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以浓度分别为3.0、6.0、9.0、12.0和15.0×106 cells/ml的蛋白核小球藻为食物,在温度为25±1℃下对萼花臂尾轮虫进行群体累积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其种群增长率、体长和卵体积均有极显著影响;种群增长率、体长和卵体积皆随食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其中种群增长率(Y,d-1)与食物浓度(X,×106 cells/ml)间的关系为Y=0.1768+0.0565X;体长(L,μm )与食物浓度(X,×106 cells/ml)间的回归方程为L=138.1577+4.8279X;卵体积(Ve,×103 μm3)与食物浓度(X,×106 cells/ml)间的关系可描述为Ve=375.8776+19.9560X.此外卵体积(Ve,×103 μm3)与体长(L,μm )间呈显著正相关,两者间的关系符合方程Ve=29.3382+2.8971L.  相似文献   

2.
运用群体培养法,研究了藻类食物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混交雌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食物浓度为2.0×106cells/mL时,产雄卵的混交雌体、雄体和产休眠卵的雌体的出现时间分别为第0.5、1.5和2天;当食物浓度为5.0×106cells/mL时分别为第0.5、1.5和3天;当食物浓度为8.0×106cells/mL时则分别为第0.5、1和1.5天.在10天的培养过程中,非混交雌体和产雄卵的混交雌体的平均密度和生产量均在食物浓度为8.0×106cells/mL时最高,食物浓度为2.0×106cells/mL和5.0×106cells/mL之间无显著差异;产休眠卵的混交雌体的平均密度和生产量以食物浓度2.0×106cells/mL时最低,其余二浓度间无显著差异;雄体的平均密度和生产量在各食物浓度下无显著差异.雄体生产量和总雌体生产量的比值以食物浓度为2.0×106cells/mL时最大,其余两浓度间无显著差异.当食物浓度为8.0×106cells/mL时种群中的平均混交雌体百分率最低;2.0×106cells/mL和5.0×106cells/mL时较高,且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而平均混交雌体受精率则随食物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3.
以采自芜湖市镜湖水体中的11个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克隆为对象,在(25±1)℃,0.5×10~6、1.0×10~6和2.0×10~6个细胞/m L的斜生栅藻(Scenedemus obliquus)密度下,应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参数的克隆多样性.结果表明,轮虫的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密度、种群中的平均混交率和平均受精率与食物密度之间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克隆多样性,食物密度、克隆以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种群增长率、最大种群密度、平均混交率和平均受精率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1).研究角突臂尾轮虫种群增长参数的克隆在所有的食物密度和克隆组合中,克隆2在2.0×10~6个细胞/m L食物密度下的种群增长率和最大种群密度均最高,克隆3在1.0×10~6个细胞/m L食物密度下平均混交率最高,克隆3和9在2.0×10~6个细胞/m L食物密度下的平均受精率最高.因此,在开展角突臂尾轮虫的规模化培养时,拟首选克隆2和2.0×10~6个细胞/m L的斜生栅藻密度;而欲开展角突臂尾轮虫休眠卵的批量生产,则拟选择克隆3和1.0×10~6个细胞/m L的斜生栅藻密度.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单细胞的产毒铜绿微囊藻和斜生栅藻的组合对拟同形溞生长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同形溞不能在纯铜绿微囊藻下生长生殖.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升高,拟同形溞的首次怀卵时间逐渐减少,而成熟体长逐渐增大.拟同形溞的首次产幼溞数、最大种群密度及最大种群增长率随着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种群密度和最大种群增长率均出现在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分别为302.7 ind.(200 mL)-1和0.213 d-1.在低的斜生栅藻浓度(1×105cells/mL)下,拟同形溞不产生卵鞍.在2×105~2×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下,拟同形溞产出较多的卵鞍,最大值(77.3 ind.)出现在1×106cells/mL的斜生栅藻浓度组.在较高的斜生栅藻浓度(1×106cells/mL和2×106cells/mL)下,含休眠卵的卵鞍数占总休眠卵数的比例明显高于较低的斜生栅藻浓度组(2×105cells/mL和4×105cells/mL).研究暗示,斜生栅藻浓度的增大可以减缓产毒单细胞铜绿微囊藻对拟同形溞的生长生殖的抑制作用,而卵鞍的产生和休眠卵的形成受其种群密度和铜绿微囊藻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25℃下,研究4种酵母浓度(A:1×104 cells/mL,B:1×105 cells/mL,C:4×105 cells/mL,D:8×105 cells/mL)对发头裸腹(氵蚤)种群动态和两性生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头裸腹(氵蚤)在高酵母浓度组下的种群密度明显高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平均最大种群密度分别是197 ind./200mL、2 311 ind./200mL、4 545ind./200mL和8 985 ind./200mL.在高酵母浓度下,发头裸腹(氵蚤)的雄体密度明显大于低酵母浓度组.A、B、C、D组下,发头裸腹(氵蚤)的累计卵鞍数分别为45 ind.、741 ind.、1 282 ind.和897 ind.,含有2个休眠卵的比例分别为24.4%、80.2%、55.2%和39.0%.One-way ANOVA分析显示,酵母浓度对发头裸腹(氵蚤)的种群密度、雄体密度均具有极显著性影响(p<0.001);但对发头裸腹(氵蚤)所产的卵鞍数影响不显著(p=0.085).  相似文献   

