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两亲接枝共聚物--聚苯乙烯接枝聚氧乙烯(PS-g-PEO)和聚人酸甲酯接枝聚乙烯(PMMA-g-PEO)作为乳化剂,选用合适的方法测试了丙烯酰胺(AM)在胶束和液滴中的分配系数-考察了两亲支共聚物的浓度对分配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分配系数与两亲接枝共聚物的浓度成正比关系,PS-g-PEO作乳化剂时,ηPS-g-PEO+0.176cE^0.985,而PMMA-g-PEO作乳化剂时,ηPMMA-g-  相似文献   

2.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苯乙烯—氧乙烯两亲接枝共聚物 (PS-g -PEO)在选择性溶剂甲苯中的性质 .研究发现两亲接枝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可以形成胶束 .而胶束的形成受浓度、温度以及两亲接枝共聚物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越高 ,形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值越小 ;分子中接枝链越短 ,其CMC值也越小 ;PEO含量越大则CMC值越小 ;而当PS -g-PEO共聚物分子量越小时其CMC值越小 ,胶束也越稳定  相似文献   

3.
用粘度、电导率、核磁共振的方法探讨了聚乙二醇(PEG)与月桂酸钠(R11COON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PEG与R11COONa在水溶液中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复合物,混合溶液的粘度表现出聚电解质的粘度行为,电导率曲线出现两个临界浓度:T1(CAC),T2(吸附达饱和的浓度);体系中PEG浓度越高,R11COONa的解离度越大;核磁共振研究表明,PEG分子链的一部分穿过R11COONa的胶束,形成项链状结构,另一部分深入到溶液内部.  相似文献   

4.
以CMC/AM/DMOAAB为原料合成了两类接枝共聚物CAD和CD.研究比较了AM含量、DMOAAB含量、温度和NaCl浓度对共聚物溶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NaCl浓度下AM和DMOAAB含量越低,共聚物溶液粘度越大.温度提高,则共聚物溶液粘度降低.随NaCl浓度的提高,共聚物溶液粘度先急剧减小后有所回升.CMC的耐盐增粘性能最好,在饱和NaCl溶液中仍具有很高的粘度值,但其抗酸碱增粘性能还不理想.  相似文献   

5.
以AIBN为引发剂,AET·HCl为链转移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P(NIPAM-co-NMAM)-g-(PLLA-g-MAAH)接枝共聚物.通过NMR、FTIR和GPC分析研究了生成的接枝共聚物的化学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利用DLS和TEM手段对产物的粒子尺寸、分布及其形貌进行了研究;利用透光率及表面张力测定研究了其温敏行为及胶束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P(NIPAM-co-NMAM)-g-(PLLA-g-MAAH)接枝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形成近似球形胶束,平均粒子尺寸约20 nm,具有最低临界溶液温度约42℃,临界胶束浓度约28 mg/L.MTT试验表明合成的共聚物无细胞毒性或有轻微毒性,有望成为一种有潜力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PEO-TPC-LDABS三元缩聚物,研究了聚合物中PEO单元的含量对其机械强度和导电性的影响以及三元共聚物锂离子电导率对温度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将乙醇加入聚(L-谷氨酸-γ-苯甲酯)(PBLG)-聚乙二醇(PEG)接枝共聚物(PBLG-g-PEG)的有机溶液中制备了聚合物胶束。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粘度法、动态光散射(DLS)、核磁共振(1H-NMR)、红外光谱(IR)等手段研究了PBLG分子链构象转变对PBLG-g-PEG共聚物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肽接枝共聚物能够在乙醇中自组装形成胶束,三氟醋酸(TFA)的加入不但改变了共聚物中PBLG链段的分子链构象,提高了形成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而且还改变了聚集态的形貌。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水为溶剂马来酸酐-丙烯酰胺共聚物对含CaCO3和CaSO4合成水的阻垢效果。探讨了在不同共聚物用量、Ca^2+浓度,溶液温度和pH值及含Fe^2+干扰时对阻垢率的影响,及共聚物与HEDP联用时的阻垢效果。  相似文献   

9.
考察了温度、悬浮液浓度、相对分子质量对聚乙烯醇(PVA)在α-AL2O3颗粒上吸附的影响,实验测定了相对分子质量为80000各4450的PVA在288.15K和308.15K,α-AL2O3悬浮液质量浓度为0.05、0.10和0.15时的吸附等温线,用Langmuir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关联。表明,吸队量随浮液浓度的增加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PVA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增加。PVA相对分子质量越  相似文献   

10.
胡志国  潘勤生 《河南科学》1998,16(4):404-407
用乌氏粘度计和电导率仪测定了PEO-Ca2+-H2O溶液的粘度和电导率研究了在Ca2+存在下聚乙二醇(PEO)水溶液的电导率和粘度等特性随Ca2+浓度变化的情况,得出了粘度和电导率的关系式:κηsp·fn=m,其中m、n为常数。  相似文献   

11.
用聚环氧乙烷大单体与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合成了三元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共聚时间与单体转化率关系.探讨了引发剂、投料比和大单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接枝效率的影响.以此共聚物为前驱体,经离子中和,合成了分子同时含有非离子、阴离子的离聚体.红外光谱表明,前驱体中聚氧乙烯(PEO)支链与主链中丙烯酸链节生成氢键,而离聚体中此氢键消失.  相似文献   

