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出运营期地铁隧道内转辙机基坑渗漏水的有效治理方案,以南方某城市地铁隧道为依托,通过现场试验方法研究了振动环境下道岔转辙机基坑渗漏水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运营期地铁隧道内道岔转辙机基坑渗漏水治理可分为以下三步:首先,彻底清理基坑内的积水和杂物,打磨基坑表面已经被污染的混凝土并漏出正常混凝土;第二,采用采用水泥基临时堵水材料、亲水型环氧树脂灌浆料、聚硫密封胶和改性硅烷密封胶在基坑表面对渗漏水进行治理;最后,利用亲水性环氧树脂灌浆料对底板裂隙进行处理。治理工程完工6个月后,现场情况良好,基坑内再无渗漏水出现,可见,“表面治理+底部注浆”的综合治理方案,不仅能使得渗漏水治理过程做到有的放矢,还能起到多重防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江口隧道是重庆至武隆国道319线上的一段二级公路隧道,是连接城镇与城市之间的关键要道。在经过十几年的运营之后,隧道出现了拱部大面积渗水和衬砌施工缝严重渗漏水以及路面破损积水等严重的渗漏水病害。针对上述病害情况,本文提出的渗漏水治理方案,主要集中于洞外排水、洞内水沟改建以及对于拱部大面积渗漏采取注浆的方式,和对于衬砌施工缝渗漏水问题采用凿槽引排的方式治理渗漏水病害。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学》2017,(4):640-645
针对传统TOPSIS法在物流云服务选择中主观指标权重的不确定性,以及不能完全反映出各方案优劣性的问题,提出基于熵值法和改进相对接近度算法的TOPSIS法.在分析传统TOPSIS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构建出改进的TOPSIS法评价模型,并结合具体算例对此评价模型进行实验验证:A公司为了有效控制供应链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决定使传统TOPSIS法和改进TOPSIS法在服务质量(Qo S)指标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对相同物流云服务提供商选择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TOPSIS法可以消除主观因素对结果造成的影响,用于物流云服务提供商选择更具客观性与合理性,为物流云服务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许明 《科技资讯》2007,(1):44-45
通过叙述和分析隧道施工中的新奥法与衬砌以及隧道渗漏水现象,指出衬砌渗漏是水害治理的关键因素.阐述了"盲沟网"、防水板铺设及暗槽引水、堵漏止水等施工工艺,提出了解决隧道渗漏水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5.
陈小科 《甘肃科技》2011,27(7):118-120
隧道渗漏水的防治是目前国内外隧道工程设计、施工重点和难点,直接影响隧道的外观、质量、以及运营安全。以福厦铁路客运专线陈坝隧道渗水整治为例,主要从隧道衬砌施工工艺、防水结构布设、衬砌渗漏水处理等几个方面入手,对隧道漏水病害原因进行了相关分析,提出了客专隧道渗漏水的预防和整治措施,对客专隧道渗漏水防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叙述和分析隧道施工中的新奥法与衬砌以及隧道渗漏水现象,指出衬砌渗漏是水害治理的关键因素。阐述了"盲沟网"、防水板铺设及暗槽引水、堵漏止水等施工工艺,提出了解决隧道渗漏水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叙述和分析隧道施工中的新奥法与衬砌以及隧道渗漏水现象,指出衬砌渗漏是水害治理的关键因素。阐述了“盲沟网”、防水板铺设及暗槽引水、堵漏止水等施工工艺,提出了解决隧道渗漏水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上海饱和含水软土地层及地铁隧道维修保养的实际工况,提出了革新劈裂注浆的土层微扰动注浆治理方法.利用夜间地铁停运的积累时间,采用适合上海运营地铁隧道实际条件的简易设备和施工操作方法,在地铁隧道内部治理运营隧道的不均匀沉降,选取适合的注浆工艺、材料、设备和参数并通过工程实例,分析注浆设计、施工的过程及其效果.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够减少注浆对地层的扰动,对地层沉降具有良好的补偿效果,可以较好地治理运营地铁隧道的不均匀沉降.  相似文献   

9.
