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嗣亮 《科学通报》1988,33(4):318-318
徐馨同志在浙江天目山所发现的冰桌,是一种巨砾叠置的现象,本文把它称为叠置石。叠置石是多成因的,风化、崩坍、滑坡、泥石流和冰川等作用都可形成。笔者认为天目山马哨叠置石属山洪水石流沉积物。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立文 《科学通报》1974,19(12):571-571
天目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存在,卓越的已故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在1934年即已提出。解放后,虽有许多单位做过很多工作,但对天目山有无冰川遗迹的存在,以及有几次冰期等问题意见仍然有分歧。1973年春,我们在1964年景存义、邱淑彰两同志调查的基础上,又作了重点考察,结果在天目山北部孝丰西南下汤附近,又发现了冰川纹泥。纹泥层产地在西苕溪谷地高约30米左右的基座阶地上(图1),距天目山深溪坞坞口直线距离15公里。但无具体地点和描述。我们在下汤附近所见的纹泥,夹于两层泥  相似文献   

3.
龙首山推覆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应骏 《科学通报》1995,40(9):812-812
过去一般认为龙首山是夹持在南、北两条深断裂之间,由古老结晶变质岩系组成的隆起带.现发现它是来自南方的巨型推覆体,受铲式断裂控制.产于其中巨型金昌硫化铜镍矿床含矿超基性岩体,是推覆体从南方深部拖带上来的,是无根的.  相似文献   

4.
北祁连山暗绿玉Chloromelanite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汉泉 《科学通报》1985,30(24):1894-1894
德国著名矿物学家Trger对暗绿玉(Chloromelanite,下同)进行了分类命名。笔者在青海省祁连县清水沟及百经寺(属北祁连山)采集到该矿物。暗绿玉的国外产地不多,国内属首次发现。 暗绿玉是钙钠辉石的一种。按照Trger 1962年的意见,它是由1透辉石+1硬玉+1锥辉石组成的。目前人们认为,它含有霓石、硬玉、钠质普通辉石组分并在这三者之间有一  相似文献   

5.
6.
秦岭凤州黄土磁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雷祥义  岳乐平  王建琪  张莉 《科学通报》1998,43(14):1537-1540
凤州黄土剖面代表代了秦岭黄土特征。该剖面由33层黄土和33层古土壤组成,厚约82m,下伏第三纪红粘土。该剖面包括了布容正极性带和松山负极性带,二者的界面位于L8中部。松山负极性时黄土记录了加拉米洛,奥尔都维和留尼旺亚时,松,负极性带与高斯正极性带的界面位于黄土与第三纪红粘土分界处。  相似文献   

7.
8.
杨伟平 《科学通报》1998,43(18):1997-2000
中国云南西部(滇西)三江地区是地史时期冈瓦纳大陆与劳亚大陆相交接的古缝合线地区之一。在滇西腾冲地区及保山地区所谓的冰碛物地层内,相继处理出冈瓦纳型孢粉,并将它们对比为澳大利亚早二叠世的孢粉Stage2或Pseudoreticulatispora confluens带的一部分。滇西腾冲,保山所发现的孢粉新资料进一步证实和补充了Kemp关于Stage2广泛地理分布的论断。  相似文献   

9.
女山玄武岩中麻粒岩捕虏体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23  
周新民 《科学通报》1992,37(13):1198-1198
笔者从位于安徽嘉山县城明光镇之北35km的女山碧玄质火山碎屑岩中,采集到156块壳源捕虏体,从中发现为数不少的麻粒岩。本文报道对这些壳源捕虏体所作的岩石学初步研究,并结合HQ-13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提出女山地区粗略的地壳-上地慢岩性分层柱状剖面。  相似文献   

10.
据国际冰雪研究委员会一项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喜马拉雅山的部分冰山将在未来的叙年之内消失。科学家指出,喜马拉雅山中部的冰山正在融化,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恒河源头的冰山正在以每年30米的速度消失。以目前的速度,喜马拉雅山中部和东部的冰山将在20354消失。喜马拉雅冰山占有喜马拉雅山脉总水量的17%,它是地球表面除极地以外面积最大的冰体。而且,冰山的融水为南亚的河流提供了三分之二的水量,而这些河流又为数以亿计的人提供水源。科学家还认为,冰山在融化的同时会在周围产生许多湖泊,而湖水中则充满冰块和冰债。冰债相当不稳…  相似文献   

11.
被报纸提醒 1997年11月8日,我与往日一样很早去上班.进了办公室在整理当天报纸时,我被《赤峰日报》刊登的《神秘的"冰臼群"》文章吸引.文章内容是:巴林左旗花加拉嘎乡平顶山发现了目前我国最大的冰臼群,为我国北方第四纪冰川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看着报纸,突然联想到大青山上被称为"九缸十八锅"的石穴.11月9日,在得到...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考队在南极钻取到具有270万年历史的冰芯,创下至今最古老冰芯的纪录。科学家表示,这块冰芯或许可以揭开冰川时期形成的原因。同时,以此为线索,该科考队将回到该冰芯发现的地点,寻找更古老的冰块,以期为地球气候的未来发展,提供可能的参照。据报道,该冰芯内部存在气泡,也就意味着它封存着270万年前地球的温室气体。通过对该气泡的研究,科学家发现  相似文献   

