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存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4):9140-9143
应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G(d)基组水平上对三聚氰胺进行了研究。计算得到了分子的稳定构型,并对其进行了频率分析。然后利用Gaussview图形软件将频率分析数据转换为红外光谱。对红外光谱分析后发现,在400 cm-1~0 cm-1区域内分子的振动类型主要以分子内基团的整体摆动和胺基中C—H键的面外弯曲振动为主。在红外光谱的指纹区(1 333 cm-1~400 cm-1)谱线强度较弱,分子振动模式主要以弯曲振动为主,且存在七种分子的振动模式不具有红外活性。在光谱的特征谱带区(4 000 cm-1~1 333 cm-1),分子振动模式共有两种,即不对称伸缩振动和剪式振动。此外,整个红外光谱中振动峰的实际数目远小于简正振动的数目。  相似文献   

2.
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粉煤灰、废玻璃和矿渣等固体废物-石灰体系的蒸压反应特性。结果表明,1.2MPa饱和蒸汽压下,固体废物红外光谱强吸收区Si-O伸缩振动频率越低,其蒸压样品的结合水量越大,水热反应能力越强。粉煤灰、废玻璃的红外光谱强吸收区Si-O伸缩振动频率越低,其蒸压样品的强度越大。矿渣蒸压样品的强度与矿渣红外光谱强吸收区Si-O伸缩振动频率表现出不同于其他两种固体废物的规律,矿渣中铝参与反应形成大量的水石榴石,导致其蒸压样品的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3.
用稀土氯化物与丁基膦酸二丁酯反应制备了标题络合物Ln(BBP)3(Ln=La,Eu,Yb),测量了络合物4 000~100 cm-1的红外光谱和1 500~100 cm-1的拉曼光谱,对其主要红外吸收和拉曼谱带进行了归属.指认151cm-1的红外吸收带为Ln—O键的伸缩振动带,1 138 cm-1的红外吸收和1 136 cm-1的拉曼谱带为PO2基团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带(aνsPO2),1 088 cm-1的红外吸收谱带为PO2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带(sνPO2).提出了络合物的每个稀土离子与邻近的三个稀土离子通过双—O—P(C4H9)(O C4H9)—O—桥相连接,形成“双桥二十四元环”多聚网络结构的假设模型.Ln—O键基本上为离子键.  相似文献   

4.
用红外、紫外及其漫反射光谱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测定。载体使金属卟啉吸收峰红移10-30nm,与推电子基的效应相一致。漫反射光谱证实聚合物负载的铁卟啉、锰卟啉、铬卟啉生成了氧络金属卟啉,面负载化铜卟啉、钴卟啉未生成相应的氧络金属卟啉。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金属卟啉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和B3PW91方法对吴茱萸次碱的几何结构进行了全优化,得到吴茱萸次碱的平衡几何结构参数,结果表明,吴茱萸次碱是一个平面结构的分子.在相同水平上计算了吴茱萸次碱的红外和拉曼振动光谱,依据计算结果,对吴茱萸次碱分子的振动基频进行了理论指认和归属.在红外光谱中,所有振动模式均具有红外活性,最强的振动频率为1 729 cm-1,摩尔吸光系数为1 461 L/(mol·cm),归属于C21O22的伸缩振动.在拉曼光谱中,吴茱萸次碱的所有振动模式也表现出了拉曼活性,最强的吸收峰频率为1 630 cm-1,吸收强度为170.8km/mol,由C21O22键的伸缩振动吸收所贡献.该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吴茱萸次碱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红外光谱是化合物结构定性分析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主要的分析方法有常规透射光谱法、漫反射光谱法、衰减全反射光谱法等。文中以"苯甲酸的红外光谱测定"实验项目为例,分别设计了运用压片法及漫反射法对苯甲酸进行红外光谱检测的实验过程,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增强了学生对红外光谱分析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粉煤灰、废玻璃和矿渣等固体废弃物-石灰体系的蒸压反应特性.结果表明:1.2MPa饱和蒸汽压下,固体废弃物的 Si-O 伸缩振动频率越低,其蒸压样品的结合水量越大,水热反应能力越强;粉煤灰、废玻璃的 Si-O 伸缩振动频率越低,其蒸压样品的强度越高;矿渣蒸压样品的强度与矿渣的 Si-O 伸缩振动频率表现出不同于其他两种固体废弃物的规律,这主要是因为矿渣中的活性铝参与了反应,形成大量的水石榴石,导致其蒸压样品的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总结和归属了α-呋喃丙烯酸酯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1.呋喃环3个特征吸收谱带如下:①环C-H和骨架伸缩振动频率分别为3130和1560、1480、1391cm^-1; ②不中C-O-C键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频分别为1075和1210cm^-1; ③环C-H面外弯曲振动和环弯曲振动频率分别为885和750cm^-1.2,C=C键伸缩捱动频率为1641cm^-1;在973cm^-1显示反式=C-H面外变角振动的特征频率。3.羟基伸缩振动频率为1713 ^-1,1305,1262矣1165cm^-1为α,β-不饱和酯中C-O-C键对称与不对称伸缩振动的3个强吸收峰。  相似文献   

