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关籍华裔女作家谭恩关的《灶神之妻》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作者在小说中以个人的经历为素材,不仅在母女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颠覆父权制的女性世界,还把母女关系提升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层面上来。谭恩关在母女关系的主题中表现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文化的冲突,积极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2.
以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灶神之妻>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作者在小说中以个人的经历为素材,不仅在母女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颠覆父权制的女性世界,还把母女关系提升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层面上来.谭恩美在母女关系的主题中表现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文化的冲突,积极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3.
以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灶神之妻》为分析文本,探讨了作品中母女关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进而分析作者作为少数族裔女作家面临着美国的强势文化,如何构建自身的文化身份。作者在小说中以个人的经历为素材,不仅在母女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颠覆父权制的女性世界,还把母女关系提升到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层面上来。谭恩美在母女关系的主题中表现了性别的不平等以及文化的冲突,积极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4.
王丽妍 《科技信息》2012,(32):I0084-I0084
《喜福会》这部小说中女儿和母亲之间的冲突不断出现。《喜福会》中的中国移民母亲在中国出生和长大,中国文化植根于她们心中,她们在中国的早期生活与来美国后的生活截然不同,她们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反,女儿们在美国出生和长大,她们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她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生活方式都是美国式的。这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正是形成母亲和女儿冲突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周游 《科技信息》2012,(36):I0093-I0093
托尼.莫里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宠儿》更被认为是在人物心理描写和刻画方面的一部惊世之作,残酷而有力,震撼而战栗。本文将从母女之间的冲突和融合解读《宠儿》中爱与残忍,爱与疏离的母女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荆棘鸟》中克利里家族两代母亲——菲与梅吉,同其他家庭成员建构的动态的母子、母女关系:驾驭、服从抑或复制,展示劳动分工中受压抑的母亲在后代身上再生这一压抑状态及其最后终止的过程,诠释父权制家族三代子女不同性别身份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党伟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11(2):145-146,151
《喜福会》中描写的母女矛盾,是中美文化之间差异与冲突的具体表现。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组织形态,是造成中美文化之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母女矛盾的化解,表现了作者对不同文化和谐共处的美好希冀。  相似文献   

8.
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由于接受的文化不同,在日常相处的过程中难免出现冲突和矛盾.谭恩美的《喜福会》反映了这种东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本文通过小说中母女关系的发展,分析了中美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指出这种冲突是必然存在的,而其融合也是必然的和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鲍迎迎 《科技信息》2010,(22):143-144
谭恩美的小说《灶神娘娘》反映了华裔母女之间特有的矛盾和冲突,本文从母题出发,深入分析了母题背后所蕴含的中西文化的矛盾和冲突,并且指出母女在承认中西文化差异,认同双重身份之后,才能在中西文化冲突和两种身份的困扰中寻求平衡。  相似文献   

10.
《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塑造了两位重要的女性人物,康普生夫人和她的女儿凯蒂·康普生。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母女关系来诠释作者对当时妇女地位和生活状况的认识,揭示福克纳对当时南方妇女的心理倾向。  相似文献   

11.
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小说《灶神之妻》的角色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完全符合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运用这种理论来解剖《灶神之妻》的叙事结构,可以赋予小说以崭新的解读层面。  相似文献   

12.
"灶神"故事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在谭恩美的小说<灶神之妻>中, "灶神"故事与小说中雯妮与文福的故事的完美契合不仅说明了谭恩美对中国神话故事的独特阐释,也体现了"灶神"故事对建构整部小说的作用.其新颖的立意、二元性叙事结构和对小说的情节预设功能都充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13.
"抢妻"现象在元杂剧中频繁出现,直接原因是元代的统治者的腐败、残暴和骄纵贪婪,频繁出现的"抢妻"情节正是对这一社会问题的真实反映.掠夺妇女的行为历史上并不少见,但在元杂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中的原因除了政治、历史等因素外,更深层的原因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后所带来的野蛮习俗和落后文化.极大地伤害了以儒家文化为皈依的知识分子的民族尊严和道德情感,"抢妻"现象在元杂剧中频繁出现折射出的正是这种文化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文学在过去虽然缺乏实际的接触和交流,但都有对弃妇形象的刻画和表现,而且这些弃妇形象呈现出一定的"共相",形成这种共相的根源则是中西方社会存在着的文化共通性.  相似文献   

15.
奥尼尔的《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中的杰姆被迫戴上白面具的过程和由此遭受的心理扭曲,是西方白人长期以来对待黑人问题的泛人性论思想的反映,刚果面具则象征了黑人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表现了黑人民族文化的创造力和黑人改变其民族处境的优势,肯定了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黑人文化有与其他文化共存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上帝一直是西方宗教信仰的中心和焦点,是人们进行膜拜和祈祷的神圣存在。人神关系的探讨也一直是西方文学中表现的重要主题之一。这主要体现在美国文学史的不同阶段。但上帝对于人的意义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7.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所在地区古今气候差异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00年以来,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所在的辽西地区气候已经发生变迁,但古今气候的差异程度目前尚未有学者作量化研究.根据适应野生獐生存的气候条件,结合最新考古材料,采用物候历知识尝试对红山文化时期牛河梁地区的气候进行分析还原.结论认为,牛河梁地区在距今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较现在的气候暖湿,同一时节的平均气温与现在当地气温延迟约20天的数值相当.  相似文献   

18.
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杀夫》中的主要人物林市、陈江水和阿罔官进行深层的精神剖析,阐释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在其内心世界的彼此纠结中揭示林市的悲剧是源于群体和社会的悲剧。从而引起人们去思考怎样的道德观念和法律机制才是完善的。  相似文献   

19.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中体现了蒲松龄的儒家夫妻伦理观念,夫妻和睦和夫妻失睦的伦理行为模式都在作品中有生动的表现,本文对这些情节中所体现的伦理观念进行了剖析,并且对另外的一些封建落后的夫妻伦理观念进行了辩证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