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正交设计法及均匀设计法对链霉菌TD-1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不同发酵因子对链霉菌TD-1产抑菌活性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中影响抑菌活性大小的主要因素为葡萄糖、黄豆粉、硫酸亚铁、磷酸氢二钾及硝酸钾;抑菌活性物质较佳发酵条件为90 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的体积分数为0.06,发酵周期8 d,初始pH值为7.15.在此条件下,最终抑菌效率与原发酵液相比发酵液对串珠镰刀菌抑菌活性提高了53.38%.  相似文献   

2.
茶树菇液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摇瓶实验将茶树菇菌丝体进行液体培养,选出了该菌株最佳工业发酵培养基C,并以单因子实验的形式,经10L发酵罐实验,确定了该菌株的最适工业发酵条件。温度在25℃,pH5.6,转速150r/min,通气量5L/min时,菌丝生长最旺,功丝干重2.5g/100mL,粗多糖含量为1.6g/100mL。  相似文献   

3.
液体深层发酵杏鲍菇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各种条件对杏鲍菇菌丝在液体发酵中生长的影响,确定了杏鲍菇最适摇瓶培养条件.实验表明,摇瓶培养适宜条件为:温度26℃、接种量为10%、pH 6.0、500 mL摇瓶装液量150 mL,摇床转速为200 r/min.通过10 L罐液体发酵的试验,当控制温度为26±1℃,搅拌转速200 r/min,空气压力40~50 kPa,通气量1∶0.4 vvm时,发酵3~4 d即可收获菌丝体.  相似文献   

4.
探讨表达条件对重组人β防御素-3(rhβD-3)表达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对重组酵母菌的摇瓶发酵条件,如pH、发酵温度、甲醇的添加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适宜的表达条件为BMMY培养基pH为6.0,装液量50mL/500mL锥形瓶,28℃,290r/min培养48h,每24小时加0.5%(V/V)甲醇.优化后rhβD-3的表达量可提高到340μg/mL,抑菌活性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以魔芋粉为原料,研究其葡甘露聚糖(KGM)的乙醇沉淀法提取条件与抑菌活性.采用单因素实验探讨魔芋粉料液比、调浆温度、乙醇(沉淀剂)体积分数和洗涤次数对KGM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提取条件.用试管二倍梯度稀释法分析KGM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提取KGM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1∶175(g∶mL)、调浆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50%、洗涤2次,得率高达65.7%.KGM提取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可广泛应用于医药与食品工业.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和培养条件对Sr.菌产生杀线虫活性物质的影响,并经过发酵放大表明,该菌代谢产物具有很强的杀线虫活性。该菌的最适培养基配方为lL土豆汁(200g/L)中加入20g蔗糖,pH自然。最佳培养条件采用500mL三角瓶装量100mL,接种量2%,170r/min,26℃,培养4d,将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的1/2,其杀线率达到80%;在5L发酵罐上进行放大试验,发酵(44—52)h,将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的1/2,其杀线率稳定在95%以上。该活性代谢物热稳定性强,呈水溶性,经分离证实活性组分中包含有机酸类物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真菌ZPRs-S-12潜在应用价值,通过双层平板法对8种动植物病原微生物进行抑菌活性评价;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设计方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发酵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产黄青霉、烟曲霉、黄曲霉均有较高的抑菌活性;抑制病原菌生长的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淀粉和酵母粉。发酵温度控制在20℃,pH 8.0,装液量40mL/100mL,转速为180r/min,接种量为4块直径5mm菌饼,发酵时间为4d时,为适宜的发酵条件,光照条件不影响其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栽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内牛真菌菌株SB023为试验菌株,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为指示菌.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SB023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活性最佳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胰蛋白胨,需氧量为120 r/m转速条件下,装液量70mL/250mL.起始pH8.0,温度24℃,发酵培养8 d时,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铜绿假单胞菌发酵条件优化及抗菌物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及其代谢产物对撑×绿杂交竹梢枯病病原菌暗孢节菱孢菌(Arthrinium phaeospermum (Corda)M.B.Elli)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的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优化培养基配方为蔗糖5 g,蛋白胨10 g,氯化钠2.5 g,水1 000 mL; 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25 ℃,初始pH7.5,接种量1 mL,瓶装量150 mL于300 mL三角瓶中,发酵时间60 h。粗活性物质检测试验表明:其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 代谢产物中大分子蛋白质的生物活性远远低于小分子非蛋白成分; 该菌粗提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大多是极性较小的物质,且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性较好,三氯甲烷为最佳萃取剂。  相似文献   