6.
以斜生栅藻为食物,采用群体累积培养法研究了食物浓度(2.4、4.0、5.6和7.2×106cells/ml)对不同种群增长阶段的角突臂尾轮虫个体体积和卵体积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浓度、种群增长阶段以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均对轮虫的个体体积和卵体积有极显著影响.在两种群增长阶段中,指数增长期轮虫有较大的个体体积和卵体积,两阶段轮虫的个体体积差异达55.97%;而相对卵体积则在饱和期有较大的值.随食物浓度的升高,两阶段轮虫的个体体积均具有增大趋势,但相对卵体积则随食物浓度的上升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在25℃下,以浓度为0.4、0.8、1.6、3.2 和 6.4×106 cells/mL的斜生栅藻为食物,研究了采自广州、芜湖和青岛的角突臂尾轮虫胚胎发育时间和幼体阶段历时.结果表明,食物浓度对三品系轮虫的胚胎发育时间均无显著的影响.食物浓度对广州和青岛品系轮虫的幼体阶段历时有显著影响,广州品系轮虫在食物浓度为6.4×106 cells/mL时的幼体阶段历时显著长于在食物浓度为0.4×106 cells/mL时,而青岛品系轮虫在食物浓度为6.4×106 cells/mL和3.2×106 cells/mL的幼体阶段历时显著长于食物浓度为0.4×106 cells/mL和0.8×106 cells/mL时.同一食物浓度下轮虫品系间的幼体阶段历时和胚胎发育时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当食物浓度为0.4×106 cells/mL时,青岛品系轮虫的幼体阶段历时显著长于广州品系,而芜湖品系与这两品系间无显著的差异;其他食物浓度下,青岛品系轮虫幼体阶段历时均最长;而另两品系间差异不显著;芜湖品系在各食物浓度下均有最长的胚胎发育时间,而青岛品系轮虫的胚胎发育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子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应用单个体培养方法研究了藻类食物的种类和浓度以及培养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动态的影响 .结果显示 ,藻类食物的种类和斜生栅藻浓度均仅对轮虫的幼体阶段历时和产卵量具有显著的影响 ;三类食物中蛋白核小球藻是轮虫种群增长的最适藻类食物 ;若以斜生栅藻为食物 ,轮虫种群增长的最适浓度为 6.0× 10 6cells/ml.轮虫各主要发育阶段的历时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极显著地缩短 ,但温度对其产卵量无显著的影响 :30℃下该种轮虫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最大 .  相似文献   

9.
接种4株蜡蚧轮枝菌Lecanicillium,(Verticillium,) lecanii(菌株V07、V08、V23和V27)不同剂量(2x103、2×104、2×105、2 x106和2 x107孢子- mL-1)孢子悬浮液到茶蚜Toxoptera aurcntii室内种群,观察茶蚜种群在24℃和100% RH培养条件下的感染和发病情况,得到蜡蚧轮枝菌侵染茶蚜的发病指数,用Gompertz模型拟合了病情指数和作用时间及初始接种剂量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表观侵染速率与初始接种浓度相关,同一菌株侵染速率随初始接种孢子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初始接种剂量为2×107孢子.mL-1时,菌株V07对烟粉虱的侵染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10.
用热分析方法测量了对乙酰氨基酚原料及其片剂的热失重曲线,从其热失重曲线可知:片剂的起始失重温度高于原料药.以升温速率为10K.min-1为例,片剂的起始失重温度为504K,而原料药的起始失重温度为464K.本文采用Kissinger法对所获得的热失重曲线进行解析,分别得到他们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对乙酰氨基酚原料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56.73kJ.mol-1和1.100×105;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103.0kJ.mol-1和8.340×108.由阿伦尼乌斯公式得到对乙酰氨基酚原料和片剂在298.15K下的热降解速率常数分别为1.27×10-5和7.50×10-10.热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片剂的稳定性高于原料的稳定性.同时,采用DSC测量了对乙酰氨基酚的原料与片剂的熔化过程,得到其相关的热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1.
用含不同浓度的牛源性血红蛋白细胞培养液培养小鼠骨髓瘤细胞,通过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计算最大增殖浓度和倍增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培养液的血红蛋白浓度在1~5 mg/dL时小鼠骨髓瘤细胞生长较好,细胞最大增殖浓度在1.2×106个/mL以上,倍增时间小于20 h,当培养液的血红蛋白浓度为6 mg/dL时细胞生长抑制,细胞最大增殖浓度和倍增时间为6.7×105个/mL和21.6 h.由此可见,培养液中血红蛋白浓度≤5 mg/dL时不影响细胞生长,达到6 mg/dL时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了活菌制剂HL-08菌的液体培养研究。对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作了筛选,并通过正交实验对成分的配比进行了优化,可使茵体浓度达17.7×109个/ml。对HL-08菌的培养条件也作了试验,当装液量为25ml,培养温度为34-35℃,培养基起始pH为6.5-7.0,接种量为8-10×106个/ml时,可获得理想的结果。另外,还对发酵过程进行了测定,确定了摇瓶发酵周期(48小时),也为大规模培养HL-08菌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技术,结合传统平板培养法对实验室研制的1种由乳酸菌和芽孢杆菌组成的微生态菌剂WS-401及其在连续转接培养过程中细菌种群组成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WS-401原液的活菌数为2×107 cfu/mL,且细胞个体形态多样。将分离自原液的3株细菌进行DGGE分析,出现2种指纹谱带,对照标准的DGGE指纹图谱库和序列分析,分别被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将该菌剂分别在LB和MRS两种培养基中30℃或37℃连续转接5次,DGGE分析每次转接后培养物的菌群组成,结果发现,随着转接次数的增加,微生物菌群的种类减少,在LB培养基中转接5次后优势菌群只有蜡状芽胞杆菌,而在MRS培养基中转接后优势菌群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类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由此说明,微生物的营养基质和培养条件对微生态制剂在传代过程中的菌群组成和动态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采用两步法合成3-羟基苯膦酰丙酸(CEPPA),即以三氯化磷与苯为原料,在离子液体三乙基苄基氯化铵氯化铝([BnEt3N]Cl-xAlCl3)催化下,合成苯膦二氯(DCPP),再用DCPP与丙烯酸合成3-羟基苯膦酰丙酸(CEPPA).确定第一步最佳反应条件为:n(三氯化磷)∶n(苯)∶n([BnEt3N]Cl-xAlCl3)=3∶1∶0.025,回流温度为72℃~76℃,反应时间为6 h,产率达81.1%;第二步通过改变反应物滴加顺序及调整反应温度,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n(丙烯酸)∶n(DCPP)=1.30∶1.00;滴加反应阶段,控制在70℃~80℃,反应1.5~2 h后,在90℃保温反应1 h;水解反应阶段,控制在92℃~95℃反应4 h,CEPPA的产率可达91%,并解决了反应中易结块问题.  相似文献   

