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5 毫秒
1.
用碳酸铵与磷石膏反应制取硫酸铵是磷石膏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磷石膏中的杂质会对石膏的转化过程及碳酸钙的结晶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碳酸钙的分离过程。以二水硫酸钙与碳酸铵为原料,以磷酸、硝酸镁、氟化钠及酸不溶物(AI)为杂质添加剂,研究了磷石膏复分解反应制取硫酸铵过程中杂质P2O5、Mg2+、F-及AI对硫酸钙转化率的影响,并对反应产物碳酸钙的结晶形态和晶型进行了SEM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杂质的存在不仅降低了石膏中硫的转化率,而且使碳酸钙的晶型和晶体形状发生了变化,从而将影响产物的物性和过滤性能。  相似文献   

2.
以磷石膏、碳酸氢钠、氯化钾为原料,通过二步法制备硫酸钾,主要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K2SO4达到了ZBG21006-89一级品标准,本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一条可行的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采用复分解方法制备电子级碳酸钙,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表征了碳酸钙颗粒的形貌和结构,探讨了复分解反应温度、酒石酸添加剂加入量等关键工艺条件对碳酸钙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复分解温度为30℃,酒石酸质量分数为1.0%,精制后的氯化钙、碳酸氢铵及氨水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1∶1进行复分解反应时,可制备出粒径为2.5μm左右、粒径分布均匀、纯度为99.86%、晶型为方解石的近球形碳酸钙;添加剂酒石酸的主要作用是与钙离子形成酒石酸钙,酒石酸钙的络合作用和空间结构促进碳酸钙的成核,并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磷石膏为原料,开展一步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沉淀反应工艺条件研究.以碳酸钙样品的产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沉淀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钙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的摩尔比、沉淀反应体系pH值等因素的变化对轻质碳酸钙产率的影响.在常压下,确定较适宜的沉淀反应条件为:沉淀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5...  相似文献   

5.
以磷石膏、碳酸氢钠、氯化钾为原料,通过二步法制备硫酸钾.主要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备的K2SO4达到了ZBG2l006—89一级品标准,本研究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是一条可行的磷石膏综合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磷石膏为原料,开展一步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沉淀反应工艺条件研究。以碳酸钙样品的产率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了沉淀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钙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的摩尔比、沉淀反应体系pH值等因素的变化对轻质碳酸钙产率的影响。在常压下,确定较适宜的沉淀反应条件为:沉淀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75min,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摩尔比1∶1.15,沉淀反应体系pH=10。该条件下的重复实验表明,轻质碳酸钙的平均产率为95.25%。  相似文献   

7.
磷石膏转化法生产硫酸钾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介绍了以磷石膏、碳酸氢铵和氯化钾为原料两步法制备硫酸钾的新工艺,研究了影响反应的主要因素,确定了转化法制备硫酸钾的工艺条件.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8.
对磷石膏和氯化钾制备硫酸钾的溶剂法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氨溶液条件下反应系统的工艺条件,针对其中反应温度低、氨水质量分数高,研究确定了适宜的有机溶剂对其进行改进。实验结果表明,工艺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反应转化率进一步提高。该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条件温和,溶剂易于回收循环使用,产品质量符合有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磷石膏为原料,采用常压醇水法制备α-高强石膏。探讨了醇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转晶剂等因素对α-高强石膏晶体形貌的影响,确定了磷石膏制备α-高强石膏的最佳工艺条件:醇质量分数50%、反应温度105℃、反应时间4 h、固液质量比1:5。当掺入质量分数0.5%丁二酸和0.05%顺丁烯二酸时,可获得长径比分别为3:1,1:1的短柱状晶体,48 h干抗压强度分别为30.5 MPa,33.6 MPa。  相似文献   

10.
磷石膏转化法制备硫酸铵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以磷石膏为原料制备硫酸铵的工艺 .研究了反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测定了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 ,确定了转化法制备硫酸铵的工艺条件 .  相似文献   

11.
磷石膏制备硫酸铵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磷石膏和碳酸铵为原料制备硫酸铵 ,对反应过程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按照收缩未反应芯模型导出了化学反应控制的模型方程 ,并确定了化学反应控制步骤的实验条件。在化学反应控制条件下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反应过程符合收缩未反应芯模型。测定了反应级数和反应活化能 ,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化工生产中大量副产氯化钙,以氯化钙、氨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添加剂条件下对制备纳米碳酸钙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了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二氧化碳流量等工艺条件对产物粒径的影响,采用XRD和TEM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添加剂条件下,以氯化钙、氨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可以制备纳米碳酸钙,反应条件温和能耗低;实验条件下制备的产物为方解石型近球状纳米碳酸钙。  相似文献   

13.
在快速升温条件下,对高硫煤的反应物配比、物料粒径以及反应温度对还原分解磷石膏时气体中SO2的浓度、磷石膏中主要成分CaSO4的分解率和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S(摩尔比)在0.7、温度大于1 000℃时,可使SO2浓度大于20%,磷石膏中CaSO4分解率大于90%,脱硫率大于85%.为高硫煤还原分解磷石膏制取高浓度SO2提供工艺技术参数和理论依据.以解决现行工艺中分解磷石膏时产气SO2浓度低且波动大,制酸成本高等问题;同时固体残渣还能作为制水泥的原料.  相似文献   

14.
实验研究了利用磷石膏废渣生产硫酸钾和氯化铵的新工艺 .所用原料还包括碳酸氢铵和氯化钾 ,副产物为碳酸钙和氯化铵 .该工艺流程短 ,操作简单 ,成本低 ,产品质量好 ,K+ 的收率大于 88.2 3% ,产品中硫酸钾的含量大于 92 .1 0 %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61%浓度的食品级热法磷酸与食品级碳酸钙直接合成食品膨松剂磷酸二氧钙的新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该工艺的最佳工艺条件、操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石膏性质对半水硫酸钙晶须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以石膏为原料,用水热法制半水硫酸钙(CaSO4.0.5H2O)晶须的可行性,侧重考察了石膏(CaSO4.2H2O)性质对水热产物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纯石膏、工业副产石膏(磷石膏、脱硫石膏)或合成石膏(由电石渣或氧化钙与硫酸反应制得)为原料,用水热法均可制备半水硫酸钙晶须.纯石膏晶粒度较大,磷石膏含杂较多,二者只能合成短棒状晶须.脱硫石膏和合成石膏的晶粒度小、含杂少,更有利于形成高长径比晶须.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用于X70高强度微合金化控轧管线钢的低氢型立向下焊条的研制结果.分析了大理石、萤石、钛铁、硅铁等物质含量及CaF_2/CaCO_2值对熔渣性能的影响规律.确定了具有良好立向下焊工艺性能的药皮配方.经化学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分析和工艺性能试验证明,这种焊条初步达到现国标GB5118—85E5515型(相当于AWSE8015或JISD5815)的要求。且每100g熔敷金属扩散氢含量低于4mL,因而具有优良的抗裂性和低温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