9.
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淀积系统,应用原位氧化和原位掺杂技术制备出了非晶硅/二氧化硅多层膜结构。对多层膜结构进行不同温度下热退火后处理,通过傅里叶变化红外吸收光谱和拉曼散射光谱对其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原始淀积的多层膜结构中,存在大量的氢原子,以硅氢键和硅键合;随着退火温度从450℃升高到650℃,光谱中与硅氢键相关的信号逐渐减弱,说明氢原子不断解离;另一方面,硅氧键弯曲振动模式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强;硅氧键的伸缩振动模式位置蓝移、强度增强,说明硅氧之间的配比随着退火温度升高不断接近化学配比;通过拉曼散射谱可以观测到非晶硅在高温下发生相变,形成纳米硅晶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在升温过程中β-胡萝卜素分子内不同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方法】采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β-胡萝卜素在30~100℃变温微扰过程中的动态光谱变化。【结果】β-胡萝卜素分子的吸收特征峰在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上变化不明显,表明其没有发生氧化反应。二维相关分析表明,反式共轭烯烃C—H面外弯曲振动的968cm~(-1),烯烃C—H基团反对称弯曲振动的1 442cm~(-1),甲基C—H反对称伸缩振动的2 966cm~(-1)和烯烃C—H的对称伸缩振动的3 012cm~(-1),这些吸收峰的光谱变化对温度比较敏感。同时在微扰过程中,不同基团变化的先后顺序:亚甲基热运动引起的光谱变化快于甲基的,低波数的甲基碳氢对称伸缩振动的光谱变化快于高波数的甲基反对称伸缩振动,烯烃碳氢对称伸缩振动热运动引起的光谱变化快于烯烃碳氢反对称伸缩振动。【结论】在微扰作用下利用二维相关分析可以提高谱图的分辨率,这为β-胡萝卜素在升温过程中构象变化的机理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方解石晶体振动模式群论分析和红外光谱的DF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运用因子群对称分析法和位置群对称分析法对方解石(CaCO3)晶体的振动模式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快速得到方解石晶体的具体振动模式,并明确指出了各振动模式的光谱特性,同时还比较了两种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对所建立的方解石晶体的超晶胞模型,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原理方法进行了红外光谱的计算,得到27个光学振动模式的具体振动频率,各频率的光谱特性与群论的理论分析一致.与晶格动力学方法相比,该方法的计算结果更好地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红外、紫外及其漫反射光谱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测定。载体(氯球、r—Al2O3、TiO2)使金属叶咐吸收峰红移10~30nm,与推电子基的效应相一致。漫反射光谱证实聚合物负载的铁卟啉、锰卟啉、铬卟啉生成了氧络金属卟啉.而负载化铜卟啉、钻卟啉来生成相应的氧络金属卟啉。红外光谱进一步证实了金属卟啉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3.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是一新的原位表征技术 ,该方法用于表征磷酸硅铝分子筛SAPO_34的骨架 .结果表明 :SAPO_34在高温时骨架有一定程度的“变形” ,这种“变形”是可逆的 ,在温度降至室温时又恢复正常 ,并且SAPO_34有很高的湿热稳定性 .同时探讨了表征中的方法问题 .  相似文献   