甘肃某公路隧道二衬渗漏水处置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渗漏水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治理,将严重影响隧道的正常运营.通过对甘肃某隧道进口浅埋段的渗水情况及周边水文地质环境进行调查分析,认为当地特殊的地质条件、隧道施工工序和防排水措施是导致其渗漏水的主要原因.结合现有的渗漏水治理技术与现场实际情况,探索出以下治理措施:对于渗水量小的点状渗水采取以堵为原则,运用凿洞堵漏治理;渗水量较大的线状渗水采取以排为原则,运用凿槽引排治理;渗水量严重的施工缝采取堵排结合的原则,运用围岩和衬砌注浆与凿槽引排治理.实践表明治理效果较好,对公路隧道二衬渗漏水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运营期渗漏水隧道注浆治理对注浆材料的要求,研究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水玻璃、超细水泥及聚合物水泥主要性能参数,设计开元隧道3个地质条件相似试验段,采用普通水泥、超细水泥及聚合物水泥进行现场注浆,通过雷达探测及现场工况进行注浆效果评估,结合注浆技术可行性、注浆效果及经济性,分析运营期隧道不同渗漏水条件下注浆材料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水泥浆液流动度、结石率及结石体强度较大,聚合物水泥浆液对含水构造渗漏水通道封堵密实;超细水泥适用于微孔隙及微裂隙渗水区域,聚合物水泥适用于裂隙密集渗漏水区或表面渗水区,普通水泥适用于空洞较大区域,水泥-水玻璃浆液适用于流量水压较大漏水区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直孔掏槽一次成井中掏槽方式选择的难题,通过引入逼近理想解技术(TOPSIS),并将垂面距离代替欧氏距离的正交投影法和传统TOPSIS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改进TOPSIS法的综合评价模型。从安全、技术、经济3个方面综合考虑选取了7个评价指标,利用变异系数法(CV)确定指标权重,避免主观权重赋值法的人为因素干扰,使得权重赋值更加客观化。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某矿山一次成井治理采空区试验中,对初步设计的4种掏槽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最佳的掏槽方式用于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计算出每个方案到正理想解的垂面距离分别为0.125 94,0.089 89,0.060 40,0.041 53,从而确定第4种方案为最优方案。与传统的TOPSIS法评价结果相比,改进的TOPSIS法评价结果的优劣程度更加明显,更加容易甄选出最佳方案。由最佳方案形成的天井上下贯通,达到设计规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建设中的襄渝II线铁路新桅杆坝隧道为例,从衬砌施工工艺、防水结构布设、衬砌渗漏水处理等几个方面入手,探讨铁路隧道衬砌渗漏水的预防和整治方案。力求从源头上消除渗漏水隐患、从根本上杜绝渗漏水事故,保证铁路隧道的安全、舒适及长效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3.
