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噻唑蓝(MTT)法、碱性磷酸酯酶比活性的定量测定、细胞周期测定、矿化结节计数、扫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稀土离子(Ln3 ,包括La3 ,Sm3 ,Dy3 ,Nd3 ,Er3 和Gd3 )对成骨细胞UMR 106增殖、分化和功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在1.00×10-4 mol/L时,各稀土离子均表现出抑制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 当浓度降低到1.00×10-9~1.00×10-5 mol/L范围时,则表现出促进作用. 稀土离子(Ln3 )浓度为1.00×10-7及1.00×10-5 mol/L时,显著增强碱性磷酸酯酶比活性(P<0.01). 对其中一个稀土离子La3 作了进一步机理研究,发现极低浓度下(1.00×10-8及1.00×10-9 mol/L)的La3 促进成骨细胞从G0/G1期向S期过渡,并且增强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P<0.001).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高浓度(1.00×10-4 mol/L)La3 可使成骨细胞损伤,可见表面变为光滑,微绒毛消失, 细胞膜不完整, 内质网扩张,核膜外凸,核周隙扩张. 低浓度(1.00×10-9 mol/L) La3 对成骨细胞无明显影响. 所得结果提示稀土离子(Ln3 )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表达,呈现出浓度依赖的两面性,并与稀土物种有关.  相似文献   

2.
用方波溶出伏安法测定松花蛋中痕量铅,在抗坏血酸存在下,以0.1 mol/L硝酸溶液为底液,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测得铅的溶出峰电位是-0.48 V。峰高与铅浓度在1.00×10-4~1.00×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铅的检出限为5.00×10-8mol/L,回收率为90%~108%。此法干扰较少,易于掩蔽,灵敏度较高,适用于松花蛋等食品中微量铅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硫酸预活化测定痕量氟的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种在0.5 mol/L的硫酸介质中先活化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然后再在含有硫酸总离子强度调节混合溶液(TISAM)介质中测定痕量氟的方法.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0×10-2~1.00×10-7mol/L,检出限为1.9μg/L,应用到绿茶饮料、水、牛奶中痕量氟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绿原酸具有很强的荧光,Fe(Ⅲ)对绿原酸有荧光熄灭作用.基于此荧光熄灭作用,建立了测定Fe(Ⅲ)的荧光分析方法.在pH 4.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选择最大激发/发射波长(338.0 nm/420.0 nm),Fe(Ⅲ)的相对荧光强度变化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Fe(Ⅲ)浓度的线性范围为(3.20×10-7-1.00×10-4)mol/L,检出限为CL=9.30×10-8 mol/L.本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用于实际样品中Fe(Ⅲ)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银掺杂聚L-天冬氨酸化学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对氨基苯酚在该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测定对氨基苯酚的新方法.在pH=5.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对氨基苯酚在银掺杂聚L-天冬氨酸修饰电极上产生一对灵敏的氧化还原峰,峰电位分别为Epa=203 mV,Epc=129 mV(相对Ag/AgCl电极).用循环伏安法(CV)进行测定,氧化峰峰电流与对氨基苯酚的浓度分别在8.00×10-7~1.00×10-4 mol/L和1.00×10-4~5.00×10-4 mol/L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为1.0×10-7 mol/L.对5.0×10-5 mol/L对氨基苯酚溶液平行测30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6.9%,用于废水中对氨基苯酚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采用紫外可见、荧光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研究牛血清白蛋白(BSA)与芦丁(rutin)的相互作用.用荧光法和循环伏安法测得芦丁与B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3.2×106L/mol和5.3×106L/mol,结合位点数均接近1.5.芦丁在低浓度时对牛血清白蛋白是静态猝灭,高浓度时是静态和动态的结合猝灭.BSA荧光强度的降低与芦丁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8.00×10-8 ~1.00×10-5 mol/L,检出限为7.00×10-8 mol/L.芦丁氧化峰电流的下降与BSA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其线性范围为7.00×10-9~1.00×10-6 mol/L,检出限为5.00×10-9mol/L.用于合成样品中芦丁和BSA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溶液酸度、缓冲溶液种类及其用量、溶剂和干扰物等对甲磺酸帕珠沙星(PZFX)荧光性质的影响,建立了简便快捷的荧光光度法测定PZFX的定量方法.实验表明,PZFX在pH=4.8的HAc-NaAc缓冲体系中荧光强度最大,且缓冲液用量对PZFX荧光强度影响不大.干扰试验表明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当λex/λem=252nm/402nm时,PZFX浓度在1.00×10-8~2.00×10-6 mol/L范围内,其荧光强度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3,检出限4.00×10-10mol/L.当PZFX浓度为1.00×10-7 mol/L时,测得相对标准偏差为2.1%.该法可用于实际样品注射液中PZFX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测定牙膏中氟离子的含量,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通过加入TISAB缓冲溶液控制测定条件,利用电位分析法,完成对牙膏中氟离子的测定.结果:回收率为98.91%,检出限为1.0×10-1-1.0×10-6mol/L.说明操作简便,方法可靠,准确度高,检出限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基于硫化镉量子点荧光增强测定痕量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相中制备的羧甲基纤维素钠修饰的硫化镉(CdS)量子点为荧光探针,基于Cu2+离子和I-离子作用后生成的CuI对CMC-CdS量子点荧光的增强作用,建立了测定痕量碘离子的新的分析方法.考察了缓冲体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实验表明,在0.03 mol/L、pH=7.7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钾(PBS)缓冲溶液中,当量子点的浓度为2.0×10-4mol/L、反应时间为25 min时,量子点的相对荧光强度与I-离子的浓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1.0×10-7~1.0×10-9mol/L,检出限为0.5 nmol/L.该法已用于海带和紫菜中碘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芘丁酸与Cu(II)离子作用的荧光光谱,发现在pH=7.6的弱碱性溶液中痕量Cu(II)离子对芘丁酸的荧光产生猝灭作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其相对荧光强度与Cu(II)离子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6.5×10-6~4.8×10-4 mol/L,检测限1.1×10-6 mol/L.据此建立了测定Cu(II)离子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简单,用于合成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
根据肌红蛋白所具有的过氧化物模拟酶性质催化过氧亚硝酸氧化酪氨酸,在实验选定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与肌红蛋白浓度在1.00×10 8~5.00×10 7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从而建立了一种测定肌红蛋白含量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检出限为6.30×10 9 mol/L.  相似文献   

12.
