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配合今年诺贝尔奖的颁布,诺贝尔基金会网站发布了由该网站记者对198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迈克尔·毕晓普(MichaelBishop)博士的视频访谈资料,所谈内容涉及科学家如何做出创造性工作,以及科学和艺术、宗教间的内在联系等,为使读者了解科学大师的亲身感受,本刊特刊出该次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2.
从刘易斯获得诺贝尔奖想起沈善炯199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刘易斯(EdwardB.Lewis)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教授。他是摩尔根的大弟子斯端特文特(A.H.Sturtevant)的学生。从1946年起刘易斯研究果蝇的发育遗传学。从...  相似文献   

3.
4.
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1881-1955)发现青霉菌能分泌一种物质杀死细菌,他将这种物质命名为"青霉素".但他未能将其提纯用于临床.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搞科学研究最根本的要求就是首创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才出现了日新月异的研究成果。然而,首创精神有时也往往是失误的孪生兄弟。一个新的发现、发明和创造往往伴随着诸多的失败。只有那些不畏艰辛,百折不回,永往直前的人,才能最后达到理想的彼岸。费米等一批世界第一流的物理学家们的一场重大失误,说明探索自然之谜是多么不容易。  相似文献   

6.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皆因一年一度有一个诺贝尔奖,皆因一年一度总与中国人无缘,总是让中国公众和传媒感到莫名的忧伤。从2008年10月6日开始,2008年诺贝尔奖各个奖项陆续公布。百余年来,这是一个中国人始终缺席的舞台。但这不妨碍公众始终对它抱有热情和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7.
8.
正如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有句名言所指出的那样.“在科学探索领域.机会只会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然而.仅仅给出一个问题的勉强解释是不够的——理解它.并弄清楚它对于世界的重要性.才是关键的。  相似文献   

9.
傅杰青 《自然杂志》2003,25(6):357-361
从核磁发现到磁共振成像(MPI)的70年时间里有关核磁共振的研究领域曾在三个领域(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原子)内获得了六次诺贝尔科学奖.足以说明此领域及其衍生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每年的12月10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音乐厅,那里将进行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的颁奖典礼.大厅内布满鲜花,这是由意大利圣雷莫市政府提供的,因为诺贝尔1896年去世于该城.16时30分,乐队奏乐,全体起立,王室成员驾临.接着便是讲话、颁发获奖证书及金质奖章.宴会也是按严格程序进行的,19时整准时打开香槟酒,65张桌子围绕着国王的主桌排开,大厅内唯一的照明是蜡烛.1350位嘉宾使用的都是镀金的银餐具.晚餐结束后国王将逐一召见获奖者,每位获奖者将有幸与国王交谈5分钟.这是多么隆重的仪式!这是全世界科学家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那么诺贝尔奖获得者是怎样看待这个最高荣誉昵?  相似文献   

11.
12.
2006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聚首之时,一些前诺贝尔奖得主用蜡笔和纸板诠释着他们的突破——倾毕生之努力而获奖的作品是否能用简洁的文字和线条表达出来?摄影师沃尔克·史蒂格(Volker Steger)认为是可能的——他说服了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拿起蜡笔在空白的纸板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第一届诺贝尔奖是在1901年提名,由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的。可是您也许不知道早在1896年,俄国工艺工程师阿列克谢·斯捷潘诺夫就因研究“灯泡的基础”而由帝俄技术协会授予诺贝尔奖。这是怎么回事? 话说1837年,瑞典的诺贝尔家族迁居俄罗斯,在彼得堡创办了第一所小型机械厂。后来工厂逐渐转到第二个儿子——路德维格·诺贝尔手中。他不仅按新的方式重新装备自己的彼得堡机械厂,并扩大它的生产量,而且对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进行改造,然后又投入全力在俄罗斯建立石油工业。  相似文献   

14.
南部阳一郎等人的得奖无疑成为亚洲科学家获得更多诺贝尔奖的助推器,在增加信心的同时也备感任重道远.看今年物理学奖,也许我们可以得到下列几方面的启示: 1.首先,亚洲文化和智慧在一定程度上能推动或提升科研的水平,过去日本、中国、韩国、印度等国的科学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随着经济的起飞,亚洲的教育以及科技的投资会有极大的推动力.不过,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加大基础研究的投资.科学研究就像一棵树,树干和根就是基础研究,只有重视基础研究,树才有可能长出树叶,甚至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5.
谈诺贝尔奖     
每年到了临近年底的时候,诺贝尔奖都会再一次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实际上,人们关注诺贝尔奖,却又不仅仅是在临近年底的时候,与诺贝尔奖相关的话题,也是在科学领域、在文学领域以及在像经济学乃至和平等领域经常被人们谈论的,在这些话题中,经常包含着远远超出这个奖项之外的许多更深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月,本刊曾在开年第1期开设专栏《走近诺贝尔奖》,此后共连载15期,旨在介绍近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一些获奖情况,让广大读者朋友进一步了解科学、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2015年10月,当我们正在制作第12期专栏的时候,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喜讯: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我们惊喜不已!似乎我们之前开设这个专栏都是为  相似文献   

17.
莱纳斯·波林(Linus Pauling)1901年2月28日生于俄勒冈州的波特兰。于俄勒冈农业大学毕业后,又进入加利福尼亚工学院学习。1931年,任该学院教授,其后,历任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现年已88高龄却仍在继续从事研究。其间曾二次荣获诺贝尔奖,他是本世纪最著名的化学家之一。莱纳斯·波林博士在1954年、1962年分别获诺贝尔化学奖、和平奖两项大奖,第二次因竞争失败而失去获诺贝尔医学奖、生物奖的机会。在此以“诺贝尔奖之路”为题,叙述了波林博士从5岁至30岁其间,以敏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卡通片《狮子王》的成功,轰动了世界,挽救了迪斯尼公司。也有不少人认为《狮子王》是花了巨资拍成的,如果他有这笔巨资,也可以拍出来。 我认为这只是一种幻想。仿制《狮子王》容易,创作出一个与之媲美的、能引起世界轰动的卡通动画片是很不容易的。 仅从美术制作这一方面来说,迪斯尼公司为了《狮子王》达到艺术的完美,组织了60多人的创作队  相似文献   

19.
今年诺贝尔奖迎来了其 1 0 0周年。诺贝尔奖的声望是不容置疑的 ,但其评选获奖者的方式是否反映了 2 1世纪的科学研究方式呢 ?为此 ,本文作者、美国科学作家特立沙·古拉 (TrishaGura)从诺贝尔奖设立的初衷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在令人着迷且肉眼看不到的量子世界,粒子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生活方式,它们的行为难以用经典力学去解释,量子力学应运而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有关量子霍尔效应的研究已先后两次斩获诺贝尔奖,可这一家族中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却一直与全世界物理学家捉着迷藏,不肯露出庐山真面目。今年3月,这一世界性的难题终于在我国科学家的手中攻克,证实了人们期待已久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存在。这是量子霍尔家族的最后一位成员,它和此前发现的量子霍尔效应、量子自旋霍尔效应组成了量子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