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内涵和边界进一步拓展。本文从“基础性与建设性、创新性与发展性、经济性与生态性”层面梳理农业科技创新资源指标,并基于“投入/产出”视角确立评价体系,进而综合运用BC2模型、超效率数据包络模型、Malmqusit指数模型评价浙江省55个样本县域在2015~2018年的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率。根据评价结果,从建立农业协同创新联盟、强化区域均衡发展、推进原始创新、加强成果转化、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业高职院校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培养农业双创人才是农业高职院校的职责所在,在分析总结农业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现状的基础上,以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为例,从专业结构动态调整、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服务科技含量、开设田间地头课堂、组建双创教师队伍、打造双创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提高双创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乡村建设对双创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丽水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丽水发展生态农业自然禀赋的资源优势、科技创新现状以及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丽水生态农业科技创新策略,构建完善的创新体系思路,促进向生态化、科技化的方向发展,加快丽水农业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4.
科技创新有利于农业发展突破瓶颈、拓宽空间、增加效益,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乡村振兴战略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原则进行了全面部署和规划.以农业技术创新概念出发,剖析了其与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提出了农业技术创新的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5.
6.
7.
研究湖北省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对服务“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行情况,选择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大政策,使用ROST CM6软件进行文本挖掘分析,并对关于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评论进行了情感分析。研究发现:以湖北省为例,目前科技特派员制度存在特派员队伍建设不足、现行政策体制不顺、科技服务信息不畅、经济与生态失衡等问题。最后从乡村振兴的五大方面对湖北省科技特派员制度提出了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8.
9.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3(5)
采用三阶段DEA-Malmquist模型,通过测度农业保险支农的TFP及其构成,对我国2008—2017年31个地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保险支农效率进行测度与区域差异分析,并采用SFA模型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分析结果表明:(1)对投入指标进行调整前,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下降,表明在农业保险支农过程中,未充分发挥已有农业保险要素投入的潜力,且该下降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阻碍.从地区来看,各省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下降的省份达30个,农业保险支农发展的潜力较大.(2)剔除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和技术进步有所增加,增长达到28.0%和14.3%,表明在农业保险支农过程中更加注重技术的提高.但是,技术效率变化下降了8.47%,影响了TFP的提高.各省Malmquist生产率指数除吉林、黑龙江、广东、新疆外均有改进,且其改进得益于技术进步的改进.区域间技术进步存在显著差异,但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差异在缩小. 相似文献
10.
11.
12.
探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内在的叠合要素是实现二者协同推进、有效衔接的实践基础,探索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共同目标以及彼此之间的递进接续是新时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理论基础。该文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二者发展的内外要素出发,分别从人与资源两个角度的四个叠合要素出发,探索其相互促进的耦合机制,找到共同的着力点,发挥相互促进作用,以期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衔接和融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山西省县域1995年、2005年和2015年农业经济产值和农业劳动力3期截面数据,利用GIS技术和模型方法,研究了县域农业经济和农业劳动力变化趋势及耦合关系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1995年~2015年期间,山西县域农业经济总体呈增长态势发展,增加速率呈前慢后快趋势,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的十倍;(2)全省农业劳动力增量不多,1995年~2015年仅增长4.3%.受省会虹吸效应影响,明显可以看到环太原农业劳动力减少带;(3)耦合类型划分为三种类型区,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格局,但极化效应不突出;(4)根据耦合类型区提出了相关乡村振兴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中国关于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如何评估各地乡村振兴水平是目前的重要问题,量化评价各地乡村振兴水平对于推进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采用熵值法构建的县域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借助SPSS软件平台对河南省进行了区域分异及优化策略分析,以期根据不同类型区县面临的问题,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县域乡村振兴的发展质量,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表明:(1)河南省乡村振兴水平结构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状态,表现为发展不均衡的结构类型,各区县的乡村振兴水平既存在差异,也存在共同特征;(2)河南省整体乡村振兴综合水平总体不高,豫中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河南省整体综合水平在2019年时明显高于2000年,乡村振兴工作整体推进效果明显,但各个区县乡村振兴水平差距扩大;(3)根据不同维度的特征,可将河南省122个区县划分为5个类型,针对不同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发展措施补齐发展短板. 相似文献
15.
泰山板栗是泰山周边农特产品的典型代表,是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产品升级的主要突破口。为改善泰山板栗品牌文化和形象设计欠缺的现状,应从泰山文化、产品定位、包装设计和品牌建设方面对泰山板栗产品进行深入发掘,在依托泰山文化的基础上,对品牌形象进行视觉化创新设计,通过增强产品的信息识别度,将品牌文化以独特形象植根于消费群体,助力乡村农产业品牌化建设,促进农产品产业发展,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乡村振业战略。 相似文献
16.
加强新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本文分析了新疆农村在建设美丽家园、实施文化润疆工程、党建引领农村文化振兴三个方面的现状,围绕加强“五个认同”教育、发掘红色文化资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具体实践策略,以期助力新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18.
农业是否能持续健康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而农业保险能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为国家的农业政策而服务,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发展。以安徽省农业保险为研究对象,基于乡村振兴政策以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通过分析当前安徽省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地区农业保险发展特点,探索适合的农业保险发展路径,这对于加快安徽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揭示市域城乡协调时空特征,为实现乡村振兴寻求策略.通过构建乡村发展与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2006、2011、2016年耦合协调时空演变.结果表明:(1)2006年以来河南省乡村发展整体水平有所提升,南北高、中间低的格局愈发显著;(2)各地级市城镇化发展差异鲜明,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