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引领船舶设计前沿技术的科考船,一直都是业界的风向标.在吴刚心头,有两位船舶界老院士临终衣钵相托的殷殷期盼——他们将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积累的破冰型科考船资料交给了吴刚.这是历史给予我们这一代的机会.吴刚说,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设计出未来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其实,在吴刚职业生涯刚起步的那几年,曾对自己的未来产生过迷...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南极建设的第4个科学考察站泰山站2014年2月8日建成开站.作为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目标后我国在南极建设的首个科考站,泰山站是我国极地科考史上又一个新起点,也必将成为我国迈向海洋强国的又一坚强基石.  相似文献   

3.
极地警戒站     
天空晴朗,没有一丝风的痕迹。现在的气温大约是-35℃,正是进行海洋声学实验最理想的时机。这里是加拿大北极圈群岛中最北边的岛屿。寒冷让人战栗,但它却塑造了大面积静止、牢固的冰面,这个近乎凝固的世界,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在温和海域无法享受到的实验环境。 2000年的春天,一支科学考察队在此开始了历时一个月的海洋声学系列实验,研究监听声音在北冰洋厚厚的冰层和冻土中如何传递和消失。考察队的目的地是位于艾勒斯米亚岛北部海岸,一个被称为警戒站  相似文献   

4.
范尧 《科学大观园》2010,(12):73-73
<正>从上世纪50年代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展开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如今,这块冰雪世界上共有53个科考站。其中不少科考站给人印象深刻影像。其一是:长22米、宽和高8.5米的新伊丽莎白公主站(比利时)是南极科考站中的精致花朵:小巧、美丽、高效,只在夏季开放。新伊丽莎白公主站设立在南极圈内的毛德皇后地区,该区域地处南极大陆面向大西洋的部分,当地风力强劲,时速可达300公里。它是南极冰盖上第一座零碳设施,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设计人员还为这座科考站设计了一套能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能够24小  相似文献   

5.
2001年10月16日,新华社的一则消息引起不少读者关注: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一支北极科考队离北京飞赴北极圈内的挪威属斯瓦尔巴德群岛,进行为期20余天的科学考察,就建设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选址.为此,本刊约请有关知情人士,就读者关心的问题撰写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2020年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船从上海出发,执行南极考察任务.本次考察计划航程3万余海里,预计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 据悉,第37次南极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任务....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22,(2):14-15
以青藏高原和南极冰雪高原为代表的高海拔极区科考对于开展地球与生命演化、全球气候变化等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战略意义,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重大科学工程.但目前高海拔科考活动仍然主要依赖人力开展,高海拔地区的极端气候气象、复杂环境地形和恶劣生存条件对人类活动影响巨大,严重制约了科考活动的深入程度.2017年,我国开展了第...  相似文献   

8.
正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重返月球,我国正在开展月球科研站的论证。在月球探索方面国外有什么实际动向?月球科研站是什么模样,适合建在哪里?去年12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宇航员将重返月球并最终前往火星。而我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相关负责人日前也透露,我国正在开展月球科研站的论证,设想建立能源长期供给、自主运行、无人值守的月面基础设施,开展以机器人为主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那么,在月球探索方面国外有什么实际动向?月球科研站大致是什么样子,适合建在哪里?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以其独特的空  相似文献   

9.
极地突破     
正8848.86米,冰冷数字迸射出的是测绘人的热血情怀;37次,记录的是双龙探极不畏严寒的温情故事;10909米,深邃的马里亚纳海沟传来的是令人振奋的中国声音。一代代科技工作者薪火相传,用智慧和行动夯实了我国科学研究的基础,推动我国科技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步步站上了世界最高舞台。  相似文献   

10.
极地巨兽     
正2018年7月11日,法国Ocea展示了一款铝制海洋巨兽——Nemo 50 ICE项目。该游艇可以让你在地球上严寒的极地展开舒适的旅程。1木星美如画美国宇航局(NASA)晒出了朱诺号探测器在距离木星约44300英里时拍摄的一张木星南半球图片。这张新图像,看起来让人惊叹,就像一幅"宇宙油画",很好地展现了宇宙之美。科学家Kevin M.Gill只对图像进行了色彩增强处理,其余都是原汁原味的呈现。  相似文献   

