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U-30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了不同增感条件下AgCl立方体乳剂的光吸收谱。实验结果表明:化学增感后样片的光吸收谱基本与未增感样片的一致,光谱与化学共同增感后样片的光吸收谱与光谱增感样片类似,在可见光长波波段475~510 nm明显增加了AgCl乳剂对光的吸收,化学增感对卤化银的光吸收没有影响,并且与光谱增感之间不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化学增感中心的特点,采用经典近似,从理论角度分析了硫加金化学增感中心的存在有利于卤化银感光材料潜影的形成,并借助于理想模型,通过简化因子计算了硫加金增感中心的有效电荷数z(0.42)、光电子在增感中心上的停留时间τ(1.4ns)及捕获中心的半径R(0.59nm)和截面积S(1.1×10-14cm2)等相关参数。  相似文献   

3.
利用微波吸收介电谱检测技术测量了感绿染料增感AgCl乳剂的自由和浅束缚光电子时间分辨谱.对比发现增感乳剂与未增感乳剂光电子衰减规律相似,均具有2个一级衰减区;增感样品的自由和浅束缚光电子的衰减时间和寿命由于填隙银离子的增加而变短,通过分析光电子衰减时间和寿命与增感时阃的对应关系,确定了最佳的增感时间.  相似文献   

4.
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染料的极谱分析以及在乳剂中的应用试验,对文题化合物与中位乙基取代的噻碳菁染料进行超增感组合研究。结果表明:超增感作用与ESR信号、极谱半波电位之间有一定关系,当超增感剂的氧化电位值低于增感染料,且小于+0.88V时,光谱增感效果提高,ESR信号强度亦增强。其超增感作用的产生可用正穴捕获超增感机理加以阐明。  相似文献   

5.
本文给出了一个计算氧化还原滴定等当点电位的统一公式:E_等=n_1E_(01)~1 n_2E_(01)~2/n_1 n_2 0.059/n_1 n_2log((n_2a/n_1b))~a·((n_1d/n_2c))~d[Red_2]~(a-b)·[Red_1]~(d-c)并对该公式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Ir(Ⅳ)对氯溴碘化银乳剂照相性能的影响,得出下列结果:1.在制备乳剂的乳化或物理成熟阶段加入Ir(Ⅳ),则乳剂的感光度和反差下降;在化学成熟时加入Ir(Ⅳ),则乳剂的感光度和反差都增加;2.Ir(Ⅳ)+S+Au组合增感,可获得比任何一种单独增感或两者组合增感更好的照相性能;3.Ir(Ⅳ)能显著改善照相乳剂的稳定性;4.Ir(Ⅳ)能提高搀铑乳剂的反差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安培法研究在氯化胆碱-乙二醇低共熔溶剂SnCl_2·2H_2O/[1ChCl:2EG] DES中,Sn~(2+)/Sn的电化学行为和Sn的电结晶形核机理。研究结果表明:Sn的电沉积需要一定的过电位,并随温度的升高,所需的过电位减小;获得323 K时的传递系数α为0.35,Sn2+的扩散系数为1.628×10-6 cm2/s;在303~343 K内,Sn~(2+)在SnCl_2·2H_2O/[1ChCl:2EG] DES中的电还原反应属于受扩散控制的准可逆过程;当阴极施加电位较小(较正)时,Sn在玻碳电极上的电结晶过程为受扩散控制的三维瞬时形核,当阴极施加电位较大(较负)时,Sn的电结晶过程更趋向于三维连续形核。  相似文献   

8.
还原增感浓度对AgCl光电子衰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还原增感是三大化学增感类型之一.近10年来,还原增感的机理以及过程的控制,越来越受到感光科学工作者的关切和注意.主要利用微波介电检测技术,测得自由光电子与浅束缚光电子衰减行为随还原增感浓度的变化.实验发现:还原增感浓度低时,增感中心起空穴陷阱作用;还原增感浓度高时,增感中心起深电子陷阱作用.根据光电子衰减行为随增感浓度的变化得到了最佳增感浓度.  相似文献   

