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大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发展高、精、尖的诊断技术是现代医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影像学的飞速发展在疾病的早期诊断、活性药物筛选以及实时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像探针作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像性能是决定诊断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常规的影像探针因为信噪比较低、靶向性差等缺点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医学成像需求,而在多种纳米材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纳米影像探针显示出较好的成像潜力,受到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重视。本文对纳米影像探针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简要讨论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课题组经过十余年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在心血管疾病的早期影像检出技术和准确诊断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创新点: 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突破冠脉CT、MRI成像系列技术瓶颈,逐步推动冠脉CTA/MRA成为临床首选检查方法; (2)推动CT/MRI心脏“一站式”检查新流程的临床应用,从而对心脏形态、功能和冠脉等实现“一次检查,全面评价”;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学光子学是光子学与生命科学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而产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医学成像是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高科技手段.随着激光技术、光谱技术、显微技术以及光纤技术的飞速发展,探索光子技术在生命科学研究与医学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已成为国际上迅速发展的学科前沿.  相似文献   

4.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复杂先心病影像和介入新技术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04BA714802),组织实施了包括超声诊断后直接手术规范制定、超声应变率成像技术估测复杂型先心病患者局部心功能研究、动态三维磁共振成像,动态多层螺旋CT成像新技术探索、复杂先心病影像学诊断技术诊断规范和评价、无创心脏虚拟内窥镜显示及心内结构的三维运动估计诊断系统研究、无创心脏虚拟内窥镜显示及心内结构的三维运动估计相关实验研究及复杂型先心病内外科镶嵌治疗规范研究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3,(5):72-73
超声分子成像是近年来提出的新一代医学超声成像方法,在肿瘤、心脑血管等疾病的早期检测和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国内外利用超声造影剂已成功应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炎性反应、血栓、肿瘤等疾病的早期诊断及进程监测,并逐步进入到分子成像、功能成像以及分子治疗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3,(23):87-88
心脑血管病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年死亡人数达331万。改善心脑血管病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其中影像学起着重要作用。以往心脑血管病的诊断依赖常规血管造影,但其只能显示血管管腔且属有创检查。CT血管成像(CTA)是一种无创性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粥样硬化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方法:应用TONSHIBA M16 CT机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和增强冠状动脉成像研究,主要围绕适应症,造影剂应用,扫描技术,后处理技术冠脉粥样硬化CT征象以及对冠心病CT影像研究。结果:研究80人一组二级保健志愿者冠脉粥样硬化,发现钙化分布次序:左前降支,左冠脉主干,旋支和右冠脉。对199人有冠心病高危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烟酒嗜好、家族史阳性)行冠状动脉钙化分析,发现钙化85人(42.7%),分析钙化年龄分布特点:年龄越大,钙化发生率越高;钙化动脉各支分布特点:左前降支最好发,左冠脉主干钙化CT值最高(224.8Hu),患高血压者钙化发生率最高(77.6%),依次为高血脂、家族史阳性、糖尿病;危险因素合并存在越多钙化发生率越高,提示冠状动脉钙化的发病率与高危因素关系密切。开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T影像表现研究,并提出诊断依据。按CT值斑块有5种: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软斑块。按钙化形态有点状,线状,片状和斑块状,串珠状等;按综合评分钙化分轻度,中度和重度钙化;非钙化斑块有纤维斑块和软斑块两种;斑块形态有偏心和向心性,单发和多发。斑块与血管关系,采用多剖面显示,尤其截面观察斑块位置与管腔狭窄关系,判断血管狭窄程度,采用大于或小于50%进行血管狭窄诊断有利于临床选择内科,介入或外科治疗依据。提出诊断依据依据钙化评分检查技术发现钙化,行钙化分析和评分,得出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结果,预测冠心病可能性。依据冠状动脉增强成像技术发现非钙化斑块,分析斑块CT值,得出斑块性质(钙化斑块,纤维斑块和脂核斑块),研究斑块对冠状动脉管腔影响并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以大于或小于50%叙述狭窄程度)。临床怀疑冠心病85例中,MSCT显示冠状动脉钙化40例、狭窄36例、软斑块26例、肌桥2例、阴性53例,阳性率57.8%。结论多层螺旋CT可作为冠心病的无创性临床筛查方法,能够发现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钙化、血管狭窄等影像征象。MSCT冠状动脉钙化评分及三维成像显示阴性和肌桥者,可排除冠心病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随后X线很快应用到医学领域。利用X线,人们能够看到身体内部的许多组织结构,从而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由此医学领域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放射诊断学。X线的发现是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它有力地推进了医学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核医学、CT、MRI等众多成像技术应用于临床诊断,以及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开启了医学影像学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9.
疾病的数字化分析精确诊断与安全有效的精确治疗在临床具重要意义,而现代数字化影像设备与相关图像分析软件系统是其重要保证之一,亦是现代医疗器械产业中的主流产品.在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目前全球的数字化医疗影像设备市场主要被关、日、德等少数国家的少数几个跨国公司所垄断,我国相关产业由于研究基础薄弱、技术储备不足、创新能力低,以致其产品大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国家973计划项目“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关键科学问题研究”深入开展了现代医学成像与高维图像分析中的理论模型与方法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该项目在医学成像与分析的基础理论模型、低剂量X线断层成像(CT)优质成像、快速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的优质动态成像,三维医学图像分割、临床病灶智能识别等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简要展望了本领域的发展趋势及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PET/CT检查是一种全身性检查手段,其利用了PET和CT两种不同成像原理的设备,一次检查即可获取全身各方位的断层功能融合图像。 PET/CT检查已成为诊断早期肿瘤非常重要的检查手段,尽管其存在对小肿瘤特异性差、假阳性和假阴性、图像有伪影、辐射剂量大、价格昂贵等局限性,但在PET、CT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下,PET/CT将克服这些局限性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科学大观园》2009,(23):17-17
现在已有因患严重冠心病的年轻患者,被迫接受心脏搭桥手术的。这就告诉大家,冠心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一级预防,控制各种危险因素 冠心病预防应提前到40岁,即使是青年人,若出现胸痛、心前区不适,建议最好也要做一下双源CT冠脉成像检查,检查时只需闭气10秒钟,即可诊断病因。临床上将冠心病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2.
PET是核医学领域的先进临床检查影像技术,对促进神经、心血管、肿瘤等方面的研究及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PET成像过程、物理机制以及发展历史,并对中国PET专利申请状况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对PET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computed tomography英文缩写CT,目前应用非常广泛,但其中文名称却有多个,如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体层成像、计算机体层摄影等,这不利于科学技术的传播。通过在中国知网上统计computed tomography 16个中文名称的使用情况,分析"断层""体层"、"扫描""摄影""成像""显像"的差异,辨析computed tomography中文名称的不同含义,给出推荐的中文名称。  相似文献   

