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农村制度改革和创新的现实基础。面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目标,坚持长期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正确认识其局限性,推进制度创新和改革是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必须改解的问题。本从制度基础的角度,在充分肯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合理性的同时,以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的环境条件为背景,分析了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提出了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为核心的坚持和创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论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形成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化改新在日本古代官僚制度的形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其重要性在于使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命、罢免权集中于中央,从而打破了氏姓贵族世袭制的特权,迈出了律令官司制的第一步。天智朝的官制在继承大化时代官制的基础上,通过天智十年施行《近江令》使得官司制得以大大完备,作为一个体系已经确立,在以制度化确立官僚制这一点上可以称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到了天武朝时期,无论是从官司制、冠位制,还是从官吏任用、考课等方面来看,都反映出日本古代官僚制作为日本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持统朝进一步完善了天武朝的官制,持统天皇八年迁都藤原宫,稳固的统治中心从此形成,官僚制度的体系也得以确立。《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制定和实施,在法律体系上标志着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3.
唐代实行了均田制,广大受田农民积极从事粮食、织料及副业生产,促使生产力有所提高。因授田不足,生产发展有限,农民虽终年劳作,但生活水平提高不著,仍属清贫。均田制不排斥大土地所有制,随封建统治渐趋腐败,它无法长久保护受田农民利益,终至消亡。  相似文献   

4.
大化改新在日本古代官僚制度的形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其重要性在于使各级地方官吏的任命、罢免权集中于中央,从而打破了氏姓贵族世袭制的特权,迈出了律令官司制的第一步。天智朝的官制在继承大化时代官制的基础上,通过天智十年施行《近江令》使得官司制得以大大完备。作为一个体系已经确立,在以制度化确立官僚制这一点上可以称为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到了天武朝时期,无论是从官司制、冠位制,还是从官吏任用、考课等方面来看,都反映出日本古代官僚制作为日本古代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持统朝进一步完善了天武朝的官制,持统天皇八年迁都藤原宫,稳固的统治中心从此形成,官僚制度的体系也得以确立。《大宝律令》和《养老律令》的制定和实施,在法律体系上标志着日本古代国家官僚制度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5.
黄洁萍 《科技信息》2013,(6):199-199
中国自秦朝以来,就开始制定律令定为国家大法,之后历代相袭并多有改动和增减,到隋唐时期就已基本形成了高度体系化的律令格式并行的成熟法体系。律,规定罪名和刑罚,相当于今日的刑法,令是规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项制度的行政法规。而日本在公元645年大化改新之前,只有一些氏姓制社会的不成文习惯法,自从大化改新之后,日本积极全面地学习隋唐的律令,逐步制定律令格式为国家根本大法,走上中央集权官僚制国家的道路。日本在8世纪初基本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本论文按照古代日本国内统一的政治进程,通过对建立律令国家漫长过程中发生的反叛事例进行了综合深入的研究分析,现以527年的磐井之乱为界限,对其发生前后的反叛事例及刑罚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6.
土地收购储备制度是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一大创新,是顺应“经营城市,经营土地”需要而产生的重要成果。它在增加政府土地收益,改善城市面貌,规范土地市场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不可否认,在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目前我国土地收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代俊  胡琼 《遵义科技》1999,27(2):22-24
土地制度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制度,它的改革和发展必然会涉及到社会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样社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改革也会相应要求土地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农民经营管理土地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改革之初,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农民经营土地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活了长期被禁固的农业生产要素---土地与劳动力的高效重组,成功地推动了一段时期内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日本耕地保护与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对文献资料的整理、统计,重建了自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耕地数量变化轨迹,系统分析了耕地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规律;从农地制度、相关法律体系以及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总结了日本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的历史经验。日本在解决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时,一方面采取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另一方面在耕地数量保护面临考验时适时改变策略,通过立法推动农地权利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集中型的城市化道路和有效的町村合并及土地开发在减少耕地被建设占用的同时,弥补了发展用地的不足。不断完善的农地制度与综合的规划管理体制相互促进,健全的法律体系和土地产权制度保障了农地保护、农业振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协调以及各级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日本在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可为中国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日本北方领土总理,是日俄、日苏关系上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历史上有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早在十七世纪四十年代,沙俄就出鄂霍次克海,向太平洋西北水域一带扩张。沙俄的“探险家”按照沙皇彼得一世“寻找新土地”的敕谕,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逼近日本的东北方,侵入千岛群岛。到十八世纪末,又将手伸向南千岛,和日本发生了尖锐的对立和领土争夺。  相似文献   

