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崩矿步距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段高度、进路间距和崩矿步距的不同组合,对放矿损失贫化指标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构参数优化的方法,在利用端部放矿理论贫化损失指标的计算公式确定崩矿步距的基础上,建立单位工业储量盈利最大化和单位精矿盈利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仅考虑贫化损失指标最佳确定结构参数的方法,开辟了从保障矿床开采整体经济效益最大化确定结构参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研究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本文根据矿井通风系统特点,深入研究建立了多层次的通风系统评价因素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研究并确定了20个评价指标的权值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运用未确知测度理论构造了未确知测度模型,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未确知测度值并根据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等级判定,分析得出了评价结果。针对一个矿井矿的通风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与该矿的安全现状一致,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未确知测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通风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以梅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在分段高度×进路间距为18 m×20 m的大结构参数下,设置不同的步距,分别采用无贫化放矿、低贫化放矿和现行截止品位放矿3种方式进行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结合PFC2D数值模拟,分别从正面和侧面2个方向对矿石回收及废石混入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无贫化放矿、低贫化放矿和截止品位放矿3种出矿方式的最优崩矿步距分别为4.5,3.8和3.8 m。无贫化放矿方式基本不破坏矿岩界面的完整性,减少矿岩的混杂机会,因而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贫化;不同的放矿方式有不同最优放矿步距,当终止出矿时,步距较大,则混入废石主要来源于上部,正面残留较多;当步距较小时,正面废石会过早混入,整体回收率低;当步距适中时,正面废石和上部废石同时混入,回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攀钢兰尖铁矿从露天转入地下后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开采,并在顶部分段预留了40 m左右的矿石覆盖层以保证下部分段回采的安全.为了探究最佳的回收方式回收预留在采场的这部分矿石覆盖层,设计了无贫化、低贫化、截止品位以及按步距崩矿量100%的比例出矿方式,并进行回收模拟实验.通过对各方案放矿后的回收率、贫化率及放矿后矿岩界面的完整度比较分析得出,采用无贫化放矿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最佳并且放矿后矿岩界面相对完整,对下面分段继续回收纯矿石创造了条件,为类似矿山矿石覆盖层回收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放矿截止品位的选择和资源回收率、盈利及每年精矿产量密切相关,从而影响到综合技术经济效果。本文仅侧重讨论其中的盈利指标。 文中推荐用三种盈利性指标去评价经济效果:1)每吨报销工业矿量盈利;2)每吨采出矿石盈利;3)利本率。从边际效益的角度分析了边际效益和平均盈利的关系,进而分别导出了上列诸盈利指标的极大值判据。应用这些判据和两个盈亏转折点,可把放矿过程划分成几个效益不同的区间,从而为最终选定截止品位提供经济依据。 使用覆岩下放矿的崩落采矿法时,矿石损失和贫化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矿床开采的经济效果。在矿床条件、崩落矿岩品位及流动特性、以及采矿方法结构参数和放矿方法一定的情况下,损失和贫化指标将主要取决于放矿截止品位的选择。 最优放矿截止品位的选定应该满足企业盈利性,资源回收率,以及最终产品的年生产能力等要求。考虑到盈利是企业活动效果的综合表现,反映了损失和贫化的影响,在决策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主要就盈利性指标进行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从矿产预测评价中3种数据误差来源分析,归纳总结矿产定量化预测中不确定性的表现形式。针对进行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存在不确定的特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引入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建立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综合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青海虎头崖矿田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4个矿带的成矿有利度评价,考虑影响成矿有利度的9项因素,建立各影响因素的直线型未确知测度函数,并利用信息熵理论确定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成矿有利度进行等级判定,并对其进行了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为今后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数值仿真和盈利因子评价函数,建立了分段高度(H)、进路间距(L)、崩矿边孔角(α)、截止贫化率(g)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仿真模型,获得矿岩放矿流动行为规律。研究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放矿最优效果的影响权重从大到小依次为进路间距L,截止贫化率g,崩矿边孔角α,分段高度H。得到(H-L-α-g)的最优组合,即H=12m,L=8 m,α=30°,g=0.5,在此条件下,可以使放出矿石经济效益达到最大,盈利因子F=17.38。对于缓倾斜中厚矿体,适当降低采场结构参数,采用低贫化放矿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矿石回收率,降低贫化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的意义,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存在不确定的特点,将未确知测度理论引入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提出了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综合评价模型。从实际地质条件出发,考虑影响成矿有利度的7 项因素,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该模型针对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中的诸多不确定影响因素,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利用信息熵理论确定了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对成矿有利度进行了等级判定,并对其进行了排序。将该方法应用于青海虎头崖矿田3 个矿带的成矿有利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为今后矿产定量化预测与未确知评价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洪彪  杨友  张琦 《科技咨询导报》2014,(4):127-127,129
随着采矿设备的大型化,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发展趋势也是增大采场结构参数,因此现行许多矿山都存在如何使采场结构参数从普通问距向大闻距过渡的问题。以板石矿业公司上青矿4、5、6矿组为例,针对参数过渡分段出现的放矿问题,以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无贫化放矿理论为指导思想,提出综合考虑多分段的优化放矿方式,得出与之相匹配的崩矿步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最优放矿的措施,即爆破优化,放矿管理及截止出矿矿石占有率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应用未确知测度理论、层次分析和集对分析建立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级评级体系。根据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级评价标准划分单指标隶属度,计算各指标权重与综合测度评价向量;应用集对分析理论优化置信度评价过程,同时引入同异反确定不确定体系,通过集对分析关联系数和集对势分析定量地给出露天岩质边坡稳定性分级。以实际露天边坡为例进行稳定性评价,并与未确知测度理论和层次-可拓模型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满足工程要求,与实际情况相符;多层次未确知测度-集对分析综合评价体系能综合、客观地对岩质边坡稳定性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1.
