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4,32(3):87-87
先说一个经典的人物和他的故事。话说红军时期有一位带兵的人,身上总是带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每次打完仗,就往上面添加数字。而且,这个习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消逝而消失。1948年辽沈战役开始之后,在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里面,每天深夜都要进行例行的“每日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个纵队、师、团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这样的要求当然出自同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4,32(8):87-87
2014年3月1日,国家科技报告服务系统(http://www.nstrs.cn/)正式上线,面向公众和广大科研人员提供服务。到我写本文时,上线的科技报告一共有10600份。这个数目还在增加中。更多的细节可以上线查阅。 相似文献
3.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4,32(9):87-87
我对专著的了解,开始于上大学期间,这主要是指从那时起才真正开始关注那些部头作品,虽然初中时我们都从唱过的“毛主席的著作”这样的歌儿中了解过什么叫著作。大学的教材有一个新鲜之处,就是书的最后,甚至每一章的结束处,都开列有一份称为参考文献的清单。我上过的专业课中,教材的参考文一大半是专著,少量是发表在刊物上的学术论文。这些专著、学术论文该是多么了不起啊,不论是那时还是现在你都可以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崇高的荣誉来自一个事实:我们学习的知识就来源于他们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15):83-83
今天开始动笔的时候,我想到了我早年的一位博士后。作为青年学者,他并不特别,一样的优秀,一样的富有朝气。日常,我做我的科研,他做他的科研。有一小段时期,我突然意识到他好像有些天不来学校了,找,也没有找到,这有大约一个月,真的有点急了。到谜底揭开的时候,我才知道在这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在看金庸的武侠小说。“都看完了”,他对我说。看起来他是白天晚上地在看。他挨了批评,但也在我心头留下了谜——金庸小说有这么大的力量?我虽然还没看过他的小说,但我知道他的小说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5.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4,32(1):87-87
2014年元旦。这一天意味着我们已经进入了数九寒冬。但天气也不是那么冷,至少当我在室外走动的时候,空气不是那么冷,也没有记忆中冬天那种嗖嗖的寒风。这当然有气候学和气象学方面的原因。其实,在植物园里,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花儿像在春天一样竞开斗艳。在海南三亚,甚至在比昆明、广州、深圳靠北的南方城市里,仍然有鲜花在盛开。 相似文献
6.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35):83-83
年末和年初,大约是博士生们论文答辩较易选择的日子。我所指导的博士生中,第一位答辩的是在1993年12月,第二位是在1994年1月,由于他俩的情况刚好后一位是早一届的学生,前一位是晚一年的学生,所以谁是我的第一位学生也就说不清道不明了。说到答辩,有时候谁是回答的,谁是提问的,也会混淆,但完全看博士论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33):83-83
博士生和高校中的其他学生有什么不同,这是一个值得问的问题吗? 是的。 这个问题其实是在问:博士生也是学生吗? 你也许会脱口而出:博士生怎么不是学生呢,博士生就是在校生。但是,你错了。 相似文献
8.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4):83-83
我不仅指导着博士研究生,我还指导着硕士研究生,为此,我对发生于硕士生中的现象也不陌生.比如,明知硕士生毕业以后,还会有一个比硕士高的学位,即博士学位.但有些硕士生就不打算往这个方向努力了.这令人担忧.因为这样做的硕士生人数不少,就令人更担忧起这样的问题:明天谁搞科研? 相似文献
9.
10.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4,32(4-5):119-119
最近看了一篇论文初稿,没看几页就碰到了一个不得不说一说的问题。问题出在参考文献的引用上。初一看,在应该出现参考文献的地方,都已经标注了参考文献,有的地方标注的参考文献不止一篇。从该论文的正文来看,情况是正常的。通常,人们会这样阅读下去,直到论文末尾,而论文中该修改的地方标上修改意见就行了。 相似文献
11.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5-6):115-115
我在1月17日的《浙江日报》上读到这么一道题——我答不上来这题的答案——文章说:如果忧郁是蓝色,寂寞是灰色,汪洋是蓝色……那么,现在的你,是什么颜色? 相似文献
12.
13.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4,32(10):87-87
今天读到一篇文章(《读者》,2014年第5期),题目叫“做个能讲出细节的人”,吸引了我的眼球。文章一开始就说:“北岛曾经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细节的时代。”就是这句话,触发了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多年来,我总感到今天的一些科学技术学术论文,读起来空洞乏味,干巴巴,不细。若要深究起来,这样的论文,这样的笔法中,应该说到的东西好像也说了,说不上来是作者没写好论文。今天看来,失去细节是这类学术论文的一大特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8):83-83
今年1月8日《城市快报》刊登了林语堂的一篇不长的散文,题目就是"你每天到底在忙些什么".
林语堂先生在文章一开始就这么说:"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样."阅读林语堂先生的文章是很美的,接下来的阅读中你会体会到,这种美,是一种幽默的美,尽管在第一句话中你稍不注意就会体会不到其中的调侃.接下来他在文中又说到,"如果一只莽丛中的野兽跑到都市来,知道人类生活的匆忙是为了什么,那么,它对这个人类社会一定会产生很大的疑惑."他然后以极美极文学的语言讽刺着城里人的生活,调侃着到城里来的乡间人的生活.也许,这正是为了突出题目中给予人们的积极的思索:请好好想一想,你每天到底在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18.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4,(3)
正先说一个经典的人物和他的故事。话说红军时期有一位带兵的人,身上总是带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每次打完仗,就往上面添加数字。而且,这个习惯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消逝而消失。1948年辽沈战役开始之后,在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里面,每天深夜都要进行例行的"每日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个纵队、师、团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这样的要求当然出自同一个人。那几乎是一件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枯 相似文献
19.
冯长根 《科技导报(北京)》2013,31(22):83-83
今天,当我提笔准备写“主编心语”时,却一直想不出一个好的副题。时间倒是一分一秒地过去得很快,现在的副题是很晚才想到的,但这题看起来有点风险,不是一篇文章可以写完的。 相似文献
20.
李娜 《科技导报(北京)》2014,32(11):87-87
即使你是一位博士生,或是一位年轻教师,也会遇到自己的老师、学科组学术带头人就科学技术方面的事向你征求意见,听听你的感受体会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你会被要求帮着起草将要用于“项目指南”的文字材料。“项目指南”会被上级机关公布出来,用于大家申报项目。这样的事每年会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