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相差显微缩时电影术观察白僵菌生活史,结果表明,在遗传性上具有异型核的孢子间,孢子与菌丝间,菌丝与菌丝间,都可通过接合管的接合和细胞壁融合方式形成异核体(heterocaryon)。通过异型核的融合进行准性生殖。通过形成异核体和准性生殖发生变异,增强生活力。生活史中的孢子生殖和准性生殖(parasexuality)是交错进行的。菌丝体具有多核现象,产生内生孢子,准性生殖可以产生接合管进行结合等特点都与藻菌类相似,我们初步断定白僵菌是接近于藻状菌的不完全菌。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对杂交水稻花粉配子体和孢子体两条发育途径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作了细胞学观察,结果如下:(一)正常配手体发育途径中,减数分裂期、单核期、双核期和三核期,花药中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的酶谱均不相同,各有特点,减数分裂期与双核期的特点尤为明显。(二)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花粉从配子体发育途径向孢子体发育途径转化启动时,花药中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的酶谱有很明显的变化,上部泳动较慢的酶带大大地合并,酶活增高。(三)离体培养时,只需糖的供应,花粉就能去分化启动。(四)不育系与保持系相比,只有减数分裂期,保持系的酶带数目多于不育系,单核期与双核期,并不保持这一差异。  相似文献   

3.
食用真菌原生质体无性繁殖株产菇优势及出菇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十一菌株为材料,对原生质体无性繁殖株的单、双核比例、产菇优势及出菇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平菇、香菇原生质体无性繁殖株,以“锁状联合(clampconnection)”的有无可区分为无C.C.的单核株和有C.C.的双核株,但其比例因菌株不同而迥异。(2)同一菌株的单、双核林的菌丝体生长速度、出菇期及菇产量等性状有较大差异,双核株多优于单核株;但双核株与其原始异核株相比,其优劣因菌株而异。(3)无性单核株是进行细胞融合或常规杂交育种的理想材料,而双核株可用于选出优质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4.
从湖南桃江县采集的虫草菌属(Cordyceps sp.)新鲜标本经鉴定为古尼虫草(Cordycepsgunnii Berk),不是亚香棒虫草(Cordyceps hawkesii Gray)。其无性世代拟命名为古尼拟青霉(Paecilomyces gunnii Z.G.Zhang.sp.nov.ined.)。本文报导该菌生活史的核动态及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核密度分析、马尔科夫链、空间马尔科夫链等非参数分析方法,分析湖南省县域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规律.研究表明:(1)整体呈现出"总体趋向分异,板块趋向收敛"的空间转移变化格局.(2)密度分布曲线经历了先向右偏移后向左偏移的转移变化;核密度值(0.6~0.8)集中区,人均GDP不断降低,表明低状态水平的县区相对更加"落后";核密度极值区则由"双核"演变到"单核",形成了一个高密度值的收敛区域.(3)湖南省4个状态水平的稳定性是高状态低状态中高状态中低状态,在由低状态到高状态的4个区域背景下,低一级状态向高一级状态转移的概率之和由小变大.最后,根据不同状态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花粉败育一般可分为无花粉型、单核败育型、双核败育型和三核败育型等四种。个别不育系花粉败育方式较特殊。野败不育系的花丝和药隔维管束退化最严重,花药开裂结构的异常主要表现在裂口、裂腔分化发育异常。  相似文献   

7.
利用正四甲氧基硅在微乳液介质中的水解反应合成新型银-二氧化硅核-壳型复合纳米粒子,通过化学反应调控,直径为5-10nm的金属银纳米粒子可以以单核或多核形式嵌入并分布于球型二氧化硅粒子中,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该复合粒子具有高度均匀的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8.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方法,对黄苓(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的胚胎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雄蕊—4,2强。前对花药较长,是四个小孢子囊;后对花药较短,具两个小孢子囊。幼嫩花药横切可见,表皮下具一个或多个孢原。花药壁由四层细胞组成,由外向内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绒毡层,其发育方式为双子叶型。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最初为单核,后分裂为双核。分泌型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是由次生造孢细胞分裂后发育而来的。其减数分裂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也有交叉型。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2,子房二心皮、四室、每室一个胚珠,中轴胎座,单珠被,薄珠心,倒生型胚珠。孢原细胞一个,孢原细胞直接发育形成大胞子母细胞,后者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线形排列的四个大孢子中,有功能的大胞子的数目及其位置不确定。胚囊发育为蓼型。助细胞具钩状器结构。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反助细胞在受精前开始退化。3,胚发育属柳叶菜型。其发育历经原胚期、心形胚期、鱼雷胚期至成熟胚期。胚柄在球胚早期达到最高度发育,鱼雷胚晚期开始退化。胚柄很长,球胚早期,胚柄已将胚经狭窄的胚囊中部推入到宽大的合点区。胚乳发育为细胞型。  相似文献   