15.
赵乐  郝艳阳  马志斌  王韬 《科技资讯》2011,(10):209-210
本实验针对在阿维菌素发酵过程不同阶段,采用变温控制对发酵效价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前期(0~72h)温度控制在28.0±0.5℃,中期(73h~168h)提高温度至29.0±0.5℃,发酵后期(168h~240h)温度控制在28.0±0.5℃,得到的发酵液平均效价提高18.7%。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逍遥丸中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TM C18(4.6 mm×250mm),流动相为0.2 mol.L-1醋酸铵-冰醋酸-甲醇-乙腈(45∶2∶23∶30),柱温22℃,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5μL,外标峰面积法定量.甘草酸进样量在0.584μg~2.920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保留时间为10.20 min,线性回归方程为Y=3.5657×106X+3.2246×106,r=0.9974,平均回收率100.43%.RSD=1.74%.  相似文献   

17.
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聚磷酸(PPA)为磷酸化试剂合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合成条件,考察了酸醇物质的量比n(PPA)∶n(OP-4)、酯化温度、酯化时间、水解量、水解温度以及水解时间6种因素对单酯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聚磷酸作磷酸化试剂合成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理想合成条件:n(PPA)∶n(OP-4)=1.6;酯化温度110~120℃;酯化时间6~8h;水解量5%;水解温度120℃;水解时间2.5~3.5h.合成出的产品均为单酯,且质量分数在93%以上.使用环己烷等作溶剂对单酯收率影响不大.OPP-4/桩西原油体系界面张力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存在的情况下达到8.970×10-3mN/m.OPP-4质量分数为0.25%时,起泡体积为473mL,析液半衰期长达5.217min.  相似文献   

18.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和桔梗中七氯及滴滴涕的含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立了土壤和桔梗中七氯及滴滴涕异构体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以石油醚+丙酮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提取液以浓硫酸净化.采用DB-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分离样品,GC-ECD检测农药七氯、滴滴涕的含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18×10-13~5.31×10-11g;敏感度为3.4×10-12~6.8×10-12g/mL;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6.27%~100.3%(RSD为3.0%~6.5%).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奥氏体化温度和冷却速率对40Cr钢球化过程的影响,采用双相区球化退火研究了热轧态40Cr钢的球化退火行为和力学性能。奥氏体化温度从760℃提高到800℃,冷却速率从10℃·h-1上升到30℃·h-1,组织硬度随冷却速度呈V形变化,碳化物球化率随冷却速度变化正好与前者相反。奥氏体化温度为760℃,冷却速率为20℃·h-1所得到的球化组织球化率高,且碳化物细小,具有良好的冷成形性能,可大幅度缩短球化退火时间,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球化退火过程中离异共析转变机制,控制好球化过程中奥氏体化温度、冷却速率及保温时间有利于离异共析转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对5株生防放线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确定出菌株SC1、SC1-1、SE2、A3和A4最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SNB、SYB、SYB、SNB和DSB,最适初始pH值分别为7.0、6.0、6.7、6.0、7.0,最佳培养时间分别为48h-72h、72h-96h、48h-72h、72h-96h、48h-7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