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酸和盐诱导下蛋白质的折叠状态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喷雾质谱正离子模式研究了在酸和盐的诱导下蛋白质的折叠状态.研究表明,用酸去折叠后的溶菌酶在相同电喷雾质谱条件中有表现出比紧密折叠的蛋白质相对低的电荷状态,而细胞色素C的电荷状态却相反.在相当宽的挥发性盐浓度范围内,电喷雾质谱对蛋白质的检测都表现出良好的信号,而在高盐浓度下,传统的检测方法如圆二色谱则无法检测,这一结果为高盐浓度的下蛋白质的研究提供一个手段.同时考察了主要仪器条件的设定对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参数Z表征疏水色谱中脲变α-糜蛋白酶(α-Chy)及其折叠中间体的分子构象变化。方法用疏水色谱法对不同脲变条件下的α-Chy进行分离,对收集的不同馏分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HPHIC-MALDI-TOF-MS)进行检测,并用紫外和荧光光谱对其分子构象变化进行了验证。结果确认了脲变α-Chy中仅有一个稳定的折叠中间体存在,发现二者的Z值均随脲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在脲浓度范围为0~3.0 mol.L-1时,α-Chy折叠中间体的Z值远小于天然α-Chy的Z值,而脲浓度为4.0 mol.L-1和5.0 mol.L-1时,折叠中间体的Z值稍大于天然α-Chy的Z值。结论α-Chy折叠中间体的分子构象随脲浓度改变基本呈连续性变化,而天然α-Chy的分子构象随脲浓度呈不连续性变化。进一步发现α-Chy的Z值与其复性回收率之间存在着相似的变化规律。中间体的保留机理服从计量置换保留理论(SDT-R),且得到的参数Z可用来表征天然α-Chy和其折叠中间体的分子构象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荧光光谱、圆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及三维荧光光谱等分子光谱法研究了在生理条件下,辛伐他汀(Sire)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Sire对BSA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根据F6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Sim与BSA结合部位与色氨酸残基的距离r=1.8nm.利用标记药物进行了结合位点的定位,确定了Sim结合位置是BSA的siteI.由圆二、红外及三维光谱可知,Sim对BSA二级结构的改变主要在肛折叠区,在与Sire结合反应过程中,BSA的微环境与构象都发生了变化;同步荧光表明,Sim与BSA的作用部位主要在色氨酸(Trp)残基周围.  相似文献   

4.
通过拉曼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再生丝素水溶液在常温下存放不同时间的构象变化。发现再生丝素水溶液在静置存放过程中会有结构的变化即无规巷曲和α螺旋向β折叠结构的转变,并且浓度越大,构象转变越快。当溶液处于流动状态时,其构象转变速度要快于静置状态下的转变。同时发现对于新鲜制备出的再生丝素水溶液随浓度的增加,也会发生构象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聚乙烯亚胺(PEI)基因载体材料对生物体的细胞毒性机理,采用动态光散射、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圆二色谱研究PEI(分子量为25 k Da)对二油酰基磷脂酰丝氨酸(DOPS)脂质体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影响。实验发现:PEI对溶菌酶的构象影响不明显,但是PEI与DOPS的静电结合能引起脂质体膜结构的变化并对脂质体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在水溶液中,溶菌酶与DOPS脂质体结合,部分嵌入脂质体双分子层的疏水区,导致溶菌酶α-螺旋结构的减少,PEI与DOPS脂质体的结合增强了脂质体膜内疏水性及其与溶菌酶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光谱手段研究了在pH=7.4的生理酸度条件下农药氟氰戊菊酯(FC)与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albumin,BSA)之间的相互作用.荧光研究表明,FC浓度的增加会引起BSA342 nm处荧光有规律地猝灭.采用Stern-Vol mer方程分析了猝灭的机理为静态猝灭.计算了热力学参数,由焓变(ΔH0)和熵变(ΔS0)值推断FC与BSA之间主要靠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生成自由能变ΔG0,表明此作用过程是一个自发过程.通过同步荧光和圆二色谱实验证实了结合过程中BSA构象的变化.圆二色谱实验的结果显示了BSA中的α-螺旋结构的损失,说明其微环境及构象均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四溴双酚A(TBBPA)的内分泌干扰机制,构建了电喷雾质谱法研究四溴双酚A和甲状腺素运载蛋白(TTR)的相互作用,考察了电喷雾离子源条件对TTR蛋白和TTR蛋白质复合物多电荷峰的影响,证明了电喷雾质谱是研究蛋白质多聚体和蛋白质复合物的有力工具.结果表明:在温和的电喷雾电离条件下,四溴双酚A和TTR蛋白可形成稳定的摩尔比为1︰1和2︰1复合物,影响TTR蛋白和天然底物甲状腺素(T4)的结合,干扰甲状腺素在生物体内的正常运输和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新型咔唑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光学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一种新型的咔唑类衍生物—3-(4-乙烯基吡啶基)-N-乙基咔唑的合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质谱和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测定其紫外吸收光谱和单光子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好的紫外吸收和单光子吸收荧光效应.  相似文献   