9.
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Au-Gemini纳米复合物修饰的玻碳(GC)电极表面,制备了HRP修饰电极(HRP/Au-Gemini/GC),研究了HRP在Au-Gemini纳米复合膜中的直接电化学,考察了其对H_2O_2的电催化还原作用.研究表明,HRP在Au-Gemini纳米复合膜中发生了准可逆的电化学反应,其氧化峰峰电位(E_(pa))和还原峰峰电位(E_(pc))分别为-0.236 V和-0.273 V.HRP/Au-Gemini/GC修饰电极对H_2O_2具有良好的电催化还原响应,其表观米氏常数K_m=2.0×10~(-5)mol/L,H_2O_2浓度在1.0~7.0μmol/L范围内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该研究为实现氧化还原酶的直接电子传递和生物传感器的构制提供了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硫脲法选择性地溶浸含金银的物料并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回收浸出液中的金银可实现金银的有效提取并简化金银的提取流程。以含Fe 3+ 5 g/L、硫脲(TU)50 g/L、pH 1的硫酸硫脲溶液分别浸出金、银及铜阳极泥中的金、银所得浸出液中银、金与硫脲形成的配离子主要以[Ag(TU)4] +、[Ag(TU)3] +和[Au(TU)2] +形式存在。对硫脲浸出液的循环伏安研究结果表明Fe 3+、H +、[Au(TU)2] +、[Ag(TU)4] +和[Ag(TU)3] +在阴极电还原的起始电位分别为:0.15、-0.25、-0.32和-0.36 V因此金在阴极上优先于银被还原析出继而与银同时还原析出并伴随着氢气的析出、RSSR的还原和杂质金属的还原而阴极析氢是降低电流效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pAg下制备氯化银乳剂,在一定浓度的溴化钾溶液下进行卤素转换。随着pAg的降低,卤素转换乳剂的感光度有所下降,反差系数则增长。实验证明转换反应属自动催化反应类型,并具有诱导阶段。当pAg在5.0—7.5范围内,反应级数均在3.0左右。而活化能为3.68×10~4—4.56×10~4J/mol。因此,pAg的变化对转换反应的动力学性质无明显影响。本文还研究了明胶含量对卤素转换过程的影响,随着明胶含量的增加,反应的阻碍作用增大,反应亦趋复杂。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具有不同内敏程度的核壳乳剂的Sabattier效应。发现随内敏程度增加,乳剂内部感光度增加,而表面感光度降低。Sabattier效应的反转特性取决于内部感光度和表面感光度的相对大小。当两者相当时,显示出部分反转的特性。当内部感光度大于表面感光度时,则显示出完全反转的特性。而当内部感光度比表面感光庆大得多时,则几乎不能观察到Sabattier效应。第二次曝光持续时间对Sabattier效应有明显影响,随曝光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呈现完全反转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测试了3种新型L-品红成色剂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与母体品红成色剂相比,L-品红成色剂能显著地减少在蓝光区的有害吸收;与工业用油溶性品红成色剂Ns相比,L-品红成色剂的一些照相性能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14.
气固流化床中气泡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摄像法研究了二维气固流化床的气泡行为,特别是气泡密度的分布规律。开发了针对摄像法研究气泡的数据处理方法,分析比较了布风板、颗粒直径、流化速度、床层高度对气泡分布密度的影响,并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得到气泡分布密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气泡分布密度沿床高是不均匀的,存在气泡聚集现象;同一种颗粒在固定床高位置,气泡分布密度随流化速度的变化很小,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影像匹配的算法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给出了数字摄影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着重阐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影像匹配中的应用,通过一个物理模型的数值爱种算法应用到数字摄影测量的反演中是可行的,结果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感光材料灵敏度表示方法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感光特性曲线的线性区表示感光灵敏度的各种方法,提出将√η-H曲线或√η-V曲线线性区衍射效率最大的点作为灵敏度点,可以最佳确定全息记录材料对光的敏感能力。  相似文献   

17.
简论新闻摄影报道的多维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摄影报道具有纪实性、实感性和实证性,本文探讨了新闻摄影报道对社会的作用及其多维创新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以含全氟基团的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聚氧化乙烯壬酚基醚(OP-10)为混合乳化剂,以水为介质,用间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的含氟丙烯酸酯三元共聚物乳液.研究了乳液的贮存和离心稳定性,考察了聚合物涂膜的双疏性(疏水、疏油性)、耐腐蚀性、热稳定性、成膜特性和表面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新的双心投影的几何位置关系构图,并证明了其真实性.利用此构图解决了中心投影的二求三作图问题,并给出由两个中心投影恢复三维空间的计算公式,比已有的摄影测量和恢复三维空间的计算方法更为简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