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蠕虫的证明     
自从克隆山羊多莉问世以后,克隆猪、克隆牛、克隆马以及冒牌的克隆商品也纷至沓来,现在又有人扬言要克隆人,一时间,“克隆”一词时髦,令人喜忧  相似文献   

2.
多莉之死     
克隆人的降生早已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而多莉之死却使那些对克隆寄予厚望的人难免心存疑虑,克隆真的那么容易?克隆动物能健康生存吗?  相似文献   

3.
人体克隆技术的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乃根 《科学》2005,57(3):33-35
"克隆人"是个容易引起歧义的用语.笼统地说"克隆人",可能使人混淆两种不同的"人的克隆",即完整人体的克隆和部分人体的克隆.在生殖性克隆的情况下,"人"是指一个完整的人体,即通过生殖性克隆所产生的人类个体--克隆婴儿.在治疗性克隆的情况下,"人"是指部分的人体,即人体的某一器官或组织,用于治疗疾病.为避免歧义起见,谈论人的治疗性克隆时不宜使用"克隆人"这一词语.  相似文献   

4.
治疗性克隆的研究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厚奇  王静 《自然杂志》2005,27(6):333-335
本文介绍了治疗性克隆的含义、流程以及近期研究进展,分析了治疗性克隆的技术缺陷、社会问题和发展前景,阐述了治疗性克隆的科学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克隆的骡子     
石磊 《世界科学》2006,(8):26-27
当全世界在关注着是否能进行人类胚胎的克隆时,克隆的骡子已经悄然来到了我们身边世界科学2006.8也许你已经知道了有关骡子克隆的情况,它不再是什么秘密了,也不是需要全体国民深思的话题。或许,它应该成为全体国民关注的话题。日前有这样一则报道:全世界第一头克隆骡子“爱达荷  相似文献   

6.
以体外受精胚胎作为对照, 利用抗5-甲基胞嘧啶抗体免疫荧光法对绵羊体细胞克隆胚胎的基因组甲基化模式进行了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ⅰ) 在着床前发育过程中, 体细胞克隆胚胎呈现出与体外受精胚胎类似的去甲基化趋势, 即在8-细胞期甲基化水平降到最低点, 紧接着在桑椹胚时又升高, 但是克隆胚胎的甲基化水平明显高于同一时期的体外受精胚胎, 特别在8-细胞期及其以后时期; (ⅱ) 克隆囊胚的甲基化模式与体外受精囊胚不同, 克隆囊胚的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 ICM)和滋养层(trophectoderm cells, TE)甲基化水平相当, 而体外受精囊胚的内细胞甲基化水平低于滋养层. 研究结果表明, 与体外受精胚胎相比, 克隆胚胎的DNA甲基化重编程存在异常, 它可能是导致克隆胚胎发育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付国斌 《自然杂志》2018,40(4):265-269
生物学里有很多非常专业的词汇,其中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能够进入大众视野,而克隆就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之一。克隆起源于发育生物学,其发展可以追溯到一个世纪前。文章简单介绍了克隆的含义和百年发展历史中的一些重要突破,并讨论相关的伦理问题及其发展过程对我们的启示,让大家可以对克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克隆植物     
说起“克隆”,不由令人想到1998年2月22日在美国爱丁堡大学出生的克隆羊羔“多莉”。多莉的诞生标志着动物克隆的成功。其实,生物的克隆并非在动物克隆上首先成功。早在1960年由美国采用组织培养法就克隆出了的小苗,这是第一批克隆植物。科技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确立,为植物克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条件。科学家们确信,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可以分裂和生长,生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全功能性一一带有母体所有遗传基因信息。因此,只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就可以用取自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9.
自从英国科学家小组克隆出多利羊之后,世界上对克隆人的喧闹也达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出来宣布禁止克隆人的国家有好几个,就在严禁克隆人的美国,又有科学家公开宣布克隆人的计划。 我主张克隆技术用来为人类服务,基本上反对用克隆技术克隆人。因为克隆人一旦出现,就带来了大量的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使我们这个社会一下子变得“可怕”起来,不知该如何对待克隆人。 那些对“梦之队”有着特殊感情的大财主,提出用克隆技术克隆出一支新的“梦之队”,并认为这样的“梦之队”会赚大钱。是赞成,还是反对? 有钱的企业家,因为没有子女,…  相似文献   

10.
克隆技术是目前生物学研究的一个热点,各项成果相继涌现。除了克隆绵羊获得成功之外,1997年8月,美国科学家宣布,用体细胞克隆牛也已获得成功。随后日本和德国的科学家也陆续宣告,用类似的移植术,得到了克隆牛,从而证实了哺乳动物体细胞移植的真实性。2000年1月14日,美国《科学》杂志又报道了克隆猴子获得成功的消息,于是把克隆对象进一步扩大到了高级灵长类动物,很清楚,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时和克隆人体仅只是一步之遥了。  相似文献   