9.
XeCl准分子激光辐照能量变化对溶菌酶结构与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XeCl准分子激光器,以不同能量密度激光(0.1 mJ/mm2,0.3 mJ/mm2,0.5 mJ/mm2)辐照溶菌酶,研究辐照后酶活力和蛋白质结构变化。以SDS-PAGE方法检测酶分子间聚合情况,并结合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变化,探讨不同能量密度激光辐照对溶菌酶活力和分子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较低能量密度(0.1 mJ/mm2,0.3 mJ/mm2)辐照,溶菌酶的荧光光强和酶活力随着辐照剂量(脉冲数)的增加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变化,而较高能量激光辐照(0.5 mJ/mm2)导致溶菌酶活力和荧光光强均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激光辐照导致的溶菌酶活力和分子结构变化存在剂量依赖效应。SDS-PAGE显示,随着辐照能量密度和脉冲数的增加,溶菌酶出现了更多的分子间聚合。较低能量密度辐照时,聚合是由分子间二硫键形成的,而较高能量密度诱发的分子聚合是由分子间二硫键及疏水键协同作用形成的。圆二色光谱分析显示,激光辐照使溶菌酶分子内α螺旋和转角的含量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β-折叠和无序的氨基酸无规则卷曲的比例均有升高,这说明溶菌酶活力的降低及分子聚合是由溶菌酶分子二级结构改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以对(邻)苯二甲醛和4-胺基苯基二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含三苯胺基团的席夫碱化合物,两种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喷雾质谱进行了表征。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化合物的光学性质。结果表明直线型化合物1的紫外和荧光光谱和V型化合物2相比发生了较大程度的红移。  相似文献   

11.
运用圆二色(CD)光谱分析了适冷蛋白酶MCP-01和中温蛋白酶BP-的二级结构。与BP-01相比,MCP-01具有较低的α螺旋含量和较高的无规则卷曲,表明适冷蛋白酶MCP 01的结构可能具有较高的柔性和较低的稳定性。测定MCP-01和BP-01的变性温度表明,MCP-01的变性温度比BP 01 低10.7℃。测定了变性剂盐酸胍(GuHCl)、2,2,2 三氟乙醇(TFE)对MCP-01和BP-01结构的影响。盐酸胍使MCP-01和BP 01变构的浓度分别为1.0mol/L和3.0mol/L,TFE造成MCP 01和BP 01开始变构的含量分别为20%和30%。这表明,与中温酶相比,变性剂在较低浓度下就可使适冷酶变构,从而造成活性的丧失。检测了两种蛋白酶在保温过程中构象的变化情况。不同缓冲系统明显影响MCP 01的构象稳定性,MCP 01在不同缓冲液中构象稳定性为:碳酸缓冲液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粒径对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Pdots)的光谱性质的影响, 采用9,9-二辛芴基鄄2,7-二基鄄1,4-苯并-(2,1,3)-噻二唑共聚物(PFBT)为原材料, 利用共沉淀的方法, 制备了不同粒径的Pdots, 并用动态光散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吸收和发射光谱仪对PFBT Pdots 的粒径、形貌、光谱性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 溶剂纯度会影响高分子链的构象, 进而影响Pdots 的粒径尺寸, 并且随着Pdots 粒径的增大, 其吸收光谱发生红移,发射光谱发生蓝移。  相似文献   

