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奇云 《科学之友》2004,(6):28-30
昔日,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放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如今,生物学家笑谈给我两个卵子,我可以把生命创造出来。这不,没有“父亲”的小老鼠刚刚亮相,地球的主宰者们又有一个按捺不住的冲动——让女人单独完成人类的传宗接代。试想一下,如果连女性生孩子都不再需要男人的“贡献”,在这个地球上还有什么奇迹不会出现。这……到底是福还是祸?  相似文献   

2.
鲁白 《世界科学》2012,(3):52-55
“学而优则仕”被认为是我国古代传下来的、一项选拔干部的良策。今天,更是经常看到一些学者专家因为其专业做得好而被提拔为领导。其实,做一个好的领导与优秀科学家是两码事。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每年春季的“恶作剧日”可能是激发创造性和独立思维的方式之一——最近,我发现科学家们已经背上了难以管理的坏名声。一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同事告诉我,他们甚至修了一门专门来对付我们的课程。“牧猫”这个说法目前很盛行,说的是管理教授就像是“牧猫”;而一直令管理者们恼怒的是:科学家被分配了一项工作后,第一件事就是问一些令人恼怒的问题,例如“我们为什么做这件  相似文献   

4.
首要的几件事情我要讲的是科学家的基本动机是什么;在我努力成为一个科学家期间,科学家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当社会使得一个物理学家能从事物理研究时,他能从社会中得到什么,和他应当为社会做些什么。首先,我想讲与此有关的几件事情,我从中学得了与我现在要讲的题目有关的知识。我的第一位老师是玻兰义。但是如果我列举我从他那里学到的一切,我将无法深入下去。第二件事是奥斯特瓦尔德的《伟大的人》这本书。这是一本关于几个伟大科学家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正>人能记住过去的事,哪怕这些事当时并无特别意义。动物是否也有这样的记忆力?在一项实验中,科学家训练狗儿"跟我做",即狗儿看一个人做一个动作,然后狗儿做这个动作。例如,狗主人向上跳,接着发出"做这个动作"的指令,狗儿就会向上跳。但狗儿能学会"跟我做"这一点,并不能证明狗儿对以前的事件有记忆。科学家还需要证明,就算狗儿并未料到自己会被问及之前的事,或者并未因为记住了  相似文献   

6.
“深奥真理”探索中的思想分野──关于爱因斯坦-玻尔论战的管见之一沈葹不少科学界人士都同意一位学者的如下说法:“有一种科学家,每隔100年才出一个两个,如爱因斯坦和玻尔”;我们说这100年的估计可能还嫌短了些。但至少公众都认定:这两位大师是20世纪最卓...  相似文献   

7.
在清华大学5年中,唯一贯穿始终的只有这一个故事。挖掘心中的这个角落,我有时会难以自持地落泪。也许你会问:既然你不愿说,为什么还是要说?我只能告诉你,如果失败是你成长途中最清晰的、最无法忘记的、甚至最值得记住的回忆,回首时你不会选择其他。 二年级将要结束的时候,班主任统计了一下前3个学期的总成绩,我排在第一。因为兴趣爱好过于广泛,又十分贪玩。我知道自己从入学起,成绩是有所下降的。但这个第一却有了一个“特权”:我可以在读双学位和因材施教生之间挑选其一。我选了因材施教,想圆一圆从小一直挂着的科学家梦。那时候,刚做了一学期的团支书,刚加入美术社,一切仿佛都处在整“帆”待发状态。  相似文献   

8.
谁是第一个原始人? 不久以前,已知最古老的原始人是360万年以前生活在东非热带稀树干草原上的“南方古猿阿法种”。其最著名的代表是科学家于1974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古猿骨骼:露西。近些年来,科学家大概发现了五种比露西还老的古猿。2002年,法国科学家米歇尔·布  相似文献   

9.
一、C_3H_3 这是卢嘉锡的老师张资珙教授发明的一个公式,是张教授给卢嘉锡的座右铭,意即做一个好的科学家必须具备Clear Head(清楚的头脑),Clever 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 Habit(清洁的习惯),简称C_3H_3。卢嘉锡终身服膺C_3H_3,才成为中外知名的学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柯云路,据说还是“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因此,他应该称得上是“科学家”了。又因为他出版了《柯云路新疾病学》,我想称他为“医学家”也是不会错的。我这个人就有点不信邪——你信,我不信。对于柯云路先生的许多著作拿来读一读,就会发现,他的所谓“破译”,不过是伪科学而已。说得不客气些,柯云路在科学的殿堂内,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伪科学的鼓吹者。别的不说,就说他的新疾病学。尽管他写了洋洋十几万字,归根到底他总结为一句话叫:“你想病,你就生病”,或者叫“疾病都可以归结为潜意识制造的”。这是一个十…  相似文献   

11.
余家驹 《世界科学》2005,(12):29-30
加州,莫斯海滩,清晨6:30。今天,我将与来自蒙特雷湾水族研究所(MBARI)的科学家和技术员一起对深海生物进行为期一天的考察。其中的帕特里克·惠林(PatrickWhaling)是一位资深的海洋生物学家,也是这次考察工作的首席科学家。我们这艘名为“Point Lobos”的考察船在晨雾中静静地等待着。今天的出海人员包括惠林先生、一位海洋科学家、一些技术人员和实习生。船员们早已上船待命。7时整,Point Lobos缓缓地驶向大海。启航时,一群海豹在港口用吼声向我们送行。Point Lobos是蒙特雷湾水族研究所的一艘考察船。在它的甲板上有一个专供试验用…  相似文献   

