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河流的自然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进行河流功能区划的重要意义,阐述了河流功能区划体系的构成,提出了河流功能区划的具体方法以及功能区主要任务。河流功能区划方法的研究为河流进行功能区划,实施科学治水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2.
河流功能理论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河流自然角度出发,构建了包含河流自然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一级功能和12个二级功能的河流功能体系,并对各河流功能进行了整体论述.在此基础上,对河流各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河流生态功能是河流自然功能的生态效益,河流社会功能是以人为主体对河流自然功能的索求,河流的自然功能、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并把河流的二级功能之间的关系分为完全兼容、条件兼容和不兼容.最后,提出河流功能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胁迫.通过对河流功能的研究,期望能为河流功能区划、河流健康、河流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北运河为例,根据河流功能区划及河流特点,基于分时段、分区域、分等级的思想,综合采用Tennant法、水质模型法、鱼类生境法进行北运河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得出北运河各功能区河段的最小、适中、最佳生态需水量。研究结果表明:沙河闸—北关闸、北关闸—杨洼闸的河段水污染严重,仅依靠增加基流量无法满足河流水质功能要求,需要在满足河道一定基流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削减河段的污染物排放量;土门楼—筐儿港、筐儿港—屈家店河段,采用鱼类生境法计算河道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2.581亿m3/a、3.016亿m3/a,此水量是该河段恢复河流生态结构与功能健康的最佳需水量。  相似文献   

4.
论河流功能     
 针对河流功能认知不深入的问题,从系统论观点出发,对河流功能本质进行了探讨,服务于河流功能的可持续利用,以期推动河流功能理论发展。研究表明,河流功能是河流系统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和效用,是河流系统发挥的有利作用,由河流系统结构决定,通过河流系统中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实现,通过对自身及外部环境需求的满足表现,通过采取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和低层次需求优先原则权衡对河流的需求实现河流功能和谐。  相似文献   

5.
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就实施后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为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的修编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洋功能区划WebGIS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省级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是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性 ,为海域使用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为了更好地利用海洋功能区划信息 ,实行区划数据的动态管理和信息共享 ,提出把对象组件技术和网络共享技术应用于海洋功能区划管理信息系统中 ,建立海洋功能区划WebGIS ,实现区划信息的共建共享和网上公示 .  相似文献   

7.
胶州湾及其邻近海岸带功能区划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方法,结合区位理论、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技术等对城市功能区划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关于胶州湾功能区划的多目标动态决策分析模型。经过求解模型得到了满意的区划方案,它将对胶州湾的开发与保护及未来的持续发展与繁荣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宿迁市空间开发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套综合反映研究区社会、经济、环境状况的空间开发功能区划指标体系,并运用相应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量化.在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后,根据层次分析法(AHP)和二元对比权重分析法确定的权重,计算各乡镇的社会发展潜力、经济开发价值和环境开发成本三类指标得分,然后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0.0对各样本进行快速样本聚类分析.在对宿迁市域111个乡镇进行了空间开发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对区划结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长治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其水污染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汇总核实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对长治市1991年~1995年地表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对主要水体、次要水体、入河排污口、主要污染源进行了调查、评价和GPS定位,并对水环境进行功能区划分.结果表明:本次功能区划分涉及到的长治市辖区内的主要水体及支流共24段,划分为源头水和饮用水源功能区、饮用水源补给功能区两类;其中,源头水和饮用水源功能区16个,占总数的67%;饮用水源补给或渔业用水功能区8个,占33%.划定的各类功能区目标水质要求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的6个,占25%;Ⅲ类水质标准的18个,占75%.最后提出相应的水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朝科 《贵州科学》2010,28(1):38-42,75
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本质上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变迁的历史。河流是产生和孕育人类文明的基本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文明的历史也是人类与河流的关系史,所以人类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学会将自身与地球生态系统中的其它要素置于同一个相互联系的平面来审视自己的行为,审视其它生命形式,唯有如此,人类才能在一个彼此联系的系统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河流承载力理论的提出,就是试图把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由长期以来的定性研究引向定量研究,从而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确定一个客观的标杆。  相似文献   