以聚茜素红薄膜修饰电极(PARE)为工作电极,0.05 mol/LHAc-NaAc(pH 5.0)为支持电解质,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了丹宁酸在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结果表明,当丹宁酸浓度在5.0×10-6~5.0×10-3mol/L范围内,丹宁酸的浓度与氧化峰电流成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μA)=0.2768c(10-6mol/L)+2.636,r=0.9966,检出限达1.0×10-7mol/L.方法简便,用于茶叶中丹宁酸的测定,7次测定的RSD%为2.1.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玻碳汞膜电极上L-半胱氨酸(L-Cys)的直接和间接测定方法,并建立了间接和直接测定的最佳条件.在pH=4.56的缓冲溶液中L-Cys于-0.44 V处有一灵敏的不可逆的循环扫描还原峰,其峰电流与L-Cys的浓度在1×10-6~1×10-4 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 9).另外,根据L-Cys在适当的pH条件下与铜离子的络合作用,通过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Cu2+来间接测定L-Cys的含量,本法L-Cys浓度在2×10-7~3×10-6 mol/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2种方法可成功地用于合成样品中L-Cys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使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L-谷氨酸/石墨烯修饰电极,应用扫描电镜和阻抗对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建立了示差脉冲伏安法测定碘的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使用示差脉冲伏安法(DPV)法测定碘,碘浓度在1.00×10-3~5.00×10-7 mol/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00×10-7 mol/L。该方法用于测定样品中的碘,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在碱性介质中,Cu2+对鲁米诺-盐酸羟胺的化学发光有明显的增敏作用,而PO3-4能与Cu2+反应生成Cu3(PO4)2沉淀,对Cu2+增敏的鲁米诺-盐酸羟胺的化学发光有抑制作用,据此建立测定洗衣粉中PO3-4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在1.0×10-10~1.0×10-7 mol·L-1范围内,洗衣粉中PO3-4的浓度与相对发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214.6 +214.6c,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3,检出限为1.0×10-12mol·L-1.对1.0×10-7mol·L-1的PO3-4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3;.此方法用于测定洗衣粉中磷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电化学法测定6-苄基氨基嘌呤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 5.5,0.02 m o1/L的六次甲基四胺(C6H12N4)缓冲溶液中,铜(Ⅱ)—6-苄基氨基嘌呤(6-BA)在KNO3存在下,于-0.50 V左右(vs,SCE)产生一尖锐、灵敏的二次导数极谱波,峰电流与6-BA浓度在3.0×1-0 5~1.0×1-0 6m o1/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0×1-0 7m o1/L。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6-BA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Co-5-Cl-PADAB间接测汞的方法。用汞定量将Co(DDTC)_2/CHCl_3溶液解析,Co ̄(2+)进入水相与钴试剂反应生成水溶性紫红色络合物,以加入钴试剂的水样为参比,在57nm处测定水溶液的吸光度。汞含量在0~5×10 ̄(-3)g/L之间遵守比尔定律,最低检出限为6.4×10 ̄(-5)g/L,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选择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吉林地区产常见野菜中粗纤维含量及与普通叶菜类含量的区别,为本地区野菜产品开发与居民食用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对吉林地区山野菜中的粗纤维含量进行测定(酸碱消煮法).采集吉林地区野生野菜7种,人工养殖野菜4种,人工养殖菠菜1种(对照组),进行测定.结果 野生野菜组粗纤维含量最低为柳蒿[(2.74±0.47)×10-2g/g],最高为刺五加[(5.01±0.30)×10-2g/g].人工养殖组粗纤维含量最低为人工养殖刺老芽[(1.58±0.23)×10-2g/g],最高为养殖蒲公英[(2.27±0.20)×10-2g/g],人工养殖菠菜[(2.04±0.16)×10-2g/g].结论 不同种类野菜其粗纤维含量不同,同一区域的同种类野生野菜粗纤维平均含量明显高于人工养殖野菜;人工养殖野菜粗纤维含量与菠菜粗纤维含量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在pH4.3的HAc-NaAc水溶液中,铁(Ⅲ)-钙镁试剂在滴汞电极上,于-0.56 V(vs.SCE)处有一良好的极谱波,其二阶导数峰电流与铁(Ⅲ)浓度在9.1×10-8~2.2×10-6mol/L(r=0.999,n=10)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7.3×10-8mol/L.研究了络合物的组成和极谱波的性质.该方法已用于生物样品中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