14.
硼酚醛/桐油/纳米SiO2杂化材料的制备及其红外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位法制备了硼酚醛/桐油/纳米SiO2杂化材料,并用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通过分析谱图中羰基、硅氧键、双键等的变化,研究了反应条件及投料比对杂化材料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硼酚醛/桐油/纳米SiO2杂化材料具有优异的对热稳定性,能获得较高的碳的残留率,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定了升降温过程中聚酰胺56(PA56)的系列红外光谱,考察了PA56红外光谱中酰胺Ⅰ带、酰胺Ⅱ带及N—H伸缩振动谱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了温度对PA56氢键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氢键键合羰基与氨基的红外吸收谱带的峰强逐渐减小,而游离羰基、氨基的红外吸收谱带的峰强缓慢增大。由此表明PA56的氢键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四价d°金属离子锆(Ⅳ),铈(Ⅳ)和钍(Ⅳ)与乙酰丙酮(HAA)、苯甲酰丙酮(HBA),二苯甲酰甲烷(HDBM)和2-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等四种β-二酮(HA)之间的12种MA_4型固体配合物,并研究了它们在4000—100cm~(-1)范围的红外光谱。对配体取代基与中心金属对M-O键伸缩吸收及金属螯整环羰基伸缩吸收等的影响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胶 -凝胶法在P型单晶硅的表面镀上一层纳米二氧化硅薄膜 ,应用表面光电压谱 (SPS)、漫反射光谱 (DR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 (FTIR)研究其室温下的光伏、光吸收特性 .结果表明 :在单晶硅表面镀上一层纳米二氧化硅薄膜后 ,漫反射吸收系数F(R)比单晶硅提高了约 5 0 % ,相应的光电压信号提高了约两个数量级 .在 40 0~ 80 0℃热处理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 ,纳米复合材料SiO2 /Si的光伏效应增强 ,红外光谱中的Si-O键振动吸收峰降低 ,二氧化硅薄膜中欠氧状态加剧 .  相似文献   

18.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对N2O在分子筛上吸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离子交换法制备了Fe改性ZSM-5、MCM-22和Beta分子筛,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S)考察了N2O在分子筛上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2O在分子筛上的吸附强度较弱;N2O可分别吸附在分子筛表面Br(o)nsted酸中心和价键补偿Fe3 阳离子位,其中2 228 cm-1红外吸收峰归属于N2O在Br(o)nsted酸中心的吸附,2 218 cm-1红外吸收峰是Fe3 对N2O的吸附;不同构型分子筛的孔道结构不影响N2O在分子筛上的吸附.  相似文献   

19.
钼酸钆晶体的结构及喇曼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介绍了钼酸钆晶体的结构及相变情况;对其常温喇曼光谱进行了测试和详细分析,对各谱峰进行了识别和指认,指出实验中仅能观察到两条MoO4^2-离子的对称伸缩振动谱线是因两种Mo-O键长相近的MoO4^2-离子振动模的简并造成的,反对称伸缩振动模式大的光谱分裂范围是因晶胞中MoO4^2-离子数目较多和较强的层间耦合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甲胺磷中P-S键键能至今尚未有文献数据可查.本文根据甲胺磷的红外光谱,利用多原子分子中部分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的伸缩振动频率与键离解能之间的关系式,推测了甲胺磷中P-S键的单键键能为243.83kJ/mol.并通过精胺转化成甲胺磷的反应热的测定,证实了红外光谱法推测的P-S键键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