9.
在哈尔滨马家沟采集和建立了45个,多核草履虫的原培养。两两原培养相混,只发现二个互补接合型。可认为它们是中国的繁殖群1中的两个互补接合型Ⅰ和Ⅱ。利用接合后建立大核系并混合每两个不同的大核系证明多核草履虫接合型遗传是克隆遗传而不是大核系遗传。多核草履虫的未成熟期为15次细胞分裂。细胞分裂45次达到完全成熟。已发现接合期间有迁移原核的相互交换。这篇文章中给出了迁移原核相互交换的不同模式的照片。还证明在大核胚基发育过程中,有一特殊的形态发育时期。从总的研究结果看,多核草履虫哈尔滨品系与 Hayashi 和 Takayanagi 在1962年报告的日本品系更为相似而不同于 Diller1954年和1958年报告的美国品系和印度品系。  相似文献   

10.
从污泥中分离出两株降解水胺硫磷的细菌,编号为HDNJ-1和HDNJ-3;两者在琼脂平板培养时对40%水胺硫磷乳油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14%和12%;液体培养96 h后两株菌对水胺硫磷的降解率分别为67%和74%;根据两株菌的培养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初步鉴定为沙雷铁氏菌属(Serratia)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细菌.  相似文献   

11.
本文观察了野生大豆大、小孢子发生、雌雄配子体发育以及胚和胚乳的发育,其主要结果如下: 1)雄性孢原为表皮下多列细胞。2)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主要为正四面体型,少数为左右对称型。3)成熟的花粉粒为二细胞型。4)花药壁的发育属基本型。花药壁为五层细胞组成,从外向内依次为表皮层、药室内壁、二层中层、绒毡层。5)绒毡层细胞为单核,属分泌型绒毡层。6)单子房、倒弯生胚珠,双珠被、厚珠心,亚表皮下多孢原。7)大孢子四分体为线型排列,少数为“T”型排列。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属蓼型。8)大孢子发生较小孢子发生稍晚,但其发育速度较快、后期、雌、雄配子体同步成熟。9)胚的发育为柳叶菜型。10)核型胚乳,初生胚乳核先于合子分裂。11)胚乳发育的中、后期,合点端存在胚乳吸器。12)胚珠的合点部位存在着承珠盘结构。  相似文献   

12.
从蔸兰属Paphiopedilum腐茎叶病斑上分离得到第19个病原真菌菌株;经分类鉴定和人工诱导有性世代,确定为Rhizoctonia solani Kuhn.它们属于一个融合群而不与迄今世界已发现的任一融合群发生菌丝融合;拟定为ZAG-8群.作者对该群以及其它各群的形态学、生理学,病原学和寄主等特征作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该群具许多独特的性质:生长发育温度高达30℃;最适20℃~25℃(17.3mm/天,琼脂PDA培养基);主轴菌丝宽6~9μ,平均7.3±0.18μ;每细胞中核数目平均5.65±0.05个;在4~9个中间变化;菌落深褐棕色;气生菌丝多;絮状;具棕褐色粒状或片状菌核;对黄麻苗具一定的病原性.  相似文献   