10.
发酵条件对内生真菌SBO23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栽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内生真菌菌株SBO23为试验菌株,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为指示菌,研究了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SBO23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抑菌活性最佳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胰蛋白胨,需氧量为120 r/m转速条件下,装液量70 mL/250mL,起始pH8.0,温度24℃,发酵培养8 d时,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红曲霉产多糖的液态发酵条件,得出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为:蔗糖45 g/L,酵母粉4.5 g/L,KH2PO4·3H2O 3.5 g/L,MgSO4·7H2O 0.85 g/L.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红曲霉N产多糖的优化发酵工艺条件为:种龄30 h,接种量7.5%,发酵培养基初始pH 5.75,装液量162.5mL/1 000 mL三角瓶,发酵时间84 h.在此条件下,红曲霉液态发酵的多糖质量浓度达999.8 mg/L,比优化前的684.2 mg/L提高46.1%。  相似文献   

12.
通过PCR技术对r-PA重组酿酒酵母进行了鉴定,并对该基因工程菌株生物合成r-PA的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其生物合成r-PA的最适发酵条件为:半乳糖诱导浓度为1.5%,诱导培养基起始OD600为0.3、起始pH7.0,250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60mL,诱导时间60h。优化前最高酶活为1926U/L,优化后最高酶活为5932U/L,较之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洗净毛质量,探索环境友好的洗毛方法,对头状丝孢酵母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采用逐因子试验筛选出菌株Trichosporon capitatum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黄豆粉和(NH4)2SO4。其最优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6.5、接种量2%、250 mL三角瓶中最佳装液量30 mL、发酵温度28℃、发酵产酶转速160 r/min、诱导剂橄榄油5 g/L、表面活性剂吐温-80 1.5 g/L。  相似文献   

14.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得的产耐酸性高温弘淀粉酶基因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株pWB—amyd/WB600,通过单因素筛选及正交实验进行发酵培养基优化,得到的最佳配方为(g/L):玉米粉20,蛋白胨30,CaC120.5,Na2HP048.同时对实验室摇瓶条件下液体发酵的主要影响因素初始pH、接种量、装液量、转速、温度等进行探讨,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37℃、pH6.5、200r/min摇床培养36h,接种量为2%,装液量为30mL/250mL.在此优化条件下,耐酸性高温弘淀粉酶活力达到3980U/mL,是未优化条件下的2.1倍.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到蝉拟青霉优良的培养基及摇瓶发酵条件,通过对碳、氮源筛选的单因素实验,筛选出葡萄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在此基础上以筛选的碳源、氮源及无机盐K2HPO4,MgSO4.7 H2O为考察因素,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利用正交实验筛选出生物量较高的培养基组合.结果表明,最优培养基按质量分数为葡萄糖3%,蛋白胨1.5%,K2HPO40.1%,MgSO4.7 H2O0.05%.适宜的摇瓶发酵条件为培养温度25~27℃,培养基起始pH6~7,接种量6%,摇床转速为150 r/min,50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100 mL,发酵周期为7 d.  相似文献   

16.
在原有摇瓶及5L罐发酵的基础上,对线虫生防菌株Sr18杀线虫代谢产物30L罐发酵放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30L罐发酵的工艺参数为:一级种子静置培养24h,接种体积分数为4%,通气量1:0.35~1.0,溶氧量20%~30%,发酵周期48h左右.在优化的发酵工艺条件下,经30L罐发酵放大培养所得发酵滤液1/2浓度的杀线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17.
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S21进行了摇瓶条件下的D-核糖发酵条件的研究,主要考察了添加木糖、pH、溶氧水平以及采用补糖方式对发酵的影响,确定了D-核糖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D-木糖50g/L初始pH7.0,初始葡萄糖浓度为150g/L,碳酸钙20g/L,并在发酵36h后,在装液量为35mL的500mL三角瓶中添加0.75g/mL的葡萄糖溶液2mL,S21菌可积累D-核糖达51.1g/L。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兰花炭疽病拮抗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1-12菌株的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在摇瓶发酵基础上对芽孢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1-12菌株产芽孢条件进行了分析,确定了摇瓶发酵最佳条件:培养基组成(质量分数)为玉米粉1%,大豆蛋白胨1%,CaCl2·2H2O·"0.1%,MnSO4·H2O 0.05%;培养液初始pH 6.0;培养条件为种龄20 h,装瓶量30 mL/250 mL,接种量8%,温度30 ℃,摇瓶转速200 r/min.在此条件下,B. megaterium 1-12菌株发酵液中的芽孢数量为1.92×109个mL-1,芽孢形成率达到了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