11.
体细胞克隆中核的重编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世杰  杜卫华  李宁 《科学通报》2004,49(8):721-726
尽管体细胞克隆在绵羊、牛、小鼠、猪、山羊、兔、猫、大鼠和骡子等物种中都获得了成功, 但却未能得到狗和猕猴的克隆个体, 而且克隆效率非常低. 克隆效率低使体细胞克隆技术在科研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供体核移入去核的卵细胞后, 必须经过表观遗传修饰的重编程, 回到胚胎开始发育的全能状态. 目前认为: 供体核的不完全重编程是导致克隆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本文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X染色体失活、端粒、印记基因以及其他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几个方面来探讨影响克隆效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多利”羊昨天庆祝了它的 5岁生日。然而 ,大多数克隆动物却没有这样幸运 ,它们很少长到成年 ,甚至出生前就死去了。美国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知道克隆动物成功率如此之低的原因。克隆的不可预测性似乎是由于某些不稳定的基因。这些基因的激活依赖于它们胚胎时生存于哪个母体中。这些“标记”基因哪些被激活 ,哪些被关闭 ,在克隆胚胎和正常胚胎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麻省理工学院的鲁道夫·詹尼斯 (RudolfJaenisch)及其同事们用胚胎干细胞核克隆了老鼠。这项研究显示胚胎干细胞比成年细胞的克隆成功率更高。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 …  相似文献   

13.
利用EBV穿梭质粒表达人凝血Ⅸ因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宏伟 《科学通报》1995,40(13):1233-1233
目前开展的遗传病基因治疗研究大多是先取患者体细胞体外培养,通过反转录病毒感染使正常基因cDNA整合于基因组中,选择克隆、扩增,再将细胞植回病人体内.但有以下问题:(1)细胞表达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基因的整合位置,各克隆的表达相差悬殊,虽可通过挑克隆解决这一问题,但挑克隆工作量大,且克隆细胞如传代次数过多亦不利于其表达.(2)病毒载体通常只带一份拷贝进入细胞,转基因产物的表达量不高,这样植回病人体内的细胞就需  相似文献   

14.
2003年10月,国际干细胞会议在新加坡举行,此次会议汇集了全世界克隆领域的顶尖科学家。会议尾声,克隆羊“多利”的幕后功臣之一艾伦·科曼(Alan Colman)在宣布会议圆满成功之后说:他已经发现了克隆领域的不幸,那就是“克隆菲利普·约(主办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09,(6):4-4
最近,日本科学家利用取自16年前冷冻死鼠的细胞,成功创生了这只死鼠的健康克隆鼠,使之“死而复生”。这是世界首例成功克隆冷冻动物试验,它预示着将来从冷冻残骸中克隆出猛犸象等已灭绝物种已经曙光初现。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3,(10):77-77
意大利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制造出克隆马,这点燃了人们克隆良种冠军马的希望。在克隆马诞生之前,人们一直认为母马生殖系统将排斥任何“同自己基因完全相同的胎儿”。 意大利科学家提取了母马的表皮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入除去细胞核的卵细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27日,法国女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正式宣布,世界第一个克隆女婴“夏娃”已经于当天诞生,女婴体重7磅。克隆的细胞来自一位31岁的美国妇女。 12月29日,布瓦瑟利耶又宣布克隆婴儿将同其“父母”于30日一道乘飞机返回美国家里,在适当时候接受DNA身份的检测,以便证明确实属于克隆技术的结晶。据布瓦利瑟耶说,另外4名克隆婴儿将在今后的几周内相继问世。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一种称为单性生殖 (孤雌生殖 )的机制 ,我们从卵细胞中克隆得到了早期的人类胚胎 ,这使治疗性克隆成为了触手可得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如今,克隆恐怕是最时髦的词了。简单地说,克隆就是无性繁殖,克隆动物就是让象、牛、羊、猴那样的高等动物无性繁殖。由于原封不动地继承其父亲或母亲的全部遗传基因,克隆动物与它们的父母丝毫不差。然而,克隆动物是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的产物,在自然界并不存在,高等动物(包括人)都是通过有性繁殖来繁衍下一代。下一代的遗传基因分别来自其父亲和母亲,由父母的基因决定下一代的性状,如相貌、肤色、性别、身K等,一些遗传性疾病也能传给下一代。这正像俗话所说的那样:“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几千年来最为朴实的科学总…  相似文献   

20.
水稻籼粳杂种不育基因座Sc的遗传图和物理图精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种不育是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障碍.为了克隆1个籼粳杂种不育基因Sc,利用分子标记和近等基因系杂交产生的F2群体对Sc座位进行了精细定位.初步的连锁分析结果表明,Sc座位与第3染色体的4个分子标记以RM218-RG369-Sc-RG227-RG391的关系连锁,其中RG227与Sc座位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7 cM.用RG227为起始探针筛选籼稻的TAC基因组文库,并通过染色体步移构建了一个覆盖Sc座位的跨度约320kb的克隆重叠群.对可能覆盖Sc的2个TAC克隆M45E14和M90J01进行了部分测序.用TAC克隆序列和RG227序列搜索水稻基因组序列数据库,锚定了粳稻BAC克隆OSJNBb0078P24(148kb)序列.通过比较TAC和BAC克隆的序列,在Sc座位区域发展了6个新的基于PCR的标记.用这些标记进一步把Sc座位定位在一个约46kb的区域内.从定位结果推测该BAC克隆和TAC克隆M45E14包含Sc基因.基因预测分析显示,在此46 kb区域内有6个预测的OR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