13.
东北龙胆大,小孢子发生及雌,雄配子体发育(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东北龙胆(Gentiana manshnrica K)的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进行了研究,其结果如下: 1 小孢子囊壁的形成遵循双子叶型发育顺序。花药壁由5层细胞组成:表皮、药室内壁、两层细胞组成的中层及绒毡层。2 绒毡层细胞部分来源于初生壁细胞,部分来源于药隔的基本组织。绒毡层细胞仲入小孢子母细胞之间形成“小梁”。绒毡层属分泌型。3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体的排列主要为四面体型。4 小孢子单核靠边期时,在萌发孔出现“帽”状结构,二细胞花粉时该结构脱落。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花粉具有三个萌发孔。5 子房为两心皮一室,多胚珠,侧膜胎座,薄珠心,单珠被,倒生型胚珠。6 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四分体。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7 胚囊发育属于蓼型。二个极核受精前融合为次生核。成熟胚囊由7细胞组成。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茎腐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为靶标菌,用硫酸铵分级沉淀菌株YH-1发酵液获得抗菌粗蛋白,采用混菌法研究抗菌蛋白对热、酸碱、蛋白酶及金属离子的稳定性,并进行了抗菌作用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抗菌蛋白具有很好的耐热、耐酸碱和耐蛋白酶的特性,金属离子Mn2+对抗菌蛋白活性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u2+完全抑制活性,其他的一价及二价金属离子均有部分抑制作用,抗菌蛋白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并使菌丝畸形、局部产生膨大及分支增多、抑制孢子萌发。本研究为玉米茎腐病菌防治方法及途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含有不同配比的多灵菌和五氯硝基苯的PDA平板上测定其对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和用Finney机率值分析法,求出药剂的毒力回归方程及EC50,以增效比值(SR)判别不同组配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五氯硝基苯和多灵菌的8:32配比组合对西瓜枯萎病病原菌能发挥最大毒力,为两种药剂的定型配比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石油降解菌株的分离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庆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8株能够以原油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石油降解菌株,经鉴定分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产碱菌属(Alcaligenes sp.)、动性球菌属(Planococcus sp.)和纤维单胞菌属(Cellulononas sp.)5个属。同时对其中石油降解能力较好的两株菌进一步研究了其石油降解特性,发现原油浓度、pH值、N∶P等对菌株的降解能力有较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颡鱼的卵巢发育和周年变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对黄颡鱼卵巢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证明,黄颡鱼卵母细胞发育按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6个时相,卵巢依其形态结构特征,可分为6个时期,30-60d龄的鱼处于第1期卵巢,且终身只出现一次,60-270d龄的鱼发育至第Ⅱ期,Ⅱ时相卵母细胞出现明显的卵黄核,270-300d龄的鱼发育至第Ⅲ期,Ⅲ时相卵母细胞未出现皮质液泡,310d龄鱼进入第Ⅳ期卵巢,Ⅳ时相卵母细胞的受精孔和精孔细胞明显,330d龄后发育至性成熟,成熟卵巢的成熟系数达10.9%~26.5%.最小性成熟年龄为1龄,繁殖季节为每年的5—7月,属一次产卵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Zl-2产生的抗菌蛋白性质及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作用,采用硫酸铵对菌株Zl-2的发酵液进行分级沉淀获得抗菌粗蛋白,然后研究该抗菌蛋白对热、酸碱、紫外光和蛋白酶的稳定性,同时以小麦赤霉病病原菌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为靶标菌,对活性蛋白的抗菌作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Zl-2产生的抗菌蛋白具有很好的耐热、耐紫外特性,对酸碱和蛋白酶敏感,抗菌蛋白的抗菌作用主要表现在对禾谷镰刀菌菌丝生长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并且使菌丝生长的形态畸形、底端膨大、对孢子的萌发也有抑制作用。因此,枯草芽孢杆菌Zl-2的抗菌蛋白具有稳定性好、抗菌能力强的特点,不同于目前已研究的来自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物质,可能为新的抗菌蛋白。  相似文献   

19.
春小麦雌雄性核融合前精核形态与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卵细胞质或中央细胞质内的精核,其形态呈逗点形,分为一纯面和一尖尾端。2精核在雌性细胞质里的取向变化多态,但总是向卵核或极核方向移动。3精核向卵核或极核移动的动力,可能来自精核自身运动与卵细胞质或中央细胞质川流运动的总合。  相似文献   

20.
对以下四个小麦雄性不育材料及其保持系的小孢子发生和花粉发育进行了细胞学的观察。一个是具有Timopheevi细胞质的核、质互作不育系(简称提型);两个高代不育材料;其一是一个地方品种的天然突变株(仙居材料),其二是普通小麦同密穗小麦的杂交后代(密穗材料);另一个是由一对单显性基因控制的核不育型(简称太谷型)。保持系的小孢子能形成正常的花粉粒,而不育株的小孢子则不能进入配子体阶段。太谷型不育系小孢子从四分体释放出以后不久逐渐退化,不能发育到正常的单核期。而其它三个材料小孢子退化主要发生在单核后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育株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现象。提型的败育方式比较简单,而其它三个不育材料的花粉败育方式、途径则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多样和复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