隧道防水防渗漏方法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原因、隧道渗漏水的表现形式和目前隧道防水放渗方面存在的不足。对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常用的材料以及隧道防水防渗工程施工禁忌进行了认真研究,提出了合理的隧道防水防渗漏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改进TOPSIS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欧几里得距离分析法、灰色关联度嵌入到TOPSIS模型中,建立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改进TOPSIS模型,提出一种新的相对贴近度改进算法,不仅能反映方案与理想解距离上的接近程度而且还考虑形状上的相似关系;同时采用组合赋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克服了主、客观单独赋权的不足.将建立的改进TOPSIS模型应用到黄河下游水质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吴波  周路  刘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4):1726-1733
为提高富水软岩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价等级的精确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博弈组合赋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法的隧道塌方风险评价模型。首先,在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工程地质、勘查设计、组织管理和环境气候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在内的富水软岩山岭隧道塌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在分析处理不确定性信息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通过引入D数理论对其进行改进从而确定主观权重,提高了在确定权重值过程中专家对指标的偏好性,充分利用了专家的经验,为充分考虑所选评价指标间存在的相关性和冲突性,更加合理确定权重系数,优选CRITIC法确定客观权重,通过采用博弈论将主、客权重值进行组合优化,得出最优综合解经加权规范化后基于TOPSIS法进行风险等级判定;最后,运用该评价模型对黄砂隧道中的5个样本隧道区段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进出口样本隧道段风险等级均为3级,而其他隧道洞身段风险等级均为2级,经勘查了解到隧道进出口区段相较于隧道洞身...  相似文献   

16.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运营地铁线施工过程中极易对既有运营地铁线产生不利影响,而广泛采用的超前预注浆尚处于以经验性选取注浆施工参数的阶段,导致工程事故频发。为此,首先以开挖段地层物性参数、地层位移变化值作为输入层,注浆施工参数为输出层,构建了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注浆施工参数预测模型;其次,以MAPE(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作为预测精度评价指标,采取试算法对BP神经模型参数(隐含层节点数目、学习率)进行了探讨;最后,将提出的BP神经网络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当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隐含层节点数为9、学习率为0.01、训练次数为20 000以及精度目标值为1×10-4时,模型适用性评价显示预测值与监测值之间最大相对误差为19,平均相对误差均低于13,说明提出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可行;进一步的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采用预测的注浆施工参数进行注浆后掌子面稳定、开挖过程中未发生隧道塌方等事故,满足相关规范要求。研究成果也可在隧道下穿其他结构或建筑物灾害防控注浆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隧道渗漏水的主要原因、隧道渗漏水的表现形式和目前隧道防水放渗方面存在的不足。对隧道施工的主要方法以及常用的材料,提出了合理的隧道防水防渗漏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对山岭地区施工便道方案进行客观、全面、精准评价,结合行业设计规范和相关研究成果,构建山区施工便道方案指标评价体系,提出一种山区施工便道方案优选模型。该模型采用三标度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基于博弈论思想对主、客观权重进行赋权确定综合权重,并运用VIKOR法(多准则妥协解排序法)对山区施工便道方案进行优选。以某高速公路山区施工便道方案比选为工程实例,针对4种施工便道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并将本文模型与加权TOPSIS法(优劣解距离法)、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种计算模型得出的最优方案一致,组合赋权的方法克服了单一赋权的缺陷,使指标评价更客观。相比于加权TOPSIS法和灰色加权关联分析法,本文模型能抵御外部因素的干扰,明显地辨别方案之间的差距,得到准确清晰的方案排序,且当评价方案众多时,本文模型能够提供更多方案选择,得到最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综合考虑了水下隧道施工方案优选时,其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以及环保性与适用性等诸多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建立了以水文地质条件、几何形状性质、施工技术要求等6项因素为Ⅰ级指标,以地层岩性、工法适应性、隧道埋深等17项因素为Ⅱ级指标的水下隧道施工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计算了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的水下隧道施工方案决策模型。以某水下隧道为例,验证了该决策模型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易损性分析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片接头是盾构隧道结构力学性能的薄弱和关键部位.从抗弯、抗剪及抗渗三个方面,提出接头易损性评价方法.在轴力、弯矩和剪力作用下,考虑接头自身健康状况,并以混凝土、螺栓的应力状况和渗漏水作为评价指标,建立接头易损性评价模型.建立管片接头力学解析模型,分析接头的力学响应,并建立管片接头三维有限元精细化模型,对比验证解析模型的正确性.通过蒙特卡洛计算,获得大量计算样本,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管片接头易损性的贝叶斯网络.根据接头易损性贝叶斯网络,分析接头易损性,并结合现场监测,反分析盾构隧道管片接头的健康状况,更新接头易损性预测,指导盾构隧道的正常运营维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