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烽 《科技信息》2012,(20):274-274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高职院校作为面向全院的入门性计算机课程,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项目为例,阐述了教改工作中的观念思想、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学习相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瑶瑶 《科技信息》2008,(11):171-171
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特点和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从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热情,渗透学科整合思想等几个方面,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优化教学资源,全面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刘艳  马芳 《科技咨询导报》2010,(18):256-256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职院校教学中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在高校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并结合市场的需求,分析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方面论述了新的教学改革措施和方式,力争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薛红芳  隆坤  马文来 《科技信息》2007,(35):135-135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我国普通高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急需改革,尤其体现在教学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慢;学生入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渠道单一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从改善教学方法,完善教学体系等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宋兵 《科技信息》2009,(3):221-221
本文分析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开设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教学实践,立足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并对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面临的如何定位问题,通过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历史回顾和内容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在新形势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功能和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文章从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的角度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加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建设。  相似文献   

8.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职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琪瑛 《科技信息》2011,(17):I0229-I0229,I04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职校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公共课。本文基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案例分析,探究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行为导向教学本身具有的特征与亮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我校该课程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我省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公共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我们艺术类院校的特色,对其教学模式、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简单的探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一代年轻学生们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和对计算机的认知水平的变化,传统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经逐渐呈现出和当前现状脱节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电大开放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一般应用的基本知识、技能与素质。当今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也在不断变革,教学内容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不断丰富,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该文主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讲授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胡浩 《科技资讯》2006,(33):69-69
本文通过简要分析《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指出我校该课程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的教学改革工作,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计算机电路基础》课程改革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吴艳玲  董伟  郭河林 《科技信息》2009,(19):220-220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技工学生接触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对今后的其它计算机课程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分析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希望通过积极的改进措施切实提高此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新问题。本文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级考试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所进行的教学改革 ,即理论课教学实行分段式教学 ,上机实践课教学实行集中与自由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从教会学生学习、改革教学方法和渗透学科整合思想等几个方面 ,积极探索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江华  冯伟 《科技信息》2007,(36):269-269
本文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出发,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为指导思想,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进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式的研究,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作者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和发展,不断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构建起一套比较完善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学生在大学接受计算机知识教育的入门课。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必须针对该课程的特点,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培养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多年来,我们对《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做了一定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实践证明:这些经验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门水利水电类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水利水电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之一。水利水电类高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该文首先探讨了水利水电类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特点,然后根据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授课对象,提出了"因材施教,重在实验,结合项目,培养素质",的指导思想,并从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信息素养、考试模式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高分子材料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讨,强调了计算机和高分子专业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电大是我国教育机构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电大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因此,教师教学过程应当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优化以及改革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课程的高效性。该文主要探讨了电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与教学方法,以期能够为以后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