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建梅 《科技信息》2012,(1):543-544
新课程背景下的科学课堂是开放的,课前精心准备是课堂获得成功的前提条件,但科学课堂中常会充满不确定因素,面对课堂中突发情况.需要教师坦然面对,并即时地加以判断,将可利用的信息转变为有效的课堂教学资源,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关注学生、课前准备和课堂即时设计三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倡备课以学生为本;阐述了如何在课前进行精心的备课。从而让学生成更具有方向感和成功性;针对课堂中产生的突发事件,提出了自己的处理方法,让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贵存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前提与途径.当前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已为大多数人所重视.本文结合教学实践重点探讨了如何在中学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敏 《科技信息》2013,(26):251-252
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社会需求极大的热门专业。而市场营销实践教学是培养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现在很多实践教学不是将课堂开到企业里,就是仍旧在传统课堂里上实践课,使实践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流于形式。如果将市场营销实践课开进企业,实践学时有限,学生并不能很好地融入企业的实际工作当中,另外实习单位碍于企业机密等原因,不可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实际运作中。而在传统课堂中开展实践教学,没有企业环境,学生很难真正投入,事实上很多课堂内的实践教学都流于形式,敷衍了事,只是名义上的实践课。若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市场营销实训,避免了其他实践形式的弊端,也是对市场营销实践教学的一次良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就如何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提高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学生课堂学习兴趣,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动因,提高公体课教学质量,对深化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学生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知识,但教师在学生预习时的指导作用不可忽视。教给学生积累词汇的预习方法,课前收集资料的方法,课前质疑的方法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动手、自主质疑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张敏华 《科技信息》2010,(32):86-86
科学发展观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指导思想,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上,也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三进”工作,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政课教师应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和需求出发,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选择好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以便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使思政课成为真正受学生欢迎,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课程。  相似文献   

7.
邵凯娟 《科技信息》2012,(15):357-357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学有时不尽人意,学生课上学得不积极,老师教得累,家长想尽办法给孩子课外补课,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成绩还不理想。甚至部分学生完全丧失英语学习信心。分析认为,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之一便是学生的课堂参与太少,课堂的收获太小,而作业量太大,甚至经常做很多重复性的练习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面对这种现状,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有效地利用好课上45分钟,让学生充实快乐地学习,并减轻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作业所耗费的精力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曾剑 《新余高专学报》2013,18(1):155-156
"课前导读":让学生预习变"质疑";"互动导学":激发课堂活力;课堂教学重视教导学生方法:提升学生能力;"堂中导练":说、谈、演、写有效展示,运用这"四导"课堂教学模式,可使得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明显提升,是一条轻负高效的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9.
邓燕萍 《奇闻怪事》2007,(1):125-126
《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阎老师教学《伯牙绝弦》一课,课堂犹如流淌着柔美的音乐,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阎老师对教材有深入独到的解读,教学设计独具匠心,让学生和听课教师沉浸在高山流水不息,千古知音难觅”的境界里,课堂如高山流水,曲韵悠长,发人深思,至今余音袅袅。现撷取两个片段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许许多多的名言证实了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因此,在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后的质疑,课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解疑,从而在质疑、解疑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近期,听了一节二年级的课——《可能性》,感慨颇多。教者精心设计了摸球游戏,引领学生经历事情发生的可能与否,使学生充分体验、感受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所不同。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学得了知识,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但课堂上一些微观的细节引起了笔者的思考,现简要记写下来,期待大家的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苏立康 《奇闻怪事》2007,(2):125-125
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突出特点是饱含丰富的感情。诗歌教学的课堂上,同样需要营造浓浓的感情氛围:学生只有融入诗境,才能真正懂得诗。在这节课上,孙老师以指导朗读,把学生带入诗中:以对朗读的表达恰当与否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句:以写、读,“答诗”,让学生入情入境地体会苏菲的感情。这就使学生完全融入在诗歌里。学生一首首精彩动人的“答诗”就印证了这一点。在师生讨论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又不时引用他人的诗作点评(尽管有的引用不一定恰当),从而以情激情,不断掀起情感活动的高潮,不断深化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这就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诗的课堂里,直到下课铃声把大家唤醒。这实在是难得的宝贵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理论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已在全国各高等院校普遍开设,许多高校还将这门课列为重点课程,作为一门精品深加以建设。要其正做好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了作很小容易,尤其是邓小平理论“进课堂”,已经成为摆在我们“两课”教师面前的一道新课题。目前,邓小平理论进教材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现在迫切的任务就是如何将邓小平理论进入课堂。“进课堂”的效果怎样,直接关系到邓小平理论能否进入大学生头脑的问题,课堂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人学生汲取科学文化知识、接受政治思想教育、提…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学启于思,思源于疑”、这说明质疑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课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标准,优化课堂结构,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过程中,采用质疑解疑的方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翻转课堂通过颠倒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学习置于课前,将作业、讨论和成果交流置于课上;通过对教学时空的重新规划,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韶关学院公共教育学课初步建成的网络课程平台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学习支持系统,教师采取一定的流程控制手段重新组织教学实践,能解决学生学习自主性缺乏的困境。而公共教育学的翻转课堂开展还需要师生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各项能力,加大网络学习平台建设,建立新的课程学习评价体系,适当缩小班级规模。  相似文献   

16.
案例:在这节课中,教师运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参与,气氛活跃,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不失为一节好课。但课中的一个小细节,却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17.
建立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袋,是多元智能理论赞赏的一种评价工具。把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袋的作法引入高师声乐课教学,完善高师声乐课学生课堂笔记本教学模式,推动高师声乐课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刘秋满 《科技信息》2011,(35):267-267,253
工程力学课由于理论性强,涉及的数学物理知识多,老师在有限的学时里讲授难度大,学生学习吃力,造成力学课堂授课效率低的现象。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效率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教学和情感教学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自学动力。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宏军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93-93,95
宋代学者朱熹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质疑是求解的前提,创新的钥匙,探究的灵魂,思维的开始。学生能在课堂上质疑问难,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可纵观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环节”的安排,存在着多种误区,如何走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质疑环节”的误区,充分发挥“质疑环节”的作用与效益是文章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把课前有效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支点,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激发兴趣,重视教师情感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深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