界发送电子邮件、照片等各类信息,甚至能进一步拓展人类情商和创造力,具备更强的抽象设计能力和表达能力。此外,云计算机系统还能提供额外的大脑能力,进一步提高人类智商。科学家预计,到本世纪30年代,纳米机器人就能真正帮助人类实现人工智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