旧桥加固方案评价是旧桥加固工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方案评价中存在主观影响因素过多、评价指标权值不确定性等问题,在方案评价常用的灰关联理论中引入组合权值的概念,将改进AHP法和熵值法相结合,提出了确定指标权值的一种非线性目标规划方法,建立了组合权值灰关联法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人们判断的模糊性和方案评价中存在的灰色信息,从而使方案评价更加客观。实例分析表明,采用该方法的评价结果符合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部分高校现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等级标准的理论基础上,参照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AHP)理论,建立地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估层次分析模型和评估目标为优秀的线性规划模型.利用MATLAB软件计算确定出模型中各指标的权重及LINGO软件求出线性规划模型的最优解,并对评估结果希望达到优秀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过去对住宅小区的各种评价往往只偏重于小区某一方面特性的现象,采用AHP法构造出住宅小区综合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并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人们除了对房价、房址、交通的关注之外,小区的环境也越来越受关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综采综放采区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根据评价单元条件对相关开采工艺的适应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该评价系统的指标体系包括地质条件(煤层、煤质、地质构造和岩浆岩)和开采技术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等),评语集可按评价因素的分级来确定。因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较为适用的评价计算方法。因素的权重可采用专家调查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文中利用上述模型建立了综采综放地质条件综合评价系统,并对即将开拓的某矿5#,7#采区进行评价计算。结果表明,5#采区能进行综采综放开采,7#采区较适合综采综放开采。从而为煤炭资源高产高效、安全开采提供了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和区间模糊TOPSIS法的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区间模糊的逼近理想排序法的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评价模型,采用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借助于模糊理论构建区间模糊矩阵,计算其正、负理想解和接近度,根据接近度而对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一种递阶层次模型用于大学教师综合业绩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结果从教学、科研、校内服务三方面提出和建立了一种递阶层次模型和指标体系,采用Saaty的1-9比率标度法建立了各个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建立了相应的判断矩阵,对各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在一致性检验的基础上,得到了各指标的权重值,可用于定量化评价大学教师的综合工作业绩。结论递阶层次模型和评价方法可行,优于传统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充填站站址是一个充填矿山的咽喉工程,其合理与否是一个新建充填系统的关键。为解决充填站站址方案优化选择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境、安全等因素,建立了充填站站址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熵值法(EM)和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的基本理论对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从而确定最优充填站站址方案。评判过程中,为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对各评判指标权重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判指标的主观权重,结合熵权法计算得到的客观权重,得到均衡主观、客观因素影响的均衡权重,进而结合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法的基本原理建立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计算得到各充填站站址方案基于评判指标的综合优越度,从而确定各充填站站址方案的优劣。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矿山实例中,依据该矿山实际条件,拟定3种待选充填站站址方案,建立充填站站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AHP&EM-TOPSIS综合评判模型对各充填站站址方案进行评判,得出拟选择3种充填站站址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分别为:71.2%, 46.4%,56.3%,从而确定第1种方案最优。经该矿山实践表明,本文方法所确定的充填站站址方案在生产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区间模糊的逼近理想排序法的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评价模型,采用AHP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借助于模糊理论构建区间模糊矩阵,计算其正、负理想解和接近度,根据接近度而对高新技术科研项目进行比较,并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能够将冷、热、电三种负荷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充分利用低品位的热能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具有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综合考虑经济、环保、节能、可靠性等指标,对楼宇冷热电联供系统进行方案选择.根据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原理,建立了楼宇冷热电联供方案评价分析数学模型,以某图书馆为例进行了冷热电联供方案分析,找到了综合最优方案.通过客观地选择评价指标和权重系数,提高了冷热电联供方案选择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计算机网络攻击危害性评估指标多处于定性分析,无法满足网络风险定量评估要求的现状,在传统层次分析法(AHP)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灰色AHP的网络攻击危害性评估指标量化方法,对网络攻击危害性影响因素按照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等层次结构进行分类,建立起一套具有多级、分布式的网络攻击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将灰色理论应用于指标权重分配计算过程中,降低了传统AHP评估时的主观性影响,从而为网络攻击危害性评估提供了全面合理、可量化的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