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陶栋梁,男,1972年10月出生,博士,教授,河南新乡人。1996年7月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化学教育专业。同年成为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硕士生,师从杨林教授,从事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杭菌方面的研究工作。1999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攻读  相似文献   

2.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范、张锦教授等近期在碳纳米管的合成以及性质研究上接连取得进展,相关工作连续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和Nanoletters上。  相似文献   

3.
谢建春,女,1967年出生,河北三河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理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化学专业,曾于2008年去爱尔兰国立考克大学食品科学系访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中文核心期刊《食品与发酵工业》杂志编委,国外J.Chromatogr.B期刊审稿人,国外Taylor&Francis Group CRC Press食品香味类书籍评审专家。曾荣获北京市青年骨干教师、  相似文献   

4.
<正>邢其毅(1911年11月24日-2002年11月4日),出生于天津市,籍贯贵州贵阳,有机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有机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2年11月4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1岁。  相似文献   

5.
<正>杨胜韬,男,副教授,博士,现为西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环境保护工程学院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师从刘元方院士和王海芳教授,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获得理学学士和理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Clemson大学(2008-2009)和湖南大学(2011-2012)访学,并从2013年起受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客座研究人员。一直从事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应用和安全性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2014年),曾获得北京大学"学术十杰"(2011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  相似文献   

6.
魏雄辉博士,男,江西永丰人,1964年生,北京大学理学博士。魏雄辉博士学业突出,科研能力强,现为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应用化学系教师。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  相似文献   

7.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近日公布了第十一届获高校青年教师基金、青年教师奖和优选资助课题资助的名单,北京大学有3人获得青年教师基金,1人获青年教师奖,7人获得优选课题资助。名单如下:类别获得者专业单位施章杰有机化学化学学院青年教师基金詹卫东计算语言学中文系杨勇皮肤病学医学  相似文献   

8.
第2届亚洲聚烯烃学术研讨会(AsianPolyolefinWorkshop2007)于2007年11月1-3日在浙江大学邵逸夫科学馆召开。此次会议主办单位为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会议由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李伯耿教授和范志强教授共同担任会议主席。会议组织委员会成员还有:李东镐教授(韩国Kyunpook国立大学),NohSeokKyun教授(韩国Yeungnam大学),  相似文献   

9.
民大学者     
焦玉国 男,1965年生,河南安阳县人.1981年进人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1988年从吉林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专业获得理学硕士后到中央民族大学生物化学系任教.1994年考取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有机合成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张滂院士,1997年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9年到美国Jackson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1年回国.现任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教研室主任,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硕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度我校获得资助的年度项目分别是: 化学化工学院赵书林教授主持的“微流控芯片纳米催化化学发光检测及用于单细胞分析的研究”;化学化工学院曾明华教授主持的“基于类立方烷簇的单分子磁体及其相互关联作用与量子——经典转变效应研究”;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王宁教授主持的“重离子熔合与超重核合成机制探索”;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内容。国际合作发表科技论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际交流与合作对北京大学科研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贡献。对北京大学整体、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部的 SCI 论文发表情况作出分析, 说明国际合作对北京大学科研发展的作用, 并就深入发展 国际科技合作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院校新闻     
新型有机光电功能材料合成研究获重要进展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生物有机与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裴坚博士领导的有机固体与高分子材料研究室,首次将三聚茚(Truxene)结构引入有机光电材料领域,在构筑新型有机共轭功能材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利用三聚茚作为结构基元,成功地制备了一系列星状的寡聚噻吩取代的  相似文献   

13.
由浙江大学发起,浙江大学研究生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承办的“浙江大学-京都大学双边流变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4月19-21日在杭州举行,研讨会的学术负责人为浙江大学郑强教授。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际流变学领域知名的日本京都大学T.Takigawa教授研究组访华,与浙江大学郑强教授所领导的聚合物流变学研究组开展双边交流,并邀全国29所知名大学的高分子博士研究生参加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共计98人。  相似文献   

14.
<正>2009中加双边生命分析化学研讨会(2009China-Canada Symposium on Analytical Chemistry for Life Sciences)于2009年10月14~17日在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称化学学院)召开。来自加拿大(含美国)代表16人,国内正式代表24人,北京地区部分院校(清华、北大、中科院化学所、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等单位)老师及研究生约1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  相似文献   

15.
杨俊林  高飞雪 《自然科学进展》2005,15(10):1174-1174
2005年6月23日美国化学会《化学和工程新闻》(C&ENews)网站以快讯的形式报道了“更长寿命的铑催化剂”(online June 15,DOI:10.1021/ja051803v),近日《化学和工程新闻》(C&E News)杂志又在科学聚焦(Science Concentrates)栏目中对研究进展予以相关评述.该研究成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下,由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寇元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取得,详细研究内容刊登在《美国化学会志》(2005,127:27,9694-9695,)上。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理论生物学中心/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来鲁华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功能蛋白质设计方面取得可喜进展,其研究成果发表于2007年3月27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上(Liu S, Liu SY, Zhu XL, Liang HH, Cao AN, Chang ZJ and Lai LH* .Nonnatural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air design by key residues grafting. PNAS, 104:5330-5335,2007)。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刘森同学是理论生物学中心2002年正式招收的第一批跨学科的研究生。论文发表后引起了学界关注,BioCentury就此成果发表了专访。  相似文献   

17.
致谢     
在过去的一年里,有181位专家参与了本刊稿件的审定工作,为提高我校学报的学术质量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2006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本刊编者对他们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各位专家学者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万事如意!参与审稿的专家有:陈斯养陕西师范大学数信学院张伟年四川大学数学学院陈代荣山东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朱琳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沈兴海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侯贤灯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朱俊杰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闵子建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刘宏民郑州大学化学系黄铎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陈祥恩西北师范大学数信学院陶…  相似文献   

18.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07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名单(教技函[2007]70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杜启振教授、石油工程学院葛际江副教授、化学化工学院赵东风教授、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李玉星教授4人入选,资助期限为2008-2010年,每人资助经费额度为50万元。至此,自2004年该计划实施4年以来我校共有9名教师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19.
开放仪器实验室网上培训课堂的建设与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操作培训是仪器开放使用的前提,是保证使用质量和使用安全的重要环节。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中级仪器实验室在做好仪器现场培训的同时,开展了网上培训课堂建设,有效弥补了现场培训存在的不足,促进了开放仪器实验室培训工作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金田教授,江苏宝应人,1982年7月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现任盐城工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教授级高工、硕士生导师。曾任射阳县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