13.
乙腈对α-淀粉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随着乙腈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动力学分析表明乙腈的抑制类型为线性混合型抑制作用。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分析显示酶的二级结构在乙腈作用下发生了变化,导致了酶活性的丧失。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硼原子上引入大体积的芳香取代基合成稳定的含芘二米基硼化合物(Ⅰ)。经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分析,研究其光物理性质及对F-的识别性质。结果表明:化合物具有较强的蓝色荧光发射,在四氢呋喃(THF)中荧光峰位为428 nm;由弱极性溶剂正己烷(荧光峰位在413 nm处)到强极性溶剂乙腈(荧光峰位在435 nm处),化合物荧光光谱峰值红移22 nm,荧光量子产率由0.98降为0.68;将四丁基氟化铵逐渐滴加入化合物Ⅰ的THF溶液中,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均伴有旧峰消失和新峰出现的现象:吸收光谱的旧峰在383和399 nm处,新峰出现在324、338和353 nm处;荧光光谱的旧峰在429 nm处,新峰出现在385和403 nm处;继续滴加四丁基氰化铵,其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均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苯酚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在乙腈溶剂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方法合成了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通过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溶液的pH,吸附时间及初始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发现溶液的pH为7.0时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酚的吸附量最大;吸附在20min左右达到平衡;随着溶浓度的增大,吸附量也随之增大,最后达到吸附平衡.实验结果表明苯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苯酚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可将其用于对苯酚的吸附.  相似文献   

16.
以萘异硫氰酸酯为反应基团和荧光基团,设计、合成了一种能够识别Hg2+的荧光探针(HBN),利用质谱、核磁共振方法表征了其结构,并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对HBN识别Hg2+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研究发现,HBN在50%乙腈水溶液中对Hg2+表现出非常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其荧光强度随Hg2+浓度的增强而不断增强,当Hg2+浓度为探针浓度2倍时荧光强度不再上升,同时质谱检测到新物质的生成,显示了该探针属于Hg2+反应型荧光探针。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制备一种能适应强极性溶剂和具有良好离子识别效果的喹啉偶氮衍生物,以8-羟基喹啉、对氨基苯磺酸等为原料合成了4-磺酸基苯偶氮8-羟基喹啉(SUL-8Hq)主体.通过红外、紫外研究了其结构及其与多种阴离子的相互作用行为,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并能裸眼检测传感阴离子的新体系.结果表明:在乙腈中,SUL-8Hq可以识别H2PO4(-),在310 nm处出现新峰,其强度与H2PO4(-)离子浓度成正比.在水中可以识别OCl-,在472 nm的吸收峰随OCl-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在甲醇中,它可以识别HPO4(2-)和OCl-,且识别过程出现的新吸收峰峰值与识别离子浓度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研究主体对不同极性溶剂中的阴离子的识别规律,为构建新型识别体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聚9,9-双(丙酸乙酯基)芴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腈为烷基化试剂,以工业芴为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9,9—双取代芴单体,并以FeCl3为聚合催化剂,合成了可溶性的聚芴衍生物聚9,9—双(丙酸乙酯基)芴,采用元素分析,Fr—IR,TGA,GPC,UV—Vis和荧光光谱等对单体和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制备9,9—双取代芴的简便方法,所获得的聚合物在溶液和薄膜状态具有强烈的蓝色荧光发射,在相同浓度时溶剂不影响发光波长,而对发光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在同一溶剂中,随聚合物浓度减小,发光波长蓝移,聚合物在氮气和空气中具有高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黄精凝集素II(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Lectin II,PCLII)具有323nm的荧光发射峰和281.6nm的激发峰,其远紫外圆二色谱(CD谱)显示224nm负峰,分子中含有17.3%的α螺旋和45.8%的β折叠,在10mmol/L的SDS中,PCL II完全丧失兔红细胞凝集能力及促T-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CD谱呈现双负峰的a螺旋构象,去除SDS后,则呈无规卷曲构象,此时,荧光发射峰红移而激发峰蓝移,PCL II仍完全失活,在EDTANa2溶液中,PCL II凝集红细胞能力及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活性完全丧失,去除EDTA后,红细胞凝集活性完全恢复,但仍失去促淋巴细胞有丝分裂能力,PCL II二级结构变化不大,荧光光谱的变化表明微环境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20.
用芘荧光探针技术和表面张力研究了共聚物胶束的形成及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利用表面张力、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园二色光谱(CD)研究了葡萄糖和氨基酸对胶束的粒径分布、形态及聚乙二醇-b-聚L-亮氨酸溶液二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聚合物可以形成稳定的球形胶束,在水溶液中嵌段共聚物主链主要以α-螺旋构象存在;葡萄糖和氨基酸对胶束的粒径分布、形态及聚合物溶液的二级结构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