11.
安徽沿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国家“十一五”期间实施区域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主体功能区划分是一项有别于以往任何区划的创新性工作.本文以安徽沿江地区为实证,以沿江41个县市为基本评价单元,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经济社会开发支撑和自然生态约束的趋同性动态聚类和互斥性矩阵分类相结合的梯阶推进的分区方法,初步划分出四类主体功能区:(1)优先开发区,包括合肥市区、芜湖市区、马鞍山市区、铜陵市区、安庆市区、巢湖市区、当涂县、繁昌县、和县、无为县和芜湖县;(2)鼓励开发区,包括滁州市区、池州市区、肥东县、怀宁县、铜陵县、肥西县、含山县、庐江县和天长市;(3)适度开发区,包括宣城市区、长丰县、广德县、来安县、朗溪县、南陵县、全椒县、望江县、枞阳县、东至县、宿松县和桐城市;(4)引导开发区,包括泾县、宁国市、潜山县、青阳县、绩溪县、旌德县、石台县、太湖县和岳西县.  相似文献   

12.
重庆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以长江三峡库区(重庆段)沿江区域受库区蓄水影响的23个区县为研究对象,确立能够反映生态功能区划的目的、区域分异规律、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范围的指标,采用定量分析(系统聚类方法)和定性分析(图形叠置法)的方法,将重庆三峡库区划分为6大生态功能区.为重庆三峡库区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初步的管理框架和尺度范围.  相似文献   

13.
浅议汾河入黄段河势变迁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河、汾河的河势变化特点,对黄河东移产生的原因及对汾河下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黄河东移夺汾会使汾河下游行洪受阻,危及下游堤防、控导、险工工程安全。建议对黄河东移夺汾还要进一步充分论证、分析与研究,加快黄河、汾河的治理步伐。  相似文献   

14.
青岛生态功能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地理空间分区。其目的是明确区域生态安全重要地区,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提供基础和前提。以青岛市域尺度生态系统为对象,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评价的基础上,综合了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青岛市生态系统叠加影响,形成了青岛市生态功能分区方案,将青岛分为“三区一线”,24个生态功能亚区,为制定经济技术政策、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汾河流域在山西省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对未来山西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近乎极限的生态环境负荷和陈旧的农业生产已成为制约汾河流域乃至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的瓶颈。界定了汾河流域区域范围,划分了生态区域,并因地制宜提出了各生态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16.
人类活动对河流入海流量下降的影响——以长江黄河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日益加剧且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众多河流的人海流量迅速下降甚至断流,这使得我国水资源私有制的状况日益严重。该文简述我国两大河流长江和黄河的径流量变化情况,主要分析了人类活动地河流入海流量下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河道景观评价为目标层, 以生态性、社会性和艺术性指标作准则层, 以水质、物种多样性、水体透明度、防洪效应、水景利用率、景观可达性、色彩美感度、形态美感度以及地域文化性作为指标层, 构建城市河道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层的权重, 利用距离指数法构建评价模型。以昆明市盘龙江为例, 利用该模型对盘龙江上中下游景观环境进行评价。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对城市水系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构建水景观规划新模式, 以期为实现科学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从功能与景观的协调、河流与城市的融合以及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三个方面对临清济津河的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并对引黄工程的相关景观规划问题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景观格局综合优化:黑河中游案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择黑河中游为研究区,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景观连接性和生境质量识别核心生态源地,根据显性阻力、隐性阻力、地形和道路数据构建生态阻力面,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生态廊道网络与节点,并进行生态功能分区,进而从点、线、面进行景观格局优化。结果表明:1)黑河中游生境质量较好的斑块仅占总面积的13.77%,主要由湿地、高-中覆盖度草地和耕地构成,集中分布在东南部大起伏中高山以及黑河干流两侧;2)主干生态廊道呈东南-西北走向贯穿整个研究区,辅助生态廊道主要连接核心生态源地与主干生态廊道,分支廊道主要分布在东部,连接相邻主干廊道(或是源地),生态节点多分布在生态廊道薄弱的地方;3)根据累积阻力值频率突变与空间分布特点,将黑河中游分为生态缓冲区、生态连通区、生态过渡区和生态边缘区4个功能区,并在此基础上针对生态源地、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提出建设策略。研究结果可为黑河中游生态系统管理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