13.
位于中蒙边境地区的索伦山蛇绿岩带,是古生代存在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古亚洲洋闭合之后形成的索伦山缝合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索伦山蛇绿岩的研究,对认识古亚洲洋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其时代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次工作采集索伦山蛇绿岩带硅质岩样品,对其进行了放射虫化石的分选与鉴定.在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北部靠近中蒙边境线的索伦山蛇绿岩带硅质岩中发现早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包括5个属6个种,其中有4个未定种和1个新种:Pseudoalbaillella bulbosa,Ps.solonensis Wang sp.nov.,Stigmosphaerostylus sp.,Ruzhencevispongus sp.,Cenosphaera sp.,Latentifistula sp.等.Pseudoalbaillella bulbosa这个种在日本、泰国、智利、北美西海岸和中国华南等地发现在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硅质岩相地层中,在中国作为早二叠世早期的一个带种,成为广海相硅质岩相区石炭系与二叠系分界的标志.这套放射虫硅质岩属索伦山蛇绿岩的组成部分,该动物群的发现为索伦山蛇绿岩形成时间持续到早二叠世提供了关键证据.这些新证据证实了古亚洲洋在早二叠世时仍存在,古亚洲洋通过俯冲消减最终闭合应是在早二叠世之后.  相似文献   

14.
王家骥 《自然杂志》2017,39(5):358-364
距太阳仅39光年外有7颗类似地球大小的行星,它们正围绕一颗质量只有太阳质量8%的恒星运转。这些行星的轨道和木星的4颗伽利略卫星的轨道差不多大,围绕恒星转动的周期只有一天半到十二多天。它们都很可能是石质行星,有可能存在液态水和大气,其表面至少有部分区域具有宜居条件。更多这样的行星正在被发现,它们和上述行星在韦布太空望远镜发射并投入科学观测运行后,将成为其优先观测目标。那时,就可以对这些行星是否存在大气以及如果的确存在大气的话对其大气成分得出结论,极有可能因此发现在某一颗或者几颗太阳系外的行星上确实有生物存在的迹象。  相似文献   

15.
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及其科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首次预测希格斯粒子存在的50年以来.科学家终于宣布。世界上最期望已久的粒子终于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被检测到。在瑞士日内瓦附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礼堂内,充满了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口哨声和欢呼声。这一突破意味着解释所有已知粒子以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力的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可望得以完成。  相似文献   

16.
徐钦琦 《科学通报》1992,37(12):1121-1121
1989年,大连海茂的采石工人在海滨北山的南坡上发现了一个喀斯特溶洞,其中产有脊椎动物化石。化石点位于北纬39°9′30″,东经121°38′42″,海拔65m。北山的顶峰的海拔则为89.4m。 洞穴沉积物的主体部分是晚更新世晚期的,产有50多种脊椎动物化石。限于篇幅,这里不作介绍。而残留在洞壁附近的沉积物乃是早更新世的,产有28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它们  相似文献   

17.
傅成义 《科学通报》1988,33(12):925-925
在研究辽西杨家杖子钼矿田不同时代花岗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磁性铁质小球,经过较为系统的研究,证认该类物质为地外物质——宇宙尘(发现经过见1986年12月26日《中国地质报》)。 花岗岩中宇宙尘的发现,对于研究花岗岩的成因和演化、陆壳的起源与发展都将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洛川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99,自引:3,他引:99  
鹿化煜 《科学通报》1997,42(1):66-69
中国黄土堆积记录了第四纪东亚古季风气候变迁历史,黄土古土壤的粒度作为季风气候变化的替代性指标得到了广泛应用.除了从黄土中分离的石英粒度可作为较好的冬季风强度指标外,在黄土全样粒度指标的选用上还存在着不确定性,现在常用到的就有“中值粒径”、“粗细颗粒比值”、“粗颗粒含量”等多种,究竟哪一个粒度指标可以作为较敏感的古气候变化代用指标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本文以倒数第2次间冰期(S2)以来洛川黄土堆积为例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9.
新疆北天山地区岩石漆显微层理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本刚  柳覃卓  张裕明 《科学通报》1999,44(13):1445-1448
新疆北天山地区的岩石漆中发育有横向上连续的黑色和橙色显微层理,电子探针显微化学分析表明,岩石漆中黑色层理富含锰,而橙色层理相对只含少量的锰、岩石漆超薄切片的光学显微镜分析揭示,岩石漆的显微层理结构在区域尺度矍有一致性和可对比性,根据采样在的地貌年代控制,初步建立了北天山地区全新世以来岩石漆的显微层理层序,并基于研究区现有的区域古气候资料对该层理层序的古气候意义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堆积的岩石磁学性质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拉拉口、盘子山和东川等地的黄土-古土壤样品进行的磁化率、频率磁化率、c-T曲线、饱和等温剩磁和磁滞回线等测试分析结果表明, 晚第四纪青藏高原东北部风尘堆积黄土和古土壤中的磁性矿物都以磁铁矿为主, 还有磁赤铁矿和赤铁矿. 古土壤中的磁赤铁矿含量高于黄土, 说明在成壤过程中除了形成赤铁矿外, 还新生成了磁赤铁矿, 这些土壤成因的磁赤铁矿使古土壤磁化率明显增强. 这与六盘山以东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具有相似的特征. 另一方面,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黄土层和古土壤层中的亚铁磁性矿物的平均粒度都是准单畴, 但黄土层中亚铁磁性矿物的平均粒度较粗, 明显偏向多畴区域. 研究区黄土-古土壤序列的磁化率高低与超顺磁颗粒的含量和土壤发育强度基本呈正相关. 气候作用是主导高原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增强的主要因素, 即温湿气候增强土壤化作用, 从而导致磁化率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