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科学之友》2014,(5):22-25
<正>蓝夹缬制作工艺极其考究,以雕版紧夹织物,浸于染液而成。主要特点是程序的多样性、技艺的精湛性。整个技艺包含了织布、制靛、雕版刻制、印染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繁琐的程序,且各个程序均讲究技巧、工艺精细、要求高。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14,(5):30-31
<正>窗明几净,客厅四壁挂着块块蓝夹缬,整齐舒展,纹样古朴、活泼,光从窗户打进来,屋子里充满了江南民间的味道。此为来自温州的民间文化学者张琴女士在北京的家,传统印染藏品点缀了她的小屋,俨然一个精致的民艺博物馆。她是一位资深的中国传统印染织绣工艺和戏曲纹样的收藏者,"蓝夹缬"这个名字便是由张琴命名,她为之做了5年扎实的田野调查。  相似文献   

3.
《科学之友》2014,(5):20-21
<正>夹缬,中国最古老的"四缬"(绞缬、蜡缬、夹缬、灰缬)之一,其历史可上溯至东汉时期。古汉语里的"缬"字,专指在丝织品上印染出的图案花样。顾名思义,夹缬便是利用雕版在棉绸等物上夹染出预定的效果。《辞源》释:唐代印花染色的方法,用二木版雕刻同样花纹,以绢布对折,夹入此二版,然后在雕空处染色,成为对称花纹,其印花所成的锦、绢等丝织物叫夹缬。很多夹缬实物残片,至今仍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日本正仓院等一些世界一流博物馆视为国宝级珍藏品。  相似文献   

4.
四缬天地     
《科学之友》2014,(5):26-27
<正>中国传统的印染"四缬",即今天所说的夹染、蜡染、扎染和蓝印花布。传统四缬沿用的都是染色与阻碍染色的基本印染原理,通过物质手段来控制防染形状,从而获取所需要的花纹。因其原理相似,花纹略有区别,人们往往不易区分。  相似文献   

5.
《科学之友》2014,(5):32-33
<正>苍南,是靠近浙江东南沿海的一个小县城,也是薛勋郎的家乡。结缘夹缬作为印染技术"活化石"——苍南夹缬最后的传人,薛勋郎是幸运的。这个当过兵、务过农,还做过生意的老艺人,如今仍然在布满了灰尘的作坊里坚持着,他的作坊没有家族传承历史,却是20余年来全国唯一一家保存完整夹缬印染工艺的传统作坊。"我经常会想,当年建起这间小作坊,又守着它这么多年,到底是机  相似文献   

6.
《科学之友》2014,(5):28-29
<正>翻看千年的历史足迹,我们所能见到的中国古代的夹缬大多是复色的,这种复色夹缬色彩艳丽、花纹精美,赢得众多诗人的颂咏。"今朝纵目玩芳菲,夹缬笼裙绣地衣。"唐代诗人薛涛的咏颂和白居易"成都新夹缬,梁汉碎胭脂"之佳句,或许都可以用来证明夹缬的精美和惹人喜爱。这种夹缬在古代中国是相当珍贵的,一般只有王公贵族才可穿用,后人只有在出土的唐代墓葬中才能见到这种稀世之物。温州夹缬的图案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的通过花鸟虫鱼、动物、灯彩等日常生活用品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14,(5):19
<正>在这个丝、棉、麻争宠的消费时代,谁还会惦记一块蓝白花土布是如何染成的?又有谁记得敦煌莫高窟彩塑菩萨身上穿的"彩衣"究竟源自哪里?事实上,这一切都结缘于一种可追溯千年之久的传统技艺——夹缬。美丽传说关于夹缬,曾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一名家境贫寒的姑娘站在自家的乌桕树下,她为自己没有体面的嫁妆而发愁。秋风吹过,树叶飘落到舂米的石臼里,她俯身去看时,竟发现枯枝败叶将一汪积水染成了蓝色,于是顺手拿过一  相似文献   

8.
生产保护造血自救 在保护非遗方式的探讨和思考过程中,生产性保护是专家和学者争论比较多的一项保护办法.所谓生产性保护,可以理解为一种带有生产性质的保护手段.一位从事民间艺术研究的专家认为:"把一件民间艺术品卖掉,它不值钱.但是,如果你把它研究出来,通过某种手段再去发展,它的价值就大了."比如年画、剪纸、泥塑、彩扎等民间美术,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合理的生产性开发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并保留原有的手工技艺,达到保护这门技艺和"养活"传承人的目的.以这样的方式,使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手工技艺,如纺织、印染、刺绣、造纸、酿造等等,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活动中得到积极的保护.因此,在非遗项目门类中,手工技艺是生产性保护的集中保护对象.  相似文献   

9.
<正>山西太原面食制作是典型的民间餐饮手工艺与手工艺加表演技艺,传统上一由民间家常便饭类别的民间各家庭传承;二由婚丧喜庆、传统节庆、庙会庆典、村社祭祀等民俗类别的各自然村庄以群体言传身教方式传承;三由带有商业行为的饭店、街头集市餐饮摊点以师徒授艺方式传承。第一、二种传承方式概率比较普遍,只说历来饭店与街头集市餐饮摊点的师徒传承。  相似文献   