12.
为了理解胶束向细胞输送药物过程中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特别是两者融合的过程,使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双亲性两嵌段共聚物膜与共聚物胶束的相互作用机制.发现胶束与共聚物膜之间的距离、组成胶束的聚合物的数目等因素会强烈影响两者的融合.对于不同大小的胶束,其与共聚物膜融合的可能性会随着初始间距的变化而呈现出复杂的变化.结果表明:胶束的大小可以对其药物输运的效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含有聚环氧乙烷(PEO)和侧链含有查尔酮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A)的二嵌段共聚物(PEO272-b-PMA(Chal)97)为原料,以不同浓度的醋酸纤维素CA(Cellulose acetate)溶液制成的薄膜作为牺牲层,利用相分离法制备具有贯通结构的自支撑薄膜。结果表明:CA的浓度对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薄膜的性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9%)内,薄膜的性质如表面的平滑性、亲疏水性以及通道的尺寸和分布的均匀性等随CA浓度的增加而更优化。  相似文献   

14.
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为原料 ,Al( i- Bu) 3 - La( AA) 3 - H2 O为催化剂 ,合成了水溶性环氧乙烷 ( EO)和环氧丙烷 ( PO)的共聚物 ,考察了 EO- PO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当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在 4∶ 1~ 1 5∶ 1之间时 ,可合成出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较高 ,且水溶性较好的 EO- PO共聚物 ;EO- PO共聚物的昙点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温度的升高、中性无机盐加入而降低 ,水溶液的粘度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加 ,随温度的升高、中性无机盐、剪切速率的增大而降低 ,表现出假塑性流体的特征 .  相似文献   

15.
针对聚合物减阻剂易于降解的问题,探讨聚氧化乙烯的减阻和机械降解规律。采用自行研制的旋转圆盘减阻率测试设备,辅以乌氏黏度计,通过研究水相减阻PEO的分子量、浓度、温度对减阻性能的影响,并探讨机械和超声降解引起的减阻率和溶液黏度变化。减阻聚合物的减阻效果与本身空间结构、流体的流动状态、聚合物浓度等有关。同环道系统的测试规律一致,PEO减阻率随旋转圆盘转速引起的雷诺数增加而增加。不同分子量的PEO均存在最佳减阻加剂浓度,高分子量的最佳加剂浓度要低于低分子量。温度升高,不利于没有侧链的PEO的减阻。PEO的降解过程是由外加能量的传递诱导自由基反应,机械降解过程在搅拌30 min后就不再明显;超声降解,随着时间的延长,降解比例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温敏性双亲二元共聚物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己内酯改性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具有温敏性的双亲二元共聚物(PAFn),PAFn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得到了聚合物纳米胶束溶液.对PAFn及胶束进行了一系列表征,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单体比、n值的变化等对胶束粒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它们在醇/水介质中的相转变行为,荧光测试显示,通过自组装途径获得的胶束在醇/水介质中存在一个温度敏感区,具有明显的相转变温度.  相似文献   

17.
介观动力学模拟嵌段聚合物:形貌与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介观动力学方法对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PO-PEO)类嵌段聚合物溶液进行模拟研究,由该方法可直接得到聚合物水溶液体系的三维不规则介观形貌与动力学演变过程。该文讨论聚合物溶液浓度及嵌段聚合物组成等因素对溶液介观形貌和体系性质的影响,聚合物溶液体系的动力学演变过程以及相互作用参数和聚合物组成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疏水组分的减少,体系的介观形貌逐渐从凝胶向胶束状态过渡;聚合物水溶液介观形貌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溶液体系很快形成凝胶或胶束形貌并在此后相对较长的时段内形貌发生微变,使体系能量不断降低,趋向平衡状态;聚合物PPO组分的增多或相互作用参数的增加,疏水核越容易形成,介观相分离越快。  相似文献   

18.
用介观动力学方法对聚氧丙烯-聚氧乙烯(PPO-PEO)类嵌段聚合物溶液进行了模拟研究,由该方法可直接得到聚合物水溶液体系的三维不规则介观形貌与动力学演变过程。该文讨论了聚合物溶液浓度及嵌段聚合物组成等因素对溶液介观形貌和体系性质的影响,讨论了聚合物溶液体系的动力学演变过程以及相互作用参数和聚合物组成对其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溶液浓度、疏水组分的减少,体系的介观形貌逐渐从凝胶向胶束状态过渡;聚合物水溶液介观形貌的形成可分为两个阶段:溶液体系很快形成凝胶或胶束形貌并在此后相对较长的时段内形貌发生微变,使体系能量不断降低,趋向平衡状态;聚合物PPO组分的增多或相互作用参数的增加,疏水核越容易形成,介观相分离越快。  相似文献   

19.
利用格子自洽场方法,通过计算系统相图和比热,研究了在对称两性三嵌段共聚物溶液体系中聚合物浓度对胶束聚集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加,胶束临界温度升高,并且在这个温度以下,胶束进一步聚集的范围和均一溶液/胶束转变的宽度都与聚合物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