10.
战后日本农地改革在日本土地制度发展史上是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更是使战后日本社会发生重大转型的关键性变革。在日本战后农地改革法的出台、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地主阶级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宣告了日本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终结。同时,由于农地改革是日本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特别是通过GHQ的强制命令实现的,因此,战后农地改革也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  相似文献   

11.
 在18世纪到19世纪的200年间,欧洲人才辈出,诞生的大数学家数不胜数。这期间,东方的数学却反常地沉寂。在明治维新以前,日本的数学成就远不如中国;但到了19世纪末,中国的数学反而不如日本。通过比较从明治维新到二战前后中日数学人才的培养,分析了中国这期间数学落后于日本和世界的原因。日本政府明治维新要求老百姓全面向西方学习乃原因之一,而中国人由于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信念,因而在追求真理的态度上始终不能全面以赴,也不失数学及其他科学落伍的重要原因。此外,中国早期学习西方以应用科技为主,缺乏对数学的热情,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还没有认识到当代最先进的数学,始终未接触到学问的前沿。另外,日本数学的迅速兴起与其学习方法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做学问的热情,没有崇高的志愿,不可能产生杰出的数学家。今日中国数学的前途,端赖于年轻一代数学家的培养,研究生的培养则溯源于中学生的教育。期望重新燃烧起中国人对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中日战争初期,美国政府奉行了一条举棋不定的“中立”政策:一方面,为了维护在中国的政治特权和经济利益,美国不甘心让日本独占中国,对中国的自卫行动表示了一定程度的同情和支持,以牵制日本扩大侵华;另一方面,由于罗斯福政府对外政策的战略重点在欧洲,在国内受到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的牵制,既不愿意放弃有利可图的对日贸易,在军事上又没有作好对日作战的准备,因而不肯切实采取支持中国抗战、制裁日本侵略的有力行动。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上中纬度国家中,日本的气候独具特色。它不仅是有名的“多雨之国”,且向以里日本的多雪而著称;日本不但四季分明,还另有梅雨季和秋霖季,年分六季。气候对日本的经济,特别是对日本的农业生产,以及国民生活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业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受惠于气候的温和多雨、无霜期长以及雨热同季;同时某些不利的气候条件,象台风、雪害等,也给日本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4.
政治文化与政治现代化关系密切。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对其早期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后者的价值选择和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它又为后者提供了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具有必然性、辩证性和持续性,这种影响将是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5.
政治现代化首先是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西方封建政治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有的特征,对其早期的现代化产生了复杂的影响。一方面,它制约着民族国家意识的发育,阻碍着宪政思想的发展;另一方面,它又为政治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条件和理论支持。西方封建政治文化在其对政治现代化的影响过程中创生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16.
周锋 《韶关学院学报》2007,28(5):122-124
“忍”文化作为日本特有的文化现象,既是一种自强不息的文化同时又是一种畸形的文化,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其产生源于其独特的地理和文化,它将长期存在并影响着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同时,确定政府行为的合理边界,使之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以此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前与抗战时期,被称为中国通的日本人长野朗写了许多介绍当时的中国及评论中日之间各种问题的论著。在其中他提出的"中日合作联盟论"充满着侵略扩张主义的思想意识,主要目的在于为日本占领中国制造理论依据,并替日本筹划掠夺中国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地区一体化成为国际关系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但东亚在地区一体化方面却远远落后。东亚一体化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地区领导核心,美国在东亚占有霸权优势,但对之并不热心;中、日两大强国缺乏共处经验,对对方的意图彼此不信任,无法发挥欧洲一体化中"法德核心"那样的作用,结果导致东亚一体化进程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我国投资型非寿险产品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通过与日韩同类产品的对比,揭示了我国非寿险市场发展的独有特点,并针对我国市场特有的情况,探讨了稳健发展投资型非寿险产品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发展投资型非寿险产品一方面要借鉴日韩多样性、保障性优势;另一方面需慎重对待长期产品的开发,逐步发展投资型非寿险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