11.
正虽然普通大众对于南极的热议才刚刚掀起,但人类世界对南极的科考历史却历时弥久。1911年,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以国家荣誉为目标,将代表成功的旗帜插在了南极大陆上。此后多年,各国探险家们竞相前往,直至1985年,中山科考站在南极半岛建成,中国科考队对于南极的征程也越发稳健深远。2017年11月,中国南极科考团队正式开始了第34次南极科考任务,并预备在恩克斯堡岛建立中国在南极的第5个科考站。加上此前的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4座南极科考站,中国的南极科考即将进入“五朵金花”的时代。中国已成为“南极一线国家”。  相似文献   

12.
穷是极地     
很小时就听过这样的话,人不怕穷,就怕没气象。穷,作为一种财产的拥有,是最下一等的。多有者为富,少有者为贫,至无有者为穷。什么都没有,穷得底儿掉,吃了上顿没下顿,家无隔夜粮,一条裤子  相似文献   

13.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南极是位于地球一隅的孤僻独立的白色大陆,与我们生活的绿色世界隔着千山万水,似乎没有必要开展全球合作式的大规模科学考察活动.其实不然,人类经过20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之后,随着对南极考察的深入,越来越认识到南极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正短短一会儿工夫,漫天飞舞的风雪遮盖了站区所有建筑物、车辆,一眼望出去是一片白色的世界。来之不易的淡水虽然地球上的淡水72%存在于南极,但基本上是以冰的形式存在的,因此淡水在南极还是极其宝贵的。在南极中山站,站区有一个淡水湖——莫愁湖,主要是用来做发电机冷却水和日常生活用水的,因稍有污染并捎带咸味,所以不能做饮用水使用。为啥莫愁湖的水冬天还能使用,难道它不结冰吗?其实,莫愁湖的水冬天一定会结冰的,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1,(15):34-35
曾30次进入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的考察队队长夏训诚,公布了罗布泊科学考察的初步结果,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2010年是彭加木殉难30周年,广州市白云区委、白云区政府和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联合举办了彭加木纪念碑奠基仪式暨重走彭加木探险之路科学考察活动。活动历时29天,行程6500千米,取得了七项初步科研成果。第一个科考成果:对大耳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础科学》2005,7(3):43-43
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2005年4月2日在青岛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考任务。此次环球大洋科考的总体目标是对相关的大洋中脊开展综合科学考察,对海底热液硫化物资源、生物资源和相关环境开展调查,为人类探索和认识大洋,以及和平利用大洋资源做出中国应有的贡献。根据计划,“大洋一号”将东出太平洋,  相似文献   

17.
由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贺延龄教授完成的“废纸造纸废水零排放技术”项目取得显著效果:(1)节水效果:“废水”经处理全部回用,仅补充少量清水平衡蒸发和污泥带走的水分;废水排放量为0;废水回用100%;清水用量:1.0~4m^3/t纸。(2)污泥减量效果:废水中的纤维回用;生物剩余污泥量减少到约1/10。(3)节能与低成本:在低成本下实现每生产一吨纸用于水处理的运行成本4~6元。低成本的主要原因是:高效厌氧技术节省电耗70%~80%;低污泥量。在示范工程中,由于节水、纤维回收、节电等的经济效益显著。(4)零排放实现必须达到:不影响纸张的质量;不影响造纸机车速。  相似文献   

18.
《科学大观园》2021,(7):46-47
“主要是因为我的英语相对好一些.”在被问及如何能从科研工作者中脱颖而出,被选中首赴南极科考时,董兆乾谦虚地说.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言语间时不时爆出一串爽朗的笑声,这就是董兆乾,他是最早登陆南极的中国科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1,(8):53-54
一、主要技术内容 该项目拟试制生产机电一体化的电镀自动生产线的成套设备.该生产线用微机控制全自动进行电镀生产,而且不排放电镀废水,这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和新产品,属于清洁生产工艺与设备.该项技术和设备除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外,具有以下功能和优点: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21,(7):36-41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鸿烈,长期从事资源、环境领域基础与应用的综合研究和组织领导工作,尤其对青藏高原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40多年来他先后几十次到高原调研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