14.
传统小分子化疗药物存在诸多缺点,如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血液清除快、选择性差、缺乏靶向性和易产生多药耐药性等。虽然采用纳米载体能有效解决小分子化疗药物递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效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但纳米载体本身并没有治疗活性,而且在降解、代谢和排泄过程中可能会引起肾脏或其他器官产生炎症或毒副作用,难以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认证,严重阻碍了它们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因此,构建无需载体的抗肿瘤小分子纳米药物自递送系统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临床应用价值巨大。本文综述了基于两亲性药-药缀合物(Amphiphilic drug-drug conjugate,ADDC)策略,构建不同小分子纳米药物自递送系统及其在恶性肿瘤化疗、联合治疗及诊疗中的应用,并对基于ADDC小分子纳米药的临床转化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成果》2013,(14):35-36
该课题由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四家单位共同参与,主要研究内容为:充分运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最新前沿技术和成果,诸如传感器技术、数码照相技术、传声技术、精密仪器仪表、数据分析挖掘等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进行适用于中医领域特殊应用的二次设计开发研究。开发适用于中医医疗机构、中医教学、科研使用的中医四诊集成设备,包括脉诊、舌诊、问诊等诊断仪器的研发和中医四诊集成设备的研发。实现临床中医四诊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和集成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具有指导性的客观诊断及辅助诊断参考信息,建立中医四诊设备应用临床示范基地,提升中医医疗机构的中医服务能力,为提升中医教学、科研的技术水平提供有效的科学手段。本篇只对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承担内容作介绍。  相似文献   

16.
该课题拟集成多柱、多模式分离技术及色质联用技术,从代谢物靶标、代谢谱或轮廓、代谢指纹和代谢组4个层次发展数据解析体系,研究复杂基质中残留代谢组学海量数据解析关键技术;并以镰刀菌毒素为模式毒物,通过对真菌次生代谢物组、生物体液中小分子组分的综合代谢表征技术的研究,探索生物体代谢物小分子的指纹印迹。  相似文献   

17.
本项目依据中医对“中风”的治疗原则,在传统头针的基础上,与现代影像学技术充分结合,以头颅X线断层扫描成像术(cT)所示病灶在同侧头皮的垂直投射区的周边,随其部位选定为相应的针刺部位,针对性运用CT定位多针围刺法,治疗中风恢复期。项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确诊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长留针组57例和短留针组32例;长留针组是应用头颅CT定位围刺3小时,短留针组是头颅CT定位围刺30分钟,并采用临床疗效、生活独立能力等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围针组有效率96.5%,西药组有效率75%,经统计分析,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围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西药组。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成果》2007,(5):61-61
本项目旨在对高分散多功能接枝炭黑的工业制备、潜在性能特别是纳米效因、产业上的应用开发及由接枝小分子自组装形成的新结构碳材料的基础研究等进行探索,形成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将压缩感知的数据采样和重建技术应用于计算鬼成像系统,压缩成像过程所需的相位模板,解决由于相位模板数据过多导致的存储和传输困难问题.该方法首先依次在空间光调制器上加载一系列随机相位掩模获得散斑光场,经过目标物体后由桶探测器记录光强值.结合压缩感知技术对散斑模板稀疏表示,使用哈达玛矩阵(Hadamard矩阵)作为测...  相似文献   

20.
一、主要技术内容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图像资料作为现代医疗诊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受到越来越大的重视,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小到显微镜下的细菌、细胞,大到人体的局部及全身CT都是非常重要的诊断依据.医疗分析诊断由早期的人工观察、分析发展到现在的利用计算机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自动的分析和识别,并获得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更是为异地之间的专家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