10.
清徐砖雕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两汉后,清徐先民已经掌握制陶烧砖技艺。清徐砖雕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历史上主要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随着晋商的崛起,清徐境内各村各社建造坛、庙、寺、观蔚然成风,"一颗印"式的四合院处处林立,一条条用砖瓦建筑的大街次递出现,于是,清徐便被周边人群美称为"砖瓦圪洞"。20世纪中后期,随着社会变革,传统民居建筑发生了深刻变化。坛、庙、寺、观基本停建,随之"一颗印"式的四合院晋居建筑也越来越少。20世纪初,清徐境内庙宇不断拆除,砖雕市场日见疲软,加上清朝时期砖雕市场需求量小,从事本行业的人也越来越少,相伴着清徐砖雕传统手工技艺也越来越濒临危机。直到近代,随着经济利益的驱使,砖雕业才慢慢升温。但清徐砖雕传统的手工技艺因其本身的深度、广度、综合性与群集性,必然为合理传承造成极大难度,而由于现代机械设备的使用,机器雕刻正在不断取代传统的手工制作工艺,砖雕日益缺乏丰富的人文积淀和艺术审美。清徐砖雕正在逐渐丢失古老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1.
<正>山西式样的家具,行话曰"晋作"。晋作家具是我国古典家具的典型代表,其制作技艺起源于秦汉,宋元时渐趋成熟,明代中期达到鼎盛,并一直延续到清代末期。晋作古典家具用料精纯,制作考究,形式、内容的完美结合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日用家具上的艺术美,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使其极具地域特色和工艺价值。本期传承,我们将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具制作技艺(晋作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曹运建的带领下,感受晋作文化传承的血脉之情,领略古典家具重获新生的魅力!  相似文献   

12.
正宫灯艺术始于汉代,盛于隋唐,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符号。作为我国特有的工艺品,宫灯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直到今天在一些豪华殿堂及住宅里仍能发现造型各异的宫灯。在山西省新绛县,有一位宫灯制作技艺传承人——冯怀林。几十年来,他在祖传的几张宫灯设计图片的基础上潜心研究,将宫灯艺术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如今,冯氏宫灯制作技艺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本人荣获"山西省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宫灯艺术则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新绛的又一张闪亮名片,走出山西、走向全国。  相似文献   

13.
《科学之友》2014,(2):36-40
<正>作为中国服饰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块瑰宝,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堪称精致,制作者独具匠心,于细微之间造就经典,不断创造神奇。湖南省湘西州毕果民族服饰研制中心及其所扶持的民间作坊在日常的生产性活动中,始终坚持保护湘西苗族服饰的本真性和完整性,致力于核心技艺的传承,并不断将其发扬光大。总的来说,苗族服饰的制作工艺主要体现在纺织、印染、剪纸、刺绣、制衣、打花带、制鞋、锻制银饰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芮城雅婷布扎技艺经历代传承,精工细作,至今有相当时期。传统布扎是以布、绸、绢、缎等为主要原料,以民间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为题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多种品类的制作技艺,通过剪、缝、绣、贴、挑、拔(扎)、拼、缠、纳、叠、镶等技法制作的一种布制工艺品。布艺作品造型多样,风格多变,色调纯朴,轻巧实用,呈现出清新朴拙的民俗风情。  相似文献   

15.
记者手记     
<正>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珍贵的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关系到中华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和担当。保护非遗,义不容辞。稷山螺钿漆器研究中心为了挽救和保护这一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做过很多努力。在2008年、2009年与县劳动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16.
<正>浑源传统铸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工艺精湛,它年代长、影响大、价值高,是一项重要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浑源铸钟制作技艺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据中科院、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学者鉴别和认定,浑源铸钟技艺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窟顶古代塔基遗址是一脉相承、同出一辙的,源于辽金时期,距今已有1 000年左右。浑源铸钟不仅是中国古老冶炼铸造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悠久历史文明  相似文献   

17.
上刀山     
《科学之友》2014,(4):68-69
传统技艺是广大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技艺,这些传统技艺神奇而绚烂,它们都曾盛极一时,但是时代变迁,在新世纪各种新兴的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的冲击下,传统技艺已走向衰落,很多传统技艺都已失传。在这种情况下,传统技艺显得越发的珍贵和神秘。  相似文献   

18.
正平遥推光漆器以家族式生产方式为主,从业者多为父子相承、师徒相承的民间手工艺人。这些手工艺人们扎根于民间,感知着普通百姓的审美倾向,传承着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从近代以闫道康为代表的平遥漆艺"三杰",到乔泉玉的"乔派"漆艺,再到现代以薛生金为代表的"薛派"艺术,平遥漆器传统髹饰技艺代代相传、绵延不绝。薛生金先生从事漆艺六十多年,在总结继承传统漆艺的基础上兼取诸地之长,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薛氏漆艺。精雕细磨匠心坚守薛氏漆艺创始人薛生金1937年出生于山西省  相似文献   

19.
<正>张浩斫琴的整个制作过程叫古法手斫,大部分琴用时在两年左右,至少也得一年半。古法是按唐代的斫琴方法,尽量地挖掘原来的步骤,坚守最传统的技艺。"我觉得传统的东西才是最好的,它具有岁月的沧桑和文化的沉淀,十年百年千年以后,翻回头来看它还是这样一个好东西,可以一代代传承下去。"张浩说。  相似文献   

20.
<正>它有显赫的皇族身世,独家的炮制技艺,它的配方古所未备、珍而不传,它的名字经垂千古、尊享海外,它就是"远"字牌传统方药——定坤丹。清乾隆皇帝御赐芳名,并被列为"宫闱圣药"供皇室后宫专享,一段太谷名官冒险救母的感恩故事解开了这味古方药的民间传承之路。历经数百年沉浮,定坤丹这一专为女性定制的妇科坤宝,已于2011年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