12.
李伟 《世界科学》2004,(1):29-30
中国青年学者王磊因其在实验中成功地用人工方法扩充了生物体的遗传密码,获得美国《科学》杂志评出的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这一成果被学术界誉为“将来肯定会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突破。同时被《科学》评出的5位区域奖荣得者中,中国学者陈清因其在感觉刺激和信号传导方面的新见解而获奖。 王磊是2003年度“世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的惟一获得者,是继时松海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时松海因其在大脑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于2001年获此大奖)。本刊在介绍王磊及5位区域奖获得者的同时,将王磊发表在《科学》上的“扩展遗传密码”一文摘译给读者,便于对其研究领域及应用前景所了解。  相似文献   

13.
“爱”在哪里? 爱神的箭虽然射在情人们的心上,但他们的反应却来自脑部。这是英国科学家首次研究出“爱”的感觉到底来自人脑的哪些部位后,得出的结论。据报道,伦敦大学附属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校内招募了17名20岁、自认是“爱到发烧”的青年男女,分别向他们出示一帧爱人的照片和一帧普通异性朋友的相片,井用扫描仪监测他们看这两张照片时脑部的反应。科学家发现,热恋中的男女看爱人的照片时,脑中的四个部分不约而同地出现血流量急升的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27日,小行星探测器“黎明号”终于起程了。它将飞赴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探测那里的两颗神秘天体——灶神星和谷神星。这次任务的行程长达50亿km,耗时8年。学者们期待“黎明号”帮助他们回答一个古老而又玄妙的问题:太阳系是如何诞生的。科学家相信“黎明号”能帮助他们回溯诞生之初的太阳系,他们将那个时候称为“太阳系的黎明”,这也正是“黎明号”名字的由来。  相似文献   

15.
刘林森 《世界科学》2001,(10):39-41
比特的魅力人类已进入 2 1世纪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数字化正在渗透各个领域。在数字化世界里 ,没有电影、杂志和音乐 ,只有“1”和“0” ,但人们一直到1 946年前还没有给这一现象取个名。这一年 ,普林斯顿大学的统计学家约翰·图基将“二进位制”和“数字”这两个单词缩略成了一个术语 :“比特”。然而 ,在随后的 2 5年里 ,只有科技圈子内的少数专家对比特感兴趣。但如今比特对每个人都变得重要起来 ,因为我们可以用比特来代表任何东西 ,或完成任何服务。不久 ,科学家们将在一种“数字人”身上进行数字式的药物测试。今天 ,我们能够做一…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 人内耳“毛细胞”受损后,不可能再生。毛细胞受损者必须忍受永久性的听力损害或平衡失调。最近,英美科学家指出,哺乳动物,包括人类,能够修复遭到损害的内耳毛细胞。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使神经生物学家们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先前的结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贡献,”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神经生物家埃温·鲁贝尔评论说。鲁贝尔与其他研究人员先前曾证实,鸟  相似文献   

17.
记者:朱先生是国内较早研究板块构造理论的学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用这一新说探索中国石油地质问题,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朱:首先,要说明一下,我是搞石油地质的,主要从事生产工作,严格讲来,在流行的科技人员分类中应属工程技术人员,不是科学家,不是专门搞科学研究的,在板块理论方面只能算是业余涉猎者。在此,我想还是从石油地质角度,主要是从油气盆地的研究角度谈谈板块;也不算自己的研究成果,而是提一些问题,谈一些个人的见解。你看,行不?  相似文献   

18.
刘彩英 《科学之友》2009,(12):94-95
小时候,大人们总爱不厌其烦地问我同一个问题:“长大后,你想干什么?”每每此时,我便会把头拾得高高的,一歪脖子说:“长大了,我要当一名科学家。”记得那时候,小伙伴们的理想好像除了当科学家,还是当科学家,甚至连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都不在我们的理想之列。  相似文献   

19.
我能够在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努力于使物理学更好地发展的中国物理学者们面前得到讲演的机会,感到十分光荣。新中国的建成是全亚洲各民族解放的基础,是世界和平的堡垒。我除了对诸位在这一伟大事业上所获得的成就衷心祝贺之外,同时顶祝今后获得更大的发展。我作为第一个访问解放后的中国的日本理论物理学者,有义务把日本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和现况介绍给诸位。虽然理论物理学的范围很广,但我只能谈一谈我的专业,也就是“基本粒子论”。基本粒子论从语义上来说是“基本粒子的理论”,但我们一般却用于稍微广泛一些的意义上,即包括理论原子核物理学的全部。在日本研究基本粒子论的人数非常多。这就形成日本理论物理学的一个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在去年召开的科学扫盲(scientific literacy)会议上,地球物理学家罗伯特·赫曾(Robert Hazen)为与会同行做了一个小实验,他问与会的25位地球物理学家,有谁能解释DNA和RNA的区别。“结果,在这25位科学家中只有两人给出了两者之间区别的令人信服的解释”,现在华盛顿卡内基研究院的赫曾说。这两位能作出解释的科学家的专业是鉴别化石有机分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